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论文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彭 丞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深圳518029) 摘 要:结合城市排水工程实践,介绍水污染控制及排水系统发展历程,分析排水系统功能及规划设计,提出符合城市要求的排水管网设计,实现供排水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 U 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11)02-0118-02 The City Drainage System Plan Designs PENG Cheng (Shenzhen M unicipa l A dminist ratio n D 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 imited Company,Shenzhen 518029,China) Abstract:In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w ater pollutio n control and the drainage system dev elo pm ent course,the drainage system function,the drainage system plan,the dr aining w ater system and the draining w ater manag em ent design and so on. Key words:city drainag e system ;plan;design 收稿日期:2010-10-26 作者简介:彭 丞(198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给排水设计. 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二是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使用的功能要求。恢复我国水环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所在,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各城市修建和完善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努力促进水的健康循环。 1 水污染控制及排水系统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染物体浓度达标排放到区域污染综合防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 2 排水系统的功能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 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实际上,良好的水环境不是局部地域的,它的范围是整个流域乃至全球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好比是城市水循环的动脉与静脉,排水系统起到 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21世纪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灌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实证明,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是恢复水环境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在这方面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是对社会的贡献。 3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在进行排水管网的规划时,要把雨水和污水的 收集、处理、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把目前的雨、污水合流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转变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 在规划中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应妥善处理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大量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1 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数目 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结课论文题目: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一班 学生姓名刘溪 学号 20080940111 任课教师赵姗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r 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geo-information system " 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pace for a part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in the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upport, on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cluding the atmosphere) in the relevan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pace data acquisition, storage,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alysis, displa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technical system.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 [大纲]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一),GIS的基本概念: (二),地理信息系统分类: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城市规划业务及GIS新技术 1,OfficeGIS与城市规划 2,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 3,嵌入式GIS与城市规划 4,GIS与遥感技术结合 5,其它应用 (二),区域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及GIS技术 (三),问题与展望 三,我国GIS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结语 [正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为GIS在交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定基础。本文概要介绍了了GIS-T技术及其功能特点,并展望了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GIS GIS-T 空间查询最佳路径分析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同GIS技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于交通信息系统具有精度要求高、规则复杂、动态化、离散化等特点,原有的信息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应用的需求,而借助于GIS的强大功能,可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将GIS与传统的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它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 (一)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GIS-T集成了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不同于以往只处理统计数据的数据库系统(DBMS)和处理非地球坐标的计算机图形辅助设计软件(CAD)。在对象处理上比上述两类软件更加全面。即GIS-T所处理的事务对象具有空间地理特征,也具有统计信息特征。如一段公路,起迄点是它的地理特征,公路的造价、技术标准以及交通量等又具有统计数据特征。这些统计数据在纸介质地图上是难以描述的。GIS-T是空间分析技术、地图可视化及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其混合数据结构和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而独树一帜。 GIS-T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表层信息按其特性的不同进行分层,每个图层存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象集,如道路、桥梁、隧道等构成不同的图层,然后分层管理和存储。这样每个图层都有一个唯一的数据库表与其相对应,这个数据库表成为属性数据库,库中内容称属性数据。因此GIS-T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除了具备一般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输入、存储、查询和显示输出等基本功能外,更能够执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个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和决策服务。 目前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GIS-T的研究与开发,围绕着GIS-T产生了较多的研究课题,不同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的GIS-T的功能也有所区别。为了进行具体说明,可以通过定义3个功能组来获得一个通用的框架,这3个功能组是:数据治理(实现数据存储和维护)、数据操作(实现原始数据的创新)、数据分析或者建立可分析的模型。它们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数据存储是数据操作的前提,而数据的建模又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数据库治理系统 长期以来,交通部门要使用和维护大量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多个交通信息系统共

