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族共命运—木刻版画
- 格式:ppt
- 大小:13.11 MB
- 文档页数:31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在中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法之祖”的是()。
A.颜真卿B.赵孟頫C.王羲之D.钟繇【答案】 D2、张老师在进行木刻版画教学时,现场进行了执刀、刻制、印制等制作。
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B.游戏法C.讲述法D.示范法【答案】 D3、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
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
该课程属于A.职业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 C4、下列线项中,体现史前人类对母性“生殖崇拜”的作品是( ) 。
A.《威伦道夫的维纳斯》B.《阿弗洛狄德的维纳斯》C.《纳菲尔提提王后像》D.《命运三女神》【答案】 A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的鉴赏程序是()。
A.描述、观察、评价和创作B.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C.鉴赏,联系,比较和解释D.鉴赏、构思、创作和展评【答案】 B6、鳖甲经砂炒醋淬后,其作用是A.入肝消积,软坚散结B.改变药性,活血止血C.引药入肝,活血止痛D.养阴清热,潜阳息风E.引药入肝,破瘕散结【答案】 A7、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教学重点的是()A.了解色彩搭配的所有具体形式B.体会色彩搭配给个人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C.了解色彩搭配的发展史D.了解配色的基本规律,掌握三种常用的配色方法【答案】 D8、包老师让学生布置作品汇报展,他给每位同学两张小纸条,让他们分别给好友的作品、最佳的作品贴上写有优点和不足的纸条。
这种做法属于()A.自我评价B.同伴评价C.教师评价D.合作评价【答案】 B9、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审美意识C.探究意识D.创新意识【答案】 A10、美术教师要使美术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高品位和审美的过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说明-人教版(2011-10-14 00:23:16)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
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
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
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
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二[单选题]1.民间玩具种类繁(江南博哥)多,泥玩具便是其中一类。
在彩绘泥玩具中,著名的挂虎、坐虎喜用大红、翠绿、桃红、浅黄色,它们出自我国的哪个地方()A.陕西凤翔B.河南淮阳C.陕西千阳D.河南开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具有特点的坐虎和挂虎是其代表。
[单选题]2.用线条勾画形象,十分重视笔墨技法,采取散点透视的绘画种类是()A.中国画B.油画C.版画D.年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中国画主要用线条勾画形象,十分重视笔墨技法,采取散点透视的观察与表现方式。
[单选题]3.汉代陵墓中,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西汉明器雕塑C.东汉明器雕塑D.霍去病墓石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霍去病墓石雕是西汉大型石雕中的代表作,代表了汉代陵墓雕塑艺术的突出成就,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其中《马踏匈奴》是纪念性石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单选题]4.汉代流传至今的碑刻有数百种,最能代表汉代书法成就的是()A.楷书B.行书C.隶书D.篆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到了西汉,书法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而且出现了《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隶书碑刻。
[单选题]5.我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成熟于()时期。
A.战国B.春秋C.汉代D.商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中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到商周时期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常见的铸造方法是直接用陶范翻铸青铜器,也有工艺精致的蜡模法。
故答案是D。
[单选题]6.下列属于张旭狂草作品的是()A.《兰亭序》B.《祭侄文稿》C.《古诗四帖》D.《鸭头丸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张旭世称“张颠”“草圣”。
书写全凭自身意气,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源流,无一点画不合规矩。
作品有《古诗四帖》。
中国木版画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意义滑县木版印制工艺创始于明朝初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四五百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又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于省内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2006年11月,我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对媒体公开豫北新发现的这个古画乡后,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木版画研究的学者,他们大多直接称滑县木版画为滑县木版年画。
所以,在论述滑县木版画分类之前,有必要先对木版画和木版年画的概念进行确定。
木版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自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到近代印刷术出现之前这一漫长时期中最富特色的图画传播形式,由民间画工和刻工在木板上先雕刻制版,再运用木版套色印刷在纸上或线版墨印后手绘的各式图画。
