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补)

第三章 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补)

第三章 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补)
第三章 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补)

一、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

[例]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并求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

[解] 因为

u x x x x x x ??????????+????????????????????---=??????????011310301100321321 []????

?

?????-=321210x x x y []

22103111012=??

??

?

?????---==rank b A Ab b rank rankQ c

所以系统是不完全能控的。 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

????

?

?????+++=???

?

?

?????++++++????

?

?????????

?

?????+---=--132)1(113423)1(10113103110)()

()(22231

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b A sI s U s X == ------------------------------------------------------------------------------

由此例可以看出,系统不完全能控,在求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时,出现了零极点对消现象,显然此时系统的传递函数b A sI c 1

)(--中必会出现零极点对消现象。

定理 对单输入系统,b A sI 1

)(--无零极点对消是系统完全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 注意,此定理对多输入系统仅是必要条件。

------------------------------------------------------------------------------ [例]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并求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和系统的传递函数。

x y u x x ?

?

?

???=????

??????+??????????=100001,010010100240231 [解] 因为

301010101002001101210=??

??

?

?????=rank rankQ c

所以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其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为

???????

???----=????

?????????????

???----------=-=-040242

)4)(1(1010010)4)(1(00)1(2)1(0)1(2)

1(3)4)(1()4()1(1)()()(2

2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B A sI s U s X

??

????----=????????????????????--------??????--=--0442)4)(1(1

010010)4)(1(00)1(2)1(0)1(2)1(3)4)(1(100001)4()1(1)(22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B A sI C ------------------------------------------------------------------------------

从本例可以看出,系统是完全能控的,但在求状态-输入间的传递函数和系统的传递函数时发生因子对消,因此,对于多输入系统来说,上述定理不是系统完全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系统的等价变换

设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为

Du Cx y Bu Ax x

+=+=, 引入坐标变换x P x ~

=,且0det ≠P ,代入上式,得到变换后的状态空间方程为 u D x C y u B x A x ~~~,~~~~+=+=

且有如下关系成立

D D CP C B P B AP P A ====--~

,~,~,~11

(1)

结论 如果两个状态空间描述之间存在(1)式的关系,则称它们是代数等价的;变换x P x ~=称为线性非奇异等价变换,简称等价变换。

坐标变换的实质是换基底,这种变换改变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形式,而不改变系统的固有内在性质。这里所提到的内在性质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 变换前后,系统的特征值不变,即)~

det()det(A sI A sI -=-

2)变换前后,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不变,即B A sI C B A sI C ~

)~(~)(11---=-

3) 变换前后,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不变,即

]~~~

~~[][11B A B A B rank B A AB B rank n n --=

??????

????????=?

?

??

??

???

???--11~~~~~n n A C A C C rank CA CA C rank

三、最小实现

实现问题的定义 1 定义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给定其传递函数阵)(s G ,若可以找到),,,(D C B A ∑,使下式成立

D B A sI C s G +-=-1)()(

则称此状态空间描述),,,(D C B A ∑为给定传递函数矩阵)(s G 的一个实现。

所谓实现问题,就是由表征系统外部因果关系的传递函数阵,来确定表征系统内部结构特性的状态空间描述。由前述介绍可知,同一个系统的实现有多种形式。

2可实现的条件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如果其传递函数阵)(s G 为m p ?维,则传递函数阵可实现的充分

必要条件是

m p s G s ?=∞

→)(lim 的常数阵

即)(s G 是真的有理分式,此常数即为系统的关联矩阵D ;若0)(lim =∞

→s G s ,则)(s G 是严

格真的有理分式。以下在研究实现问题时,均考虑)(s G 是严格真的有理分式,若不是,则应先转化为严格真的再实现。

3 最小实现

由前述介绍可知,同一个系统的实现有多种形式;且传递函数矩阵只反映能控且能观测部分,同一个)(s G 还能导出A 具有不同维数的实现,这些不同的方程表示了系统的不同物理结构。在众多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它能以最简单的状态空间结构去获取等价的外部传递特性。

关于最小实现,有如下一些重要的结论。

结论 1 设),,(C B A ∑为严格真的传递函数矩阵)(s G 的一个实现,则其为最小实现的

充分必要条件是),,(C B A ∑为完全能控且完全能观的。

结论2 若),,(111C B A ∑与),,(222C B A ∑均为给定传递函数矩阵)(s G 的最小实现,则它们一定是代数等价的,即存在一个非奇异矩阵T 使下面式子成立。

T C C B T B T A T A 12112112,,===--

最小实现不唯一,实现的方法也很多。对单变量系统,在此举一例。

------------------------------------------------------------------------------ [例]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6

1162

2)(23++++=

s s s s s G

试求系统的1)能控性实现;2)能观测性实现;3)对角形实现;4)最小实现;并画出相应的方框图。

[解] 1) 能控标准型表述的描述一定能控,故其能控性实现的一种形式为

u x x ????

??????+??????????---=1006116100010 []x y 022=

能控性实现的方框图如图3-8所示。

2) 能观测标准型表述的描述一定能观测,故其能观测性实现的一种形式为

u x x ????

??????+?????????

?---=0226101101600 []x y 100=

能观测性实现的方框图如图3-9所示。

图3-8能控性实现方框图

3) 因为

3

2

2210611622)(23+-++++=++++=

s s s s s s s s G

故系统的对角形实现为

[]x

y u x x 111220321=?????

?????-+??????????---=

对角形实现的方框图如图3-10所示。

4) 由 )

3)(2)(1()

1(2611622)(2

3++++=++++=

s s s s s s s s s G 可以看出,传递函数有相消项,故所描述的系统不是既能控又能观测的,所以其实现不是最小实现,对消去公因子后

)

3)(2(2

611622)(23++=++++=

s s s s s s s G

所描述的系统是既能控又能观测的,因此对它的任意一种实现均为最小实现。下面以对角形式给出最小实现

[]x

y u x x 112221=??

????-+??????--=

图3-10 对角形实现方框图

图3-9能观测性实现方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