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种类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职业健康危害清单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列举和说明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帮助人们了解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常见职业健康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包括但不限于:
1. 化学物质危害:诸如有害气体、化学品、重金属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2. 物理因素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3. 生物因素危害:病毒、细菌、霉菌等生物因素可能引发职业病或传染疾病。
4. 职业性创伤:包括一次性或长期劳累、工伤事故、失能等伤害。
5. 心理健康危害:长期工作压力、紧张情绪、工作不平衡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
和防护措施:
1.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或防止职业健
康危害源的产生。
2. 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使用特定的工具
和设备。
3. 定期体检:根据工作特点和危害程度,经常进行职业健康体
检来及早发现和防范相关疾病。
4. 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研究正确的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方法。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部分职业健康危害的例子和预防措施,具
体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危害种类进行相关的评估和规划。
结论
职业健康危害是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我们应该增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和宣传,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和保障。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根据不同的职业病类别,危害因素也各不相同。
下面是不同职业病所涉及的危害因素种类:1.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毒性物质,如苯、氨、氟化物、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常见的产生化学因素的工作岗位有:化工、印刷、电子、农药、制药、造纸等。
2.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和粉尘等。
常见的岗位如:机械制造、采矿、建筑、危险品运输等。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的是各种微生物、致病菌及害虫等,如炭疽、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蚊虫叮咬等。
涉及的岗位有:医护、动物饲养、食品加工等。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和职业本身对精神造成的伤害,如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过大等。
常见的工作岗位有:特别是金融、教育、销售行业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也不同。
通常来说,危害因素的分布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工作类型不同类型的工作往往涉及不同种类的危害因素,而这些危害因素的分布也不同。
2. 工作岗位对于同一种工作类型,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危害因素分布。
如在一家化工厂内,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和研发中心所涉及的危害因素便存在明显的差异。
3.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可能会影响危害因子的分布。
如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都可能会影响化学物质的挥发及粉尘的扬尘。
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程度是根据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来评估的。
职业危害程度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1. 健康效应危害程度的评估基于不同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如呼吸系统损伤、肝脏损伤等。
2. 暴露水平危害程度的评估还要考虑工作岗位的危害程度,如在车间操作还是在办公室工作。
3. 暴露时间职业危害程度考虑也需要考虑暴露时间,即接触危害因素时间的长短。
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随着现代化办公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需要在办公室中长时间工作。
然而,办公室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办公室危害风险辨识安全培训对于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办公室危害风险的种类1、电器设备危害: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另外,电线散乱的状态也可能导致员工绊倒或触电。
2、空气污染危害:办公室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显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二是空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导致空气质量不好。
3、光线伤害危害:办公室中光线过强或过暗都可能对员工的眼睛造成伤害。
4、噪音影响危害:办公室中的电脑敲打声、电话铃声、打印机噪音等都可能扰乱员工的工作和休息的节奏,产生压力和疲劳感。
5、火灾隐患营造危害:办公室中的插座、灯具、电器等都可能引起火灾隐患,员工应具备防火意识并采取应有的预防措施。
二、辨识办公室危害员工应该对办公室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员工应该时刻留意办公室中的电器设备,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波辐射。
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应该将电器设备的电源及时关闭,避免消耗过多的电力资源。
其次,员工需要时刻注意办公室的空气质量。
开窗通风、清洁办公桌和设备,以及更换空气清新剂等方式,可以保证办公室空气的清洁度。
同时,办公室的光线和噪音应该得到合理的控制。
为了保护员工的眼睛,应该在电脑屏幕旁边安装防护罩,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办公室中的噪音可以通过降噪耳机的使用得到缓解,确保员工可以充分参与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工作品质。
最后,员工应该时刻留意火灾隐患,并采取应有的预防和灭火措施。
如清洁办公室中的杂物、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安装防火设施等,都可以有效地保障员工的安全。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1.接触粉尘(如掘进工、采煤工、井筒作业等接触粉尘员工)。
2.接触噪声(如电钻、风钻、主通风机等噪音超过85分贝以上)。
3.接触石棉、水泥尘。
4.电气焊,强光对眼睛危害极大。
5.接触有毒物质如:铅、汞、锰、砷、镉、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油漆、胶黏剂、甲醇、氯乙烯、氯丙烯、三氯乙烯、苯胺等有毒有害物质。
6.接触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二、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及分布1、接触粉尘危害采掘工人80人;综采工人39人;2、接触噪音污染打钻工人26人;皮带司机3人;局扇司机3人;主风机房2人;3、电气焊工人3人;4、井下工人均有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可能。
