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药物化学维生素
- 格式:ppt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19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02课程名称:药物化学英文名称:Medicinal Chemistry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108 讲课学时:72 实验学时:36学分:6适用对象:药学专业选修课程: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以重点常用药物为中心,讲授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抗生素、化学治疗药、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维生素、新药设计与开发共12章节内容,介绍学生所必须把握的药物化学知识,专门是与药物有关的化学〔包括体内、体外两方面〕内容,并深入浅出地介绍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作用模式同时也兼顾到同类药物的共同规律性的内容。
以期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1.了解药物化学的起源与进展及我国药物化学的现状,熟悉药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方向。
了解药物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熟悉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及化学名和命名规那么;了解商品名的作用及命名要求。
2.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学习本门课,明白得原理和经历规律相结合;分章把握和系统总结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科学实验,通过科研实践积存的体会和实验数据能够更好地补充和丰富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
3.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期末总成绩为:平常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的起源与进展;2.药物的命名;【课程考核要求】1.把握药物、药物化学的定义;2.把握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把握药物化学的研究任务;4.了解药物化学的近代进展;【重点和难点】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以及药物的命名;【复习摸索题】1.药物的化学命名能否把英文化学名直译过来?什么缘故?2.简述药物的分类?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冷静催眠药【教学内容】1.异戊巴比妥;2.地西泮;3.酒石酸唑吡坦;【课程考核要求】1.熟悉冷静催眠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第十二章 维生素 Vitamin维生素(Vitamin )是维持人类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主要作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事物中摄取。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异,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20世纪70年代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把确认的13种维生素分成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各类维生素参见课本表11-1和11-2。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Fat Soluble Vitamins维生素A 醋酸酯 Vitamin A AcetateOO1931年从海洋鱼的鱼油中分离出视黄醇(Retinol ),并确定了它的结构。
它是维生素中结构被阐明的最早的一个化合物。
Retinol 的侧链末端为羟基,链上的四个双键均为反式,称为维生素A 1。
后来从淡水鱼肝中分离得到的另一种Vitamin A ,即3-脱氢Retinol ,称为维生素A 2,较维生素A 1的环上多了一个双键,生物活性为A 1的30~40%。
维生素D 3 Vitamin D 3CH 2HOHVitamin D 种类很多,目前至少有10种,以D 2和D 3最重要。
两者的结构十分相似,其差别只是D 2比D 3在侧链上多一个甲基和双键。
维生素D3本身无活性,进入人体后必须先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经25-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基维生素D3,然后再经过肾近侧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25-羟基维生素D 3-1α羟化酶催化形成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Calcitriol ),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活性物质。
现在认为Calcitriol 是一种激素,而维生素D3则是激素原。
维生素E 醋酸酯 Vitamin E AcetateOO O分子中的羟基为活性基团,且必须与杂环氧原子成对位。
苯环上甲基数目减少或位置改变均导致活性降低;缩短或除去分子中侧链,活性降低或消失。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Water Soluble Vitamins维生素C Vitamin COOHOH HOOH HO本品分子中含有连二烯醇的结构,由于2个烯醇羟基极易游离释放出H +,虽不含羧基,水溶液显酸性。
药物化学章节测试题 第 十 二 章 维生素一、单项选择题12-1、下面哪一项叙述与维生素A 不符A. 维生素A 的化学稳定性比维生素A 醋酸酯高B. 维生素A 对紫外线不稳定C. 日光可使维生素A 发生变化,生成无活性的二聚体D. 维生素A 对酸十分稳定E. 维生素A 的生物效价用国际单位(IU )表示 12-2、在维生素E 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OOOOOOOOOOOOOOOOHA.B.C.D.E.12-3、说维生素D 是甾醇衍生物的原因是A. 具有环戊烷氢化菲的结构B. 光照后可转化为甾醇C. 由甾醇B 环开环衍生而得D. 具有甾醇的基本性质E. 其体内代谢物是甾醇12-4、维生素D 在下列哪一项上与维生素的概念不符A. 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机能所必需的微量物质B. 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不能在体内合成C. 不是细胞的一个组成部分D. 不能供给体内能量E. 体内需保持一定水平 12-5、维生素D 3的活性代谢物为A. 维生素D 2B. 1,25-二羟基D 2C. 25-(OH )D 3D. 1Α,25-(OH )2D 3E. 24,25-(OH )2D 312-6、维生素C 中酸性最强的羟基是A. 2位羟基B. 3位羟基C. 4位羟基D. 5位羟基E. 6位羟基12-7、维生素A 2的生物效价为维生素A 1的A. 90%B. 70%C. 60%D. 50%E. 40%12-8、在维生素E 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A. α-生育三烯酚B. β-生育三烯酚C. α-生育酚D. β-生育酚E. γ-生育酚12-9、维生素C 有酸性,是因为其化学结构上有:A. 