浅谈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与系统规划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 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给排水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所以其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工程所设计的所有内容, 分析问题,促进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城市规划;分析;设计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㈠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城市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 2.根据水源水质、水量,城市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自来水水质目标,选择处理工艺。 4.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管网等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5.确定水源地及其卫生防护措施。 ㈡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1.估算分区用水量。 2.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3.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㈢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1.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3.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 4.选择管材。 5.进行造价估算[1]。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㈠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排水体制。 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3.进行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雨、污水主要泵站数量、位置,以及水闸位置。 4.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 5.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6.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㈡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1.估算分区的雨水、污水排放量。 2.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3.确定排水干管的位置、走向服务范围、控制管径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㈢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方法在问世不久就迅速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基于互联网和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空间认知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本文将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产生、功能和作用等展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关键字:空间信息数据分析计算机 一.什么是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为“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它的发展,有时也称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二.GIS是如何产生的 15,000年前,在拉斯考克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20世纪初期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精选版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1.2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1.3 规划范围。 1.4 规划原则。 1.5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3.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3.2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 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4.1污水受纳水体。 4.2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4.3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4.4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 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5.1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5.2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5.3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5.4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第八章附则规定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审查批准、解释权归属等程序性内容。对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解释。 第二部分 规划图纸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的发展方向-WebGIS 摘要:比较了WebGIS和传统GIS的优缺点,论述了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介绍WebGIS的设计基础,包括技术难点、开发方法、实现方式和基本结构。 关键词:GIS;WebGIS Key words:GIS; WebGIS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WebGIS,compares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between WebGIS and traditronal GIS.The WebG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GIS, is dissertated.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e of designing WebGIS,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echnology,the methods of research,the modes of realization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1 引言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自从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GIS诞生以来,GIS如“星星之火”迅速发展,如今,GIS 正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并逐渐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国际上“数字地球”研究的兴起,传统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GIS面临着丰富的、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新一代GIS在组成结构和应用技术等方面与传统GIS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第三代Web技术的出现,WebGIS应运而生。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WebGIS是GIS发展的趋势,以现有网络为基础,建立基于Browser(浏览器)/Servers(服务器)的WebGIS,充分利用Web资源,向广大GIS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成为目前国际GIS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GIS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的标志。 2 传统GIS与WebGIS的比较 传统GIS在其诞生初期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理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弊端。如多数GIS都是基于文件共享的低级分布式结构,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由空间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在客户端采用GIS桌面系统进行远程文件调用。 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GIS通过因特网使功能得以扩展,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工具。通过因特网上的任一个节点,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3 WebGIS设计基础 3.1WebGIS技术难点 传统Web语言是被广泛使用的HTML,其实质只是一种文本显示语言,不利于表现类型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WebGIS因此而面临一些技术难点。 1)由于HTML仅仅擅长于数据表现,描述数据内部结构和联系的能力不强,不利于结构复杂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和集成。 2)地理信息数据由数以千计的不同组织维护,要对传统GIS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适应于Web表达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各个WebGIS需要资源和信息共享,要求GIS数据物理分散而逻辑集中。 3)WebGIS需要一定层次上的交互操作性,使得GIS数据参与多方面的应用,但HTML页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读书报告 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地理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输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空间地理信息,为地学研究和决策服务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数据、算法和人员五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算法为GIS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影响和协调其它几个组成部分。 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输入,显示和输出的外围设备等等。 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操作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软件 、系统开发软件 、GIS 软件,等等。 3.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及其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即指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空间数据结构包括栅格数据结构(显式表示 )和矢量数据结构(隐式表示 )两种。 3.1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它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确定它的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栅格数据的存储可以逐行进行,这与扫描数据的生成相一致;也可以分块进行,以适用于数据处理中的面状作业。栅格数据中,很多像元取相同的值,数据冗余明显,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设计产生了以下五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 全栅格式存储:用非压缩格式时,存放的是每个像元的灰度值。若每个象元规定N比特,则其灰度值范围可在0到2N—1之间;若每个象元只规定1比特,则灰度值仅为0和1,这就是所谓二值图像,0代表背景,1代表前景。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讲解学习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1.2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1.3 规划范围。 1.4 规划原则。 1.5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3.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3.2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4.1污水受纳水体。 4.2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4.3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4.4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5.1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5.2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5.3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5.4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 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第八章附则 规定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审查批准、解释权归属等程序性内容。对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解释。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1、城市区位图 2、城市总体规划总图。图纸中要明确标注规划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绿地用地,河流、铁路等要与其他用地明确区分。 3、城市污水设施及污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4、城市污水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5、城市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污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6、城市污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污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7、城市雨水设施及雨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8、城市雨水工程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9、城市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雨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10、城市雨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雨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11、城市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城市近期建设管道的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1 总则 1.0.1 为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1.0.6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1.0.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排水范围和排水体制

2.1 排水范围 2.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2.1.2 当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管渠纳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涉及邻近城市时,应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2.1.3 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其污水需要接人规划城市污水系统时,应进行统一规划。 2.2 排水体制 2.2.1 城市排水体制应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基本类型。 2.2.2 城市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和废水受纳体条件,结合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2.2.3 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 2.2.4 合流制排水体制应适用于条件特殊的城市,且应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3 排水量和规模 3.1 城市污水量 3.1.1 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源供水的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论文 系部:信息与机电工程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1班学号:2011202816 姓名:刘永波 2013 年12 月1 日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摘要: 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 业气候规划、大气污染监测管、道路交通管理、医疗、军事等五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地 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城市, 农业,大气,道路交通,医疗,军事 [正文]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的诸多类型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万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相关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GIS技术在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等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1].国家科委将其列入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MAPGIS,VIEWGIS,CITYSTAR,GEOSTAR等一批优秀国产GIS软件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GIS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1]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和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为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钟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GIS毕业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

