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规范的结果判读及报告书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精品文档共3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31
第4章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作为影像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包括:解剖形态学、心脏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心肌代谢、心肌受体和组织定征等。
单就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核素显像而言,其仪器常用的有单光子发射型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与其他影像学不同的是,核素显像是一种显示生物体内生理、病理和生化功能与代谢过程的无创性功能性显像检查方法。
国内绝大多数心肌灌注显像剂是适用于单光子发射型断层(SPECT)的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少数单位使用正电子类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PET),如15O-水、13N-氨(13N-NH3)等。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上主要作为心肌存活的检测技术手段。
存活心肌是心脏血流灌注与功能均降低,但代谢仍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功能异常可得到改善或恢复,包括心肌顿抑、心肌冬眠和重伤心肌。
心肌顿抑是指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后遭受严重缺血的打击,引起左心室功能急剧下降的心肌,在血流灌注后,这些心肌功能在数十分钟至数周后可自行恢复。
心肌冬眠是心肌结构无改变但心肌代谢维持在低水平,一旦血流灌注改善后,心脏舒缩功能可即刻恢复,可能是侧支形成及残余血流维持心肌存活,使心肌细胞维持在低水平状态。
重伤心肌是指缺血持续数小时后,出现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这种梗死区域心肌不完全致死、可逆性不完全的状态,再灌注时,重伤心肌功能可部分恢复。
在临床上,心肌顿抑、心肌冬眠及重伤心肌可同时存在,有时很难严格区分。
准确识别这些存活心肌,对其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均十分重要。
存活心肌的最可靠标志是代谢活动的存在,而一定量的血流灌注则是保证代谢活动的基础。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诊断缺血性和扩张型心肌病陈 浩 江力勤 刘加芳 张春燕 刘晓杰作者单位: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缺血性心肌病(ICM )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 )临床上均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无特异性,有时超声心动图亦较难鉴别,常需冠状动脉造影。
但“冠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尚难普及。
本文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即对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ICM 与DCM 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均以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N YHA 分级心功能Ⅱ~Ⅳ级)而住我院,均排除其他心脏病和/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退行性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结缔组织病等)。
住院期间经治疗,待心力衰竭纠正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静息态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根据造影结果分为ICM 组(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7~79岁(67.1±10.1岁);DCM 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4~75岁(51.0±12.2岁)。
两组年龄有差异(P <0.05)。
1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用Seldinger 法穿刺右股动脉留置扩张管,将J udkins 导管分别送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手推造影剂5~7ml/次,行多体位造影。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于空腹静脉注射99m Tc -MIBI 25mci ,20min 后服脂肪餐,60min 后作静息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心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三方向断层显像。
113 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读片,判断标准采用直径法,以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1支或1支以上内径狭窄≥50%定为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由两位专科专职医师阅读:心肌共分为8个节段,即前壁、前间壁、后间壁、前侧壁、后侧壁、心尖、下壁及后壁,当某个节段出现较正常低1个色阶以上的变化,而且得到其他轴的证实,即判断该节段为放射性分布异常。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操作及护理注意事项【摘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后,心肌处于静息状态时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扫描,能准确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Abstract】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s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the radionuclide imaging agent 99mTC-methoxy isobutyl iso Ching (MIBI), the heart is at res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scan, can accurately assess myocardial perfus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Keywords】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check; Care我科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PECT/PET/CT为患者进行此项检查,护理总结如下。
1原理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后,显像剂被心肌组织所摄取,其摄取的量与所支配部位血管的血流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核医学仪器探测心肌的放射性分布来反映整个心肌的血流情况。
有两个因素影响心肌对显像剂的摄取:心肌灌注血流量和心肌活性。
心肌血流量正常同时心肌细胞存活时,心肌才能摄取显像剂。
2心肌灌注显像的适应证2.1冠心病的诊断;2.2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估;2.3心肌活力的估测;2.4冠状动脉血管重建适应证的筛选及术后疗效的评估;2.5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2.6预后的评估或危险性分级;2.7心肌炎及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核医学试题预测(最新版)1、名词解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确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伴缺血的影像学特点。
