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动物对蛋白质质量的要求。
反刍动物蛋白质体系
1. 英国可降解蛋白(RDP/UDP)体系(ARC,1984,1992, ROY等, 1977)
2. 法国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PDI)(INRA,1978)
3. 瑞士小肠可吸收蛋白质体系(API) 4. 北欧小肠可吸收氨基酸(AAT)和瘤胃蛋白质平衡(AATPBV)体系(Madsen, 1985) 5. 美国可利用真蛋白质(AP)体系(NRC,1985) 6. 德国十二指肠CMn、Co、 I、Se
8. 非营养指标
• 传统标准不包括这类指标。 • NRC(1998)第十版的猪的营养需要 已对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使用提出指导 意见。
(二)营养需要量的表达方式:
1.每头每日需要量:传统标准表述定额的表达方式
估计饲料供给或对动物严格计量限饲时很适用。
食入饲料 粪便损失 消化养分 尿液损失 代谢养分
维持损失
动物产品 肉 蛋 奶 毛 皮
饲料CP 消化率% 代谢CP(粪中)
DCP(可消化)
生物学 价值BV
内源CP(尿中)
净CP(净利用量)
一般情况下,DCP的生物学价值:猪、鸡、 羊为60%,牛为75%。
例1
R= 维 持 + 生 产 = aWb + X/c + Y/d + Z/e +…… 某奶牛体重500kg,日产奶20kg,求其能量与蛋 白质的需要量。(已知每kg代谢体重需净能73千 卡,需pr2g,产1kg 奶需净能740千卡,需pr35g, 饲料pr的利用率为80%。
3. 蛋白质:CP和DCP。我国多用CP。奶牛饲养标准中CP 和
DCP都有,有的还列出过瘤胃蛋白和瘤胃降解蛋白。 反映动物对总氮的需要,单胃动物主要反映对真蛋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