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成长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13
史玉柱的创业故事1992年,在联想在才刚刚度过企业最艰难的黑色时刻,彼时中国电脑行业的龙头,还是属于史玉柱创立的巨人集团。
没想到仅过几年后,巨人集团就彻底跌落神坛,但这还只是传奇故事的开端。
史玉柱从1989年下海创业,到第一次创业失败,中间才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期间有巅峰,也有低谷。
他既是最著名成功者,也是最著名的失败者。
如果是普通人,在如此短时间内就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怕是要消失在平凡的人海中了,但史玉柱很特别。
从失败到成功只有一道沟壑,而能越过的人却如凤毛麟角。
而史玉柱的人生却不止一次地跨过这道坎,这就是他一生传奇的创业故事。
一、下海经商,白手起家年轻时的史玉柱,完全符合现在人心目中的学霸形象。
以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读书,毕业之后又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
就像家长口中“别人家”孩子,是一个成功者走出新手村的经典故事。
只不过这个“别人家孩子”似乎有些不一样!史玉柱是喜欢追求刺激的“赌徒”性格,这注定他不会安心地做一名人民公仆。
所以他选择像当时许多人那样,投身到下海经商的大潮当中。
1989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拿到软件硕士学位,随即选择下海经商。
而在同年,另一位商界大咖马化腾,才刚刚考进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有创意和技术,却没有启动资金是摆在当时的史玉柱面前的最大难题。
刚到深圳创业的史玉柱,是举目无亲的孤身一人。
此时他身上只有借来的4000块钱,以及一个花费他九个月时间研制的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而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现在大家知道这个叫做M-6403软件,是一个比四通更加优异的中文处理软件,是首个中国汉卡。
但在当时,只有史玉柱他自己知道。
没钱、没资源,又想在深圳闯出一片天地,那么史玉柱只好选择赌一场。
他给当时的报纸《计算机世界》打电话,说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不过要先发广告后付钱。
如果产品推销成功,自然有钱支付给报社,但如果失败了,不仅是创业失败,史玉柱还将背负起一笔不小的债务。
巨人集团兴衰历程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之后进入深圳大学攻读软科学管理硕士研究生。
1989年初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
同年7月回到深圳,以身上仅有的4000元和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开始了创业。
1989年8月,史玉柱和3个伙伴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M-6401此时推向市场,巨人事业起步。
首先史玉柱用全部4000元做了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
”13天后的8月15日,史玉柱的银行帐户上第一次收到三笔共计15820元的汇款。
到9月4000元的广告投入已带来10万元的回报。
面对第一笔利润,史玉柱索性又一次将10万元全部变成广告。
4个月后,M-6401带来100万元的利润。
初步成功的史玉柱,预感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有新的产品,1990年1月他一头扎进深圳大学的学生宿舍研究M-6402。
他除了一周下楼买一次方便面,在计算机前整整干了150个日日夜夜,终于研究设计出M-6402。
但当他满怀希望回到安置在公司大厦的家里时,家俱不翼而飞了,数日未见的妻子离开了他。
有了资产和新产品,1991年春史玉柱移师珠海,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应运而生。
他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同年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公司注册资金15万元。
M-6403汉卡销售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比当时的联想汉卡还畅销,获纯利1000万元。
9月,巨人公司更名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
12月底,公司纯获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500%。
1993年1-3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李鹏、田纪元、李铁映先后到巨人集团视察。
李鹏给巨人的提词是:“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的脊梁”。
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
8月又开发出一批新产品。
9月,史玉柱荣获广东优秀科技企业家称号。
史玉柱简介史玉柱,安徽人。
研究生毕业后1989年“下海”,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获得成功。
1992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注册资金 1.19亿元,被1995年7月号《福布斯》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的第8位,而且是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如果经商也是一场游戏,史玉柱玩了一场大翻盘,表现可圈可点。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
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史玉柱演绎的真实故事,情节之丰富、命运之跌宕,超乎财经小说的想象发挥。
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
2001年,史玉柱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史玉柱大事年表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
