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中小学教师状况调查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待遇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中国省市的所农村中小学作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涵盖了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待遇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占比%,男性教师占比%。
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岁至岁之间,其中-岁的教师占比%,-岁的教师占比%。
在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的教师占比%,大专学历的教师占比%,中专及以下的教师占比%。
2、工作状况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周课时数在节以上的教师占比%。
在课程安排上,语数英等主要科目的教师比例较高,而音体美等科目的教师比例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很多教师需要承担接送学生的任务。
3、待遇及职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月收入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元至元之间,占比%。
教师的福利待遇一般,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等方面。
在职业发展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缺乏专业培训和提升机会。
四、结论及建议1、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工作。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2、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支持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村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效率。
4、增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认可和尊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职业倦怠调查量表的应用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
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的下降,工作热情的丧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低等一系列负面症状。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一直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会对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影响我国现有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造成我国原本紧缺教育资源的隐性流失和浪费。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师也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题,本文拟以教龄和职称为主线,对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为学校、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尤其是体育教师自己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一)被试被试为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
根据学校的生源和性质,对青岛市12所公办高校和5所民办高校中330 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8%。
(二)测量工具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简称MBI-GS),国际通用,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共16个题目,包括:情绪耗竭(1.2.3.4.6共5 题)、去个性化(8.9.13.14.15共5题)和职业效能(5.7.10.11.12.16共6题)三个维度。
量表采用7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0~6分,从不为0分,一年中有几次或更少为1分,一个月一次或更少为2分,一个月中有几次为3分,一个星期一次为4分,一个星期中有几次为5分,每天为6分,分值越高则倦怠越强。
七点计分之平均值中间数为3分,3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3~5分者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5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
(三)数据使用SPSS14.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处理二、研究结果(一)职称、教龄与职业倦怠三因子的关系表2:职称与职业倦怠三因子的关系注:** 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上相关(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原因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丛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国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为的丛业者身上。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为,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教师职业伴怠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牺牲者”。
因此,近年来,国际范围内,人们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在我国“职业倦怠”一词近两年才开始出现在研究者的笔端,但在职场中这一现象已蜚罕见。
不时出现在教师的失范行为中,职业倦怠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从业体验,查明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成因,从而为预防和应对提供依据,我们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一、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表1显示,在所调查的447名幼儿教师中,2.9%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59.5%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无倦怠的教师占37.6%。
处于“严重倦怠”状况的比例虽然较低,但59.5%的人已“有较明显倦怠倾向”,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和幼教界的足够重视。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北京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倾向,已是当务之急。
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理心理方面。
这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
88.5%的受试感觉自己经常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86.7%的受试总在担心出事故;63.8%的人反映自己常感烦躁,常希望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呆一会儿。
2、个人生活方面。
63.8%的受试认为工作占据了自己很多原本应该享有的闲暇时间;47.3%的受试感到自己在家里的脾气开始变坏;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和家人发火的人达55.9%。
看来,职业倦怠已经影响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个人生活。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量表尊敬的老师:您好!首先对您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劳动表示真诚的敬意。
