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位于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建设单位为XXX。

2.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2.1 监测目的

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2 编制依据

本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是《建筑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01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

3.监测内容

3.1 监测时间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时间为基坑开挖阶段、基础施工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阶段。

3.2 监测内容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变形和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等。

4.监测方案

4.1 监测方法

本监测方案采用自动化监测和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

4.2 监测设备

本监测方案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包括自动化监测仪器、手动监测仪器等。

4.3 监测点设置

本监测方案设置了基坑内外共计20个监测点,其中包括基坑内部、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水位等。

4.4 监测频次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频次为每天一次,对于重要节点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增加。

4.5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数据将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6 监测报告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报告将每月一次提交建设单位,并在工程竣工时提交监理单位。

4.7 监测责任人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责任人为XXX。

4.8 监测记录保存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记录将保存至少5年。

4.9 监测方案的修订

本监测方案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监测方案应重新报批。

基准点的布设

在进行监测之前,需要先进行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是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在布设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并严格按照监测要求进行设置。

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是指在需要监测的区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设置监测点,以获取该区域内的变形信息。在布设监测点时,需要考虑变形形式、监测要求、监测周期等因素,并合理设置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平面控制网和水准基准网是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控制网用于确定监测点的空间位置,水准基准网用于确定监测点的高程位置。在建立平面控制网和水准基准网时,需要考虑监测区域的大小、地形地貌、监测要求等因素,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置。

观测注意事项

在进行监测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按照监测要求进行设置监测点。其次,需要定期对监测点进行巡视和维护,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最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变形情况。

数据处理及分析

在进行监测工作时,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在进行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监测时,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科学合理的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围护结构所受

到的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在进行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时,需要合理设置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监测。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监测区域内的地面变形情况。在进行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监测时,需要合理设置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并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监测。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和锚杆内力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锚杆内力的测量则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锚杆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测量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技术。通常情况下,工程师会在土体中设置一些测点,然后使用测量仪器对这些测点进行测量。通过这些测量数据,

工程师可以计算出土体的水平位移情况,并据此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锚杆内力的测量也需要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技术。通常情况下,工程师会在锚杆上设置一些测点,然后使用测量仪器对这些测点进行测量。通过这些测量数据,工程师可以计算出锚杆的内力情况,并据此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总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和锚杆内力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专业的测量和分析。只有掌握了这些参数,工程师才能够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巡视检查是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在巡视检查过程中,需要检查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设备是否完好、传输线路是否正常等。只有通过巡视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确定监测内容时,需要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目的等因素。在

布点方法上,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空间分布情况、监测目的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点。

监测方法及精度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目的等因素进行确定。在选择监测方法时,需要考虑方法的可靠性、精度等因素。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经济、实用的监测方法。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是监测系统运行的基础。在选择仪器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精度等因素。在选择人员时,需要考虑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

监测频率应该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目的等因素进行确定。在选择监测频率时,需要考虑监测周期、监测目的等因素。在保证监测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适当的监测频率。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是保证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在确定预警值时,需要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目的等因素。在制定预警制度时,需要考虑预警的等级、预警的响应措施等因素。

监测报警是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的重要环节。在监测报警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通过及时的监测报警,才能保证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监测报警措施

监测报警措施是指监测系统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报警措施应当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是指根据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将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是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以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可以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监测对象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支持。

监测数据的反馈

监测数据的反馈是指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监测对象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监测数据的反馈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是指在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测试方法应当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是指在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测试仪器应当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易操作等特点,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点的保护

监测点的保护是指对监测点进行保护和维护,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点的保护应当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数据处理应当根据监测数据的特点和监测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保证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XXX对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的基坑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坡顶的位移及沉降、圈梁的位移及沉降、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支

撑轴力、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监测的目的是确保围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测值相比较,分析判断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实现信息化施工。监测结果将反馈给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设计,使支护结构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达到信息化施工。监测的编制依据包括《建筑变形测量规范》8-2016、《建

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20-20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311-2013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11.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布设方法

3.1 监测项目

本工程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坡顶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圈梁水平位移、圈梁竖向位移、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周围道路、支撑轴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具体监测项目表如下:

表3.1 监测项目表

序号监测项目测点符号测点个数测试仪器

1 坡顶水平位移 PD 14 水准仪

2 坡顶竖向位移 QL 7 钢尺水位计

3 圈梁水平位移 SW 3 水准仪

4 圈梁竖向位移 DL 2 全站仪

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ZC 2 全站仪

6 周围道路 CX 44 水准仪

7 支撑轴力 JZ 15 应力计

8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PD 14 测斜仪

注:实际监测点布置应根据现场情况做适当调整,具体监测点位布置见“监测点位布置图”。

3.2 基准点的布设

1.布设目的

基准点的布设主要是为了测定基础施工期间各变形体(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或高程随施工阶段的变化而产生的位移大小