木版年画是木版画的一种,是伴随着农历春节喜庆新春和除凶避邪的民间活动而产生的。
木版年画是根植于民间,装饰于节日,在长期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审美爱好和需求,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木版画种。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民受着多重的压迫和剥削,压抑在心里的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所以希望能把自己内心的祝福和美好理想通过某种可以寄托精神的外在物质表现出来。
因而可以说,年画这一画种就是代表着人民的种种期望和追求而出现的。
笔者对滑县木版画调查后认为,除了制作工艺与其他年画相近外,滑县木版画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独树一帜。
前二村木版画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按体裁可分为中堂、凌幅、对联、扇面和纸牌等,按内容可分拜神祭祖、吉祥纳福、戏曲故事等。
但如果这样分类,不便于与其他几个年画产地对比研究。
所以,本文尝试从木版画用途的角度把其分为年画类、纸牌类和扇面类。
年画类突出刻印了相当式样的大幅神像人物、家族族谱、民间装饰图案和文字,内容记录当时的民俗历史,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的民间信仰和思想倾向,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自成体系;纸牌类分瓜、饼、万和纸花等,有点像现在的麻将叫法,但图案截然不同,有象形画鸟、小说人物等;扇面类有的是展示一个典故(孟母训子、姜太公钓鱼)、有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西游记之盘丝洞),但更多的是描述戏曲的主要内容(老大王赴会、五哭头、反阳河、收姜维、斩黄袍、铡美案、罗章招亲、穆柯寨、薛刚反唐和断桥等),从内容看是出自滑县流行的地方戏大线戏(线为谐音,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字)。
一衣带水、相映成辉——中国民间木刻版画与传统绘画
李建军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卷),期】2003(0)4
【总页数】2页(P52-53)
【关键词】民间木刻版画;中国传统绘画;中国民间;民间绘画;文人画;宫廷绘画;劳动人民;艺术形式;形式和内容;工笔重彩
【作者】李建军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师专美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8
【相关文献】
1.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 [J], 张芳
2.让传统文化的光辉映照版画创作(一)——第六届全国教师高级版画讲习会木刻版画、纸版画作品选 [J], 李永永;
3.让传统文化的光辉映照版画创作(二)——第六届全国教师高级版画讲习会木刻版画、纸版画作品选 [J], 李永永(文/图);
4.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 [J], 程庆陶
5.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 [J], 程庆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的书法碑刻作品是()。
A.石鼓文B.张迁碑C.玄秘塔碑D.龙门二十品【答案】 D2、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评价C.教学方法D.教学观察【答案】 D3、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由于学校没有提供设施,于是他在课前收集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
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B.教学策略C.教学智慧D.教学模式4、考夫曼住宅又称“流水别墅”,它的作者是()。
A.弗兰克·劳埃德·赖特B.密斯·凡·德罗C.格罗佩斯D.柯布西埃【答案】 A5、《最后的晚餐》运用了哪种透视原理?()A.成角透视B.焦点透视C.散点透视D.平行透视【答案】 D6、某男,60岁。
患慢性支气管炎近10年。
近日因感风寒病情加重,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
医师诊为咳喘,证属风寒水饮,处以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小青龙胶囊。
该胶囊的。
处方组成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芍、法半夏、炙甘草。
药后诸症缓解。
A.麻黄B.白芍C.细辛D.桂枝E.法半夏7、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
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的方法是()。
A.直观演示法B.温故知新法C.分解组合法D.重点启发法【答案】 A8、《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A.学生的技能与表现相结合B.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C.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实践D.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历史【答案】 B9、在《追寻文明的足迹》这堂课中,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成绘画、雕塑、建筑三个不同的研究小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60题)1、表面淡棕黄色,质松泡,断面不平坦,多裂隙,气微的药材是A.葛根B.柴胡C.赤芍D.南沙参E.北沙参【答案】 D2、在《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一课中,了解人体比例和动态线并掌握表现方法属于教学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体验与创造【答案】 A3、微电影在《标准》中属于()。
A.电影·电视模块B.网络·摄影模块C.电脑·设计模块D.摄影·摄像模块【答案】 D4、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绝对评价D.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答案】 A5、在《有创意的字》一课结课后,老师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字体设计。
此做法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定量评价【答案】 B6、宋代鞍马画家首推()。
