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62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6.13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术后抗感染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并发症率。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指标,并发症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0.05。
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避免二次复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突然发生急性炎症,并伴有脓液积聚在阑尾内的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数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治疗,以切除受损的阑尾,并清除腹腔内的脓液和感染。
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1]。
在手术前,患者一般会接受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和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并促进康复。
抗生素治疗通常在术后给予,以预防感染。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2]。
因此,术后抗感染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主要能够起到促进病情恢复的作用,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且避免二次复发。
因此,本文重点在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抽选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抗生素治疗,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术后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0.5±3.1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5±3.42)岁。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男,64岁。
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2+天。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为持续性胀痛,阵发加剧,呕吐约5次,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黄绿色液体,每次量由100~700ml 不等,2天以来未进食,尿量明显减少,四肢乏力,眩晕,急症入院。
既住于2年前曾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查体:T:36.8℃,P:102次/分, R:20次/分, BP:12.7/8.8kPa(95/66mmHg)。
抬入病房,神志模糊,明显脱水貌(皮肤黏膜弹性差,眼睑塌陷,唇舌干燥);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心率110次/分,心音弱;肺(-);腹部明显膨隆,未见局部隆起,全腹有压痛,以脐周为甚,未及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腹部未扪及包块,叩诊为鼓音,肠鸣音亢进,高调,可闻及气过水声。
辅助检查:X线立、卧位腹平片:显示小肠大量液气平,提示低位机械性肠梗阻。
血清电解质:K+:2.8mmol/L, Na+:124mmol/L,CL-:91mmol/L。
血气分析:pH:7.51,PaCO2:6.27kPa(47mmHg),PaO2:12.70kPa(95.3mmHg),HCO3-:30.8mmol/L, BE:6.6mmol, SaO2:96%。
尿常规:SG:1.030,pH:5.0,Na+:10mmol/L,PRO:(-),KET:(+)。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主要诊断】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
【临床处理主要措施】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观察腹痛,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解痉,胃肠减压;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手术探查。
【思考题】(1) 该病例存在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发生机制?(2) 该病例的脱水属哪种类型?脱水貌的发生机制?病例二患者,男,34岁。
反复中上腹痛10余年,复发并呕吐咖啡色样物3+小时,柏油样大便1次。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中上腹胀痛不适,伴暖气,多于饭后出现,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服“胃舒平”后可缓解,疼痛发作以春秋季节较为频繁。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
引言部分介绍了该病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后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临床效果的观察与分析、并发症的处理以及病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手术治疗与术后抗感染治疗的综合效果,并提出了临床实践中的建议以及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治疗、临床效果、并发症、病例分析、综合效果、临床实践、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腔内黏膜屏障破裂导致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的一种常见急腹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且患者多为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
如果不及时治疗,阑尾炎可能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即阑尾切除术。
手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阑尾内的化脓物质,避免进一步感染扩散。
术后抗感染治疗也是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病情恢复速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对临床数据分析和病例观察,我们希望可以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明确手术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治疗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总结并系统评价手术治疗与术后抗感染治疗的综合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24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
C2组(对照组62例):临床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62例):临床选择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果:两组阑尾炎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阑尾炎患者(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两组阑尾炎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选择开腹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非常广泛的适应症范围,患者自身胃肠功能可以快速恢复,从而显著提高阑尾炎患者临床预后质量,凸显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疾病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26-0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属于医院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症状,并且患者往往合并表现出恶心等系列的消化道症状[1]。
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如果疾病情况较为严重,患者会表现出休克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分别给予开腹手术以及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24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
针对所有患者的疾病史、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部有效确诊。
在C1组的62例患者中,男31例,女3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9±16)岁;患者患病到临床诊治时间为3天-9天,平均时间为(56±12)天;在C2组的62例患者中,男33例,女2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岁-7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61±21)岁;患者患病到临床诊治时间为4天-11天,平均时间为(59±13)天,对比两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老年阑尾炎60例临床特点分析柏荣波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心卫生院外科224312【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010202收治的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存在并发症39例;转移右下腹40例;T 36.5~37.4℃16例,高于37.5℃34例,低于36.4℃10例;WBC (4.0~9.9)×109/L 19例,≥10.0×109/L 35例,低于3.9×109/L 6例;中性粒细胞比例≥70.0%为58例。
手术时间平均(57.34±15.78)min ;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20例、坏病性阑尾炎25例、阑尾炎穿孔5例;15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58例治愈,2例死亡。
结论 老年阑尾炎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病情进程快、伴随疾病多,应仔细鉴别,综合治疗伴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尽早手术。
【主题词】 阑尾炎/诊断【中图分类号】 R574.61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10)2726725201 老年阑尾炎不仅有阑尾炎的一般临床表现,还具有其特殊性,给诊断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故尽早、正确的诊断老年急性阑尾炎,并采取及时、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1]。
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201-2010202收治老年阑尾炎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0~87(平均67.3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h ~8d ,平均27.57h 。
合并冠心痛、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9例。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转移右下腹34例,T 36.5~37.4℃16例,高于37.5℃34例,低于36.4℃10例,体格检查有反跳痛46例、腹肌紧张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