这里是一个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问卷,旨在测量职业倦怠水平和离职意愿的关系。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的,不必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
请如实选择您的情况,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顾虑。
谢谢!一般情况年龄A.20-30岁B.31-40岁C. 41岁以上( )2.性别A.男B.女3、婚姻状况A.已婚B.未婚C.离异( )4.文化程度A.专科以下B.专科C.本科D.本科以上( )所教幼儿的平均年龄A.4岁以下B.4岁C.5岁D.6岁E.6岁以上( )6.工作年限A.5年以下B.6-10年C.11-15年D.16-20年E.20年以上( )7.学校类型A.公立B.私立( )8.工资待遇A.1000元以下B.1000-1500元C.1500-2000元D.2000以上( )9.您所在地A.城市B.县城C.乡镇D.农村(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在工作一天后,我感到精疲力竭。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2.在工作中,我无法冷静处理情绪上的一些问题。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我觉得自己工作的方式不恰当。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我盼望有假期,可以不用上班。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对于某些幼儿,我已经麻木了。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面对工作时,我觉得精力充沛。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我担心这份工作会使自己越来越失去耐心。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我对某些同事所发生的事并不关心。
A.从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时如此D.经常如此E.总是如此( )我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教育论坛73VOCATIONALTECHNOLOGYwwwnet引言“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er-bertJ·Freudcnberger)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用以描述个体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自此,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迅速发展。
许多研究者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进行了界定,而有关元分析、交叉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研究均表明玛勒诗(Maslach)的职业倦怠三成分说最能有效地解释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
他认为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三个维度: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国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多直接引入国外的概念和测量工具,而且关注对象基本上是中小学和大学教师。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则是被忽略的对象。
鉴于以上现状,本研究认为有必要编制适用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测量的本土化工具,以消除该领域职业倦怠等相关研究的瓶颈。
1方法1.1被试初测被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日照市和胶州市随机选取4所高等职业院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8份,有效问卷340份,问卷有效率89%。
正式施测被试:从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和莱芜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高等职业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1份,有效问卷469份,问卷有效率为95%。
其中,男教师为200人,女教师为269人;年龄平均为31岁;教龄平均为11年;被试平均每周课时量为12节;职称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百分比)分别为127人(27%)、192人(41%)和150人(32%)。
1.2编制程序1.2.1文献研究广泛阅读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确定以玛勒诗(Maslach)的职业倦怠模型为理论基础,参考已有的各种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整理归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卷资料。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
这是一份用于评估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量表,请将以下描述与您目前的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并在最符合您真实感受的地方打上“√”。
1.我感到工作让我心力交瘁。
2.下班时我感到筋疲力尽。
3.早晨起来想到又要面对一整天的工作,我感到非常疲惫。
4.我能很容易地理解学生和同事的感受。
6.整天与学生和同事打交道让我感到很有压力。
7.上班时我能有效地处理学生和同事带来的问题。
8.工作让我感到快要崩溃了。
9.我认为我的工作对他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13.工作让我感到很挫败。
16.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17.与学生和同事相处时,我很容易创造轻松的气氛。
18.与人密切协作后,我感到精神愉悦。
19.在工作中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1.在工作中我能够冷静地处理情绪问题。
量表说明:
1.计分方式:
EE(情绪衰竭):第1、2、3、6、8、13、14、16、20题。
DP(去个性化):第5、10、11、15、22题。
PA(低成就感):第4、7、9、12、17、18、19、21题。
2.得分解释:
低”——平均分在3以下;
中”——平均分在3-4之间;
高”——平均分在4以上。
请注意,本量表旨在帮助您了解自己的职业倦怠程度,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得分偏高,请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压力。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性别_____ 年龄_____ 学历_____工龄_____ 工资水平________ 班级规模_______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填写该问卷,在符合您的选项下打“√”经常有时不确定从来没有1.工作中你是否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状态2.你是否工作中碰到了麻烦时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落3.你是否会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4.你是否经常压抑工作中的不良情绪5.你是否经常工作室感到疲惫,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6.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7.你是否在工作餐时感觉没食欲,对美食没兴趣8.你是否感觉身体出现异常9.你是否感觉自己的学生很难管教,不听话10.你是否觉得工作现状与理想差距太大11.你是否觉得以前都很上进,现在却没有工作热情12.你是否认为自己待遇微薄,付出没有相应回报13.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教学成果达不到预期目标14.你是否缺乏工作自主性,往往上级让做什么你才做什么15.你是否对别人的建议或职责无动于衷16.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断重复,单调乏味17.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你的工作热情18.我对某些学生常有“孺子不可教”之感慨非常一般不确定根本不19.你是否觉得自己适合并热爱这份工作20.家人是否认可并支持你的工作21.你是否觉得每日工作时间过长22.你是否觉得班级容量过大23.你是否觉得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社会价值不大24.你是否觉得进修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太少阻碍了自己对工作的感情投入经常有时不确定从来没有25.你是否在工作中会出现与上级不合的情况26.你是否觉得自己与周围同事不合,有各种各样的隔阂27.你是否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28.你是否觉得工作成果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和家长的认可29.你是否经常与同事或领导进行教学经验及情感交流30.你是否觉得轮岗、裁员问题常常困扰我,使自己提不起精神。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指导语:本量表旨在了解教师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绪和感受,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请务必按照实际频次来选择评价标准,评分范围从0到6分。
