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mysql数据库单向同步配置方法分享_Mysql_脚本之家
- 格式:pdf
- 大小:245.42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在MySQL中进行数据备份和同步MySQL是当今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数据备份和同步是数据库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保证了数据安全并提供了数据冗余,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MySQL中进行数据备份和同步的方法和技巧。
一、MySQL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保护数据的第一步,它确保了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还原数据到之前的状态。
MySQL提供了多种备份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法。
1. mysqldump命令备份mysqldump是MySQL自带的备份工具,它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以SQL语句的形式导出到文件中。
通过以下命令可以进行备份:```mysqldump -u 用户名 -p 密码数据库名 > 备份文件路径```这个命令将数据库备份到指定的文件路径下。
2. xtrabackup工具备份xtrabackup是Percona开源的备份工具,它可以备份InnoDB存储引擎,支持增量备份和并发备份,具有较高的备份速度和稳定性。
它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包,并且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备份:```xtrabackup --user=用户名 --password=密码 --backup --target-dir=备份路径这个命令将通过增量备份方式将数据库备份到指定的目录下。
二、MySQL数据同步数据同步是将数据从一个MySQL服务器复制到另一个MySQL服务器的过程,它保证了多个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MySQL提供了多种数据同步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基于二进制日志的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MySQL中最常用的数据同步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主服务器上的数据变更记录到二进制日志中,然后从服务器通过读取和应用二进制日志实现数据同步。
主从复制具有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可以用于负载均衡和容灾。
配置主从复制的步骤如下:1) 在主服务器上修改配置文件,启用二进制日志的记录:```log-bin=mysql-bin```2) 在主服务器上创建用于从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并授予复制权限:```CREATE USER 'user'@'%' IDENTIFIED BY 'password';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user'@'%';```3) 在从服务器上修改配置文件,配置主服务器的信息:server-id=2replicate-do-db=数据库名```4) 在从服务器上启动复制进程:```CHANGE MASTER TOMASTER_HOST='主服务器IP地址',MASTER_USER='user',MASTER_PASSWORD='password',MASTER_PORT=主服务器端口号,MASTER_LOG_FILE='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名',MASTER_LOG_POS=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位置;START SLAVE;```通过以上步骤,从服务器将会与主服务器建立复制关系,并开始同步数据。
配置Mysql数据库的主从同步教程主从同步是实现网站分布式数据处理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案了,今天我来为各位介绍配置Mysql数据库的主从同步(双主)教程,希望下文能帮助到各位哦.配置Mysql数据库的主从同步(一主一从).一、主库开启BINLOG、server-id[root@Master-Mysql ~]# grep -E "server-id|log-bin" /etc/flog-bin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server-id = 1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Variable_name | Value |+---------------------------------+---------------------------------------+| log_bin | ON || log_bin_basename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 || log_bin_index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index ||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 OFF || log_bin_use_v1_row_events | OFF || sql_log_bin | ON |+---------------------------------+---------------------------------------+6 rows in set (0.01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Variable_name | Value |+----------------+-------+| server_id | 1 || server_id_bits | 32 |+----------------+-------+2 rows in set (0.00 sec)备注:以上两个信息必须在[mysqld]模块下!!!二、给从库授权mysql>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yrd@'192.168.199.%' identified by 'admin';mysql> flush privileges;mysql> select user,host from er;+------+---------------+| user | host |+------+---------------+| root | 127.0.0.1 || byrd | 192.168.199.