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夏,史自认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
该部虽名之为电脑部却没有一台电脑,仅有一张营业执照。
当时深圳电脑价格最便宜一台也要8500元。
史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赊得一台电脑。
史以软件版权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先做广告后付款,推广预算共计17550元。
1989年8月2日,史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出半个版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
”。
到第13天,史收到汇款单数笔。
至当年9月中旬,史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0万元。
史付清欠账,将余钱投向广告,4个月后,M-6401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这是史的第一桶金。
此后,史又陆继开发出M-6402,直到M-6405汉卡,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
推出M-6403。
史玉柱传奇故事简述
史玉柱,中国著名企业家,是中国游戏产业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
他的创业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许多创业者和年轻人学习
的榜样。
史玉柱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
的商业头脑和勇气。
他在读书期间就开始自己的小本生意,卖过糖果、书籍等,展现出了他的商业天赋。
1998年,史玉柱创办了盛大公司,开始了他的传奇创业之路。
盛大公司最初是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凭借着《传奇》等游戏的成功,一举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领军企业。
而史玉柱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游
戏产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史玉柱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公司成立初期,他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最终,他带领盛大公司走上了成功之路。
在盛大公司成功上市后,史玉柱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继续投身
于中国互联网产业,成立了多家公司,涉足游戏、互联网金融、文
化传媒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史玉柱的成功并非只是因为他的商业头脑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他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趋势的关注,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使自己的企业始终保持竞争力。
史玉柱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创业者和年轻人,他的成功经验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他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总的来说,史玉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他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创业之路。
让我们向史玉柱学习,勇敢追逐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从辉煌到巨人之败只毁于一念间在前途茫茫的创业路和官运亨通的坦途之间,你会选择哪条路?放弃前途无限的国家储备干部身份变成前途莫测、一文不名的创业者,不仅仅是创业激情这么简单。
在对大时代、大环境的把握中,技术出身的史玉柱选择了"汉卡"--一种桌面排版印刷软件,作为创业的产品。
从4000元到年利润1000万,史玉柱创业初成。
不料由于"汉卡"的辉煌,使得信心十足的史玉柱产生了疯狂的想法,结果却是因一念之差导致全军覆没,使得"赌徒"的称谓与史玉柱如影随形。
"汉卡"传奇来自市场的深刻把握史玉柱的传奇式创业经历,更多体现在他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与其说是"赌",不如说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认知和把握。
这种认知和把握很早就表现了出来。
小学四年级,史玉柱因为迷恋小人书而留级,中学后开始疯狂学习,以勤奋赌明天,最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
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时,时值1984年,大学毕业生无比受重视的年代,毕业后被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因工作出色,1986年安徽统计局将其列入干部第三梯队送至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读研究生,毕业回去即是稳稳的处级干部。
一般人皆认为史玉柱将来官运亨通。
但到深圳后,接触到了高科技软件开发技术的史玉柱很快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史玉柱选择做"汉卡",除了深圳当时的外向型经济环境和氛围,整个"汉卡"市场凸现出来的巨大需求是软件专业的史玉柱最大的驱动力。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PC逐步在中国的普及以及汉卡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巨大的利润,中国市场上至少有30家以上的公司在做"汉卡",其中尤以联想的起家产品"联想汉卡"最为知名,毫不夸张的说,如今许多成功的老牌IT公司都有卖过汉卡的经历。
史玉柱:激荡人生史玉柱:激荡人生20年前,他创造了上亿元的财富神话,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一夜梦醒,数亿财富化为乌有,成为中国“首负”。
10年后,他绝地反击,涉足保健品、投资银行、网络游戏,在曾经的废墟上收获了超过500亿元的财富。
他,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
