藻菌类生药
- 格式:ppt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53
第八章藻、菌类生药一、单项选择题1.卷曲皱缩成不规则的团状,较薄,水浸软膨胀成扁平的叶状,质柔软为( )A.海带B.昆布C.茯苓D.猪苓E.云苓2.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是( )A.菌丝体B.薄壁组织C.菌核D.子实体E.子座3.下列哪一项不是冬虫夏草的形状特征( )A.虫体形如蚕B.外表土黄色,环纹明显C.足8对,前部5对明显D.质脆易断,断面略平坦E.子座细长圆柱形,上部稍膨大,质柔韧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冬虫夏草子座头部横切面的显微特征( )A.周围1列子囊壳B.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利毛C.有多数线形子囊D.中央充满菌丝E.具不育顶端5.药用部位为子实体的是( )A.猪苓B.灵芝C.冬虫夏草D.雷婉E.昆布6.来源于多孔菌科的中药是( )A.茯苓B.麦角菌C.冬虫夏草D.银耳E.马勃7.以下属于茯苓的主产省区的是( )A.湖北省B.黑龙江省C.浙江省D.河北省E.安徽省8.体重,质坚实,断面白色,显颗粒性,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的是( )A.茯苓B.猪苓C.冬虫夏草D.灵芝E.马勃9.灵芝的药用部分是( )A.菌核B.菌丝体C.子座D.子实体E.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10.灵芝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是( )A.甾醇类B.三萜类C.氨基酸D.灵芝多糖E.生物碱11.加工过程需经过“发汗”的为( )A.茯苓B.猪苓C.冬虫夏草D.灵芝E.马勃12.寄生于松属植物根部的是( )A.茯苓B.猪苓C.冬虫夏草D.灵芝E.马勃13.冬虫夏草的虫体共有足8对,其中中部( )对足较为明显A.1B.2.C.3.D.4.E.514.冬虫夏草虫体横切面的纹理是( )A.一字形B.V字形C.环形D.V字形或一字形E.三角形15.冬虫夏草主产于( )A.东北B.新疆C.四川、青海D.湖南、湖北E.广东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藻类的生药是( )A.海带B.昆布C.蛹草D.云芝E.猪苓2.以菌核入药的生药是( )A.冬虫夏草B.灵芝C.茯苓D.马勃E.猪苓3.下列属于生药灵芝的来源的是( )A.扁芝B.赤芝C.黄芝D.白芝E.紫芝4.茯苓在商品上使用的名称有( )A.茯苓皮B.赤茯苓C.茯神D.白茯苓E.茯苓块5.下列属于茯苓的性状特征的是( )A.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B.内部白色C.断面颗粒性D.体轻,入水能浮于水面E.嚼之粘牙三、问答题1.简述一种简便的海带和昆布的鉴别方法。
藻菌地衣类中药一、概念以藻、菌、地衣体为入药部位的中药。
二、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区别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
构造上:无组织分化,无中柱。
三、藻菌类1、生活方式:①藻类:自养②菌类:异养—---寄生--——腐生-—--共生2、分类:①藻类:褐藻红藻绿藻②菌类:细菌粘菌真菌——-—子囊菌———-担子菌3、真菌:菌丝—-——菌丝体——-—菌核———-子实体————子座四、地衣1定义:为藻类和真菌的共生复合体2分类:①壳状地衣②叶状地衣—---异层地衣--——同层地衣③枝状地衣五、几个基本概念01几丁质:由醋酸酰胺葡萄糖组成的一大类高分子化合物,透气透水性能差,常存在于真菌C.壁、昆虫体壁。
02菌丝:组成真菌个体的分枝或不分枝,分隔或不分隔的丝状C.,通常呈圆管状,直径10微米以内。
03菌丝体:由菌丝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真菌个体。
04菌核:处于休眠状态,不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质地坚硬如核.05子实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06子座:真菌着生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度状态.07疏丝组织:菌丝呈长形C。
,或多或少相互平行排列的真菌“组织”.08拟薄壁组织:菌丝C。
不呈长形,而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多角形的真菌“组织"。
09同层地衣:藻C.与菌丝C.散乱分布,不成层排列的地衣。
10异层地衣:藻C.与菌丝C。
规则分布,成层排列的地衣.*冬虫夏草1、来源:麦角菌科真菌Cordycepssinensis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和虫体2、成分:①粗蛋白②虫草酸(D—甘露醇)③核苷类:腺苷④麦角甾醇3、性状:①虫体:蚕形表面黄棕色,环纹明显8对足,中部4对明显质脆易断,断面平坦②子座: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具不孕顶端质柔韧③气腥,味咸4、显微:子实体横切面:①子囊壳②子囊③子囊孢子:2-8个,线形5、附①混淆品:蛹草:蛹草的子座及虫体亚香棒虫草:亚香棒虫草的子座及虫体凉山虫草:凉山虫草的子座及虫体②伪品:地蚕:唇形科植物地蚕、草石蚕的块茎伪造品:用面粉、玉米粉、石膏模压加工而成*茯苓、猪苓1、来源:多孔菌科真菌Poriacocos茯苓的菌核-——--—安徽、云南-—--发汗———-茯苓Polyporusumbellatus猪苓的菌核—————-陕西、云南—-—-——————--猪苓2、采收加工:茯苓: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茯苓片;——-—-—-—-——-白茯苓、赤茯苓;—-----—-——--茯神3、成分:茯苓:①茯苓聚糖切断支链茯苓次聚糖—---—-抗肿瘤②麦角甾醇猪茯:①猪苓聚糖—---———-—-—-—-—--——---------—---抗肿瘤②麦角甾醇4、性状:①类球形、椭圆形②表面:黑褐色茯苓:表面具皱纹;体重沉水;断面颗粒性;嚼之粘牙猪苓:表面具瘤状突起;体轻浮水;断面细腻5、显微:①菌丝团块②菌丝:分枝或不分枝分隔或不分隔无色或浅棕色茯苓:无CaC2O4结晶猪苓:有CaC2O4结晶—--—--八面体形6、理化:茯苓:①麦角甾醇醋酐/H2SO4红—褐②茯苓聚糖KI/I2深红色α—萘酚/H2SO4红色③茯苓粉末与OH-水sol搅拌粘胶状猪苓:猪苓粉末与H+水sol搅拌粘胶状树脂类中药一、概念树脂类中药是指可供药用的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植物分泌物。
药学10级生药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年1月23日度注:此答案仅供参考,如存在谬误,还请见谅哈!另外,本答案凡出现页码均为10级所用新版教材页码!1、试列举2种常用藻类植物生药,简述其主要成分。
(1)海带,主要成分:褐藻胶、碘(2)石花菜,主要成分:膳食纤维、蛋白质(3)紫菜,主要成分:蛋白质、碘2、试列举3种常用菌类生药植物,简述其主要成分。
(1)冬虫夏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虫草酸(2)灵芝,主要成分:灵芝多糖(3)茯苓,主要成分:茯苓多糖、三萜3、简述冬虫夏草的来源。
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4、简述茯苓的粉末显微特性和理化鉴别的成分类别。
A.显微特征:(1)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2)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有分枝B.理化鉴定:ɑ-萘酚-浓硫酸-----棕色环→茯苓多糖5、试列举2种常用蕨类植物生药,简述其主要成分。
P98(1)绵马贯众,主要成分:绵马酸(2)骨碎补,主要成分:黄酮苷6、简述生药麻黄的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
P105(1)粉末呈淡棕色(2)表面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3)气孔特异,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4)皮层纤维长,壁厚,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5)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斜面相接,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6)薄壁细胞中可见细小簇晶,还可见木纤维及少量石细胞7、试绘制生药麻黄的横切面简图。
(做生药实验时,要画的)草麻黄横切面简图:最好看书上的或者实验时老师画的,对了关于生药实验,记得多照相,包括老师的板书,后面有用!8、试述细辛的基源、入药部位、成分类型和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点。
(1)基源、入药部位: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2)成分类型:挥发油、去甲乌药碱(3)分布特点:地上部分含有马兜铃酸、地下部分无马兜铃酸9、可用显微升华现象进行化学成分鉴别的生药有:AA、大黄;B、五味子;C、当归;D、川芎;E、三七10、生药粉末加碱液呈现红色,说明该生药含有:BA、黄酮类;B、羟基蒽醌类;C、香豆精类;D、挥发油;E、生物碱11、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A、C、EA、掌叶大黄;B、华北大黄;C、药用大黄;D、山大黄;E、唐古特大黄12、生药大黄来源于蓼科多种植物,请列出一种基源植物,写出其拉丁文学名,并采用生药的四大鉴别方法,说明其重要鉴别特征。
中草药菌藻类
中草药菌藻类包括许多种类,以下列举其中一些品种的菌藻类:
1.江蓠:属于红藻门,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红藻,富含胶质。
2.苦楝菌:一种生长在苦楝树上的真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尖顶地星: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消炎、解毒、止血等功
效。
4.软丝藻:属于绿藻门,富含碘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5.粗灰钉:属于真菌门,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6.革质红菇: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7.珊瑚藻:属于红藻门,是一种食用红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8.灵芝: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滋补强身、益气安神等功效。
9.龙须菜:属于红藻门,是一种食用红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10.海萝:属于红藻门,是一种食用红藻,富含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