和方向。当位移量超过警戒线时及时报警,以便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技术处理,确保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同时,通过进行整体变形分析,有效验证设计参数。

为保证所有监测对象在同系统中比较和监测成果的可靠性,需要布设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方面的监测。

2.控制点布设

水准控制点计划布设3个,控制点埋设位置在3倍与桩长的范围外,建立水准测量闭合环,定期检校其稳定性。具体布设情况将在进场后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设。

水平位移控制点计划布设3个。由于本工程面积大,基坑边比较长,因此利用深埋基准点做起算点,用二级导线在场内加密基准点,形成控制网。水平位移拟采用准直线法进行观测,利用加密点间形成的准直线观测基坑边某一测点的位移量。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全站仪架设在其中一个基准点上,后视另一点,两点之间形成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每个监测点设置带有刻度

的占牌,正倒镜两测回测得每个监测点的位移值,观测误差不超过±1mm。各监测点的初始值取3次观测值的平均值。

导线测量是一种测量方法,需要在地面上选择一条适宜的路线,并在其中的一些点上设置测站。导线一般成一条折线,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和夹角都需要测量,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选点、测角、量距和计算角度闭合差等步骤。在基准网建成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点的布设是为了保证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对基坑围护结构的纵、横向变形信息和周边建筑物及公共设施发生的变形信息进行监测。坡顶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坡顶部的侧向变形。圈梁位移及沉降监测点也应布设在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上,以反映基坑围护结构圈梁顶部的侧向变形。布置原则包括测点沿基坑四周坡顶每10m~15m布置1点,沉降监测点同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

3)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为了控制基坑周围地下水位,我们采用了65mm PVC塑

料管作为水位管,并在管壁钻出6-8个直径为6mm的滤水孔,用网纱包扎作为过滤层。在设计位置处,我们使用30型钻机

钻孔,冲孔后放入PVC水位管,并用净砂回填过滤头,再用

粘土填封,顶盖封口,以免地表水流入。水位孔打到黏土层,该基坑布设深度一般为该段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

电源和报警器也被安装在水位观测系统中,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问题。

4)周围道路沉降

由于基坑施工会对周边土体带来变化,为了保证周边道路、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我们在周边道路地面竖向位移监测点采用了专用测钉按剖面垂直于基坑边布设。监测标志点沿道路每隔30m设置,并用混凝土稳固。

5)邻近建(构)筑物沉降

为了了解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我们在建筑物外侧墙体上打洞,并将膨胀螺栓或测绘钉打入墙体,并用水泥敷牢,或用沉降贴布置在墙体的设计位置处。这些沉降标志点将帮助我们控制沉降及变形量发展,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6)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为了监测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我们先将测斜管连接起来,并在接头套管内涂上PVC胶水,将两节管对节紧密后,拧紧

固定螺丝,再用胶布接头缝隙包扎严密。在预定位置钻孔埋设测斜管,管周用砂浆填充,测斜管内壁有两组互成90°的纵向

导槽控制测试方位。埋设时应保证让一组导槽垂直于基坑边,另一组平行于基坑。本基坑最深开挖处为5米左右,测斜孔的埋设深度一般为该段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10米左右)。

7)支撑轴力

为了测量预应力锚索锚头和钢筋锚杆应力的拉力,我们选择了5%锚杆进行内力测量,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钢筋锚杆可选用钢筋应力传感器。对于预应力锚索,测力计的安装与锚索的预应力的施加与锁定同时进行,安装于锚头承力平台与锚具之间。

我们使用振弦频率读数仪量测,并根据传感器的标定曲线求得相应的荷载。传感器及测量仪器包括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振弦式测力计和XP02型振弦频率读数仪。这些设备将帮助我们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为确保测量精度,专用测力计、钢筋计和应变计的量程应为设计最大拉力值的1.2倍,量测精度不应低于0.5%F·S,分辨率不应低于0.2%F·S。

4.监测方法及精度

4.1.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水平位移控制点观测采用导线测量方法,使用2秒全站仪大地DTM2A进行观测。高程基准网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全自动记录程序的徕卡TS30全站仪DL-502(或DS05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DL-502采用最先进的RAB随机双向编码技术和最优化的数字处理算法,即使在多变的环境下,也可以快速获取稳定可靠的观测值和杰出的观测精度。机载的水准