羰基B. 无机酸根C. 酸羟基D. 共轭系统E. 连二烯醇12-10、下列哪一项叙述与维生素的概念不相符合A. 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机能所必需的微量物质B. 只能从食物中摄取C. 是细胞的一个组成部分D. 不能供给体内能量E. 体内需保持一定水平二、配比选择题 [12-11-12-20]A. 维生素A 醋酸酯B. 维生素HC. 维生素DD. 维生素CE. 维生素E12-11、用于治疗眼干症、夜盲症、皮肤干燥等 12-12、用于酸化尿、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 12-13、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症,间歇性跛行 12-14、预防佝偻病、骨软化病 12-15、用于生物素酶缺乏的儿童A.B.HHON H H NSOH HH OHOHO OC.D.OO HOOH OHOH HE.OH12-16、维生素A 1的化学结构是12-17、维生素E的化学结构是12-18、维生素H的化学结构是12-19、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是12-20、维生素D2的化学结构是[12-21-12-25]A. vit B6B. vit D3C. vit ED. vit HE. vit C12-21、又名:生育酚12-22、又名:抗坏血酸12-23、又名:吡多辛12-24、又名:胆骨化醇12-25、又名:生物素[12-26-12-30]A. 苯异咪唑核苷酸B. 吡啶C. 异咯嗪D. 噻唑E. 连二烯醇12-26、VB6的重要结构部分12-27、VB12的重要结构部分12-28、VC的重要结构部分12-29、VB1的重要结构部分12-30、VB2的重要结构部分三、比较选择题[12-31-12-35]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a和b都是D. a和b都不是12-31、水果中含量丰富12-32、脂溶性维生素12-33、存在几何异构体12-34、有较强的酸性12-35、人体不能自身合成[12-36-12-40]A. 抗坏血酸B. 盐酸吡多辛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2-36、属水溶性维生素12-37、属脂溶性维生素12-38、能与硼酸形成络合物12-39、用光学活性体12-40、用于防止坏血病四、多项选择题12-41、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K1D. 氨苄西林E. 核黄素12-42、维生素C在体内可被代谢为A. l-苏阿糖酸B. l-木糖C. 草酸D. 2,3-二酮古洛糖酸E. 木质糖12-43、易被氧化的维生素有A. 维生素AB. 维生素HC. 维生素ED. 维生素D2E. 维生素C12-44、应避光,密闭保存的维生素有A. vit EB. vit CC. vit DD. vit B1E. vit K12-45、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环外的4个双键必须与环内双键共轭B. 增加环内双键的数目,活性增加C. 双键被饱和,活性下降D. 增加环内双键的数目,活性下降E. 遇lewis酸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脱水vitamin A,活性下降12-46、下列药物的立体异构体作用强度不同A.葡萄糖B. 萘普生C. 维生素CD. 维生素HE. 维生素A12-47、下面维生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B. 本品可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有三个互变异构体,其水溶液主要以烯醇式存在C. 抗坏血酸分子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故有8个光学异构体D. 本品水溶液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去氢抗坏血酸,氧化速度由pH和氧的浓度决定,且受金属离子催化。
第八章抗生素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是AA.头孢氨苄B.头孢克洛C.头孢哌酮D.头孢噻肟E.头孢噻吩2.青霉素钠在室温和稀酸溶液中会发生哪种变化DA.分解为青霉醛和青霉胺B.6-氨基上的酰基侧链发生水解C.Β-酰胺环水解开环生成青霉酸D.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青霉二酸E.发生裂解生成青霉酸和青霉醛酸3.Β-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CA.干扰核酸的复制和转录B.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C.抑制粘肽转肽酶的活性,阻止细胞壁的合成D.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E.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4.氯霉素的化学结构为B5.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AA.大环酯类B.氨基糖苷类C.β-酰胺类D.四环素类E.氯霉素类6.下列哪一个药物不是粘肽转肽酶的抑制剂DA.氨苄西林B.氨曲南C.克拉维酸钾D.阿齐霉素E.阿莫西林7.对第八对颅脑神经有损害作用,可引起不可逆耳聋的药物是:CA.大环酯类抗生素B.四环素类抗生素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D.β-酰胺类抗生素E.氯霉素类抗生素8.阿莫西林的化学结构式为 CA. OB. ONH2C.ONH2HO D.CC22CC22CCl22CCl22a. b. c.d.e.SO2CH3CHOCCl22OH. H2ONHHONHSO OH9.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的损伤,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BA.氨苄西林B.氯霉素C.泰利霉素D.阿齐霉素E.阿米卡星10.下列哪个药物属于单环β-酰胺类抗生素BA.舒巴坦B.氨曲南C.克拉维酸D.甲砜霉素E.亚胺培南二、多选题1.下列药物中,哪些药物是半合成红霉素的衍生物ABDA.阿齐霉素B.克拉霉素C.甲砜霉素D.泰利霉素E.柔红霉素2.下列药物中,哪些可以口服给药ACEA.琥乙红霉素B.阿米卡星C.阿莫西林D.头孢噻肟E.头孢克洛3.氯霉素具有下列哪些性质BDEA.化学结构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临床用1R,2S(+)型异构体B.对热稳定,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可发生水解C.结构中含有甲磺酰基D.主要用于伤寒,斑疹伤寒,副伤寒等E.长期多次应用可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损伤,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4.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EA.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的侧链结构相同B.四环素类抗生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C.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由于侧链中都含有游离的氨基,都会发生类似的聚合反应D.克拉维酸钾为β-酰胺酶抑制剂,仅有较弱的抗菌活性E.阿米卡星仅对卡拉霉素敏感菌有效,而对卡拉霉素耐药菌的作用较差5.红霉素符合下列哪些描述ACEA.为大环酯类抗生素B.为两性化合物C.结构中有五个羟基D.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E.对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6.