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卡鲁山西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25.81 KB
- 文档页数:2
大兴安岭呼中区卡马兰河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宋小磊;李楠【摘要】卡马兰河南铜多金属矿区位于西伯利亚古陆的东南侧,位于著名的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上,属于的成矿带则是得尔布干金多金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有利.北东向卡马兰河断裂为含矿热液的流通运移提供了条件,在区内晚燕山期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及花岗岩侵入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多期次热液活动得以发生,提供了成矿的动热来源,有用元素通过热液活动,发生激活、迁移和富集,热液中的有用元素与其一起充填并沉淀于构造破碎带和裂隙构造中,形成了卡马兰河南铜多金属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36【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卡马兰河南铜多金属矿;热液活动;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作者】宋小磊;李楠【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 130000;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矿区地理位置处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
本文通过对成矿区带总体、系统的研究,充分借鉴已有矿点的成果,认真研究其地质特征及成矿类型,在矿区内进一步确定对成矿有利的地层、岩浆岩的分布范围,进一步划分成矿有力地段,为找矿提供有利信息。
该区地处西伯利亚古陆的东南侧,位于著名的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上,属于的成矿带则是得尔布干金多金属成矿带。
地壳发展经历了早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等多次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
板块间的摩擦、碰撞以及拼接增生作用使本区地壳破碎。
尤其随着侏罗纪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本区发生大规模剪切构造作用,构造-岩浆再次强烈活动,许多深断裂从而形成,并且与古断裂贯通,这些断裂成为幔源物质上涌的通道,从而大规模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能够有好的的空间、物质及动力条件。
区域地层自上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
中生界地层发育最为广泛,古生界其次。
元古界多呈捕虏体零星分布,新生界仅于沟谷中发育。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1月上108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收稿日期:2018-01作者简介:刘松杰,男,生于1981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潜力刘松杰(黑龙江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 要: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属蒙古—兴安造山带之东段,具有“两块一带一盆”的特征,区内构造复杂,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总结了中生代铜矿分布范围及成矿机制,分析了各类矿床类型的找矿潜力,为后期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铜矿;成矿机制;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1-0108-2MetallogenicMechanism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Mesozoic Copper Depositsin Northern Da HingganMoutainLIU Song-jie(Heilongjiang second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Harbin 150000,China)Absrtact: The northern Da HingganMoutain is a Mongolian-Xinganorogenic bel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basins, one belt, one basin", has a complex structure in the area, has goo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regional geology of the northern Da HingganMoutain area, sums up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the Mesozoic copper deposits, analyz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various types of ore deposit,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geological exploration.Keywords: Northern Da HingganMoutain; Mesozoic; Copper or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Prospecting potential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位于我国北东部,属中—俄—蒙交界地区,行政区划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黑龙江省呼中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升鹏;齐忠友;杨倩倩【摘要】黑龙江省呼中矿区为一多金属矿床,计有钼矿、铜、铅锌矿等,各类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中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断裂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形态较简单,多为不规则脉状、透镜状,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矿区内激电异常、大规模的Mo、Pb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以及硅化、钾长石化、云(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其主要的找矿标志.【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5页(P485-489)【关键词】铜钼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找矿标志;黑龙江呼中【作者】王升鹏;齐忠友;杨倩倩【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65黑龙江省呼中铜钼多金属矿床地属额尔古纳-兴安岭成矿带,额尔古纳有色金属、金成矿带,松合义有色金属成矿亚带。