史玉柱的故事,放眼整个世界的商业史,都是经典案例。
轰然倒下春节刚过,以数十亿资金重仓持有民生银行(600016)股票而为人关注的史玉柱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内容非常简洁:一张史玉柱裸露“玉肩”的温泉泡澡照片,而温泉的背景是远处白雪皑皑的深山和密林;史玉柱还对照片进行了自嘲:“隐居深山老林,裸体一丝没挂。
羞!”知天命之年的史玉柱只要自己愿意,就会成为焦点人物,而这也是他的魅力。
从成功到失败,然后东山再起,江湖的险恶和起伏,在他看来都不足为道。
在氤氲的温泉里,史玉柱点起一支“中南海”。
也许,20多年前波诡云谲的一幕幕商战画面,此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史玉柱的创业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997年是一道风水岭。
1962年出生在安徽怀远的史玉柱,在1980年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
由于工作出类拔萃,史玉柱被送往深圳大学进修。
但读完研究生之后,史玉柱决心辞职留在深圳,而他全部的家当就是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和他耗费九个月心血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
1989年8月2日,史玉柱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倾囊而出4000元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
13天后,他获得货款1.5万元,一个月后,获得了10万元回报;四个月后,新的广告投入又为他赚回100万。
于是,史玉柱决定创业,“I 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办的公司也要成为中国的IBM,不如就用‘巨人’来命名公司。
”“巨人”就此诞生。
1991年7月,“巨人”总部由深圳迁往珠海,到1993年,“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有38个,成为仅次于“四通公司”的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拥有M-6405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手写电脑等五个拳头产品。
史玉柱的创业历程2009年3月12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史玉柱以15亿美元居468位,在大陆位居14位。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史玉柱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史玉柱的创业历程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年仅27岁。
在这个年龄当上处级干部,再加上有高学历、领导的赏识,如果史玉柱继续留在统计局,未来的仕途的确是“不可限量”。
因此,史玉柱的家人和朋友都极力反对他下海。
但这没能阻止史玉柱的决心。
临行前,他慷慨激昂地对朋友宋京京说:“如果下海失败我就去跳海!”1.辞官创业,深圳寻梦1989年,史玉柱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研究生班毕业。
不过,这一次毕业后的史玉柱却没有像上次那样接受别人安排的命运。
他回到安徽,便递交辞职信,申请辞职,并告诉自己的家人:“我要下海。
”这是一个让周围人非常惊讶的选择。
因为在1989年的中国,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还相当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这一年全国研究生仅为37232人。
而在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中拥有这么高学历的就更少了。
然而,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甘于现状的。
史玉柱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其实,早在深圳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史玉柱就已经深思熟虑下定决心:既然市场经济是未来的主流,那么毕业之后就应该“下海”,就不应该再回到计划经济体制里面去。
可以这样说,是那个时代的浪潮强烈地感染了史玉柱,而他的满腔热血和年轻的心也感应到了这股浪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只想“下海”去“冲浪”。
领导和同事们都为他惋惜,连平素最了解他的父母此时此刻也感到不可思议。
稳稳当当的“官”不做,舒舒适适的日子不过,偏要辞职,自己把自己推到东漂西泊的未知中去,不是发了“疯”又是什么?但是,只有史玉柱自己明白,他的心里正涌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创业冲动。
通过合肥卖录像机的朋友,史玉柱认识了当地的一些计算机界的人。
其中就有一个专门卖计算机的代理,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代理商,于是,史玉柱就找他借了一台IBM的电脑在家里自己编软件。
史玉柱的故事和启示(大家关注最后的访谈)最近见到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是在《英才》举办的“企业家生活方式”活动现场。
他和马云、牛根生、李连杰等一帮老友相谈甚欢。
依旧红白配运动衫,依旧烟不离手。
马云上台舞太极,他顺势抓拍一张帅照,通过iPhone上传到微博。
“最近在微博上玩的有点过火”,他对《英才》记者说。
史玉柱助理告诉《英才》记者,老板每天都玩《植物大战僵尸》。
巨人的员工说,他是公司网游的首席体验官。
巨人网络副总裁、《征途2》制作人纪学锋说,老板在游戏里扮的是“法师”。
记者追问为什么他笑说,此角色人傻钱多。
玩,似乎是史玉柱的关键词。
兴趣即工作,工作即生活,能有几个企业家如此最关键的,他还资本雄厚。
有个娱记问史玉柱,如果2012来了,你有没有10亿美元买票上诺亚方舟“可能有吧”,他笑着含糊其辞。
从公开的账面看:巨人网络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现金储备9亿多美元;在民生银行公告增发股票后,健特公司宣布认购亿股,每股元,需65亿元。
巨人网络和健特公司的控制人,毫无疑问是史玉柱。
另外,他也参股了华夏银行和其他小的上市公司,只是交予团队打理,外界知悉不多。
就像武侠里面的逍遥客一样,他无门无派,但武艺高强,所做之事皆是性情为之,其他门派都敬他三分。
但是,他却说自己胆小。
“我以前超胆大,现在属于超胆小”,史玉柱说。
告别70层老巨人大厦的噩梦,巨人网络上海总部似从地上稳健长出,只有三层。
史玉柱说他恐高,不过一种借喻。