测量程序符合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可以完成各种水准测量和计算。内存中的观测数据可以直接下载到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消除了数据记录过程中的人为错误。

水平位移控制网观测应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进行,其中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中误差

每边测回数

距离一测回读数较差

距离单程各测回较差

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

指标或限差

6

1.0秒

1/

往返各4测回

1毫米

1.5毫米

温度0.2摄氏度,气压50帕

我单位认为基准点观测采用导线法比较容易操作,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按相应技术规程作业,容易达到监测精度要求。水准基准网观测应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进行,其中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概述 在施工项目中,基坑作为建筑物地基工程的一部分,为建筑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由于基坑的深度较大,挖掘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例如地面塌陷、坑壁垮塌、地面沉降等。为了确保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需要对基坑进行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 基坑监测方案是指针对基坑工程的监测需求,制定出的一套系统的监测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和监测周期等内容。通过执行基坑监测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同时也对施工质量的监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监测目标 基坑监测方案的首要目的是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在制定基坑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监测基坑周围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监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监测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 •监测基坑内施工过程的变形情况; •监测基坑周围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

•监测基坑周围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这些监测目标都是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旦被 发现,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监测内容 基坑监测方案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土 体变形、建筑物变形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方面。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 详细的说明和说明,以便监测过程中更加科学地分析和评估监测结果。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基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在制定基坑监测 方案时,需要明确监测的点位和周期。监测点位应设置在基坑周围500米范围内,周期一般为7天。通过对监测点位的定期测量和分析,可 以精确的记录地面沉降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基坑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监测内容之一。需 要对监测井口进行设置和监测,监测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施工进展 情况予以调整。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判 断是否存在基坑周围土体的液化以及变形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 风险。 土体变形 土体变形是基坑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需要通过设置监 测点位并及时监测进行解决。监测的点位一般设置在基坑内、基坑周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基坑总长度约100Om,整个基坑开挖面积约50000m2,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约12.90m~13.70m0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周边环境较复杂。二、编制依据 1.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3、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监测目的 对基坑施工阶段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全面反映基坑支护结构、基坑边坡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和趋势,及时预报基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以求事先掌握基坑开挖的影响情况,为连接通道顺利施工提供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 四.各监测方法及精度 (一)深层侧向位移(测斜管) 1.采用的仪器 本项目拟投入CX—901E型活动式垂直测斜仪,由金坛市华兴测试仪器厂生产,仪器是一种可精确测量沿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 2、测斜管的埋设 测斜管采用江苏金坛土木工程仪器厂生产的CXG-76型ABS高精度测斜管 测斜管,规格为①70mm,双向导槽。安装或埋设过程中注意事项如 下: 1)在被测土体内钻孔,然后将测斜管逐节组装井放入钻孔内,测斜管底部

装有底盖,管内注满清水,下入钻孔内预定深度后,即向测斜管与孔壁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用瓜子片填实,固定测斜管。 2)安装或埋设时,应及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是否与欲测量的位移方向一致,并应及时修正。 3)测斜管固定完毕或浇注混凝土后,用清水将测斜管内冲洗干净。 3、测试技术要求 测点间距为0.5m,双向观测。监测一律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逐点完成。综合测量误差为:±4mm∕15m0 (二)地下水位监测 测孔用钻机成孔,并用滤水PVC管护壁。测试用水位计完成,水位深度统一换算成相对标高。 1.仪器设备 采用的仪器设备为SW-I水位计。 2、水位监测管的埋设 1)在选定的观测地段按要求的孔径和深度钻孔,孔径为90mm; 2)钻孔完成后,冲洗钻孔,检查钻孔深度及钻孔的通畅情况; 3)埋设水位管时,底部2m长范围内的测管每隔20cm打一小孔,共三排,便于地下水进出管中;同时用沙布包裹该段管子以免管外土粒进入管中; 4)水位管逐根下放测孔内并进行对接,密封水位管底端; 5)将中粗砂沿水位管外侧下放进行封孔工作。地表下2m长范围内管外孔隙用粘性土封堵,以免地表水流入管中。 3、测试方法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位于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建设单位为XXX。 2.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2.1 监测目的 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2 编制依据 本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是《建筑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01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 3.监测内容 3.1 监测时间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时间为基坑开挖阶段、基础施工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阶段。 3.2 监测内容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变形和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等。 4.监测方案 4.1 监测方法 本监测方案采用自动化监测和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 4.2 监测设备 本监测方案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包括自动化监测仪器、手动监测仪器等。 4.3 监测点设置 本监测方案设置了基坑内外共计20个监测点,其中包括基坑内部、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水位等。 4.4 监测频次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频次为每天一次,对于重要节点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增加。 4.5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数据将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6 监测报告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报告将每月一次提交建设单位,并在工程竣工时提交监理单位。 4.7 监测责任人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责任人为XXX。 4.8 监测记录保存 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记录将保存至少5年。 4.9 监测方案的修订 本监测方案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监测方案应重新报批。 基准点的布设 在进行监测之前,需要先进行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是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在布设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并严格按照监测要求进行设置。 监测点的布设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一、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可能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2、施工监测的目的 基坑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是为了防止深基坑开挖影响周边设施的安全影响,保证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但在基坑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加之周围环境对基坑变形的严格要求,深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可以为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判别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通过实测结果可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2.1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2 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

