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路径1.doc2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痈(急性阑尾炎)中医临床路径

肠痈(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痈。(TCD编码BWV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K35.902/K35.101/K35.003)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二)诊断依据。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2-94)。

(1)、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

(2)、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3)、右下腹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肛门指检,直肠前壁右上方有触痛。

(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

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尿蛋白酶源Ⅱ。

(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

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行B超等检查;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医外科学》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4.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中医符合肠痈,TCD编码BWV020。西医诊断符合急性阑尾炎(单

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疾病编码,ICD-10:K35.902/K35.101

/K35.003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

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

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

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手术日为住院当天。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

2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3、辨证施治。术后第一到三天开始

(1)湿热内蕴

证候:初起为上腹痛,或脐周围疼痛,或全腹部疼痛;经1~12(一般4~6)小时后转移至右少腹,呈持续性疼痛,痛处固定,压痛、反跳痛明显,伸直或牵拉右腿则痛增,病人行走时常将身体前弯,卧床时喜右髋轻屈位以减轻腹痛。伴食欲不振,恶心或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多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

方选:消脓汤加减

金银花30g败酱草30g冬瓜仁30g紫花地丁20g

蒲公英20g大黄后下15g 当归15g赤芍15g

香附10g黄柏12g黄连12g黄芩12g

煎服法:每日一剂,每剂水煎取汁300ml,分三次口服。促进残余感染的吸收和肠道功能的恢复。

(2)湿热未尽:

症状:阑尾炎术后,已矢气排便,腹痛已消失,但食欲不振,或有轻微恶心及口干,精神欠佳,手术切口轻微疼痛。舌质淡红,苔微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佐以行气活血.

方选: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

黄芩10g 竹茹1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茯苓10g 白术10g 柴胡12g 枳壳10g

赤芍10g 红花10g 木香10g 甘草6g

煎服法:每日一剂,每剂水煎取汁300ml,分三次口服。

4.中药灌肠:

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主要采用承气灌肠液术后行灌肠治疗,方剂如下:

生大黄(后下)20g 芒硝30g 厚朴20g 枳实20g

赤芍20g 木香10g

水煎500ml,行灌肠。

5.红外线伤口照射,以促进伤口愈合

四、穴位艾炙:双侧足三里、阑尾穴位艾炙以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九)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

2.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

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2.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

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

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