% || root | ::1 || root | lamp || root | localhost |+------+---------------+5 rows in set (0.00 sec)锁表前建立点数据:mysql> create database hitest;mysql> show databases;+--------------------+| Database |+--------------------+| hitest |+--------------------+6 rows in set (0.00 sec)mysql> use hitest;mysql> create table test(-> id int(4)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char(20) not null->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80 sec)mysql> show tables ;+------------------+| Tables_in_hitest |+------------------+| test |+------------------+mysql> insert into test(id,name) values(1,'zy'); mysql> select * from test;+----+------+| id | name |+----+------+| 1 | zy |+----+------+三、锁表、备份、解锁mysql> flush table with read lock; #锁表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timeout%'; #锁表时间+-----------------------------+----------+| Variable_name | Value |+-----------------------------+----------+|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 wait_timeout | 28800 |+-----------------------------+----------+12 rows in set (0.06 sec)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binlog日志位置+------------------+----------+--------------+------------------+-------------------+|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Executed_Gtid_Set |+------------------+----------+--------------+------------------+-------------------+| mysql-bin.000004 | 1305 | | | | +------------------+----------+--------------+------------------+-------------------+1 row in set (0.03 sec)[root@Master-Mysql ~]# /usr/local/mysql/bin/mysqldump -uroot -p'' -B -A |gzip >/tmp/all.sql.gz #新窗口备份Enter password:mysql> unlock table; #解锁###############解锁后主库操作如下:###############mysql> use hitestmysql> insert into test(id,name) values(2,'binghe');mysql> select * from test;+----+--------+| id | name |+----+--------+| 1 | zy || 2 | binghe |+----+--------+mysql> create database hxy;###############解锁后主库操作完成~###############备注:备份数据需要重新打开新窗口,不然锁表就自动失效.四、主库导入到从库################主库操作################[root@Master-Mysql tmp]# ll-rw-r--r--. 1 root root 162236 Jul 8 21:30 all.sql.gz[root@Master-Mysql tmp]# gzip -d all.sql.gz[root@Master-Mysql tmp]# ll-rw-r--r--. 1 root root 590351 Jul 8 21:30 all.sql################主库完成##################备注:将主库导出的all.sql通过scp、ssh、sftp等方式拷贝到从库服务器,此处略## [root@Slave-Mysql ~]# grep log-bin /etc/f#log-bin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root@Slave-Mysql ~]# grep server-id /etc/fserver-id = 2[root@Slave-Mysql ~]# /etc/init.d/mysqld restart[root@Slave-Mysql tmp]#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admin' </tmp/all.sql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root@Slave-Mysql tmp]#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admin'mysql> use hitest;mysql> select * from test;+----+------+| id | name |+----+------+| 1 | zy |+----+------+1 row in set (0.00 sec)六、从库配置信息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77',-> MASTER_PORT=3306,-> MASTER_USER='byrd',-> MASTER_PASSWORD='admin',->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4',-> MASTER_LOG_POS=1305;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2 warnings (1.96 sec)[root@Slave-Mysql ~]# ll /usr/local/mysql/data/##备注:记录MASTER的相关信息!七、启动从库同步mysql> start slave;mysql> show slave status\GSlave_IO_Running: YesSlave_SQL_Running: YesSeconds_Behind_Master: 0八、结果测试mysql> use hitest;mysql> select * from test;+----+--------+| id | name |+----+--------+| 1 | zy || 2 | binghe |+----+--------+2 rows in set (0.00 sec)[root@Master-Mysql ~]#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 -e "create database zhihu;" #主库建立了一个zhihu的数据库Enter password:[root@Slave-Mysql ~]#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 -e "show databases like 'zhihu'"; Enter password:+------------------+| Database (zhihu) |+------------------+| zhihu |+------------------+配置Mysql数据库的主从同步(双主)已经配置好的:主库:192.168.199.177从库:192.168.199.178[root@Master-Mysql ~]# egrep "server-id|log-slave|log-bin|auto_increment|slave-skip-errors" /etc/flog-bin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 #必须server-id = 1 #必须log-slave-updates #必须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2 #必须auto_increment_offset = 1 #必须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1007 #非必须,建议########################主库、从库分隔符########################[root@Slave-Mysql data]# egrep "server-id|log-slave|log-bin|auto_increment|slave-skip-errors|read-only" /etc/f#log-bin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server-id = 2log-slave-updateslog-bin = /usr/local/mysql/data/mysql-bin#read-only #双主,此选项要注释掉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1007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2 #ID自增间隔auto_increment_offset = 2 #ID初始位置192.168.199.178:mysql> stop slave;mysql> flush table with read lock;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Executed_Gtid_Set |+------------------+----------+--------------+------------------+-------------------+| mysql-bin.000004 | 120 | | | | +------------------+----------+--------------+------------------+-------------------+mysql> system /usr/local/sql/bin/mysqldump -uroot -p'' -A -B >/tmp/192.168.199.178.sql #如果主、从一致非必须mysql> unlock tables; #同上mysql> system ls -l /tmp/-rw-r--r--. 1 root root 2887406 Jul 12 22:24 192.168.199.178.sqlmysql> start slave;192.168.199.177:[root@Master-Mysql ~]#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 < /tmp/192.168.199.178.sql #如果主、从一致非必须mysql> update er set password=PASSWORD('admin') where user='root';[root@Master-Mysql ~]# cat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admin' <<EOF #必须>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78',> MASTER_PORT=3306,> MASTER_USER='byrd',> MASTER_PASSWORD='admin',>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4',> MASTER_LOG_POS=120;> EOFmysql> start slave;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1. row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Master_Host: 192.168.199.178Master_User: byrdMaster_Port: 3306Connect_Retry: 60Master_Log_File: mysql-bin.000004Read_Master_Log_Pos: 938Relay_Log_File: mysqld-relay-bin.000002Relay_Log_Pos: 1101Relay_Master_Log_File: mysql-bin.000004Slave_IO_Running: YesSlave_SQL_Running: YesLast_Errno: 0Skip_Counter: 0Exec_Master_Log_Pos: 938Relay_Log_Space: 1275Until_Condition: NoneUntil_Log_Pos: 0Master_SSL_Allowed: NoSeconds_Behind_Master: 0Master_SSL_Verify_Server_Cert: NoLast_IO_Errno: 0Last_SQL_Errno: 0Master_Server_Id: 2Master_UUID: 34d672c3-d292-11e3-9ff5-00155dc7834cMaster_Info_File: /usr/local/mysql/data/SQL_Delay: 0 SQL_Remaining_Delay: NULLSlave_SQL_Running_State: Slave has read all relay log; waiting for the slave I/O thread to update itMaster_Retry_Count: 86400测试:192.168.199.177:mysql> use hitest;mysql> CREATE TABLE `ces` (-> `REL_ID` bigint(12)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id',-> `TITLE`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biaoti',-> PRIMARY KEY (`REL_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25');mysql> select * from ces;+--------+-------+| REL_ID | TITLE |+--------+-------+| 1 | test || 3 | test || 5 | test || 25 | test25|+--------+--------+3 rows in set (0.03 sec)192.168.199.178:mysql> use hitest;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26');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28');mysql> insert into ces(TITLE) values('test30');mysql> select * from ces;+--------+--------+| REL_ID | TITLE |+--------+--------+| 1 | test || 3 | test || 5 | test || 26 | test26 || 28 | test28 || 30 | test30 |+--------+--------+17 rows in set (0.00 sec)说明:如果一主、一丛已经做好,只要知道从库位置点(show master status;)、然后之前主库执行(CHANGE MASTER)、之前主库开启slave(start slave)即可,其中数据库备份等步骤可以省略,如果主从有一些数据库不一致则同上操作.。
如何进行MySQL数据迁移和同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和同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MySQL数据迁移和同步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为什么需要进行数据迁移和同步数据迁移和同步是指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或者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同步到另一个数据库。
这是为了实现多个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需要将一个网站从一个服务器迁移到另一个服务器时,我们就需要将网站的数据库迁移到新的服务器。
数据迁移和同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当多个系统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个数据库时,很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通过进行数据迁移和同步,我们可以确保多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一致的。
其次,数据迁移和同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系统的性能。
当一个数据库的负载过大时,我们可以将部分数据迁移到其他数据库,以减轻原数据库的负载。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二、数据迁移和同步的方法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迁移和同步的方法和工具。