额尔古纳成矿带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兴安造山带内[1~2],得尔布干深大断裂的西侧,是一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密集区[3]。
上世纪末该区先后开展了1∶20万区调工作及1∶5万矿调等基础地质工作,近几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在该矿区又相继开展了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等物化探工作,矿区目前还处于普查阶段,研究程度较低。
本文意在总结矿区内的地质特征,建立物理、化学及地质等方面的找矿标志,为在本矿区内寻找铜钼及铅锌矿体提供理论依据。
矿区内地层为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J3b)酸性山岩[4]。
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岩性主要为流纹岩,呈灰白色、浅灰色、灰色等,斑晶以石英和斜长石为主,斑晶占多在10~20%,常发育有硅化和黄铁矿化。
第四纪河流冲积物主要为砂、砾石及粘土等组成(图1)。
侵入岩为早寒武世斜长花岗岩(∈1γο)[5]、早白垩世碎裂花岗岩(K1trγ)、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K1γδ)[6,7]和闪长玢岩(δμ)岩脉(图1)。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成规律与找矿方向【摘要】根本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构造演化和形成矿石特征,以及地区矿产分布情况分析,可以划分出地质构造单元和矿区带的分布,总结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时代分布规律,提出了很多金属矿石寻找的方向。
根据大兴安岭的地质构造划分地区之间的构造单元,可以细分为满洲里和深成岩的各种地区构造单元,其中矿床是主要类型,矿床分布总体上可以根据地区不同进行不同划分,但是不同的类型形成时代分布也有很大差异,提示可以看出大兴安岭矿床工作主要构造活动地区,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地质构造活动区要进行合理的研究。
【关键词】内蒙古;大兴安岭;金属矿床;规律大兴安岭中北段主要指的就是北部和西侧的地区,这个地区是西伯利亚板块的大陆边缘,主要矿位置处于古代亚洲矿域和环太平洋的矿区的叠加位置,内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很多矿带,和毗邻国的俄罗斯和蒙古交界地带,矿床特别发育,构成了一个i额大型的矿床地带,具有矿床多和规模大的集中特点,和邻国相比,显示出该地区良好的矿成潜力,但是由于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工作都比较低,国外的矿产发育发现非常少,所以随着地质勘查研究不断深入,在地区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大中型的规模金属矿床都被发现。
1 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大兴安岭北段位于西伯利亚岩板块东南缘,具大陆边缘性质和特征,最古老的地层为新元古界的复理石建造,古生代主要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华里西发生大面积花岗岩侵蚀,大兴安岭一直受到太平洋和蒙古强烈影响,也是侏罗纪和白垩纪形成宏大的东北向侵入岩石带。
对于构造单元划分,大兴安岭构造演化经历了生代古亚洲构造演化,太平洋构造作用也非常强烈,基本地质构造架和构造单元主要布局在古亚洲演化期间就已经形成,构造单元划分存在很大争议,各地质单元名称也不是相互统一,内蒙古地质将额尔古纳和大兴安岭细分为很多地区,每一个单元之间也分别分布这断裂。
各种划分方案的共同特点就是将内蒙古褶皱带为分界线,以得尔布干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部分。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勘查方向朱大龙【摘要】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是我国矿区中较大的一个多金属集中矿区,其依靠自身的地质条件及岩浆的活动作用,形成不同种类的金属矿床.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此矿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对其成矿地质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在此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深部勘查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2页(P92,94)【关键词】大兴安岭;多金属集中矿区;成矿地质特征;深部勘查方向【作者】朱大龙【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金属矿成矿地质构造是极为复杂的,而且是矿产开发的首要因素,因此对地质特征的研究是一个必要的工作[1]。
同时,金属矿成矿作用的分析及勘察方向的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特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不同的地质特征、形成不同的矿脉以及对矿体的深部勘查方向三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1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1.1 地层特征此地区露出的地层主要有二林西组第三段(P3l3)、第六段(P3l6)和第二系(Q2),见图1。
其中二林西组第三段为灰色板岩、变质石英岩和砂岩结合的岩石;其主要走向为东北方向,倾斜角度范围为61度到85度;主要成分为石英,多呈片状。
第六段为灰色板岩与灰黄色砂岩等组成,地层主要走向为东北方向,角度范围与第三段相等;主要成分为长石岩等。
第二系为乌吉组(Qq23),其以粉砂土为主,分布在矿区的中部地区,露出的面积较大。
图1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地质简图1.2 地质构造特征大兴安岭北部矿区受火山岩浆的作用,侵入林西组地层中,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闪长岩;脉岩主要由花岗岩、云斑岩等组成。
此地区的地质构造分为4个部分:东西组、东北组、西北组合南北组[2]。
