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营养素名词解释营养素是指能够提供人体成长及维持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可以从食物中获得。
它们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文将介绍营养素的基本含义,分类,作用,以及如何获得营养素。
一、营养素的基本含义营养素是为了支持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而必须摄入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它们不仅可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合成细胞及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以及维持健康。
二、营养素的分类营养素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在水中溶解的维生素,它们通常被称为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6(吡哆素)、B12(钙胺)、叶酸、烟酸等。
它们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传递电子、调节免疫功能等。
(2)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在脂肪中溶解的维生素,它们通常被称为维生素A、D、E和K,它们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保护细胞膜、参与骨骼形成等功能。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氧、氢和水组成的化合物,它们是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可以提供能量,并可以用来合成蛋白质,参与新陈代谢、分解和储存。
(4)脂肪脂肪是指含有长链烷基的脂类物质,它们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传递脂溶性维生素,保护内脏,合成激素和免疫物质等功能。
(5)氨基酸氨基酸是指以氨基为底子的有机物质,它们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新陈代谢、激素、酶、抗体和糖类激素等的产生。
(6)矿物质矿物质是指坚硬的物质,它们是人体必需的,可以参与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保护神经系统及免疫功能,如钙、镁、锌、铁等。
(7)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必需量很小,但对生命有重要作用的元素,它们可以与蛋白质一起发挥重要作用,如铬、硒、碘、钴、锰、钾等。
三、营养素的作用营养素可以支撑健康的生活,帮助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心脏健康、免疫力强等。
营养素的作用如下:1. 促进新陈代谢:营养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力。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营养素是指人体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它们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营养素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在机体内的作用进行分类。
在本文中,我将简要介绍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类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两类。
1. 简单碳水化合物:简单碳水化合物由1-2个糖分子构成,例如葡萄糖、果糖和乳糖。
它们能够迅速被身体消化吸收,并迅速释放能量。
2. 复杂碳水化合物:复杂碳水化合物由多个糖分子构成,例如淀粉和纤维。
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吸收,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主要是提供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能量。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可以维持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正常功能。
二、脂肪脂肪是一类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醇等不同类型。
1. 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和黄油。
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性油脂中,如橄榄油和亚麻籽油。
摄入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
脂肪的功能包括能量供应、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合成激素等。
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能量。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蛋白质可以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类。
1. 动物蛋白: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乳制品和蛋类中。
它们通常含有较为全面的必需氨基酸。
2. 植物蛋白:植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豆类、坚果和谷物中。
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比例可能不如动物蛋白全面。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维持身体结构、合成酶和激素、维持免疫功能等。
每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能量。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种类较多。
它们通常在食物中以极少的量存在。
1.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八大营养素的种类及功能八大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的八种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
这些营养素是保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之一。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同时还可以提供能量。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豆类等食物。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通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被身体利用产生能量。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米面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
3. 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是身体的储能物质和保护物质。
脂肪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同时也可以维持皮肤健康和维持生殖系统正常功能。
脂肪主要来自于坚果、鱼类、动物油脂等食物。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参与智力和视力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
维生素主要来自于水果、蔬菜、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和生理功能正常的必需元素。
矿物质的主要功能包括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维持正常的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体液平衡等。
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贝壳、海藻、乳制品、绿色蔬菜等食物。
6. 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素之一。
水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调节体温、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人体每天需要饮用约2升水,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纤维素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
纤维素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排出废物,并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患病风险。
纤维素主要来自于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食物。