1. 导出和导入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数据迁移和同步方法。
通过使用MySQL提供的导出和导入工具,我们可以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导出为一个文件,然后再将这个文件导入到另一个数据库中。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用,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迁移和同步。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导出和导入的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当数据量很大时。
其次,导出和导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数据丢失或不一致。
2. MySQL复制MySQL复制是MySQL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和同步方法。
通过配置MySQL服务器之间的主从关系,我们可以将数据从一个MySQL服务器复制到另一个MySQL服务器。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快速和可靠。
当主服务器上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服务器会自动将这些变化同步过来。
MySQL数据库数据迁移与同步方法数据迁移和同步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MySQL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若干种方法和工具来实现数据迁移和同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MySQL数据库数据迁移和同步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物理备份和恢复物理备份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MySQL数据库迁移和同步方法。
它通过直接复制数据库文件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迁移和同步。
具体步骤如下:1. 关闭MySQL服务器,确保数据库处于停止状态。
2. 备份原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或者图形化工具进行备份。
3. 在新的服务器上安装MySQL数据库,并确保版本一致。
4. 将备份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复制到新的服务器上的相应目录下。
5. 启动新的服务器,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者图形化界面启动。
6. 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物理备份和恢复的优点是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库的迁移和同步。
缺点是对MySQL服务器的停止和启动有一定要求,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停机时间。
二、逻辑备份和恢复逻辑备份和恢复是另一种常见的MySQL数据库迁移和同步方法。
它通过导出和导入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对象来实现数据的迁移和同步。
具体步骤如下:1. 在原数据库上执行逻辑备份,可以使用mysqldump命令行工具或者图形化工具进行备份。
2. 将备份文件传输到新的服务器上。
3. 在新的服务器上创建一个空的数据库。
4. 在新的服务器上执行逻辑恢复,将备份的数据和对象导入到新的数据库中。
5. 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逻辑备份和恢复的优点是灵活性好,适用于小规模数据库的迁移和同步。
缺点是备份和恢复的速度相对较慢。
三、基于二进制日志的复制基于二进制日志的复制是MySQL数据库的主从复制机制,也可以用于数据迁移和同步。
它通过在主数据库上记录所有的数据修改操作,然后在从数据库上执行相同的操作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具体步骤如下:1. 在主数据库上启用二进制日志记录。
linux下mysql主从同步配置一.两台机装好mysql,版本最好一致。
如何装mysql请参考公司资料假如主机192.168.10.22 从机192.168.10.47确定两台机mysql能跑起来:[root@vm ~]# service mysql restartShutting down MySQL.[确定]Starting MySQL[确定][root@vm ~]#确定两台机能互相访问:[root@vm ~]# ping 192.168.10.22PING 192.168.10.22 (192.168.10.22) 56(84) bytes of data.64 bytes from 192.168.10.22: icmp_seq=1 ttl=64 time=2.82 ms[root@vm ~]# mysql -h 192.168.10.22 -u ahoi -pEnter password: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Your MySQL connection id is 12 to server version: 5.1.26-rc-logType 'help;' or '\h' for help. Type '\c' to clear the buffer.mysql>二.配置主从前要先确定需要同步的数据库结构,内容一致;在主机上配置新用户给从机使用:mysql>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ahoi@'%' identified by '123456'; //根据实际情况修改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三.配置主机[root@vm ~]# vi /etc/f加入binlog-do-db =dbtest,配置需要同步的数据库[mysqld]port = 3306socket = /tmp/mysql.sockbinlog-do-db =dbtest保存退出改完后确定修改正确:[root@vm ~]# service mysql restartShutting down MySQL.[确定]Starting MySQL[确定][root@vm ~]#四.配置从机f文件[root@vm ~]# vi /etc/f修改server-id= 1 改为server-id= 2加入master-host= 192.168.10.22加入master-user = ahoi,配置从机访问主机的用户名加入master-password =123456 配置从机访问主机的用户密码加入binlog-do-db =dbtest,配置需要同步的数据库[mysqld]port = 3306socket = /tmp/mysql.sockbinlog-do-db =dbtestserver-id= 2master-host= 192.168.10.22master-user = ahoimaster-password =123456保存退出;五.配置从机Master_Log_File 和Read_Master_Log_Pos现在主机获取值,主机登陆mysqlmysql>show master status \G;*************************** 1. row ***************************File: mysql-bin.000001 //记住mysql-bin.000001,后面用到Position: 326 //记住326,后面用到Binlog_Do_DB: dbtestBinlog_Ignore_DB:1 row in set (0.00 sec)ERROR:No query specified然后从机登陆mysqlmysql>slave stop; //停从机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上步操作查询得出mysql-bin.000001 -> MASTER_LOG_POS=326; //加入偏移量mysql>slave start; //启动从机从机mysql重启,确定修改是否正确[root@vm ~]# service mysql restartShutting down MySQL..[确定]Starting MySQL[确定][root@vm ~]#六.配置完成;进行测试七同步失败处理如主从同步失败后,把主机数据库暂停,备份库资料;从机备份数据库后,清空库,从机导入主机资料,从机同步Master_Log_File 和Read_Master_Log_Pos 值。
