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指南针》获奖教案2
- 格式:docx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磁铁指南针一、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广义的指南针是指所有利用磁铁指向性来批示方向的仪器,包括称作“司南”“指南鱼”“罗盘”“指南针”等指方向的仪器。
在人类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磁铁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仪器,特别是用于航海的磁罗盘,对促进当时世界贸易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我国传到欧洲并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但怎样应用在指南针这种仪器上并不清楚,几乎所有的学生并不能正确使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他们知道指导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但往往空泛而模糊,并不了解概况和意义。
本课从科技史角度让学生了解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和应用的历史,能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指南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课的内容还为下一课制作指南针作了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铺垫。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主要通过阅读资料、讨论和听老师讲解,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
第二个活动是用指南针定方向,学习和练习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同时体会以观察者定物体的方向,物体的方向就与观察者的位置有关。
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指每人一个指南针。
每一个实验用的指南针教师最好课前检查南针等一下,是否准确。
教学流程情景导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用指南针定方向总结延伸一、情景引入: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三年级科学指南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指南针的科学原理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指南针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3.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源介绍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2. 指南针模型或实物指南针。
3. 地图和指南针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视频或图片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你们有使用过指南针吗?你们知道指南针是如何使用的吗?二、探究指南针的工作原理(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枚指南针模型或实物指南针,并告诉他们指南针的正北方向。
2. 让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指针指向,并询问他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4. 利用实物指南针进行示范,向学生解释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指南针是由磁针构成的,其中的磁针会受到地球的磁场的影响而定位于地球的磁北极。
5. 引导学生理解指南针的指针指向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实地应用指南针(15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并要求他们利用指南针找到北方。
2. 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指示,并引导他们根据指南针的指示调整地图方向,找到北方。
3. 检查学生的操作并做出适当的指导。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提问:你们觉得使用指南针有什么好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指南针?2.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他们进行总结。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使用指南针的技能。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书籍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指南针的知识。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利用磁铁和针创建简易指南针,并观察其指向。
3. 给学生讲解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和作用,让他们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5课《指南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第三节,着重讲解指南针的历史、组成部分、功能以及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导航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3. 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方向的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教学课件、指南针模型、磁性材料、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指南针学具、画纸、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指南针的趣味故事,引起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展示指南针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介绍指南针的四个主要部分: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2)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的使用练习,学会通过指南针辨别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指南针找宝藏”的游戏,巩固指南针的使用技巧。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分析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户外探险、航海等。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指南针,并标注出四个主要部分。
(2)进行方向辨别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指针、刻度盘(2)指南针的原理:地球磁场(3)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观察磁针指向,确定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指南针的构造及原理。
2. 答案:(1)指南针的构造包括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指南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指南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一、观察认识指南针1.出示指南针,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2.给每组发一个指南针,看看指南针上都有些什么?(如果有学生能说出S、N、E、W表示南北东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
)(字母对应的是什么刻度,最大刻度是多少)3.学生交流“找北”的方法。
设疑:“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北方在哪里吗?”追问:“怎么会有这么多北方?”总结“找北”的方法:(1)水平放好指南针;(板书:放平)(2)等指针停止转动;(板书:静置)(3)转动方位盘;(板书:转盘)(4)让方位盘上的“北”和磁针的“北”重合。
(板书:重合)这时,方位盘上的“北”所指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了。
二、使用指南针定方向1.用指南针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教师巡视,看对不对?全部找对后,问:哪边是南呢?用手势示意。
3.东方和西方又是哪边呢?请每位同学找一找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个同学?(提高要求:说说这个同学在你的什么方向,那个同学呢?通过这个,让学生知道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4.用指南针辨认校园平面图中的方位关系。
下面我们扩大范围,来辨认我们校园的方位。
大家把指南针放在中心点。
课件出示问题:校门在中心点的什么方向?体艺馆,食堂,自己班的教室呢?5.利用刻度“校园寻宝”。
同学们刚才一手拿着是南针,一手拿着图片的样子,真的像一位探险家。
我们的校园就有宝藏,需要大家去探宝。
宝藏全部在围墙边,用一个信封包着信封上写着号码1、2、3、4。
每个小组指定一人去寻宝。
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先找到宝藏。
不能找错。
以操场领操台为中心点。
第一个宝藏的位置,是30度左右。
小学科学6《指南针》(教案)指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地理方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的北极。
指南针的原理与地球的磁场密切相关。
在小学科学6的学科中,教授学生使用指南针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使用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一、教学目标:1.理解指南针的原理,明确地球的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2.掌握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准确读取指南针上的信息。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指南针、磁铁、小磁体等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使用指南针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
例如,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时,如何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2.指南针的原理(10分钟)通过使用教学PPT,向学生讲解指南针的原理。
解释地球内部的熔融金属外层核对指南针的磁场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上的指针为什么会指向地球的北极?3.观察指南针(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指南针,并要求他们观察指南针和指针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观察并记录指南针的形状、指针的指向、指南针的外观等信息。
4.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
教师可以模拟使用指南针的情景,例如: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在户外环境中使用指南针来辨别方位?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5.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使用指南针,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周围事物的方向。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找到指定地点的方向等。
