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中医养生提出形神共养、协调阴阳、 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 保精、通调气血、三因调摄等原则。
二、 中医养生的原则
法天顺地 形神共养 动静结合 协调平衡
(一)顺四时而养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 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 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 人类不仅从自然界摄取 营养、水分、空气和阳 光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 的需要,而且,也在自 然界的影响下,生活、 学习和工作。“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因而提 出了“天人相应”的理 论,用以说明人与自然 息息相关的关系。
春夏养阳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选 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 之物。如葱、枣、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热、大辛 之物,如参、茸、附子等。因为少吃苦寒之食,可避 免伤阳气,多食辛味食物可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 制约肺气的宣发。
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热食,以温为宜。饮冷无度会使胃 肠受寒,引起疾病。故有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 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
在夏季,宜晚些入睡, 以适应自然界阳气的不 足,早些起床,以顺应 阳气的充盛。夏季多阳 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 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 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 长之气。由于夏天中午 气温特别高,而晚上睡 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 睡,以恢复底劳,保持 充沛的精力。
夏月暑热湿盛,宜防暴晒,也不能只图一时 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 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时亦不可让 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亦要注意室 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在树荫下、水亭中、过 道里、凉台上乘凉的时间不宜太长,夏夜室 外乘凉归寝不可太晚。
具体保健预防方法,大致可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a、扶正培本,增强抗病能力
常用药物为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每周可 服用3天,隔日服用,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 六味地黄丸。 b.注意节气前后的调养 肝病应在惊蛰、春分等节气前后l周左右时间 内,服用对症药物(具体药物可遵医嘱)。 c.冬病夏治与春病冬治 哮喘病患者,内服药,以温肾壮阳为主,如: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外敷药可用白芥子、 细辛、生姜等捣汁调糊,贴于穴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