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概述MySQL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中。
数据同步是数据库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允许多个数据库之间保持数据一致性,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数据同步的基本原理数据同步是指将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到其他数据库中,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在MySQL中,常见的数据同步方式有主从同步和主主同步。
1. 主从同步主从同步是指将一个MySQL数据库定义为主数据库,并将其他数据库定义为从数据库。
主数据库负责写入数据,而从数据库则复制主数据库的数据。
主从同步涉及两个关键组件: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
主服务器负责写入数据,而从服务器负责复制主服务器的数据。
当主服务器写入一条数据时,它会将更新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从服务器则会从主服务器上读取这些日志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中。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并提供高可用性。
2. 主主同步主主同步是指将多个MySQL数据库都定义为主数据库,并且彼此之间相互复制。
在主主同步中,任何一个主数据库都可以写入数据,而其他主数据库则会自动复制这些数据。
主主同步通常使用双向复制的方式,即每一个主数据库既是读操作的来源,也是写操作的目标。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同步,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二、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现MySQL的数据同步。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基于二进制日志的数据同步MySQL的二进制日志是记录数据库变更操作的重要工具。
通过配置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从服务器可以定期从主服务器上获取并应用这些日志,以实现数据的同步。
二进制日志同步是主从同步的典型方式,它可以确保从服务器的数据与主服务器保持一致。
在配置二进制日志同步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配置、日志格式的选择、以及数据冲突的处理等。
一、概念:①数据库同步(主从同步--- 主数据库写的同时往从服务器写数据)②数据库同步(主主同步--- 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互相写数据)二、举例数据库服务器(A)主数据库IP:192.168.1.134数据库服务器(B)主数据库IP:192.168.1.138两台服务器同步的用户名为:bravedu 密码:brave123一、主数据库操作设置(A):①创建同步用户名允许连接的用户IP地址(非本机IP)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ravedu'@'192.168.1.%' identified by 'brave123'; flush privileges;②更改mysql配置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ysqld]server-id = 1log-bin=/www/mysql/binlog/binlog (路径要根据自己的安装设置)binlog-do-db = dbname (要同步的数据库名)binlog-ignore-db=mysql重启mysql服务器③查看主数据库同步状态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ysql>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mysql>show master status\G*************************** 1. row *************************** File: mysql-bin.000001 (这里注意设置从服务器的时候要用)Position: 106 (这里注意设置从服务器的时候要用)Binlog_Do_DB: dbnameBinlog_Ignore_DB: mysql1 row in set (0.00 sec)mysql>unlock tables;*******主服务器到目前位置设置完毕***********二、从数据库操作设置(B):①创建同步用户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ravedu'@'192.168.1.%' identified by 'brave123';flush privileges;②更改mysql配置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ysqld]server-id = 2log-bin=/www/mysql/binlog/binlog (路径要根据自己的安装设置)binlog-do-db = dbname (要同步的数据库名)binlog-ignore-db= mysql,information_schema重启mysql服务器③指定主从数据库服务器同步指令注:IP为主服务器的IP,用户名,密码,log_file,log_post 都和主服务器统一可能这块操作需要先解除锁表、停止数据库状态、在运行后在启动状态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ysql > stop slave;mysql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134', master_user='bravedu', master_password='brave123',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106;mysql > start slave;mysql > unlock tables;④查看主数据库同步状态会出来很多信息但是主要看这两个状态就行了如果都是yes 就可以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ysql>show slave status\G;Slave_IO_Running: YesSlave_SQL_Running: Yes至此,主从数据库同步配置完成。
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和一致性保证引言数据同步和一致性保证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多个数据库之间或者多个实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时。
MySQL作为目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同步和保证一致性。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和一致性保证。
一、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MySQL中常用的数据同步方法之一。
它基于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实现数据的同步和复制。