下列哪些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活性的ACEA.青霉素钠B.氯霉素C.头孢羟氨苄D.泰利霉素E.氨曲南7.头孢噻肟钠的结构特点包括:ADA.其母核是由β-酰胺环和氢化噻嗪环拼和而成B.含有氧哌嗪的结构C.含有四氮唑的结构D.含有2-氨基噻唑的结构E.含有噻吩结构8.青霉素钠具有下列哪些性质ABA. 在碱性介质中,β-酰胺环破裂B. 有严重的过敏反应C.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D. 6位上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E.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效9.下述描述中,对阿莫西林哪些是正确的ABEA. 为广谱的半合成抗生素B. 口服吸收良好C. 对β-酰胺酶稳定D. 易溶于水,临床用其注射剂E.室温放置会发生分子间的聚合反应10.克拉维酸可以对下列哪些抗菌药物起增效作用:ABA. 阿莫西林B. 头孢羟氨苄C. 克拉霉素D. 阿米卡星E. 土霉素三、问答题1.天然青霉素G有哪些缺点?试述半合成青霉素的结构改造方法。
药物化学辅导教案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第十一章维生素Vitamin基本要求1.熟悉各类维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类型。
2.掌握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3.熟悉各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化学合成方法和药物的作用靶点。
基本概念1.掌握代表药物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2.熟悉上述代表药物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方法和化学合成方法。
教学学时:3学时重点、难点和要点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人类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主要作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事物中摄取。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异,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20世纪70年代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把确认的13种维生素分成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各类维生素参见课本表11-1和11-2。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Fat Soluble Vitamins维生素A醋酸酯Vitamin A AcetateOO1931年从海洋鱼的鱼油中分离出视黄醇(Retinol),并确定了它的结构。
它是维生素中结构被阐明的最早的一个化合物。
Retinol的侧链末端为羟基,链上的四个双键均为反式,称为维生素A1。
后来从淡水鱼肝中分离得到的另一种Vitamin A,即3-脱氢Retinol,称为维生素A2,较维生素A1的环上多了一个双键,生物活性为A1的30~40%。
维生素D3 Vitamin D3HCH2HOVitamin D种类很多,目前至少有10种,以D2和D3最重要。
两者的结构十分相似,其差别只是D2比D3在侧链上多一个甲基和双键。
维生素D3本身无活性,进入人体后必须先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经25-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基维生素D3,然后再经过肾近侧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25-羟基维生素D3-1α羟化酶催化形成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Calcitriol),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活性物质。
第十二章: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药物的代谢反应学习目的:在药物的生产、制剂、贮存、调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均会由于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药物的变质反应发生。
变质反应的结果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通过目章的学习,为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打下基础。
知识要求:1、掌握影响药物稳定性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药物贮存保管的原则和方法;2、熟悉药物变质反应的类型和过程、二氧化碳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药物的物理性及化学性的配伍变化、影响药物变质的外界因素和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3、了解药物的其他变质反应的类型及药物代谢反应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能力要求:能应用药物贮存保管的原则和方法,解决药物在调配、制剂、分析、贮存保管、使用时可能发生的化学稳定性及变质反应的问题;学会常用的保证药物稳定性的办法。
课时:4导入新课: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引起稳定性的变化和变质反应的发生。
是指药物在生产、制剂、贮存、调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即质量发生了改变。
药物的代谢反应是指药物经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后,在各种酶系的催化作用下,使药物的分子结构一般会发生改变,包括官能团的增减、变换和分子的结合或降解。
这些反应决定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也控制着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和作用过程。
第一节:药物的化学稳定性药物变质反应的类型: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异构化反应、脱羧反应及聚合反应等。
其中,以药物的水解反应、氧化反应最为常见。
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药物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一.药物的水解性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易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一定含用易被水解的基团,由于药物中这些易被水解的基团多种多样,所以构多种多样的水解类型。
其中以盐类的水解、酯的水解、酰胺的水解和苷的水解较为常见。
(一)药物的水解过程1、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是组成盐的离子键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当溶液中水解产生的弱酸或弱碱超过其溶解度时,则由溶液中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