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正阳名人:陈宗兴,男,汉族,1943年6月生,河南正阳人,农工党成员。
196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
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个人履历1962—1967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67—1968年留校待分配1968—1970年解放军八四○二部队农场劳动锻炼1970—1979年西北电力建设局学校教师1979—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1997年西北大学地理系副主任、主任,科研处处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97—1997年农工党陕西省主委,西安市副市长1997—1998年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陕西省主委,西安市副市长1998—1999年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陕西省主委,陕西省副省长1999—1003年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陕西省主委,陕西省副省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2003—2003年十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陕西省主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2003—2005年十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陕西省主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5—2007年十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7—2008年十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2007.12按部长级待遇),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8—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戴洪生:1953年4月出生,河南正阳人。
历任北京一总队副总队长,**部队司令部作战勤务部部长,吉林总队总队长,四川总队总队长,**部队副参谋长。
2009年12月任**部队副司令员。
中将军衔。
戴洪升是中将…毋庸置疑!付寨乡章寨村的贺天成也是少将军衔,现任职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他是最近这两三年升的少将吧,以前是总装备部宣传部部长,军衔大校…正阳人做的最大的官确实是陈副主席…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河南省正阳县人,出身于戏剧世家,他的哥哥汪荃五是正阳县豫剧团著名演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查报告指导老师:詹义清目录一、调查背景 (2)二、调查时间 (2)三、调查方式 (2)1.实地考查 (2)2.采访民众 (3)3.查阅资料 (5)四、校史简介 (5)1.艰苦创办 (5)2.享誉全国 (6)4.全面腾飞 (7)五.总结 (8)六.补充 (9)七.参考文献 (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站在建校80周年的新起点上,将以“追溯历史、联络校友、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为主题,开展庆祝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系列活动。
是学生通过回顾学校曲折的历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继承和发扬一代代西农人努力拼搏的西农精神。
二、调查时间2014年8月三、调查方式1.实地考查我和小组成员分别对西农北校,南校的环境,建筑一一认真的进行了考察,感悟了西农建校80年的历史、沧桑、故事。
北校建筑苍老而富有底蕴,南校建筑高大而气势雄浑。
一新一旧,见证了西农的过去与将来。
北校3号楼与1934年建成,3号楼一直作为杨凌的第一高楼直到2006年8号楼的建成才退居第二。
现在进入校门,和80年前一样仍是那经历了无数风雨的3号教学楼,古朴的教学楼周围树海花丛,青灰色的石砖正如一代代西农人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的奉献了80年。
慢慢走到楼下,7层高的建筑仍然是那么宏伟高大,大门处黄底黑字,苍劲有力的写着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乍看之下仿佛你已身处1934年。
三号楼的正后方是图书馆,图书馆起源于1935年4月设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室,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图书馆;1949年5月更名为西北农学院图书馆;1999年9月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五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林、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
图书馆馆名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所题。
2.采访民众对校园内的教师学生进行了采访,向被采访人提问了有关西农历史的问题,以及对西农将来发展的看法。
《科学新闻》: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立足优势以人为本--------------------------------------------------------------------------------来源:《科学新闻》作者:崔雪芹上传时间:2011-10-11 阅读次数:106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立足优势以人为本古城西安往西80多公里,有一个小城叫杨凌。
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在此办学。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迄今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
1999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七所农业教科单位进一步合并组建,形成如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合并组建10多年来,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新体制,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显著提高,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始全面加快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孙其信,这个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当了8年主管科研和学科建设副校长的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从2011年1月25日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职,正好8个月的时间。
从首都北京来到杨凌,从中农到西农,他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带领学校迈上新的台阶?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抓住战略重点增强核心竞争力《科学新闻》:从今年1月赴任到现在已经整整8个月了,在充分调研走访后,您认为应急需着手推进哪些工作?孙其信: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
它不仅传授知识,注重智力的提升,培养有知识的人,更应注重文化的陶冶,完美人格的养成,造就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国家建设者。
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提高办学质量,特别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有音乐教育学者研究表明,中国新式学校校歌起源于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初名)内的学堂乐歌。
民国时期,作为大学文化载体和标志之一校歌受到每所大学的普遍重视。
目前,中国大学校史文化兴起一股复古潮流,许多高校重新启用本校民国时期的老校歌。
