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2009年第1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总第73期【矿产资源】刘发荣,田震远,李登科(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北京100102)中图分类号:P618.45。
P6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86(2009)01—0049—04(上接2008年第6期)2.1.2古地理环境老挝境内南部以波罗芬高原为主体的铝土矿成矿区为台地型环境。
第三纪末,区内断裂活跃,发生差异升降,形成不等高的准平原面,由此显示了构造古地理轮廓。
第四纪现代断裂活动及差异升降以及大面积的玄武岩裂隙喷发,在区域上形成了“波罗芬高原”地貌,亦名“富琅山区”。
本区铝土矿矿体形态、产状受古地形(侵蚀面)控制较明显,依地形坡度成缓倾斜,在平面上以不规则面状、长条状等形态分布,垂直方向上主要呈斗蓬状或似层状近水平产出。
2.1.3地形地貌条件“波罗芬高原”的地貌特征为北西一南东向展布的宽缓台地,北西一南东长约120km,北东一南西宽约80km,大致呈带状分布,平面.卜呈椭网形态。
高原四周,地势陡峭险要,切割为悬崖和峡谷地貌;高原内部,地势为低山丘陵连绵、残丘岗地起伏的准平原地势,坡度平缓,高差不大,海拔高程300~l300m,平均海拔l000m左右。
“波罗芬高原”的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侵蚀、剥蚀和残积作用的进行,同时还可决定地下水的动态和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最有利地段是地形切割不深、低山丘陵平缓地带,降水渗透到潜水面并由局部的侵蚀基准造成有利的排水条件使之发生积极的化学风化作用。
因此,低山丘陵、岗地或准平原等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控矿环境是形成铝土矿的重要条件。
2.1.4原岩成分及蚀变特征玄武岩是一种含能形成富铝残留物的易溶矿物的岩石,但又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使之在表生作用下一般不容易发生物质成分的变异。
玄武岩仅在地表和近地表特定条件下,受到水、氧、二氧化碳及碱、碱土金属和温度变化等基本营力的改造而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粘土及粘土类矿物等红土型风化壳。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作者:朱林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老挝波罗芬高原、越南西原高原、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萨马岛,预计资源量约94亿吨。
该区红土型铝土矿具有高铝硅比、埋藏浅等特点。
该区位于南北纬15 º范围内,湿热多雨,含铝硅酸盐分布广泛分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东南亚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根据赋存状态以及下伏基岩性质,铝土矿床可分为三种类型:红土型铝土矿床、岩溶型铝土矿床和沉积型铝土矿床[1,3,4]。
红土型铝土矿床是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铝硅酸盐岩石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深度化学风化形成[1,2],占世界铝土矿总储量的86%左右[1,3]。
随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日益短缺,近年来我国铝生产企业开始寻找国际合作,投资开发和利用当地铝土矿石,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
我国周边的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红土型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该区铝土矿具有高铝硅比,埋藏浅等特征。
本文旨在总结该区红土型铝土矿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以便于给国内企业投资和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1.分布规律及资源储量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中老挝波罗芬高原及周边地区预测资源量20亿吨[2],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1.8亿吨[5,7,15,16];越南西原高原预测资源量54亿吨,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22.91亿吨[8];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等群岛预测资源量达19亿吨,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8.79亿吨[3];菲律宾萨马岛预测资源量达1.3亿吨[13],各国红土型铝土矿分布区域及资源储量见表1。
表1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及资源储量2.1老挝老挝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波罗芬高原及周边的阿速坡省、色贡省,该区铝土矿需洗矿后利用其净矿石。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
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
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
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
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1区域地质特征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
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
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
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矿体赋存层位。
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
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
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
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
部分形成铝土矿层。
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
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
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
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
下伏基岩为玄武岩时,常有一层粘土及黄色、紫色、黄绿色、灰绿色的土状玄武岩风化物;下伏基岩为砂岩时,常有薄层粘土和砂岩风化物,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风化物中有大量石英。
【矿产资源】老挝南部地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刘发荣,田震远,李登科(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北京 100102)摘要:老挝南部地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三水铝石铝土矿是第四纪玄武岩建造风化成矿,以红土风化壳残积层组成为特征。
区内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矿床规模大、质量佳、覆盖薄、宜露采。
是国内罕见的单一型三水铝石铝土矿矿床类型,是理想的优质铝土矿资源开发基地。
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对老挝占巴色地区铝土矿地质的找矿勘查工作,通过收集占巴色周边的阿速坡、色贡等地区红土型铝土矿资料,对老挝南部铝土矿成矿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三水铝石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及找矿思路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残余型三水铝石铝土矿;成矿机理;找矿思路中图分类号:P618.45;P6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08)06-0052-03Analysis of the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and Prospecting of Bauxite of ResiduesType of Weathering Crust of Laterite in Laos’s the Southern RegionLiu Farong, Tian Zhenyuan, Li Dengke(Zhongcai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cademy, Beijing 100102, China)Abstract: Gibbsite-bauxite of residues type of weathering crust of laterite in Laos’s the southern region is the bauxite ore formed by weathered basalt of quaternary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residues layer-weathering crust of laterite. The region is very rich in bauxite resources, the deposit is large in scale, good in quality, thin in coverage, will be easy in open-mining. It is the rare single-gibbsite bauxite deposit, is an ideal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bauxite resources.