A.王铎B.龚开C.文同D.李公麟【答案】 D7、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A.体验与想象B.理解与创造C.直觉与感知D.领悟与净化【答案】 C8、关于朱砂的炮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炮制时要用磁铁吸尽铁屑B.研磨至手捻细腻,无亮星为止C.水飞朱砂忌用铁器D.倾去上面的清水,取沉淀物晾干,再研细备用E.球磨水飞成细粉,60℃以下烘干,过九号筛【答案】 A9、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学生()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审美意识C.探究意识D.创新意识【答案】 A10、《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
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风格派D.超现实主义【答案】 D11、在美术教学设计中,选择美术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B.教学评价与学生人数C.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D.工作报酬与劳动强度【答案】 A12、线描教学中,教师采用“听后画”策略,让学生欣赏作品,学生讨论,教师讲评,之后进行练习。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在前一笔墨色不太干时,趁势再补充上另一笔,使其融合渗化,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画中是()。
A.积墨法B.宿墨法C.破墨法D.焦墨法【答案】 C2、关于朱砂的炮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炮制时要用磁铁吸尽铁屑B.研磨至手捻细腻,无亮星为止C.水飞朱砂忌用铁器D.倾去上面的清水,取沉淀物晾干,再研细备用E.球磨水飞成细粉,60℃以下烘干,过九号筛【答案】 A3、依据当代课程发展趋势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课程内容确定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学习模块进行了整合,凸显了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
A.视觉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选择性原则D.关联性原则【答案】 D4、元代书风“外观温文尔雅,而内寓刚劲”,与鲜于枢、邓文原并称为“三大家”的书法家是()。
A.赵孟頫B.欧阳询C.王羲之D.柳公权【答案】 A5、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
A.合作交流B.创作性学习C.探究性学习D.写生课学习【答案】 A6、对于南宋画家梁楷,较为合适的表述是A.擅长山水画,精细勾勒,用笔雅致B.擅长历史风俗画,尤精建筑、车船题材C.擅长画马,勾勒设色,一丝不苟D.擅长人物画,洗练简约,洒脱生动【答案】 D7、()1918年创办的《美术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专门的美术理论刊物。
A.李可染B.刘海粟C.蔡元培D.张大千【答案】 B8、以下不属于高中美术课程总目标内容的是()。
A.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B.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C.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D.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答案】 B9、某高中生想学习“室内装饰”,他应该选修的课程系列是A.设计?工艺B.绘画雕塑C.电脑美术D.书法?篆刻【答案】 A10、在下列作品中,属于法国现实主义画家柯罗的是()A.《受惊的马》B.《蒙特芳丹的回忆》C.《牧羊女》D.《晚钟》【答案】 B11、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
探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宣传贡献
李巧珍(文/图)
【期刊名称】《中华手工》
【年(卷),期】2024()4
【摘要】兴起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木刻艺术,经历了欧美风格的蜕变,在抗日战争中百炼成钢,实现了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飞跃,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延安时期,木刻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考察,梳理其在抗战宣传中的贡献。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李巧珍(文/图)
【作者单位】延安鲁艺文化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
【相关文献】
1.浅析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时代性特征
2.延安时期陕北木刻版画的特色形成及影响研究
3.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社会价值探究
4.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延安时期美术创作解读——以古元木刻版画为例
5.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叙事传播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是构思典型或具有典型性艺术意向的过程和方法。
A.典型化B.意象化C.艺术化D.形象化【答案】 A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设计特点的是()。
A.实践性B.视觉性C.人文性D.主观性【答案】 D3、课程标准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两类。
A.研习记录B.成就性成长记录C.学习过程成长记录D.作业成长记录【答案】 B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评价建议指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
A.质性评价B.自我评价C.美术档案袋D.表现性评价【答案】 B5、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写生——表现对象的动态》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A.制作动态结构小木偶B.认知人物头像的结构C.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D.熟练掌握人物白描技法【答案】 C6、下列选项中,注重激发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方法是()。
A.情景模拟B.概念认知C.技法练习D.现场观摩【答案】 A7、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A.实践的指导B.经验的指导C.理论的指导D.教材的指导【答案】 C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建筑是()。