深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深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一特点 1 监测对象的代表性、针对性 由于监测仪器昂贵,监测数据的测读、处理烦琐,布置测点一定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选择监测的点、施工段基本上能反映整个结构的受力或变形情况,要尽可能监测到整个结构受力或变形的最大值,起到监测的预警作用。如对围护结构位移的观测,其长边中点处有可能是位移最大值,在该处就要布置位移观测点。支撑测点应布置在主撑跨中部位。 2 监测项目要全面 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位移、内力、支撑轴力等都有变化,采用多项监测手段,其结果可以互相验证(见表1)。 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3监测人员技术要求高 基坑监测技术含量高,要求监测人员具备测量、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4基坑监测需要多方协作 监测成果要应用到施工上去,监测小组要隶属于项目经理部或同项目经理部紧密配合,并向项目经理部及时汇报监测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异常或有险情时,项目经理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监测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 基坑监测适用于深度超过10m、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基坑施工。 三工艺原理

基坑监测的每一测试项目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客观环境和计算 说明书,事先确定相应的警戒值。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对各监测项目进行数据测读,以判断位移或受力状况是否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是否安全可靠,是否需要调整施工步骤或优化原设计方案。 四监测仪器的安装、使用方法、工作原理 1水准仪经纬仪 1)水准仪:在基坑施工中可观测:1、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2、基坑周围地表、地下管线、四周建筑物的沉降;3、基坑支撑结构的差异沉降;4、确定分层沉降管、地下水位观测孔、测斜管的管顶标高。 2)经纬仪:在基坑监测中,可观测:1、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2、围护结构顶面及各层支撑的水平位移;3、测斜管顶的绝对水平位移。 这里要强调一点,测量控制点要安全,其位置不要设在变形、位移区内。 2测斜仪 1)测斜管的安装测斜管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国内多采用圆形,直径有50、70mm等,第1节一般为2m长,采用钢材、铝合金、塑料等制作,最常用的还是PVC塑料管。测斜管在吊放钢筋笼之前,接长到设计长度,绑扎在钢筋上,随钢筋笼一起放入桩孔内。测斜管的底部与顶部要用盖子封住,防止砂浆、泥浆及杂物入内。 2)测斜仪工作原理测斜仪按其工作原理有伺服加速度式、电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本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对基坑工程监测,总包单位和专业施工单位也应该对基坑进行监测和安全巡视工作,主要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 一、设计要求的施工监测 (1)周围环境的监测:道路路面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以及地下管线设施的沉降变形等。 (2)围护体后侧土体沿深度的侧向位移的大小和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压顶梁及围护桩后侧土体的沉降观察。 (4)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轴力随土方开挖的变化情况。 二、周围建筑及管线监测 (1)地下管线变形(沉降、位移1 (2)周边建筑物变形及沉降监测,周边建筑物应设监测点,基坑施工周期内定期对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 (3)周边道路的沉降监测(坑外地面沉降\ 三、监测要求 (1)基坑监测应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监测单位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制监测方案。监测单位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认可。 (2)各监测点布置在开挖之前全部完成,并加以妥善保护。对于测斜孔口和