主库(Master)将写入的数据变更记录到二进制日志,并将二进制日志文件传输给从库(Slave),从库根据收到的二进制日志进行数据的重放,从而实现数据的同步。
主从复制具有以下特点:1. 异步复制:主库将二进制日志传输给从库是异步的,即主库不需要等待从库确认接收才能继续处理新的数据变更。
2. 单向复制:数据只能从主库复制到从库,从库不能写入数据。
3. 延迟复制:由于异步复制的特点,从库上的数据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
虽然主从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同步,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性。
因为主库和从库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异步的,从库上的数据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
如果在主库上执行了一次写操作后,立即查询从库上的数据,可能并不能立即看到最新的数据。
因此,在某些应用场景下,需要更高级别的数据同步和一致性保证。
二、半同步复制为了解决主从复制的延迟问题,MySQL引入了半同步复制。
它通过引入一个同步阶段来保证数据在传输到从库之前被写入磁盘,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一致性。
半同步复制的机制如下:1. 主库将数据写入二进制日志,并等待至少一个从库的确认信号。
2. 主库收到至少一个从库的确认信号后,才认为数据已经成功复制到从库。
3. 主库通知客户端事务提交成功,即返回成功的响应。
半同步复制相对于主从复制来说,具有更高的数据一致性保证。
但是,由于需要等待至少一个从库的确认信号,因此在性能上有一定的损耗。
MySql数据库同步复制该功能可以实现两个数据库同步,主从模式,互相备份模式的功能。
数据库同步复制功能的设置都在mysql的设置文件中体现。
mysql的配置文件(Linux 下为/etc/f)1、实施环境:操作系统:2台linux AS 4mysql:mysql-4.1.17.tar.gzSvrA ip:172.20.23.16SvrB ip:172.20.23.262、配置方法1:主从模式[Master->Slave]:A->B====step 1:配置同步的用户帐号======Step A:SvrA上配置Shell->service mysqld startShell -> mysql –uroot1.增加一个用户最为同步的用户帐号:Mysql>GRANT FILE ON *.* TO backup@'172.20.23.26' IDENTIFIED BY ‘1234’;2.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Mysql>create database backup;Step B:SvrB上配置Shell->service mysqld startShell -> mysql –uroot1.增加一个用户最为同步的用户帐号:Mysql>GRANT FILE ON *.* TO backup@'172.20.23.16' IDENTIFIED BY ‘1234’;2.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Mysql>create database backup;关闭MYSQL 数据库。
====step 2:配置Master、Slave参数======主从模式:A->B SvrA为master ,SvrB为slave1、修改SvrA 中mysql的f文件。
在mysqld配置项中加入下面配置:server-id=1log-bin=mylogbinlog-do-db=backup #指定需要日志的数据库log_err=my-err.log #同步错误日志记录配置完后重起数据库服务。
如何使用MySQL实现数据迁移和同步数据迁移和同步是在数据库管理中常见的任务,尤其在复杂的系统环境下,需要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或者将数据同步到不同的数据库中。
MySQL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提供了一些功能和工具来支持数据迁移和同步。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MySQL实现数据迁移和同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mysqldump工具进行数据迁移1.1 mysqldump工具简介mysqldump是MySQL自带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用来备份和恢复MySQL数据库。
它能够生成一个包含SQL语句的文本文件,这些语句是用来创建数据库、表和填充数据的。
mysqldump除了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外,还可以用来迁移数据。
1.2 数据迁移步骤首先,使用mysqldump导出源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命令行中执行以下命令:```mysqldump -h源数据库主机名 -u用户名 -p密码源数据库名 > 导出的文件路径```其中,`源数据库主机名`是指源数据库所在的主机名,`用户名`是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名,`密码`是对应的密码,`源数据库名`是要迁移的数据库名,`导出的文件路径`是导出的SQL语句文件的保存路径。
然后,将导出的SQL语句文件拷贝到目标数据库所在的主机上。
最后,使用mysql命令导入SQL语句文件到目标数据库。
在命令行中执行以下命令:```mysql -h目标数据库主机名 -u用户名 -p密码目标数据库名 < 导出的文件路径```其中,`目标数据库主机名`是指目标数据库所在的主机名,`用户名`是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名,`密码`是对应的密码,`目标数据库名`是要迁移到的数据库名。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将数据从源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
这种方法对于小规模的数据库迁移是比较简单和有效的。
二、使用MySQL复制实现数据同步2.1 数据同步原理MySQL复制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同步技术,它通过在主数据库上记录二进制日志,并将日志传输到从数据库,再在从数据库上重放日志来实现数据同步。
如何在MySQL中实现数据同步概述:数据同步是一个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分布式系统中更是至关重要。
在MySQL中实现数据同步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1. 通过主从复制实现数据同步:主从复制是MySQL官方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通过将一个数据库的变更操作记录下来,然后在其他数据库上重放这些记录,从而实现数据的同步。
主从复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创建复制账户、配置主服务器、配置从服务器。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能够满足常见的数据同步需求,但缺点是主从同步会引入一些延迟,而且配置相对复杂。
2. 利用触发器实现数据同步:触发器是MySQL提供的一种用于在数据库发生某些事件时触发自动执行的函数。
可以利用触发器来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
例如,当主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触发器可以在从数据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来保持数据的同步。
触发器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控制,实现实时的数据同步,但缺点是需要开发人员具备一定的触发器编程能力,且会引入额外的开销。