看起来很矛盾,史玉柱怎么可能真胆小——资本市场动辄几十亿的运作规模;从《征途》到《征途2》,轮番颠覆网游商业模式;进入保健品和酒业时,两个业态的发展已是如日中天,一个胆小者何以敢进入“过去,一年做十件事;后来,十年只做三件事”,他说,这就是胆小。
而且,他一再强调,零负债、高变现能力。
相对于游戏业兴衰的短周期,银行业更能持续增长,选择二级市场买卖,更容易变现,将此作为公司资金储备会更加稳健。
评史玉柱的创业MBA14秋(4)班盛飞辰 2461404092摘要:史玉柱是巨人集团的董事长,从他一无所有到成为商界的巨人,他的创业过程极具传奇性,而他本人也因性格原因备受争议,而他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二十多年的创业史中,因为投资策略的失误致使巨人破产,史玉柱本人也负债累累,可是新巨人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他巨大的生命力,而史玉柱本人也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他是商界的巨子。
关键词:创业管理;史玉柱;策略一、创业过程史玉柱二十几年的创业史可谓一波三折精彩纷呈,具有传奇色彩,由于他本人的性格原因使得他极富争议。
在跌倒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在保健品、网游、制药、金融等领域都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奠定了他的商界“巨人”地位。
(一)第一过程1989年,史玉柱带着汉卡软件和M-6401南下深圳。
为了推广产品,他赊广告,以电脑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以先打广告使用后付款的方式,连续做了3期的广告。
两个月后,他的金额达到了十万元。
他运用资金循环把钱再投入广告中,注重扩大市场影响,运用全部资金向消费者们宣传,半年后他的资金达到四百万元。
1991年史玉柱到珠海注册成立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
同时史玉柱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其M-6402系列产品受到了来自香港金山电脑的强烈冲击。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史玉柱向全国各地的电脑销售商发出邀请,只要订购10块巨人汉卡。
史玉柱以几十万元的代价,吸引了全国二百多家软件经销商,这些经销商组成了巨人汉卡的营销网络。
1991年,巨人汉卡的销量遥遥领先与其他具有同功能烦人产品。
在此期间,巨人集团又开发出中文手写电1992年,巨人集团的资本超过1亿元,史玉柱迎来第一个事业高峰。
二次创业1994年以微软为代表的国外IT软件大量移入中国,使得中国软件的市场受到威胁,作为国内软件领先品牌的巨人更是屡屡受挫,甚至出现了生存空间不足的状况,这时史玉柱把目光转向还没发展起来的保健品行业,投入资金1.2亿元开发脑黄金保健品。
《史玉柱自述》阅读感想在中国的企业家中,史玉柱的经历堪称传奇。
他曾经历过大起大落,最终却能以成功大佬的姿态,接受 80 后、90 后的学习、仰望和膜拜。
他的成功似乎不太寻常,而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或许能让我们从中汲取一些宝贵的经验。
史玉柱的第一桶金来自于软件销售。
在那个时代,身无分文的小伙子凭借着踏实干活和出色的营销天赋,在短短四个月内就成为了身价百万的富豪。
这两个因素,成为了他日后成功的关键。
然而,很多人眼中的史玉柱只是一个营销大师,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勤奋的程序员。
为了开发出超越金山的软件,他曾躲在深圳大学的公寓里,连续六个月没日没夜地编写代码,甚至关掉手机,与外界隔绝。
可以说,他的每一个产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是真正的好东西,而非仅仅依靠营销手段。
那么,巨人为何会倒下呢?归根结底是头脑发热,自我膨胀。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次要原因,如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媒体乱报道等。
然而,史玉柱并没有被失败打倒。
他在低谷中学会了放弃,并制定了巨人的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他学会了三件事:试错、专注和稳定发展。
当史玉柱再次崛起时,他依靠的不仅是营销天赋,更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脑白金的成功或许可以归功于营销,但他转行做游戏和投资,则需要更深入的行业洞察力。
他对每个行业的精髓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种能力源于他的踏实和对事物的不断琢磨。
在这本书的后面几章,史玉柱阐述了他对中国企业、创新、市场竞争的看法。
这些观点虽然看似简单,但经过实践的检验,却具有深刻的意义。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并非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技巧,更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阅读史玉柱的传记,不应仅仅是为了成为下一个史玉柱,而是要从他的经历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在遭遇挫折时保持从容,不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起伏,不断努力,追求稳定的进步。
史玉柱与保险的故事
2015年,史玉柱参股,共同设置亚太再保险股份公司,成为了国内首家民营资本设立的再保险公司,正式开始涉足金融实体业务。
虽然,亚太保险行业口碑一直都不是那么美好。
所谓再保险就是保险行业里面的分担保险,保险公司把自己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的形式,将一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分担的一种业务形式。
主要目的就是防范保险公司风险,让承保人的风险分摊。
史玉柱很明白做产业不如投资玩资本的道理。
其实,2013年,巨人就已经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出了一款和支付宝类似的产品叫全额宝,主要差异化于支付宝的余额宝产品,服务于网游消费。
2017年,史玉柱开始重操旧业,真正玩起了互联网金融,共同成立了蔷薇控股,主要是投资,并购这些资本业务。
与其说是投资,其实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因为那个时候是P2P的风口。
后来,大家都知道,P2P销声匿迹,史玉柱也受到牵连,坊间争议不断,蔷薇也没有太多的动作。
史玉柱的主要事迹和品质200字