A.颐和园B.圆明园C.承德避暑山庄D.拙政园【答案】 B9、关于教学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认识与实践经验总结的产物B.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C.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授方法D.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 C10、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艺术魅力的方法是()A.情境法B.比较法D.演示法【答案】 A11、以下哪一部关于绘画艺术的理论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A.《画品》B.《画断》C.《历代名画记》D.《唐朝名画录》【答案】 D12、下列不属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的是()。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50题)1、以下哪一件是古罗马的雕像作品?()A.阿波罗像B.奥古斯都像C.纳夫尔蒂像D.拉奥孔群像【答案】 B2、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比的画家是()。
A.哈尔斯B.蒙德里安C.鲁本斯D.伦勃朗【答案】 D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B.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C.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答案】 C4、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是课程标准。
A.基本标准B.基本保障C.基本依据D.具体规定【答案】 C5、王老师在讲述高中美术《青铜器》一课时,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亲临现场感受莲鹤方壶的艺术魅力,陶冶审美情操,理解美术文化。
王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
A.各校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共享美术教师资源B.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C.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D.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答案】 B6、美术教师的职业风范表现在()A.敬业精神、艺术修养、教学能力B.教学能力、敬业精神、人格魅力C.思想修养、敬业精神、人格魅力D.艺术修养、人格魅力、思想修养【答案】 A7、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的是()。
A.米罗B.蒙克C.杜尚D.毕加索【答案】 A8、某男,60岁。
患慢性支气管炎近10年。
近日因感风寒病情加重,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
医师诊为咳喘,证属风寒水饮,处以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小青龙胶囊。
该胶囊的。
处方组成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芍、法半夏、炙甘草。
药后诸症缓解。
A.麻黄B.白芍C.细辛E.法半夏【答案】 C9、《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
让木刻生生不息作者:***来源:《现代艺术》2020年第09期中国木刻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特色。
木刻,即“木版画”,版画的一种,指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
使用的木版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等。
木刻分为复制木刻、木面木刻、粉印木刻、木口木刻、套色木刻、笔彩木刻和黑白木刻。
在德阳市的寿丰镇有一个仅有313户居住的高槐村,这里原本是历史悠久的蔬菜种植基地,但从2014年底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原本破旧的小村屋陆续被改造成了咖啡馆,高槐村逐渐打造起了乡野休闲、咖啡、近郊骑游的生态观光立体农业。
在这些咖啡馆中有一家名为“菩提素”的咖啡馆尤为亮眼,这不仅是一间普通的咖啡馆,同时也是欧阳才俊、欧阳才汉两兄弟的“高槐木刻”工作室。
兄弟俩出生在书香门弟世家,从小便对书画十分感兴趣,师承著名书画家陈十田先生,同时也是北京它山书院中国画研修班弟子。
2019年10月,高槐木刻以具有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价值,成功入选“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欧阳才汉广泛学习各类木版年画知识,自费遍访全国各地年画传承人,汲取中国各地年画、木版画精髓,运用自身美学基础于新年画、木版年画的创作,是集绘、刻、拓、色、创于一体,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
其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收藏。
欧阳才汉对年画有独特见解,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他毅然决然放弃自已的生意,投入到抢救传承年画的行业中,他参加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计划”四川大学“年画传承创新研修班”学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钟爱的民间艺术,让自己投入到多年热爱的事业——民间年画创作中。
现在,他在工作室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集了中国西南地区三大年画(绵竹、梁平、夹江)200余幅作品,收藏三家年画木刻印版50余块,高槐木刻工作室初见成效。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观音菩萨像、释迦摩尼像、传统门神等人物造型。
2020·11“木版画”是版画的一种,也被称为“木刻”,指在木头上刻制图画的艺术或方法,以供印刷、拓印。
我国传统木刻版画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
1932年,鲁迅从德国引入黑白木刻版画,中国木刻从传统木刻转化为当代新兴木刻,并在我国近代美术史上发挥激励民众、唤醒民众、鼓舞民众的作用。
其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这句话表明木刻版画与中国革命史的关系极为密切。