吉林地质JILIN GEOLOGY第39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 39 No. 4Dec. 2020文章编号:1001 —2427 (2020) 04 — 1 一10再论大兴安岭中东部六九山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宫永吉1孙景贵4,刘阳1.黑龙江陆玖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100; 0.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9061摘 要:六九山铜矿床产在大兴安岭中东部的突泉一龙江一岔路口斑岩-浅成热液Cu (Mo ) - Pb-Zn 成矿带中 部,发育在中生代花岗闪长岩体与叠加之上的光华组酸性火山岩体系的NWW 向断裂中。
矿体呈椭圆似穹隆状,长轴近东西走向,矿体处于海拔-80~+300 m 之间。
矿体工业类型为角砾岩型,主要由隐爆热液胶结角砾岩和次要的热液充填角砾岩和网脉状热液充填震裂(碎)岩组成。
原生围岩蚀变从早到晚依次发生强弱不同的钾长石-黑云母化T 青磐岩化T 泥化T 绢英岩化T 早阶段灰白色硅化(面状)T 成矿阶段灰白色硅化(充填状)T 晚阶段白色硅化(梳状+晶洞状+晶簇)一萤石+石膏(浸染状+晶洞+细脉状)一碳酸盐化。
原生矿化依次是黄铁矿+辉钼矿T 黄铁矿+黄铜矿T 黄铜矿+闪锌矿。
成矿过程经历乳白色脉状黄铁矿+石英士黄铜矿阶段、胶结状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细脉+晶洞状石英+黄铁矿阶段和浸染+细脉状萤石+石膏阶段。
将其与典型矿床成矿特征对比、并结合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应是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矿床。
成 矿作用适值早白垩世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
关键词: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地质背景;六九山铜矿床;大兴安岭中东部中图分类号:P 61&41文献标识码:AA re-evaluation on the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genesis andmetallogenic geologicaO setting of Liuj i oshan Cu depositio the centrrl-eastern sepment of the Greater Xing 5an RangeGONG Yong-ji 1, SUN Jing-gui 0,LIU Yang 01. Heilongjiang Six Nine Mining Co. Ltd. , Qiqihar 161100,Heilongjiang , China ;2.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Jilin Uni versity ,Chaagceug 130001, JJin ,ChinaAbstrnct : Liujiushan cooper deposit in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utuquan - LonUiang - Chalukon porphyry-epithermalCu (Mo) — Pb — Zn belt ai ihe central-easterp sepment of the Greater Xing'an Range repioo ,and is hosted by the NWW-trenting faulte in the Mesozoio u ra noniorite stocks and overlying felsic volcanic rocks. The ore vets are eHipsoidat and dome-gke with an E — W axis. These veins are restricted s O the elevatioos betweer - 80 m and + 390 m. The industriattype of the ore body is breccin typ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cryptoexplosive hydrothermal cemented breccin, seconds- e hydrothermat filling breccin and 101x 1 vein hyprothermat filling fracturing (clastic) rock. The alteration types withtime are from K-felfspar biotitizatWn —propyPtization —>argillization —sePcitization —>early staae uayish white shicification (faceted ) —mineralizayon staye erap white silicificayon (filling type ),late stage white siVcificatWn (comb + miarolitic +crystal druse) —fluorite + eypsum ( disseminawa + crystaPoiC + veinlet) —carPonatWn. The primary mineraPzatWn is pp-收稿日期:改回日期:2222-f0-g5作者简介:宫永吉(1987—),男,辽宁辽阳人,黑龙江陆玖矿业有限公司工程师,副总经理。
内蒙古某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摘要]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温都尔庙~翁牛特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1)的多伦复背斜(Ⅲ11级)。
区内构造较复杂,并伴有强烈的频繁的岩浆侵入作用。
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式脉状铜矿。
通过该矿地质特征的探讨总结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因探讨;成矿规律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酒局子组、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及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地质构造表现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是倒转褶曲的一翼,老地层覆盖于新地层之上,为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断裂构造为该区域内主要构造形式。
多数断裂发生在晚古生代之后,特别是燕山构造运动时期表现的尤其强烈,北东向的断裂不但控制了构造盆地,同时也是火山岩浆和侵入岩浆的活动通道,含矿热液沿北东向断裂的派生断裂充填成矿。
1、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区内大面积出露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及第四系全新统。
1.2 构造1.2.1褶皱构造,矿区只出露二叠系于家北沟组地层,岩性为安山岩,为一走向北东东64°,倾向北西,倾角15°的单斜构造,为区域上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被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γδ52)侵入。
1.2.2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以四条石英脉为代表,四条矿脉均为走向北西,石英脉构造断裂带。
断裂面形态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