史玉柱,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北部的怀远县城。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分(满分120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24岁时由于工作出类拔萃,被作为第三梯队,送往深圳大学进修。
第一次创业
读完研究生之后,辞职创业,开发了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从而创立了巨人公司。
1991年巨人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巨人公司成为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
第一次失败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巨人集团危机四伏。
脑白金的销售额达到过5.6亿元,但烂账有3亿多。
第二次创业
创立脑白金产品
2000年,公司盈利13亿元,高登保健品榜首。
2000年,他还清了欠下的所有债务。
史玉柱为自己制定的三项“铁律”;
一,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意识,每时每刻提防公司明天会突然垮掉,随时防备最坏的结果;
二,不得盲目冒进,草率进行多元化经营;
三,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
巨人史玉柱的传奇人生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从亿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再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
到目前为止只有史玉柱做到了。
他的几经沉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巨人,什么是传奇。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
“传奇”并不足以概括史玉柱1980年,他以安徽怀远县总分第一的成绩从怀远一中毕业。
四年后,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被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由于工作出色,被送往深圳大学进修。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
随即下海创业。
那年夏天,史玉柱自认为自己耗费9个月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成熟,便用当时仅有的4000元家当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
随后,他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用全部4000元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
4个月后,他赚了100万元。
拿着这笔钱,他以“蓝色巨人”IBM为目标,创办了巨人公司。
“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办的公司也要成为中国的IBM,不如就用‘巨人’这个词来命名公司。
”挖掘巨额财富-网游除了炒股,史玉柱还在另一个领域挖掘了巨额财富——网游。
2004年11月,史玉柱的征途公司成立,决意从盛大、网易、九城以及日韩等游戏公司手里抢市场。
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融资额为10.45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玉柱的身家突破500亿元。
2008年10月28日,巨人投资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开辟在保健品、银行投资、网游之后的第四战场——保健酒市场,开卖“五粮液黄金酒”。
2009年1月13日,史玉柱推出名为“赢在巨人”的网游创业平台。
此后渐渐退居二线,转而在微博等平台发起捐赠等慈善活动。
据腾讯财经报道,史玉柱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表示,虽然自己做过脑白金、投资过华夏和民生银行,但最令自己骄傲的事情还是做网络游戏,只有这件事情给自己的成就感最大。
目录一、巨人集团的背景介绍 (2)二、借鉴史玉柱成功的经验 (2)(一)领袖魅力 (2)1.有自信、远见、勇于创新以及对环境敏感 (2)2.对目标的坚定信念 (3)(二)成功的市场营销 (3)1.重视对产品的宣传 (3)2.拓宽销售渠道 (3)3.有效地员工激励与管理 (4)三、失败的原因 (4)(一)失败的导火索——巨人大厦 (4)1.巨人大厦的背景 (4)2.巨人大厦成为泡沫的原因 (5)(二)失败的根本原因 (5)1.冒险型的决策风格与人格缺陷 (5)2.盲目扩张与多元化 (6)3.缺乏科学的决策制度 (6)史玉柱的成功与失败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学生陈佳妮学号1111010010一、巨人集团的背景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史玉柱首次创业运作“巨人汉卡”,赚下第一桶金。
1993年,巨人推出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底,巨人推出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
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1997年,烂尾的珠海巨人大厦为史玉柱带来上亿债务,成为“中国首负”。
二、借鉴史玉柱成功的经验(一)领袖魅力1.有自信、远见、勇于创新以及对环境敏感在巨人汉卡M-6401面世之前,很多单位会花2万元购置一台四通打字机,把电脑扔在一边不使用。
史玉柱从原单位统计局发现了这一市场需求,想编制一套软件,直接用电脑打字,取代四通。
正是因为他有迅捷的反应力,才能够对需要变革的环境、约束与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评估。
M-6401在顺利运行时,求伯君的wps借助方正的品牌与渠道横空出市。
史玉柱预测wps将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要抢占他们的市场。
迫于这种压力,相继研发出了M-6402、M-6403等。
他敏锐的洞察力、勇于超越竞争对手的自信心与对环境敏感的神经不断地增强领导魅力。
2.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当他发现市场有取代四通打字机的需求时,他还只是一个穷书生,行囊中只有借来的4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