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 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 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3)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 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 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海明威
主题:人要勇敢地 面对失败。
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 运的鲨鱼的斗争中 虽然失败,但他坚 忍不拔,在对待失 败的风度上取得了 胜利 。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 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 劳动人民的权力,劝戒统治者要做讲 道德有良知的人。
巴尔扎克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吝 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 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 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 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 彩”。他把“他所有的情 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 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 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 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 恶。
二、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日益尖锐, 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 的主流。
2、特点:
真实性: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 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批判性: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 恶; 典型性: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 面人物;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
1)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 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成就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