3. 基于binlog的增量数据同步:binlog是MySQL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其中记录了数据库中所有更新操作的详细信息。
可以通过解析和分析binlog实现增量数据同步。
具体方法是监听binlog的变更事件,并将相关的数据变更应用到目标数据库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效的增量数据同步,而且不需要对源数据库进行修改,但缺点是需要编写复杂的解析逻辑,且对binlog的解析需要一定的了解。
4. 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同步: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开源工具可以用于在MySQL中实现数据同步,例如Maxwell、GoldenGate等。
这些工具大多基于binlog或者其他日志文件进行数据同步,通过配置简化了数据同步的过程。
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同步的优点是易于部署和维护,而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但缺点是可能会引入额外的依赖和复杂性。
数据库单向同步配置与注意事项条件:确定发布服务器R_SERVER(RS)确定订阅服务器 S_SERVER(SS)注::发布服务器与订阅服务器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以不必一致,如XP可以订阅2003的发布。
但是数据库版本与所打补丁应该相同。
:WINDOWS防火墙默认不开启1433端口,应关闭或者开放端口访问权限,其他杀毒软件或防火墙也应开放端口访问权限。
:订阅服务器与发布服务器的注册名不能为默认的LOCAL,应当删除默认SQL注册,重新注册别名。
:建议发布与预览服务器SA密码更改为数字与字母的混合密码:订阅服务器与发布服务器端口应当一致配置:RS:添加用户NEWUSER,并设置权限为超级用户,设置密码。
打开管理工具----服务---SQLSERVERAGENT服务----属性----常规面板---启动类型设置为自动启动--登陆面板---登陆身份---选择此帐户—浏览---选择NEWUSER,并填入密码------ ---。
并重新启动SQLSERVERAGENT服务。
打开企业管理器,安全性----登陆---新建登陆—选择默认数据库为将要发布的数据库例如LWD点击名称右边的…按钮,选择Administrators组,点下方的成员选择NEWUSER---确定。
回到面板,点击服务器角色面板---选择为system Administrators.选择发布服务器上属性----安全性面板---身份验证选择SQL server和Windows订阅服务器SS配置SS操作步骤与以上RS配置相同。
所新建的管理员用户NEWUSER权限与名称也要相同。
配置好后,在SS上将RS注册到SS服务器中,在RS上将SS注册到RS服务器上。
如果不能注册,看两服务器是否可以连通,网络实用工具中是否开启TCP/IP服务,端口是否一致。
最起码保证RS可以注册到SS中,否则无法实现订阅。
配置发布服务器RS:新建共享文件夹ReplData 权限设置为Administrators组完全控制或者newuser完全控制。
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企业需要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或者在多个数据库之间实现数据同步。
MySQL作为一种重要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使用MySQL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并探讨其中的实现细节和注意事项。
一、数据库同步的概念和意义1.1 数据库同步的概念数据库同步是指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化更新到目标数据库中的过程。
它可以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一致性,确保各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始终保持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同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数据迁移、数据备份、数据分析等目标。
1.2 数据库同步的意义数据库同步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据库同步可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和错误问题。
其次,在多数据库环境下,数据库同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协同工作。
最后,数据库同步可以提高企业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MySQL数据同步的方法2.1 MySQL主从复制MySQL主从复制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同步方法,通过将一个MySQL服务器(即主服务器)上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MySQL服务器(即从服务器)上实现数据同步。
主从复制的工作原理是,主服务器上的数据操作会被记录成二进制日志,并将二进制日志传输到从服务器,从服务器再将这些日志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同步。
主从复制具有以下优点:实现简单、操作方便、可用性高、性能较好。
但是,主从复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是异步同步的,有一定的延迟;主服务器故障或者从服务器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等。
2.2 MySQL双主复制MySQL双主复制是一种相对于主从复制更为复杂的数据同步方法,它允许两台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时可读可写,并相互进行双向同步。
双主复制的主要原理是,两个MySQL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都将被记录成二进制日志,并相互传输和应用。
Mysql单表主从同步先配主从同步,后将主库表⽼数据传输到从库说明:api-server的数据库为主,其他harbor为从1.m as te r配置⽂件更改[mysqld]log-bin = mysql-binserver-id = 1 //保证其他mysql不占⽤创建⽤户grant replication slave,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slave@'*' identified by "123456";查看master⼆进制⽂件信息,并记录file和positionshow master status2.s lav e配置⽂件修改[mysqld]server-id = 2log-bin = mysql-binreplicate-do-table = er //同步的数据库名.表名slave-skip-errors = all #跳过所有的错误错误,继续执⾏复制操作进如msyql命令⾏模式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master_host_name', //主数据库地址-> MASTER_USER='replication_user_name', //上⾯为同步创建的⽤户-> MASTER_PASSWORD='replication_password', //密码-> MASTER_LOG_FILE='recorded_log_file_name', // 上⾯查看⼆进制⽂件记录的file-> MASTER_LOG_POS='recorded_log_pos'; //上⾯查看的position启动从模式 start slave;(启动之前可以reset slave)show slave status\G;Slave_IO_Running: YesSlave_SQL_Running: YesReplicate_Do_DB:Replicate_Ignore_DB:Replicate_Do_Table: er //同步的表例如:tenxcloud_2_0.tenx_users坑1:Last_IO_Errno: 1236Last_IO_Error: Got fatal error 1236 from master when reading data from binary log: 'Client requested master to start replication from position > file size'从MySQL5.6开始引⼊了binlog_checksum全局变量,即MySQL会将event的CRC32校验值也写⼊binlog,显然MariaDB在分析⽇志的时候不会考虑该信息,导致解析出错。