沉降观测点,可以砌砖保护。 (3)挖土前,对周边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记录不少于两次观测数据初始值。 (4)开挖过程中,根据基坑分区分层开挖的特点,可以相应的采取不同的监测频率:在开挖土方时正常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观测点附近的土方开挖后,应立即监测;支撑拆除时应加强观测;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附近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出现险情时,必须随时观测;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可以酌情减少监测频率。 (5)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的表格,并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单位。数据报告要求每次监测完成后,监测单位必须立即将结果口头通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第二天及时将书面监测报告反馈给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便及时分析处理。基坑施工土方回填完成后,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6)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的曲线,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E时间的变化曲线,支撑轴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7)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 (8)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9)监测的控制值: A、土体日水平位移量连续三天水平位移超过3mm,累计位移量达到45mm。 B、轴力:第一道支撑219KN、第二道支撑361KN。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坑的开挖和施工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监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监测目标和内容 基坑监测方案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监测目标和内容。监测目标一般包括结构物、地下管线、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其中,结构物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仪器来监测建筑物的位移、变形和应力,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地下管线的监测则是通过引入无损检测技术和多种传感器来检测管线的位移和裂缝情况。地面沉降的监测需要采用测水井、变形标志和全站仪等仪器来实时记录和测量地面沉降的情况。地下水位的监测则需要安装水位计和水质传感器等仪器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 二、监测方法和仪器选择 基坑监测方案的第二个重要部分是选择监测方法和仪器。根据监测目标和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和仪器。例如,对于结构物的位移和变形监测,可以选择安装倾斜计、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对于地下管线的监测,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和纤维光栅传感器等方法来检测管线的位移和裂缝情况。地面沉降的监测可以选择测水井、变形标志和全站仪等仪器,通过实时测量地面标志点的变化情况来得出地面沉降的数

据。至于地下水位的监测,则可以使用水位计和水质传感器等仪器,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和水质的变化情况。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基坑监测方案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来得出有关基坑施工的结论和决策依据。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和趋势分析来评估结构物、地下管线和地面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模拟和预测,以便提前做好相关的控制和调整措施。此外,还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测量结果。 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明确监测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仪器,以及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时预警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因此,在实施基坑工程时,必须制定合理而严密的监测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引言: 基坑监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基坑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将就基坑监测的目的、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个完整的基坑监测方案。 一、目的 基坑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稳定和顺利进行。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以下信息: 1. 基坑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变形速度、变形形态等。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化:包括土体的变形、应力状态等。 3. 基坑附近建筑物的变化: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等。 4. 应力和渗流场的分析:包括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和渗流的情况。 5.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包括土体失稳、支护结构失效、水位上升等。 二、方法 基坑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 1. GPS监测:通过安装GPS设备,测量基坑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2. 激光测距仪:通过激光技术,测量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 情况。 3. 倾斜计:通过安装倾斜计,测量基坑和周边土体的倾斜角度。 4. 应变计:通过应变计,测量土体的应变状态,分析土体的变形情况。 5. 压力计:通过压力计,测量土体的应力状态,分析土体的稳定性。 三、实施步骤 基坑监测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期调查:在施工前,对基坑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周边建 筑物、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 2. 监测点布设: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并进行 布设。监测点的布设应覆盖基坑及周边土体,以反映全面的变形情况。 3. 监测设备安装:根据监测点的要求,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如GPS设备、激光测距仪、倾斜计等。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将监测点的数据导入计算 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判断基坑的变形情况和稳定性。 5. 报告编制和沟通: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并与相关 人员进行沟通。报告应简明扼要地介绍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以便采 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1、通过检测确保支护体的整体完整性,为进一步施工提供安全信息。 2、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 3、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基坑开挖期间周边的建筑物、管线安全及能正常使用; 4、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 5、通过监测,及时掌握支护桩及其外侧深层土体的沉降和倾斜变化状况,保障施工时地下结构受力均衡; 6、监测察分析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其对周围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影响; 7、将现场监测结果回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8、通过跟踪监测,使施工过程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2监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城市测量规范》(GJJ8-2011)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10、湖北省《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 11、《AA市基坑工程管理规定》(武城建{2012}7 号文) 12、AA市深基坑支护工程管理规定(武建管2012-7 号文) 13、AA市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若干问题技术规定(武城建2014-24号文) 14、AA市深厚软土区域市政与建筑工程地面沉降防控技术导则(武城建2015-2 号文) 15、相关图纸资料 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在本项目中的基坑深度一区约为7.3~12.4m,三区13.65~20.35m。其主要重点和难点体现在:项目周边交通道路情况较复杂,有光谷四路、豹山路及神墩三路,三条主要道路,车辆进出安全风险大,文明施工及绿色环保等目标要求高。以三区为例,三区东侧地下室放坡线距离市政道路7.5m;三区南侧地下室放坡线距市政道路最近处10.5m,基坑西侧为山体边坡,根据业主需要提前进行支护。基坑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受限,现场无法形成环路,部分路段最大宽度仅为5m,错车困难较大。地下室施工阶段预计只有基坑西侧、南侧可设置材料堆场,位置相对有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预见基坑施工的难度及风险。因此,加强基坑监测,对施工各个阶段基坑支护及周边环境的变形进行充分的数据采集、分析,及时为现场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基坑的动态施工,才能尽可能的保证施工的科安全性和科学性。具体 措施如下: 1、周密计划:设计单位对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步骤进行充分计算和分析,根据计算及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监测设计。对于难以实施或者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意外进行尽可能的充分估计,制定补救措施及计划; 2、严格实施:对于技术指标,按照最严格规定制定,对于执行流程,我司制定严格的三级风险管理流程制定执行计划,分级审核,目前已开始尝试电子管理程序设计和编写,如果成功可实现物联网形式的电子数据分级审核和管理。 3、精密分析:内部组建专家团队,利用我司多年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后盾,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基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然而,基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和地质灾害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为 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显 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本监测方案旨在通过对基坑工程进行系统监测,及时获取工程施工 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准确评估工程的变形和变化情况,从而确保基坑 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 1.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施工过程和工程的 稳定性。因此,应在基坑周边选择适当位置布设地下水位监测点,通 过监测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及时进行调控,以确保基坑内不积水。 2. 建筑物监测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需要进行监测。主要监 测指标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通过布设测点和安装传感器,及时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3. 地下管线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也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对象。为防止施工 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需提前了解和记录地下管线的位置、类型和埋深,并安装相应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线的位移和应力情况,一旦发现 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4. 土体变形监测 基坑工程的土体变形情况是施工安全的重要指标。通过在基坑边缘 布设侧斜管和水平探头等设备,监测土体变形的情况,如基坑周边土 体的沉降、位移等。监测数据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及时采取相 应的支护措施。 四、监测方法 1. 传感器安装与数据采集 通过在监测点布设传感器,如倾斜仪、测斜管、沉降仪等,实时监 测并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设备应具备可靠性、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及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经过专业人员的分 析和处理,生成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数据曲线图、变形分析图和异 常情况提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预警措施与应急处理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一、基坑监测项目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现场巡视、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项目。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和地区经验,现场巡视要对支护结构情况、坡顶荷载、基坑周边裂缝,临边建筑及设施变化等方面每天进行现场巡检,并做好相应的巡视记录,发现基坑危险时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基坑的安全,并及时向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汇报,确保基坑的安全。 二、监测方法 基坑监测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实施。 按照二级基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三、监测频率 基坑开挖前设置基准点、监测点,并记录监测点初始值。自基坑开挖起进行监测,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现场巡检应根据施工情况每日不定期进行,各监测项目监测频度宜根据规范要求与施工阶段1次待定1-2天,变形速率异常或雨雪恶劣天气等应加大监测频度。基