8. 其他营养素除了上述的八大营养素外,人体还需要摄入少量的其他营养素,如抗氧化剂和亚麻酸等。
营养学知识点1.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2. 碳水化合物- 作用: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大脑和肌肉使用。
- 类型: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和复杂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纤维)。
3. 蛋白质- 作用:身体的构建块,用于细胞修复、生长和免疫系统功能。
- 类型:动物蛋白(如肉类、鸡蛋)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坚果)。
4. 脂肪- 作用:能量储存、维持细胞结构、合成激素和保护内脏。
- 类型: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包括必需的ω-3和ω-6脂肪酸。
5. 维生素- 分类: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群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
- 作用:促进生化反应、维持身体结构和功能。
6. 矿物质- 常见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锌、碘等。
- 作用:构成骨骼和牙齿、调节生理功能、参与酶的活性。
7. 水分- 作用:维持体液平衡、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素和废物、润滑关节。
- 每日需求:根据气候、活动水平和个人健康状况而定。
8. 能量平衡- 概念: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状态,影响体重和健康状况。
- 计算:通过基础代谢率(BMR)和总能量消耗(TDEE)来估算。
9. 营养缺乏与过量- 缺乏:可导致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如贫血、佝偻病、坏血病等。
- 过量:过量摄入特定营养素也可能有害,如维生素中毒、脂肪过多等。
10. 饮食指南- 建议:多样化饮食、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
- 目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适宜体重。
11. 营养标签阅读- 重要信息:包括份量、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 目的: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食品选择。
12. 特殊人群营养- 儿童: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生长发育。
- 老年人:可能需要关注骨骼健康和蛋白质摄入。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额外的叶酸和钙等营养素。
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1.引言概述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是指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六种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素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身体机能、提供能量、调节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类营养素的特点、作用以及摄入建议。
了解这些营养素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首先,我们将介绍第一大类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人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我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和运动所需。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二大类营养素,包括脂肪和维生素。
脂肪除了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还在维持细胞结构、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关键物质,包括维持免疫系统、促进身体生长和修复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第三大类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水。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液体的重要成分,对骨骼生长、酸碱平衡等具有重要影响。
水是每个细胞和器官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它参与体温调节、营养运输、废物排除等多种生理过程。
紧接着,我们将介绍第四大类营养素,包括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
纤维素是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在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抗氧化物质则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伤害,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五大类营养素,包括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身体组织、合成激素和酶等至关重要。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它们对于维持神经系统、促进细胞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第六大类营养素,包括核酸和酶。
核酸是构成DNA 和RNA的基本单位,对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
酶是生命活动中的催化剂,在调节代谢、促进各种化学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营养素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是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
作为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
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动态平衡包括能量平衡和营养素平衡(最常见的氮平衡)、水盐平衡;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和激素调节。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1、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2、维持生理功能;3、维持心理健康;4、预防疾病发生。
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2、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3、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4、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5、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可归纳为三点:第一,营养必须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食物及膳食。
第二,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
第三,营养的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
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能量单位的换算:1千卡等于4.184千焦碳水化合物中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能量卡价或称能量系数。
三种产能营养素的吸收率:碳水为98%,脂肪为95%,蛋白质为92%,他们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的能量为:1克碳水化合物等于16.81千焦(4千卡)1克脂肪等于37.56千焦(9千卡)1克蛋白质等于16.74千焦(4千卡)成人的能量来源分配: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至65%; 脂肪占20%至30%;蛋白质占10%至15%。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
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如下:1、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2、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运动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动与营养素一、营养素概述1. 营养素定义: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