三、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措施1、所有接触粉尘危害工人统一配发防尘口罩;2、电焊工人配发护目镜;3、接触噪音污染的打钻工人、皮带司机、局扇司机统一配发耳塞减小噪音危害;主风机控制室距离主风机大于50米,噪音60分贝左右,因此避免了噪音危害;4、所有井下工人统一配发绝缘靴、绝缘手套、安全帽、压缩氧式自救器。
当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可有效隔离,防止中毒。
二〇一三年三月九日井工煤矿建设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a)地质和水文地质图;b)井上、下对照图;c)巷道布置图;d)采掘工程平面图;e)通风系统图;f)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及断电控制图;g)井下运输系统图;h)排水、防尘、压风、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i)井下通信系统图;j)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k)井下避灾路线图。
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危害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如毒素)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的污染,这种污染会对食品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按生物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细菌性危害:包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及其毒素造成的危害。
(2)真菌性危害:包括真菌及其毒素和有蘑菇造成的危害。
(3)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包括甲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等引起的危
(4)寄生虫病:包括原生动物(如溶组织阿米巴、鞭毛虫等)和绦虫
(牛猪绦虫和某些吸虫、线虫等)造成的危害。
(5)昆虫:包括蝇类、蟑螂和螨类等小动物造成的危害。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按引起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可分为三级:
(1)威胁生命(LI):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单核
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创生弧菌、麻痹性贝类毒素、遗忘性贝类毒
素等。
(2)引起后果严重或慢性病(SI):如布鲁氏菌、弯曲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货氏菌、A型链球菌、副溶血型弧菌、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甲肝病毒、真菌毒素等。
(3)引起中等或轻微疾病(MI):R如杆菌属、产气荚模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寄生虫、腹泻性贝类毒素、组胺类等。
食品平安危害种类美国食品微生物标准国家参谋委员会〔NACMCF〕将食品平安危害〔Food Safety Hazard〕或危害〔Hazard〕定义为任何能导致消费者安康问题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一、细菌危害细菌危害能导致食品感染或食品中毒。
食品感染通常指消费者因摄取了一定数量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在机体中增殖或其产生毒素进一步开展而导致疾病。
食品中毒措消费者因摄取了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增殖时所产生与分泌毒素而导致疾病。
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二、病毒危害目前,已经发现150多种病毒,这种呈非生命体致病因子可以说无处不在。
病毒自身不能繁殖,个体小,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
病毒外膜为蛋白质,内部为核酸。
病毒感染剂量低,在环境中易存活,与表征性细菌相关性不明显。
虽然多数病毒不耐热,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耐热、不易被破坏病毒。
病毒只对特定动物特定细胞产生感染作用,因此,食品平安控制过程中只需考虑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病毒。
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诺沃克病毒、疯牛病病毒、口蹄疫病毒。
三、寄生虫危害寄生虫是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生物,生活在寄主体表或其体内。
世界上存在几千种寄生虫,只有约20%寄生虫能在食物或水中生存,目前所知通过食品感染人类寄生虫不到100种。
〔一〕畜肉中常见寄生虫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弓形体〔二〕鱼贝类中常见寄生虫华枝睾吸虫、阔节裂头线虫、猫后睾吸虫〔三〕其他食品寄生虫污染1. 蔬菜瓜果导致蛔虫病2. 水生植物〔菱角、茭白、荸荠〕外表姜片虫第二节食品中化学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一千多万种化学物质,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大约有几十万种,其中绝大多数化学物质对人体有潜在毒性,尤其是对人体长期毒性作用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
化学污染可能发生在食物链——食品原料生产〔种植或养殖〕、加工、贮藏、运输、消费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
判别危害因素的种类形态
危害因素的种类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生物性危害因素:包括各类病原体和生物媒介,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蚊蝇等。
2. 化学性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化学品、重金属、农药、工业废物等。
3. 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对人体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如高温、低温、辐射、噪音、振动、电离辐射等。
4. 人因性危害因素:包括与人的行为和活动相关的危害因素,如不安全的工作方式、疲劳、错误操作、不适当的工作姿势等。
5. 社会环境危害因素:包括社会和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因素,如犯罪、恐怖袭击、污染、自然灾害等。
这些危害因素的种类形态是多样化的,它们可能以单一形态存在,也可能以复合形态或交互作用的形式出现,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
判别危害因素的种类形态有助于加强对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从而保护人们的健康和
安全。
危害种类可能的危害因素(危害名称)
∙ 噪音
∙ 振动
∙ 容易碰撞的设备、设施
∙ 有缺陷的设备、设施或部件
∙ 不平整的地面
∙ 高温
∙ 低温
∙ 尖锐的物体
∙ 锋利的刀具
∙ 质量不合格的工器具
∙ 陡的山路
∙ 电磁辐射
∙ SF6气体及其分解物
∙ 强酸
∙ 强碱
∙ 甲醛气体
∙ 挥发的油漆
∙ 铅
∙ 热镀中的锡蒸气
∙ 残余的有机磷
∙ 电焊中的锰蒸气
∙ 电缆外壳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试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 打印机、复印机排出的有害气体
∙ CO 2
∙ CO
∙ 细菌
∙ 有毒的植物
∙ 昆虫(蜜蜂等)
∙ 狗
∙ 蛇
∙ 霉菌
∙ 病毒
∙ 反常的环境
∙ 高温
∙ 限制空间
∙ 照明不足
∙ 阴霾
∙ 灰尘环境危害
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
∙ 潮湿∙ 暴雨∙ 电∙ 高处的物体∙ 高处作业∙ 高压力∙ 台风∙ 雷电∙ 滚动的物体∙ 转动的设备∙ 滑动的物体∙ 误操作∙ 喜怒无常的行为∙ 缺乏技能∙ 缺乏经验∙ 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 不按规定程序作业∙ 超速驾驶∙ 疲劳工作∙ 酒后作业∙ 设计差、不方便使用的工具∙ 狭小的作业空间∙ 重复运动∙ 人工运输或处理∙ 繁琐的设计或技术∙ 过于发力∙ 差的接触面∙ 不符合习惯的信息∙ 不方便搬运物品的通道∙ 不方便操作的设备∙ 光线不合理∙ 空气质量不合格∙ 作业环境有噪声∙ 作业环境有震动∙ 监视的压力∙ 失意∙ 胁迫∙ 工作压力
∙ 社会福利问题∙ 危险的工作∙ 与同事关系不好
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能源危害机械危害
理危害
家庭不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