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s try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exploring ideas in gibbsite of residues type of weathering crust of laterite in Laos’s the southern region through exploration work to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auxite of Laos’s Champasak areas, and by the data-collecting of laterite-bauxite in Attapeu around Champasak, Gong-color and other regions.Key words: residual type -gibbsite bauxite; ore-forming mechanism; prospecting ideas1 矿床特征1.1 含矿建造成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大面积分布的喜马拉雅山期裂隙喷发硅铝型基性玄武岩,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铝土矿矿物原料特点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
铝在中多成、和含的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
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分布,并混有。
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
用于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
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利用和提炼。
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和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
,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
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SiO2、、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混入物。
水铝石溶于和,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或浓度下才能完全。
一水硬铝石形成于介质,与一水软铝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共生。
其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可被、、、绿泥石等。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
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菱形体、棱面状、棱状、针状、纤维状和六角板状。
矿石中的一水软铝石常含Fe2O3、TiO2、Cr2O、Ga2O3等类质同象。
一水软铝石可溶于酸和碱。
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主要产在铝土矿中,其特征是与菱铁矿共生。
它可被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高岭石等交代,脱水可转变成一水硬铝石和α刚玉,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
三水铝石又名水铝氧石、氢氧铝石,结构式Al(OH),分子式为Al2O3·3H2O。
,结晶完好者呈六角板状、状,常有呈细晶状或,矿石中三水铝石多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均含有不同量的TiO2、SiO2、Fe2O3、Nb2O5、Ta2O5、Ga2O3等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
三水铝石溶于酸和碱,其加热到100℃经2h即可完全。
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在矿床中三水铝石是,也是主要,与高岭石、针铁矿、赤铁矿、等共生。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
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
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
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
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
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
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
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
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
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
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
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
部分形成铝土矿层。
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
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
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
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
下伏基岩
为玄武岩时,常有一层粘土及黄色、紫色、黄绿色、灰绿色的土状玄武岩风化物;下伏基岩为砂岩时,常有薄层粘土和砂岩风化物,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风化物中有大量石英。
3成矿条件分析
成矿母岩红土型铝土矿是红土风化作用进行到最后阶段的产物,在红土型风化进行到最后阶段,土壤中活动性较强的元素被基本上彻底带出之后,Al2O3、Fe2O3、SiO2、TiO2等地表条件下最为稳定的矿物被留了下来,够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7]。
矿区内大面积分布的喜山期喷发的基性玄武岩,Al2O3含量较高,而且普遍具备柱状节理,容易遭到彻底的风化,从而形成三水铝土矿[8-10]。
因此玄武岩是阿速坡省铝土矿的成矿母岩。
4结论
(1)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属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淋滤而成。
(2)矿石的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以结核状和块状为主。
矿石颜色主要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等。
(3)阿速坡省铝土矿的主要成矿条件为为母岩和地形地貌。
此亦可作为在波罗芬高原及老挝东邻国越南玄武岩区域寻找相同类型铝土矿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老挝阿速坡省和色贡省二号矿权区铝土矿普详查报告[R].武汉: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
[2]罗正传,刘智琳,李俊平,等.老挝巴松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产勘查,2011,2(3).
[3]成功,高光明,陈松岭。
老挝占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380-386.
[4]杨社锋,方维萱,胡瑞忠,等.老挝南部波罗芬高原玄武岩砖红壤风化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5,19(6):723-727.
[5]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0-2001)[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6]宋国明.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矿业投资合作的前景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