正确答案: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心(江南博哥)肌梗死: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与负荷显像的影像一致。
心肌缺血: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而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为原异常区消失或接近消失心肌梗死伴缺血: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而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为原病灶区变小。
2、多选母核发生β衰变后,发生下列哪些变化()A.子核的核子数增加1B.子核的质子数增加1C.子核的中子数增加1D.子核的中子数减少1E.子核的质子数减少1正确答案:C, E3、填空题可以用于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研究的核医学显像是_______显像。
正确答案:脑代谢参考解析:试题答案脑代谢4、多选具有连续能谱的粒子有()A.γ光子B.β+粒子C.α粒子D.β-粒子E.内转换电子正确答案:B, D5、名词解释前哨淋巴结正确答案: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中最易参考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中最易被肿瘤侵犯的淋巴结,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早期判断淋巴结是否被肿瘤细胞侵犯的最好证据。
6、填空题一般肾静态显像检查时,以_____为合适体位,马蹄肾显像检查时,以_____为最佳体位。
正确答案:后位、前位7、单选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质量控制,交叉反应率应为()A.<1%B.<10%C.<2%D.<15%E.<5%正确答案:E8、单选肺肿瘤在肺显像中的典型表现为()A.(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缺损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中无缺损区B.(99m)Tc-MAA灌注显像中无缺损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中有缺损区C.(99m)Tc-MAA灌注显像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均表现有缺损区D.(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缺损区,(99m)Tc-DTPA吸入显像中有增高区E.(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增高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有缺损区正确答案:C9、单选RIA分离的目的是()A.去除游离抗体B.去除抗原-抗体复合物C.去除游离抗原D.去除标记抗体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10、问答题过氯酸钾释放I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正确答案:过氯酸钾能阻断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I离子,并促使甲状腺内参考解析:试题答案过氯酸钾能阻断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I离子,并促使甲状腺内的I离子释放入血。
心肌灌注显像正常心肌细胞具有摄取某些显像剂的功能,且其摄取量与心肌血流量成正比例,缺血或坏死心肌的摄取功能减低或丧失,表现为心肌节段性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或缺损区。
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抉择,疗效判断及预后估价。
一、适应证(一)心肌缺血的诊断,估价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二)为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作准备。
1.胸痛、胸闷或心律失常者;2.无明显症状但心电图异常者;3.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者;(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判断梗死的范围及程度。
(四)室壁瘤的诊断。
(五)冠脉造影正常,怀疑有小血管异常致心肌缺血的判定。
(六)冠脉造影有50%以上的狭窄,评价冠脉狭窄的病理生理意义。
(七)血运重建(PTCA或CABG)术前后的评价、疗效判断及术后再狭窄的监测等。
(八)血运重建术后再发心绞痛意义的判断。
(九)心肌存活的测定。
(十)冠心病人治疗方案的决策及估价预后与动态监测。
(十一)心肌疾病的辅助诊断。
(十二)其他心血管病有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如瓣膜病、主动脉瘤、高血压等。
二、禁忌证只要病人能耐受检查,心肌灌注显像无绝对禁忌证(但运动与药物负荷试验除外)。
三、操作方法(一)病人准备1.做负荷心肌显像时,停用β阻滞剂和减慢心率的药物48h,停用硝酸脂类药物12-24h。
2.201TI心肌显像时最好空腹。
(二)显像剂心肌灌注显像剂主要有三大类:(1)201TI-氯化铊(201Tl);(2)99m TC-异腈类化合物,其中以99m Tc-MIBI(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应用最广泛;(3)99m Tc标记的其他化合物,如99m TC标记的tetrofosmin(P53)等。
(三)显像仪器平面显像采用γ照相机显像或SPECT,断层显像应用单探头或多探头SPECT检查。
(四)显像方法1.几种不同的显像方案根据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不同而有差别,目前较常用的SPECT心肌灌注显像方案有以下几种:(1)201Tl运动-再分布显像法运动高峰时静脉注射201Tl92.5~111MBq(2.5~3mCi),5min行早期显像,3~4h后行再分布显像,如需判断心肌细胞活力,可于再分布显像后再次注射74MBq,5~10min后行静息显像。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第一篇: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影像核医学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和检查图像三个部分。
一、检查申请单(一)申请单由有关科室的医生填写,核医学科接诊医生补充。
(二)申请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送检医生,送检原因,申请检查的类型或名称,申请日期。
(三)申请单的补充内容:与检查有关的临床资料,其它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等。
二、检查报告单(一)报告单由核医学科医生填写。
(二)报告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或住院号)、临床诊断,检查类型或名称,检查日期,放射性药物,给药剂量和途径,使用仪器。
(三)报告内容 1.过程和材料(1)准备过程和实施程序;(2)影像采集的时间和方式(动态或静态、局部或全身、平面或断层、透射和发射成像、显像部位、……等);(3)检查过程中的其它介入性程序的描述;2.检查所见(1)评价影像质量;(2)静态检查:描述正常和异常放射性分布的部位和数量,以及浓集情况;(3)动态检查:描述放射性分布与时间的关系;(4)定量或半定量检查:列出器官或病灶摄取放射性的定量或半定量结果;(5)介入性检查:描述介入前后放射性分布的变化;(6)其它需要描述或说明的内容,如图像融合、非靶区组织的异常发现等。
3.检查局限性的分析特殊情况(如:影响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因素、病人配合的情况…等),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
4.回应临床的要求报告应当回答或涉及临床送检提出的问题。
5.比较和同一病人先前的检查和报告进行比较。
(四)印象(结论或诊断)1.应当尽可能给出明确的临床诊断。
2.可能的情况下,给出鉴别诊断。
3.提出随访(包括时间)和/或行其它检查的建议,以便明确或证实目前的印象。
三、图像选择与结论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图像。
第二篇: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自学综述学习人:影像核医学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和检查图像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