- 水和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3. 营养素的作用详述:- 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每克提供4千卡能量,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 脂肪:每克提供9千卡能量,是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
- 蛋白质:每克提供4千卡能量,主要用于生长、修复和维持机体组织。
- 构成机体组织:- 蛋白质:构成肌肉、骨骼、皮肤、头发等。
- 脂肪:构成细胞膜、保护内脏、维持体温。
- 矿物质: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
- 调节生理功能:- 维生素:作为辅酶参与代谢,调节生理功能。
- 矿物质:如钠、钾维持电解质平衡,铁参与氧的运输。
二、运动与碳水化合物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详述:- 单糖:如葡萄糖(血糖)、果糖(水果中)、半乳糖(乳糖的一部分)。
- 双糖:如蔗糖(糖)、麦芽糖(麦芽中)、乳糖(乳制品中)。
- 多糖:如淀粉(植物储存能量)、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糖原(动物储存能量)。
2.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详述:- 主要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活动,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 调节血糖:通过糖原的储存和释放,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 抗生酮作用: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脂肪过度分解产生酮体,避免酮症酸中毒。
3. 运动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详述:- 运动时,肌肉优先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尤其是在高强度运动中。
- 运动前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肌肉糖原储备,延长运动时间,提高运动强度。
- 运动后补充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快速恢复肌肉糖原,促进肌肉修复。
三、运动与脂肪1. 脂肪的分类详述:- 饱和脂肪酸:通常来源于动物产品,如肉类、奶酪、黄油,以及某些植物油,如棕榈油和椰子油。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分类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分为六大类:醣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分。
功能1. 提供热量:醣类、蛋白质、脂肪。
2. 作为身体组织结构:醣类、蛋白质、脂肪。
3. 作为身体的调节因子:矿物质、维生素。
依据行政院卫生署公布的「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取量」建议提供热量的三大营养素:醣类、蛋白质、脂肪占热量比例为醣类58-68﹪,脂肪20-30﹪,蛋白质10-14﹪,精制糖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可供应身体热量醣类:4大卡蛋白质:4大卡脂肪:9大卡酒精:7大卡营养素简介(一)醣类醣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故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纤维质、淀粉等。
糖:指具有甜味的醣类,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四种元素所构成,其他少量元素有硫、磷、铁、铜等。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为胺基酸。
脂质脂质包括脂肪、油类、蜡及有关的化合物。
凡是可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醚、氯仿等抽取出来者,称为脂质营养素简介(二)维生素维生素的需要量少,但是必需的。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参与体内反应,但不能供给热量。
大部分由食物提供。
可分为:脂溶性:A、D、E、K四种,会蓄积,过多会造成毒性。
水溶性:C、B群(B1、B2、B6、B12、泛酸、生物素等)。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纤维质、淀粉等。
矿物质人体组织中矿物质约占5﹪可分为:巨量元素:钙、磷、钠、钾、镁、硫、氯。
微量元素:铁、铜、碘、锰、钴、钼、氟、铝、铍、铬、硒、镉。
功能:1. 与神经、肌肉感应及凝血有关,如钙。
2. 帮助酵素活化,如镁。
3. 参与体内酸硷平衡、细胞膜通透性之变化,如钠、钾。
4. 维持正常的钙化,如钙,磷。
5. 一些激素、辅酺中的成分,如碘、铁、锌、钴、硫等。
营养素简介(三)水人体水份含量约占50-65﹪体内水份的功能:1. 构成细胞成分。
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营养素是指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能够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和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可以将营养素分为以下几类: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4千卡的能量;同时,碳水化合物还能帮助人体进行脑功能的正常运作,并供给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能够提供4千卡的能量;蛋白质不仅是构成肌肉、皮肤、骨骼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参与体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并担任酶、激素、抗体等重要功能物质的合成。
3.脂肪: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每克脂肪能够提供9千卡的能量;脂肪保护并支撑内脏器官,维持体温、提供脂溶性维生素、提供脂肪酸等。
同时,脂肪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对维护皮肤和头发的健康也起到重要作用。
4.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其中包括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裂、新陈代谢、抗氧化作用等。
它们具有促进人体正常生长、维持免疫系统、调节神经功能以及维持视力、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重要作用。
5.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参与体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酸碱平衡、骨骼健康、血液循环、神经传导等。
6.水: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人体中70%以上是水;水是人体所有化学反应的媒介,同时也是维持体温、运输养分、排除废物、润滑关节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总的来说,不同的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健康。
合理搭配和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营养素是人体维持生命所需的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有机营养素和无机营养素。
有机营养素是指由碳、氢、氧和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在人体内是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营养素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通常是人体必需元素和辅助元素。
一、有机营养素1.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它由氨基酸经过肽键连接而成。
它在人体中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包括构成肌肉、骨骼、韧带、皮肤、毛发等,以及合成酶、激素、免疫球蛋白等。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为能量供应,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有葡萄糖、果糖等;双糖有蔗糖、乳糖等;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等。
3.脂肪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也是人体内膜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此外,脂肪还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调节机体代谢。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命活化学作用的活性有机化合物,人体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为急性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为慢性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二、无机营养素1.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必要元素,无机的组成部分。
