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一)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文专题测试一、古诗文默写(一空1分,共20分)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2、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3、《十五从军征》中借他人的答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是:,。
4、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6、《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7、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
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实再现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满腔赤诚任花落,一片丹心垂英明。
”生命的价值在一腔矢志不渝的热情里,在赤诚如火的凛然气节中。
,(龚自珍(已亥杂诗)一句表达了诗人一腔矢志不渝的热情,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文天祥《过零丁洋》)一句表现了诗人誓死报国的赤诚之心和大义凛然的气节,生命的宽度因此得以延展。
二、古诗文阅读(共60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知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而归。
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
第16篇醉翁亭记一、[2021合肥瑶海区一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题滁州醉翁亭欧阳修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2)伛偻..提携伛偻:(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4)但.爱亭下水但:(5)岂不美.丝竹美: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3.与《醉翁亭记》相比较而言,《题滁州醉翁亭》更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志趣。
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第(1)小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第(2)小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二)(11分)
8. 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 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
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
,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不易。
(17北京)15.C16.B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试题分析: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把情感寄寓于叙述、议论、细节描写或景物描写之中,间接地抒写出作者内心的情感),间接抒情一般有借(触)景抒情、寓(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