木刻的底版材料来源丰富,复制的要求较低,在革命宣传工作中可以大量使用木刻,木刻作品由此大量出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期的木刻艺术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一、中国传统木刻与新兴木刻(一)中国传统木刻我国复制木刻版画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到了唐代印刷术成型,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图像印刷,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到了宋元时期,木刻版画艺术风格变得明亮,逐渐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之后彩色木刻版画出现,成为版画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明朝话本插画为版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在《红楼梦》《西厢记》等诸多知名话本中,有很多经典、有趣的插画。
木刻版画易复制,在文学史上刻下一笔不可磨灭的印记。
清朝出现大量年画,苏州的桃花坞、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等地成为年画的重要产地。
杨柳青年画采用的是套版印刷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着色温润雅致,画面明朗轻快,较少采用浓烈的对比色,讲究透亮与优雅。
桃花坞年画多使用冷色,画面红而不艳、黄而不俗,色彩更为含蓄,构图饱满,富有典雅高贵的艺术气息。
(二)新兴木刻版画新兴木刻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与传统木刻相比,新兴木刻的特点是由一人完成:自绘、自刻、自印。
艺术特色和作品个性更为鲜明,属于创作木刻。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发起的新木刻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投枪与匕首”,引领新文化运动的艺术风尚。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成为木刻创作的中心。
中国新兴木刻受到欧洲木刻的影响,尤其是德国木刻艺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答案】 C2、以下不属于当代美术学科教育功能的一项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B.传递与交流美术文化的功能C.教育陶冶人格的功能D.社会宣传舆论的功能【答案】 B3、“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处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的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B.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C.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D.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答案】 A4、《最后的晚餐》是()的代表作品。
A.杜尚B.拉斐尔C.达·芬奇D.米开朗基罗【答案】 C5、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的是()。
A.实践性B.视觉性C.人文性D.主观性【答案】 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腿部骨骼的是()。
A.股骨B.桡骨C.髌骨D.腓骨【答案】 B7、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A.《苏格拉底之死》B.《马拉之死》C.《荷加斯兄弟宣誓》D.《塞内克之死》【答案】 B8、透视是一种在绘画活动中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和()方法。
A.绘画B.观察C.表现D.理解【答案】 C9、高中美术课程提倡()评价。
A.表现性评价B.多主体评价C.质性评价D.自我评价【答案】 B10、赵老师在讲授立体主义的相关知识时,让同学们学习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以此来讲解立体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在此,赵老师的教学属于()。
A.发现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模式C.范例教学模式D.引导教学模式【答案】 C11、崔老师在上《现代主义美术创作》一课时,让学生先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交换作品相互赏评,最后由教师总结。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
这种美是速度的美。
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
”这是()的宣言。
A.印象主义B.立体主义C.未来主义D.后印象主义【答案】 C2、苏轼评论书法有“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之语,此话褒奖的是()。
A.张旭B.王羲之C.颜真卿D.黄庭坚【答案】 A3、高中设计模块教学中,适合作为《校园中的靓丽风景——设计美丽校服》教学重点的是()A.校服的构成、面料和剪裁知识B.服装设计的要素和功能性体现C.校服创意与学校文化的关联性D.辨识校服和其他服装的异同【答案】 B4、“认识摄影中景深的运用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维度属于()。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探究与发现【答案】 A5、朱耷又号八大山人,关于他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答案】 D6、现代艺术始于后印象派的()。
A.博纳尔B.梵·高C.高更D.塞尚【答案】 D7、《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课中,下列最适合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是()。
A.了解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B.学会油画的创作方法C.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D.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家的作品【答案】 C8、提出“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是()。
A.郭沫若B.齐自石C.张大千D.徐悲鸿【答案】 A9、在“战争与和平”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知道《格尔尼卡》所运用的造型元素”属于的目标元素是()。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体验与创造【答案】 A10、义务教育阶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B.绘画?雕塑C.设计?工艺D.书法?篆刻【答案】 B11、海夫拉金字塔前的()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