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这8所大学的校歌(谱曲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原件图略)歌词的基本情况,探讨民国时期大学校歌歌词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理念诉求,并简略分析其价值和社会影响。
一、民国时期8所大学校歌歌词基本情况1.国立劳动大学校歌1919年 王景岐作歌,杨仲子制谱 行行重行行,半肩行李一身轻。
长途耿耿依福星,不畏寒暑避刀兵。
自从别乡土,涉水拔山不辞苦。
金石土木我能为,战罢疮痍我能补。
我邦虽旧命其新,重农惠工不黩武。
行行重行行,四海皆弟兄。
百工如林起经营,为汝苍生造太平。
2. 1931年的大夏大学校歌没有注明词曲作者姓名,歌词如下:洋洋乎美哉,我大夏缔造光荣;渊渊乎大哉,我大夏使命崇隆。
懋懋乎佳哉,我大夏气象渊洪。
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建设自由城, 灌输新智,发扬国粹,禹城之洪钟,鼓铸文化,镕汇学术,万壑朝其宗。
愿我同仁,自强不息!乾健以为神,如川之流!与日俱永,进步永无穷!3. 1931年光华大学校歌词曲作者未署名,歌词如下:(1)听我们三呼:光华,光华,光华!教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光华,光华要同心同德、爱国爱群的光华,光华努力为学的光华,光华,光华!要读书运动、爱国运动并进的光华,光华!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华,光华!我们爱护光华!(2)听我们三呼:光华,光华,光华!教人好学不倦,深思精进的光华,光华!要虚怀若谷,允恭允让的光华,光华培养人格的光华,光华,光华!捐除私见、大公无我、合力同造光华,光华!要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光华,光华!我们爱护光华!4.东北大学信函以及校歌1931年东北大学校歌,作词:刘复(字半农),作曲: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2013—2014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班级:植保134姓名:***学号:**********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西农校史事件调查报告一.调查情况简介 (3)二.调查内容 (4)(1)、学校创办过程 (4)(2)、院系拆分合并发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学校整体面貌变迁及楼馆兴建. (9)(4)、学校主要创办人及知名人士 (10)(5)、学校近年发展情况 (12)三.调查过程与方法 (14)四.分析总结 (1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2013—2014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人:杨虞时间:2014年8月8日至2014年8月21日地点: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文:一.调查情况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扎根中华农耕文明发祥之地,砥砺耕耘,火传薪继,即将于2014年9月迎来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华诞。
80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秉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植根华夏农业文明厚土,艰苦创业,奋力前行,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国内以农为特色、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培养出16万英才俊彦,产出大批创新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合校15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独特优势,积极投入科教体制改革洪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学校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站在建校8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校将以“追溯历史、联络校友、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为主题,开展庆祝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的系列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80年沧桑巨变,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认识,我毅然加入到了实践的行列中。
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2013—2014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班级:植保134姓名:***学号:**********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西农校史事件调查报告一.调查情况简介 (3)二.调查内容 (4)(1)、学校创办过程 (4)(2)、院系拆分合并发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学校整体面貌变迁及楼馆兴建. (9)(4)、学校主要创办人及知名人士 (10)(5)、学校近年发展情况 (12)三.调查过程与方法 (14)四.分析总结 (1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十年风雨,诚朴勇毅2013—2014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人:杨虞时间:2014年8月8日至2014年8月21日地点: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文:一.调查情况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扎根中华农耕文明发祥之地,砥砺耕耘,火传薪继,即将于2014年9月迎来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华诞。
80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秉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植根华夏农业文明厚土,艰苦创业,奋力前行,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国内以农为特色、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培养出16万英才俊彦,产出大批创新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合校15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独特优势,积极投入科教体制改革洪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学校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站在建校8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校将以“追溯历史、联络校友、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为主题,开展庆祝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的系列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80年沧桑巨变,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认识,我毅然加入到了实践的行列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1934年建校以来历任校长:
校长于右任1934-1935 校长辛树帜1936.7-1938 院长辛树帜1938-1939 院长周伯敏1939-1944 院长邹树林1944-1945
院长田培林1945.9-1945.12
院长章文才1945-1947 院长唐得源1947.3
院长王纲1949.5
院长邵敬勋1949.6
院长李赋都1949.8
院长辛树帜1950.4
革委会主任吴景洲1967.7
革委会主任崔健1970.10
革委会主任张益增1972.2
革委会主任刘敬修1975.3
院长康迪1979.3
院长万建中1982.1
院长张岳1985.6
校长张岳1985.10
校长荆家海1991.11
校长张宝文1996.1
校长李靖1999.1-1999.1
校长校长校长陈宗兴(兼)
孙武学
孙其信
1999.9-
2003.8
2003.8-
2011.1
2011.1-
原西北林学院院长:
职务姓名任职时间
院长彭尔宁1980.11-1982.12 院长刘于鹤1983.12-1986.7
副院长主持工作院长王性炎
1986.7-1987.3
1987.3-1991.12
副院长主持工作院长李广毅
1991.12-1993.12
1993.12
院长陈存根1997.1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