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完美版)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118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1课《蟋蟀的住宅》的原文阅读与解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住宅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理解蟋蟀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蟋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蟋蟀的生活环境,引发学生对蟋蟀的好奇心。
2. 阅读原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蟋蟀的住宅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编写一段关于蟋蟀住宅的短文。
6.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蟋蟀的住宅》2. 生词、短语:住宅、挖掘、选择、慎重、宽敞、舒适、保护、安全……3. 写作技巧:拟人、比喻、排比……4.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蟋蟀的住宅。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编写一段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2. 答案:(1)蟋蟀的住宅位于地下,有宽敞舒适的洞穴,洞口有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11课《蟋蟀的住宅》的原文阅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感悟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而引出蟋蟀住宅的主题。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读音,纠正错误。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只蟋蟀,描述自己的住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练习,讲解答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主题探讨:讨论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蟋蟀的住宅》2. 生字词:住宅、挖掘、适宜、选择、宽敞、舒适、精心、设计等。
3. 课文结构:引言、、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蟋蟀住宅的特点。
(2)举例说明蟋蟀是如何精心设计自己的住宅的。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 答案:(1)蟋蟀住宅特点:隐蔽、安全、宽敞、舒适。
(2)蟋蟀建筑技巧:选择适宜的位置、挖掘宽敞的空间、精心设计进出口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期末复习资料【第七蟋蟀的住宅】这篇文是19世纪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生字:宅蔽弃慎择穴搜词语: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随遇而安认识关联词:不光……由于……;即使……也……;……所以……、这篇文是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作者在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
2、“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写出了蟋蟀的个性特点;“倾斜的隧道”,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十分隐蔽,有安全感;“在这平台上弹琴”,说明蟋蟀的住宅不仅能安居,而且有休闲娱乐之功能。
3、重点段落和句子的理解。
(1)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他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他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他的束缚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问题一:这句话“随遇而安”指什么?“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问题二: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
这句话也照应了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
蟋蟀的住宅综合资料【课前点睛】[课标要求]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阅读提示]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课堂点拨】[生字全解]【词语殿堂】[词语解释]慎重:谨慎认真。
选择:挑选。
搜索:仔细寻找。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倾斜:歪斜。
隧道:本课指蟋蟀挖掘的弯弯曲曲的洞穴。
骤雨: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骤,急速。
简朴:简单朴素。
柔弱:软弱。
简单:单纯,不复杂。
[]慎重——谨慎选择——抉择简朴——简单搜索——搜查安静——寂静柔弱——弱小[]慎重——草率窄小——宽敞明显——隐蔽湿润——干燥粗糙——光滑复杂——简单崎岖——平坦喧闹——安静[多音字]【难句解析】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解析】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解析】“随遇而安”指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蟋蟀的住宅要经过选择,用柔弱的工具自己一点一点地挖。
大自然提供的环境满足不了它的要求,它也不用现成的洞穴,可以看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解析】蟋蟀完全是利用自己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的挖掘的。
“柔弱”是软弱的意思。
蟋蟀所谓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所以说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