坑工程竣工后,若监测数据较稳定可适当减小监测频度,基坑回填前应定期进行监测,至基坑回填完毕,结束基坑工程监测。 四、变形控制指标与报警值 当最大水平位移累计值达到50mm或达到基坑深度6‰,及变化速率达到100mm/d,应进行监测报警。当最大竖向位移累计值达到50mm或达到基坑深度6‰,变化速率达到50mm/d,应进行监测报警。 五、现场巡视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锚钉是否滑落;面层是否开裂等; (3)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为保证基坑安全,及时掌握基坑稳定及土方开挖后基坑边坡的变形情况,基坑支护需进行信息化施工,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 2、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补救措施。 3、以施工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 二、监测项目 三、基坑概况 结合建设单位分期开挖施工计划,基坑南侧需配合轨道交通地铁配套施工,由于目前地铁配套施工方案尚未确定,故本次暂不考虑基坑南侧的基坑支护设计,优先进行基坑北侧、东侧和西侧的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东西长约235m,南北宽约32.0m~109.1m,周长约590m。基坑开挖深度14.6m~18.6m,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设计时限18个月。 四、周边条件 基坑北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 6.9m,红线范围内均为施工硬化道路,红线外为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小区建筑距红线最近距离15.6m。 基坑东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30.8m,基坑坡顶以外2~12m为施工硬化道路,硬化道路以东至红线为实验室、门卫室和消防水箱等临时设施。红线外为纬十二路。 基坑西侧坡顶距离红线最近处16.3m,基坑坡顶以外1~8m为施工硬化道路,

硬化道路以西为项目部,项目部宽6m,项目部以西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为纬十一路。 五、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监测控制网以假定坐标系统为基准建立。控制点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为了提高监测效率,在基坑周边2倍开挖深度外设置工作基点,选择一个基准点为监测起算点,联测工作基点组成监测控制网闭合线路,工作基点同基准点组成监测控制网,工作基点同监测点组成监测网。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工作基准点采用强制对中的水泥观测墩,地下部分埋深 1.2m,地面部分高1.2m。工作基点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工作基点埋设完毕后,并作明显警示标记及点号。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见图1。 (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施测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变形测量等级二等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仪器使用日本索佳NET1005型全站仪。性能指标为:望远镜放大倍数为30倍;水平角、竖向角精度为0.5〞;使用棱镜时测距精度(0.8+1ppmD)mm,最小显示为0.0001m。 控制网应在基坑开挖前观测。观测应在成像清晰、气候条件稳定时进行,阴天、有微风时可全天观测,晴天最佳观测时间为日出后1小时至日落前1小时;雷雨前后、大雾、大风、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时,不应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对全站仪打伞遮阳,严禁将镜头对准太阳。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