GIS毕业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融为一体,在工程建设、环境监测、交通导航等方方面面得到普及应用,成为了重要的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工具,下面学术堂总结了近年来100个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GIS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GIS技术对工程测量的影响分析 2、GIS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GIS技术在国内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4、GIS技术在矿业权价款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5、GIS空间分析在学区划分中的应用 6、GIS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7、GIS在农村零售商店选址中的应用 8、GIS在绥化城区烟草物流配送路线优化中的应用 9、GIS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例 10、GIS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 11、GIS支持下的城市小区的居住适宜性分析研究 12、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 13、GIS专题数据采集与建库项目质检研究 14、OSM在极地GIS中的应用 15、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16、大数据背景下基于GIS的景观评价方法探究 17、大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8、地理信息系统对羌族文化旅游的价值 19、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20、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应用 2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2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24、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5、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26、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运用 27、高速铁路GIS平台研究与实现 28、基于AE的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研究 29、基于GIS的城市道路黑点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 30、基于GIS的城市道路数字化照明系统的设计 31、基于GIS的城市空间扩展预测 32、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以江门市为例 33、基于GIS的城市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34、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研究 35、基于GIS的城市院落形态分布特点研究分析 36、基于GIS的地铁站步行可达性研究 37、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浅谈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丽(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的缺陷,导致现阶段水资源消耗过大,对城市给排水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几个急迫性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规划设计城市 引言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系统、用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回用系统和雨水系统,但现阶段由于缺乏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导致现有水资源消耗过大,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乃至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认真思考与解决现存的问题,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几个急迫性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2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滞后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2 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2.3 排水体制规划混乱、排水体制的不合理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人员责任不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2.4 传统的给排水专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于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技术参数多、不定因素多,且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使城市给排水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刚从传统的给排水专业毕业的学生,因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进行宏观的分析论证,不适应城市规划多学科、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doc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转贴2010-01-22 10:07: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1年6月1日 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2]490号)的要求,由我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订的《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8—2000,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我部负责管理,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年12月21日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件《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编制而成。经建设部2000年12月21日以建标[200]282号文批准发布。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城市排水规划范围和排水体制、排水量和规模、排水系统布局、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通信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8号,邮编71003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韩文斌张明生李小林潘伯堂赵萍曹世法付文清张华刘绍治李美英 1.0.1 为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1.0.6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1.0.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2.1.2 当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管渠纳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涉及邻近城市时,应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2.1.3 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其污水需要接人规划城市污水系统时,应进行统一规划。

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 GIS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随之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的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 GIS 发展应用 0引言 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 技术。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指导GIS 研 究工作的开展。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肠eogarphiealIL-oflrmationSystem)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一方面,它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类学科,另一方面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综合而言它是为区域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加工与管理技术的学科池是一种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工具。 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地理信息系统(GSI)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 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3地理信息系统(GSI)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备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1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因此,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1.1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外围设备包括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1.2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1.3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1.4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1.5数据库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 管理数据库:行政办公、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测绘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测绘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数据。 技术数据库:所有的技术标准、设计书、技术文档说明等。 1/25万数据库:是全国1/25万数据库的分库,包括地形、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景观影象四个部分。 1/5万数据库。 1/1万数据库及基础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1/5千数据库(重点地区)。 数字正射影像库。 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境界数据库:包括国界、省界、地区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屯界等。

成都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的进展 摘要: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常占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因此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已定管线下的优化设计、管线的平面优化布置和雨水径流模型的研究3方面论述了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发展中出现的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今后仍需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和完善其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排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平面布置径流模型 0 引言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防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其中,生活住宅区和工矿企业的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投资一般占整个排水系统的投资70%左右[1]。因此,设计时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尽量降低管道系统的基建费用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是:设计人员在掌握了较为完整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后,按照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原则,确定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然后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以水力计算图或水力计算表及有关的设计规定作为控制条件,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进行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求出各管段的管径、坡度以及在检查井处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中,一般只是凭经验对管段的管径和坡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但其合理程度受到设计人员个人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多数计算采用反复查阅图和表的方法进行,工作效率低,时间长,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在经验总结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各种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或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发展到了以定量和半定量为标志的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设计和管理”的阶段。与此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给水排水系统,开展了最优化的研究和实践[2]。为了探求排水管道系统的最优设计计算方法,国内外许多科研、设计、教学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从研究成果来看,应用计算机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计算,不仅把设计人员从查阅图表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加快了设计进度,而且整个排水管道系统得到了优化,提高了设计质量。所确定的最优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可降低10%以上的工程造价[3]。 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设计计算主要涉及到3方面的内容:(1)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埋深的优化设计;(2)管线平面布置的优化选择;(3)雨水径流模型的建立。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通常具备溢流设施,用以限制输送至当地污水处理厂的水量。由于溢流出来的雨水也就近排入河道,因此从水量角度而言,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排水区域的影响与分流制雨水系统实际上是相同的[4]。 1 已定管线下的管道系统优化设计 对于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埋深的优化设计问题,国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