Linux部署MySQL⼀主⼀从⼀备主服务器搭建准备三台服务器,⼀主⼀从⼀备在主服务器(master)下找到mysql配置⽂件。
Window下为my.ini(⼀般在C:\ProgramData\MySQL\MySQL Server 5.7下); Linux下为/etc/f 在[mysqld]下添加如下配置# 服务的唯⼀编号server-id=1# 开启mysql binlog功能 slave会基于此log-bin来做replicationlog-bin=master-binlog-bin-index=master-bin.index# binlog记录内容的⽅式,记录被操作的每⼀⾏binlog_format=ROW# 减少记录⽇志的内容,只记录受影响的列binlog_row_image=minimal# 指定需要复制的数据库名# 如果没有指定会监听复制所有的库,新建库操作也会复制,反之只监听复制指定的库binlog-do-db=test#不⽤于master-slave的具体数据库binlog_ignore_db=mysqlbinlog_ignore_db=information_schema授权我们需要给slave配置⼀个⽤户/密码的权限# 只读赋权GRANT SELECT ON *.* TO 'lucky'@'slave服务器IP' IDENTIFIED BY 'luckytea';# 从权限赋权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luckytea'@'slave服务器IP' IDENTIFIED BY 'luckytea'; # 刷新权限FLUSH PRIVILEGES;重启mysql系统命令Linux service mysqld restart;Window net stop mysql; net start mysql;6、查看主服务器状态注意!更改配置或者数据库重启,主库⽇志的Position会改变,从库需要重新配置# 确保主从库数据库结构⼀致# 查看server-id 是否和配置⼀致,从服务器id需要⼤于主服务器id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将下列结果中 File和 Position 记录后交给从服务器搭建⼈员show master status\G;从服务器搭建在从服务器(slave)下找到mysql配置⽂件。
replicate-do-db = kangte二进制需要同步的kangte数据库
replicate-ignore-db = mysql二进制不想同步的MySQL数据库
启动从服务器
[root@zzh /]#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skip-slave-start &
--skip-slave-start启动从数据库,不立即启动从数据库服务上的复制进程
mysql> create database kangte;注意:一定要先创建kangte库否则还原不了[root@zzh /]# mysql -u root -p kangte</kangte.sql恢复数据库
指定更新点(注意:执行下面指定更新点时,一定要在同步进程没有启动时才可以操作)
mysql> CHANGE MASTER TO
->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6',#在主服务器上查的二进制日志名
-> MASTER_LOG_POS=656;#在主服务器上查的偏移量值
mysql> start slave;启动同步进程
检查同步连接性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Slave_IO_Running:Yes网络连接正常
Slave_SQL_Running: Yes数据库结构正常
MySQL单向同步实现命令行操作
实例主机:
dbasky=192.168.1.120
dbaskyback=192.168.1.121
目的:dbaskyback的主机去同步dbasky主机test库上的数据
安装mysql
[root@dbasky]#wget ftp://ftp.cronyx.ru/pub/FreeBSD/ports/distfiles/mysql-5.0.45.tar.gz
[root@dbasky]#cd /usr/local/mysql-5.0.45
[root@dbasky]#groupadd mysql
[root@dbasky]#useradd -g mysql mysql
[root@dbasky]#mkdir /opt/mysql-data
[root@dbasky]#CFLAGS="-O3 " CXX=gcc CXXFLAGS="-O3 -felide-constructors
-fno-exceptions -fno-rtti"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enable-assembler --with-charset=utf8
--with-extra-charsets=gbk,gb2312,latin1 --localstatedir=/opt/mysql-data --with-mysqld-user=mysql --enable-large-files --with-big-tables --without-debug --enable-thread-safe-client --with-fast-mutexes --with-innodb [root@dbasky]#make
[root@dbasky]#make install
[root@dbasky]#cd /etc
[root@dbasky]#rz f
[root@dbasky]#chown -R mysql .
[root@dbasky]#chgrp -R mysql .
[root@dbasky]#chown -R mysql /opt/mysql-data
[root@dbasky]#chgrp -R mysql /opt/mysql-data
[root@dbasky]#bin/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root@dbasky]#chown -R root .
[root@dbasky]#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root@dbasky]#cd /usr/local/mysql
[root@dbasky]#echo "PATH=/usr/local/mysql/bin:$PATH" >> /etc/profile
[root@dbasky]#echo "export PATH" >> /etc/profile
[root@dbasky]#echo "alias vi="vim"" >> /etc/profile
[root@dbasky]#echo "/usr/local/mysql/lib/mysql" > /etc/ld.so.conf.d/mysql.conf
在dbasky机器上
建立用户
mysql>create database test;
mysql>grant all on *.* to xu@192.168.1.121 identified by 123456;
[root@dbasky]#vi /etc/f
server-id=1 #为master
log-bin=/var/log/mysql/mysql.log
添加
binlog-do-db=test #要同步的数据库名字
重新启动mysql
用 mysql>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
在dbaskyback机器上
dbaskyback#vi /etc/f
server-id=2 #为slave
master-host=192.168.1.120
master-user=xu
master-password=123456
master-port=3306
master-connect-retry=60 #间隔60秒重新设置
replicate-do-db=test
用mysql>show slave status 看同步情况,如果有错误也可以看得出来.来源于脚本之家:/article/30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