基坑监测方案范文 一、方案背景 基坑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暂时承载施工物料或施工时所使土壤 受到改变或移开土壤而造成的挖掘、回填或挡土墙等工程。基坑施工是建 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改变、土层变形、支撑结构失稳等原因,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事故,对工人和周边建筑物 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基坑监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监测目标 基坑监测的目标是及时了解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和工程结构安 全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1.地质变化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土层的变形,包括土壤沉降、土体侧 向变形、土体固结等,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避免因地质变化引起的陷坑、塌方等地质灾害。 2.地下水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避免因地下水位 变高引起的水涝灾害和基坑坍塌。 3.结构变化监测:监测基坑支撑结构的变化,包括支撑结构的变形、 开裂状况,以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避免结构失稳导致的事故。三、监测方法 基坑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传统的地下水位测量、地表沉降观测、支撑结构变形监测,以及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具体 方法可以根据基坑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地下水位测量:通过在基坑周边插入水位测量仪器,监测地下水位 的变化情况。可以选择传统的水银柱地下水位计或者现代化的自动监测系统,实时获取地下水位数据。 2.地表沉降观测:通过测量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情况,可以了解基坑 施工对周边土壤的影响。可以选择传统的测斜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也可以选择现代化的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3.支撑结构变形监测:通过在基坑支撑结构上安装应变传感器、位移 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可以采用拉线法、微 变形法等传统技术,也可以选择现代化的非接触式监测技术。 4.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基坑周边的图像数据,通 过图像处理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基坑施工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可以选 择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分析。 五、监测结果处理与分析 监测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指导施工过 程中的决策和措施。 1.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整理、分类,并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异常值 和偏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基坑施工过程中的 地质环境和工程结构的变化情况,判断施工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和措施。 3.数据展示:将监测结果以图表等形式展示,使相关方便能够直观地 了解监测结果,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为了确保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与有效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基坑 监测方案。本方案将综合考虑基坑施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合适的监 测技术与手段,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一、监测目标 本次基坑监测的主要目标是: 1. 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面稳定性,避免因挖土引起的地面沉降、塌陷等问题; 2. 监测周边建筑物、结构物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避免对 其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3. 提前掌握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及时采取防水措施,避 免水压过大造成基坑失稳; 4. 监测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5. 及时发现和预防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障工人 的人身安全。 二、监测方法与手段 1. 地面沉降监测: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对监测点进行测量,并结合GNSS(全球 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实现地面沉降的快速、准确测量。监测点布设

应遵循等距离、等密度的原则,包括基坑四周、周边建筑物、支护体 系中。 2. 变形监测: 通过安装测斜孔或倾斜计等仪器,监测周边建筑物、结构物及支护 体系的变形情况。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根据 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和补强措施。 3. 地下水位监测: 安装水位计或压力传感器等仪器,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动进行 自动化实时监测。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接收器传输到监测中心并进行分析,一旦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和防水措施。 4. 基坑支护体系监测: 利用应变计和位移计等仪器,对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包括支撑结构的变形、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等。通过定期测量和数 据分析,以确保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安全隐患监测: 通过定期巡视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 在的安全隐患。对现场工人的安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 全性。 三、监测频率与报告 1. 监测频率: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基坑工程在市区中越来越常见。建筑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周边居民和建筑本身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建立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可以及时掌握工程的变化情况,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害。 二、监测目标 1.监测地形变化:通过监测基坑工程周边的地质变形,以及土 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以评估工程的稳定性。 2.监测水位变化: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地下水对 于基坑工程的影响。 3.监测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周边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情况,以评估基坑工程对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4.监测环境变化:监测建筑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 噪音、震动、粉尘等。 三、监测手段 1.地形变化监测:通过测量基坑工程周边的起伏、沉降和侧向 位移,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灵敏基坑板测量: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测量点, 定期进行测量,以确定地形变化情况。 (2)摄影测量:通过采集基坑工程周边的影像资料,利用数 字摄影测量的方法,计算地形变化的范围和速率。