断裂带内岩石强烈破碎,成为碎裂岩、压碎岩及糜棱岩。
断层泥普遍存在,挤压片理与挤压透镜体相当发育,透镜体有的由围岩构成,矿脉被围岩环绕,有的围岩则直接为矿体或矿化体征。
局部地段有构造角砾岩出现,断裂所控制的矿脉形态以脉状为主,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含硫化物石英脉型,断裂带内黄铁矿、石英在某些地段形成清晰的条带状构造,延长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或小角度斜交,由于岩石发生强烈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1.3 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为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γδ52)。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探讨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张赛杰(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114002)摘 要: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分布着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多金属成矿区域,对该地区的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北部地区铜矿多金属开采勘测与开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金属的矿床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介绍矿区的成矿背景及地域特征,详细阐述了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为大兴安岭南段的铜多金属等找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
关键词: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床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63-2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张赛杰,男,生于1982年,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地质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探,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
结合现阶段我国金属矿床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兴——蒙造山带是目前我国认为发展历史最长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复杂的一条巨型造山带,该句型造山带不仅表现出具有非常丰富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分类,同时还有各种多金属矿床在该地区有着非常浓厚的分布背景,其矿床成因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因此针对该地区的矿藏分布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矿床特征研究准确性,结合该地区的成矿规律为找矿提供方向非常重要。
而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区域在兴—蒙造山带更有着特殊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其地质构造背景以及成矿环境属于兴—蒙造山带的特殊部位,该地区的矿床类型合成矿潜力非常巨大,成为了我们找矿的重要方向。
1 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其现阶段的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东乌旗地区,其古生代造山原因是由华北地台和西伯利亚板块挤压而成,属于中亚巨型造山带的一部分,而该地区的多金属成矿带是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镶黄旗宝力图西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刘洋梁永新佟梦颖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6期摘要:宝力图西山多金属矿成矿主要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地壳物质多次重组,成矿物质(元素)随地壳物质迁移也发生了多期重新移动组合,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构造单元的不同部位富集成矿或形成一些不同元素组合的地球化学异常,但最初的矿源层可能为古生代二叠系地层及侵入岩。
矿化主要是受构造控制,岩石节理、裂隙越发育,矿化就越好,破碎带越大越宽,矿化范围也随之变大,矿体的长轴方向,总是与断层走向一致,铜矿化地表主要是呈细脉状、浸染状,与方解石细脉、石英细脉伴生,深部则赋存于角砾边缘和细脉中,可知铜矿化受两期热液活动影响,且铜矿化对岩性并无选择性,铜矿化体多呈透镜状或不规则的透镜状,其成因属于中温热液型,构造和硅化为本区良好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多金属;中温热液型;构造和硅化;找矿标志1. 区域地质背景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该区一级构造单元为天山—兴蒙造山系,二级构造单元为包尔汗图一温都尔庙弧盆系,三级构造单元为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
该区属大兴安岭中南段华力西期、燕山期铁、锌、铜、钨、金成矿带南缘与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交汇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
区域前中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赤峰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博克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
区域内地层出露不全,古生界只出露了二叠系中下统且面积较小,中生界相对出露的面积较大,但也只有侏罗系上统出露,新生界出露面积相对较大,在全区地势低洼处均有分布。
区域矿产比较丰富,主要为铜和金。
有乌兰沟南铜矿,道拉胡都嘎北的道拉胡都嘎金、银矿,敖尔马金矿等。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工作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中统、侏罗系上统和第四系全新统。
(1)二叠系下统三面井组:区内小面积展布,大多被第四系草原砂土覆盖,局部褐铁矿化蚀变较强,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粉砂岩,灰白色,灰黄色,粉砂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