测试项目及维度1.情绪衰竭(nal ___,EE)1.我感觉工作让我感情耗尽。
4.每天下班后,我感觉自己快累死了。
7.早上起床,面对又一天的工作时,我感到疲惫不堪。
10.和人打交道对我来说是一种压力。
13.工作让我感到精疲力尽。
16.我感觉精力非常旺盛。
19.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反向记分2.去个性化(___,DP)2.从我当教师以来,我变得对人更冷漠了。
5.我担心这份工作会让我变得麻木。
8.我觉得很多学生是没有感情的。
11.只有当作某些学生不存在,我才能继续干下去。
14.学生捣蛋时,我有狠狠冲向他的欲望。
17.面对学生已经让我感到厌倦。
20.总有特别差劲、不懂人情味的学生。
3.自我成就感(personal plishment,PA)3.我能有效地处理我的学生问题。
6.我能与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9.和学生密切协作后,我感到非常愉快。
12.在工作中我已经完成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
15.我能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
18.我能因人施教。
21.我感觉我的学生乐意找我解决他们的个人问题。
量表计分本量表采用7点Likert量表,评分范围从0到6分,其中0表示从不,6表示总是。
在计分时,需要将反向计分题目进行反向处理,然后将各维度下的题项求和,计算出总分或平均数。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引言教师是社会中一群重要的人群,他们肩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却不容忽视。
本文将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为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效能做出贡献。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了解其原因和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涵盖了不同学段、不同地区的教师。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00份,通过量化分析和分类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1. 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通过评估教师的工作热情、满意度和精力等指标,我们发现约70%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其中,中小学教师倦怠情况更为突出,占比达到80%以上。
2. 倦怠原因的探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
我们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a. 工作压力:教师通常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多样化需求、学习成绩压力等。
这些压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他们容易感到心力交瘁。
b. 工作环境:教师工作环境不佳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教室过于拥挤、学校资源不足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积极性。
c. 职业发展: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划,让他们感到迷茫和压力。
缺乏升职机会和晋升途径,也会降低教师的职业动力和满意度。
三、对策建议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增加教师的支持和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培训和学科交流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学习成绩和学生需求的压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2. 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应加大对教室设施和学校资源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学条件,让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
3. 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晋升途径和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升职机会和职业培训计划,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心理契约量表
下表列出了一组关于学校对教师所应的负责任和义务。
对于您当前所在的学校,无论根据自己与学校的协议,还是习惯上的认知,您认为学校应当为教师承担这些责任的程度如何?请在项目右侧的5点量尺上进行选择,责任程度越大 ,分数越高,并在相应的数字代号上打勾。
采用5点积分法:1表示几乎没有责任;2表示有一些责任;3表示有中度责任;4表示有很大责任;5表示有完全责任。
分数越高说明学校对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越大。
经济责任:1、4、7、11;环境责任:2、3、5、6、8、9、10;人文责任:12、13、14、15、16。
你职业倦怠吗
——教师职业倦怠检测量表
1.对工作感觉到有挫折感()
2.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3.我的工作让我身心疲惫()
4.我觉得我过度努力工作()
5.面对工作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6.工作时感到心灰意冷()
7.觉得自己推行工作的方式不恰当()
8.想暂时休息一阵子或另调其他职务()
9.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10.我能肯定这份工作的价值()
11.认为这是一份相当有意义的工作()
12.我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13.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想()
14.我在工作时精力充沛()
15.我乐于学习工作上的新知()
16.我能冷静地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17.从事这份工作后,我觉得对人变得更冷淡了()
18.对某些同事发生的事情我并不关心()
19.同事将他们的遭遇的问题归咎于我()
20.我担心这份工作会使我逐渐失去耐性()
21.面对众人时,我压力很大()
22.常盼望有假期,可以不上班()
计分方法:
这个测试包括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方面:情绪衰竭(1-8)、低个人成就(9-16)、人格解体(17-22)。
其中,9-16题为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即选5时计1分,选4时计2分,选3时计3分,选2时计4分,选1时计5分。
其余题目正常计分。
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除以22得到平均分,即代表自己职业倦怠问题的严重程度。
1分代表没有职业倦怠,5分代表职业倦怠问题很严重。
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重。
说明:
前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中间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5、4、3、2、1,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后六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6是最后得分。
按照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人格解体三项得分,其中一项得分2.5即视为中度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