2.水位变化监测: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井筒测量:在基坑工程周边钻井设置测量点,定期测量地下水位的高程和流速。 (2)测井:通过在钻孔中安装水压力计和水温计,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无线监测系统:使用无线传感器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 3.建筑物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周边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情况,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视觉测量:通过人工观察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情况,定期记录测量数据。 (2)测量仪器: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建筑物表面进行测量,以获取变形的信息。 4.环境变化监测:通过监测建筑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噪音监测:在工程周边设置噪音监测仪器,定期记录噪音水平,并评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震动监测:在工程周边设置震动监测仪器,记录震动强度和频率,并评估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3)粉尘监测: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粉尘捕捉器,定期采集样本测量,以评估粉尘污染情况。 四、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 1.监测频率: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监测目标,制定不同的监测频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监 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 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目的 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 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具体的目的如下: 1. 评估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沉或倾斜等问题; 2. 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变化趋势; 3. 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控制水位对基坑的影响; 4. 监测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二、监测内容 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 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下沉、倾斜和变形情况。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土壤应变计、浸润计等监测设备,监测土体的应变、变形和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过水位监测井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地 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土方量的测量:通过挖掘机上的土重计等设备,实时测量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掌握施工进度。 三、监测方法 基坑监测可以利用传统的实地测量与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 1. 传统实地测量:包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位移测量、水位测量和土方量测量等。 2. 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四、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进行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定期监测:按照工程进度和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监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临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节点时,及时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 基坑监测方案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土体变化情况,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变形观测、沉降观测 技 术 方 案 XXX检测有限公司 2022年7月

1.工程概况 1.1 基坑概况 XXX有限公司投资拟建的XXX有限公司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位于XXX 市高新区,已建XXX生产基地西侧。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 本项目建筑物±0.000标高为561.300m,设计基坑深度为4.45m-6.6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喷锚支护,降水采用管井降水。 1.2 监测范围 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1.3 监测目的 (1)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完全。 (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并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3)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本体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地质概况及现有资料情况概况 2.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XXX市高新西区,已建XXX创新药生产基地西侧。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交通便捷。 拟建场地为空地。因雨季局部低洼地段有地表集水。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采用成都高程系)559.31~561.78m,相对高差2.47m。 地貌类型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2.2现有资料 XXX项目地下室基坑设计说明和平面图。

3.监测依据 (1)《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 (4)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周边环境条件。 委托方提供的该项目设计文件。 4.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 4.1监测点布置 监测点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4.2监测点布置要求 4.2.1平面及高程基准点布置 在现场布设4个平面基准点和4个水准基准点,具体个数以满足监测使用为准。基准点布设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布设位置应考虑在建筑物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破坏的稳固地方。 4.2.2基坑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置 基坑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基坑变形特征的地方,按照设计要求布置。观测点直接埋设专门加工的全站仪棱镜支架,以消除水平位移观测时的对中误差。 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规格按规范执行。 4.2.3地面沉降监测点 布置在道路边缘地下管线埋设区域。采用预制的砼方桩,桩顶有刻画十字的钢筋露出桩顶2~3mm。埋入深度不小于1.0m,桩周填土夯实,顶部300mm采用M10砂浆或C15砼浇筑至自然地面。 5.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5.1 监测原理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在工作基点上设置测站,直接测量到监测点距离及与起始方向的水平夹角,测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在内业利用平差软件解算监测点坐标,比较每次监测点坐标差值即可得到其水平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T8商务综合楼等7项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目录 一、工程概 况 ................................................... ..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 求 ................................................... (1) 三、设计基本原 则 ................................................... (2) 四、设计依 据 ................................................... .. (3) 五、监测项目内 容 ................................................... (4) 六、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 求 ................................................... .. (4) 七、测点设 置 ................................................... .. (4)

八、测试方法原 理 ................................................... (5) 九、监测周期及预警措 施 ................................................... (7) 十、提交成 果 ................................................... .. (8) 十一、质量目标和保证措 施 ................................................... .. (8)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施 (9)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整体位于北京市亦庄新城路东片区北部Ⅲ-2街区A18地块,东起经海路西侧绿化带、西至经海四路、南起科创五街北侧绿化带、北至科创四街;共由A18C-1、A18C-2两个规划地块组成。本公司承包范围为A18C-1地块(一期),总建筑面积:72829.8m2,地上42096.8m2,地下30733m2 ,其中包括T8#、T9#办公综合楼;Q5#、Q6#楼商业裙房;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T8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T9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Q5#、Q6#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8.800m。 地库共地下三层,-1层层高5.950米、-2层层高4.000米、-3层层高4.250米。南北向轴线为T91轴至Q63轴,东西向轴线为1/T8A轴至T9E轴,地库外围尺寸为110米×86.4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