人体内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钠、钾、氯、硫、铁、锌、铜、锰、碘等。
它们都是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参与骨骼组成、神经调节、肌肉活动、身体水分平衡、酸碱平衡等多个方面的生理过程。
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其含量较矿物质更少,但是对于机体代谢与健康尤为重要,其含量很低,一般在每天需要摄取的微量元素之中,占极小比例。
微量元素包括硒、锡、铬、钴、氟、锗、钒、镍等。
营养素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通过饮食与营养摄取,保证身体基本代谢需要的同时,保证各项生理功能能够顺利运作。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构建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常见营养素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
1.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它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和其他生理功能。
2. 脂肪:提供能量,是人体备用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
3.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还参与物质代谢、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4. 水:维持体液平衡,参与物质代谢和运输,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
5. 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
不同的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维生素 A 有助于视力,维生素 C 有助于免疫力等。
6. 矿物质:参与构成骨骼、牙齿、血液等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如钙、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等。
7.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等。
合理的膳食应该包含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
同时,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所差异,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及功能一、营养素的种类及生理功能:食物为我们人体生长发育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素,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和量是不同的,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在建的高楼,那么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素就是建楼必需的各种材料,需要种类齐全,各种材料配比合理,才能建好。
根据人体对不同种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可以将营养素分为三种宏量营养素、三种微量营养素和水,共七大营养素。
1、宏量营养素包括:1)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乳糖、寡糖、多糖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类、薯类、蔬菜等;2)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肉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蛋类等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3)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类,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肉类、食用油、蛋黄、动物内脏等。
2、微量营养素包括:1)维生素:又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2)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磷、镁等,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等食物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3)膳食纤维:如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等,一般蔬菜、水果、薯类等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4)水:人体重要组成成分,占机体质量的40%-60%。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营养素最主要的三大生理功能:1、提供能量:主要是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人体提供能量,能量可以用来维持机体体温,使人们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2、构成生长发育、组织细胞更新的原材料:各种营养素经过代谢可以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3、调节机体生理活动:比如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预防疾病。
二、各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意义1、蛋白质:1)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以蛋白质作为重要的组成成分;2)作为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供给能量;3)参与体内各种调节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的合成,比如一些消化酶,生长激素,胰岛素,抗体,转运体等;4)蛋白质还有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蛋白质丢失过多可引起水肿;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表现为消瘦,水肿,虚弱,生长迟缓,表情淡漠,头发变色,变脆和易脱落。
營養素的分類及功能
分類
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分為六大類: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分。
功能
1. 提供熱量:醣類、蛋白質、脂肪。
2. 作為身體組織結構:醣類、蛋白質、脂肪。
3. 作為身體的調節因子:礦物質、維生素。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建議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佔熱量比例為醣類58-68﹪,脂肪20-30﹪,蛋白質10-14﹪,精製糖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可供應身體熱量
醣類:4大卡
蛋白質:4大卡
脂肪:9大卡
酒精:7大卡
營養素簡介(一)
醣類
醣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
糖: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是碳、氫、氧、氮等四種元素所構成,其他少量元素有硫、磷、鐵、銅等。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為胺基酸。
脂質
脂質包括脂肪、油類、蠟及有關的化合物。
凡是可用有機溶劑如甲苯、乙醚、氯仿等抽取出來者,稱為脂質
營養素簡介(二)
維生素
維生素的需要量少,但是必需的。
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參與體內反應,但不能供給熱量。
大部分由食物提供。
可分為:
脂溶性:A、D、E、K四種,會蓄積,過多會造成毒性。
水溶性:C、B群(B1、B2、B6、B12、泛酸、生物素等)。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
礦物質
人體組織中礦物質約佔5﹪可分為:
巨量元素:鈣、磷、鈉、鉀、鎂、硫、氯。
微量元素:鐵、銅、碘、錳、鈷、鉬、氟、鋁、鈹、鉻、硒、鎘。
功能:
1. 與神經、肌肉感應及凝血有關,如鈣。
2. 幫助酵素活化,如鎂。
3. 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細胞膜通透性之變化,如鈉、鉀。
4. 維持正常的鈣化,如鈣,磷。
5. 一些激素、輔酺中的成分,如碘、鐵、鋅、鈷、硫等。
營養素簡介(三)
水
人體水份含量約佔50-65﹪
體內水份的功能:
1. 構成細胞成分。
2. 水是細胞間液、分泌液與排出液體的成份。
3. 水是一種溶劑。
4. 促進正常的排泄作用。
5. 調節體溫。
6. 水有潤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