6.总结(10分钟)整合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总结指南针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7.作业布置(5分钟)向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指南针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并从生活中找出其他使用指南针的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思考。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指南针一、教材分析:《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五课《有趣的磁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共分三大环节:一是探究辨别方向的多种方法;二是认识指南针;三是制作指南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磁铁的性质为人们服务的,学生还会产生许多问题。
本课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指南针是准确测量方位的仪器,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从而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使用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1.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民族自豪感。
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
3.知识: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三、设计思路: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指南针,但是要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能够制作简单的指南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本节课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落实实验方法,实验得出结论,实践应用”这一常用教法中学到科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磁铁.教学指南针.磁针.缝衣针.塑料细棒.大头针.圆形橡皮.线,方向坐标纸,泡沫片.水盆.纸片等制造指南针用的材料.“司南”“罗盘”等图片。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磁铁指南针一、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广义的指南针是指所有利用磁铁指向性来批示方向的仪器,包括称作“司南”“指南鱼”“罗盘”“指南针”等指方向的仪器。
在人类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磁铁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仪器,特别是用于航海的磁罗盘,对促进当时世界贸易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我国传到欧洲并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但怎样应用在指南针这种仪器上并不清楚,几乎所有的学生并不能正确使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他们知道指导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但往往空泛而模糊,并不了解概况和意义。
本课从科技史角度让学生了解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和应用的历史,能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指南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课的内容还为下一课制作指南针作了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铺垫。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主要通过阅读资料、讨论和听老师讲解,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
第二个活动是用指南针定方向,学习和练习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同时体会以观察者定物体的方向,物体的方向就与观察者的位置有关。
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每人一个指南针。
每一个实验用的指南针教师最好课前检查指南针等一下,是否准确。
教学流程情景导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用指南针定方向总结延伸一、情景引入: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小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指南针》学案一、学习目标1.(1)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2)用指南针确定方向2.(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二、重点难点1.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2.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三、导学问题1.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2.你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录音\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参考资料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地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磁体,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古人已经发现。
磁现象的发现先秦时代的汉族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对磁现象的认识,在探寻铁矿的时候,常常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3O4,别名氧化铁黑、磁铁、吸铁石,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
《管子》的数篇中早已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铜。
”《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
”古人称“磁”为“慈”。
古人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古人把磁石写成“慈石”,是慈爱石头的表达。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个棋子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
《指南针》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通过辨别方向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指南针,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学会制作简易指南针。
学情分析在上节课中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所了解,奠定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进行引导。
学习目标1.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做成的。
2.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3.了解指南针的使用过程及制作方法。
4.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1.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评价任务知道指南针的作用,能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指南针、缝衣针、剪刀、胶棒、透明塑料小碗、线、吹塑纸、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谈话:卡卡全家去郊游,可是回来的时候却迷路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学生:看大树,大树枝叶茂盛的那边是南;看物体的影子确定方向;看高山上或沟渠里的雪的融化程度;晚上看北极星;用指南针……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哪种方法最准确呢?学生:用指南针。
师展示指南针,谈话:这就是指南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指南针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6.指南针)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指南针。
1.提出问题。
谈话:关于指南针,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我们想知道指南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小组二:我们想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小组三:我们想知道怎么使用指南针?小组四:我们想知道关于指南针的历史。
小组五:我们想知道怎样制作一个指南针?……谈话:你们打算怎么去探究呢?2.制定方案。
各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观察研究指南针,查阅交流有关资料。
)3.实施探究。
各小组领取指南针,分组观察研究,讨论交流。
指南针
教学目的:
1. 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 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
3. 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指南针。
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指南针》(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三、(一)小磁船的探究
教师做“小磁船”的演示,得出: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把你的结论填写在p59面的“我的结论”里。
(二)制作指南针
除了书上介绍的制作方法外另外介绍以下两种制作方法:
(1)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①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
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
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
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
(2)悬挂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①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
②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
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
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能力要求
活动1:小磁船的研究发现“磁船”能指示方向观察、分析、归纳
活动2:制作指南针用磁化的铁针做一个指南针观察、制作、归纳
资料指南针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及原理搜集资料、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