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高压电线触电事故。
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高空作业车触碰到高压电线,结果造成一名施工人员触电身亡。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被责令停工整顿,并被处以巨额罚款。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对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没有足够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案例二,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某工厂的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定期检修,导致设备老化严重。
一天,工厂内一台老化严重的电气设备发生了短路,引发了严重火灾,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工厂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的计划,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案例三,电力设备操作失误引发爆炸。
某电力公司的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压电力设备的操作时,由于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导致了设备的短路,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操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电力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
希望各个单位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和电力设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依赖于电力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尽管电力技术和安全标准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电流依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损伤或者伤害,从而带来生命危险或者身体伤害。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16个触电事故案例及其分析,以此提高大家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1:电气工人工作时触电身亡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事件。
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市,一名电器维修工人在工作时触电身亡。
死者名叫彼得·佩尔蒂耶,当时他正在一个大楼的电气室工作,准备重新恢复供电。
据报道,佩尔蒂耶在较高电压下工作,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项事件显示出了电气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标准。
另外,该事件也强调了地质和其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工人在工作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他们会面临生命威胁。
事件2:电梯电击事故导致22人中毒在中国,电梯电击事故已经越来越常见。
2018年12月,一家万达广场就出现了一起电梯触电事故。
当时,22人进入该电梯,发现电梯已经停电,他们试图打开电梯门寻求救援。
当电梯门被推开时,22人同时触电,并且因为电击而失去意识。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这些人送往附近的医院。
随后,消息爆出,这些人中有13人因触电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中5人受伤较重。
事实上,许多电梯电击事件都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不合规的维护而导致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电梯的安全标识和说明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电梯和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3:校园变电站触电导致一名中学生死亡2019年3月29日,在中国广西,一名中学生因触电身亡。
该学生被发现被卡在位于其所在学校的变电站中,其身体已经变形,经过检查确诊为触电身亡。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电气事故是在电力行业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安全事故,其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电气事故的案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案例1:电动汽车充电器引发火灾2017年,某小区停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器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车辆起火。
很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其他汽车,造成多辆车辆受损,并威胁到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制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可能是充电器内部的电路短路、电线连接不良或者绝缘材料损坏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引发了火灾。
防范措施:1. 购买合格的充电器和电动汽车,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和有信誉的生产厂商。
2. 定期对充电器和电动汽车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电气系统的巡检。
3. 在充电过程中,不要离开家或车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能够及时警示和控制火灾蔓延。
案例2:工厂电气设备引发触电事故2019年,某工厂一名工人在维修电气设备时不慎触电,导致其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存在问题,导致电流外漏,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分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绝缘失效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绝缘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湿气、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产生了电流外漏。
防范措施:1.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
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和积水,定期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等。
2.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操作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并佩戴绝缘手套和隔离工具,以减少触电的风险。
3. 安装漏电保护器和过电压保护器,及时检测并切断电源,防止电流外漏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员工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一、引言电力行业作为国家能源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吸取事故教训,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本文对近期发生的电力事故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二、事故案例分析1. 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等基本措施落实不到位案例一:某输电管理所对某35kV线路停电登检,其中一段与10kV线路共杆塔架设,35kV线路在上层,10kV线路在下层。
工作前,10kV、35kV线路均停电、验电悬挂接地线。
然而,工作过程中10kV线路送电,导致3名工作班成员1死2伤。
案例二:某供电所开展拆除10kV空线作业。
该杆塔有2回10kV线路,一回在上方,运行状态。
待拆除空线在下方。
作业人员未进行验电,登杆后挂接地线。
在先挂好B相后,由于挂不到AC相,爬到电杆顶上,此时碰触到运行线路触电死亡。
2. 安全距离不够的线路未停电案例:某供电所开展10kV线路拆除作业。
杆塔西侧待拆除线路在检修状态,东侧2回10kV线路分上下两层在运行状态。
工作任务结束后,工作负责人看见塔上电缆搭在第二台钢塔横担上,随即上塔处理,准备从塔的西面移至东面准备抬电缆时,后颈部碰触到带电线路触电死亡。
3. 违章操作、麻痹大意案例:某施工单位在正常运行的10kV QL线上方搭建竹跨越架。
10kV QL线99-100号杆段上方有带电运行的35kV TJ线跨越,最短距离5.37米。
由于10kV QL线跨越架倒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三、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3. 人员素质不高,违章操作、麻痹大意。
4.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四、预防措施及建议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4. 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电工工作中的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电工工作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高压电线维护、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等作业中。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常见的电工工作安全事故案例,探讨产生事故的原因,以期提高电工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 案例一:电气设备未正确接地导致触电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电工在安装电气设备时未将设备正确接地,导致设备本体充电。
当他接触设备时,不慎触电身亡。
经调查发现,该电工对设备的接地原理不熟悉,且未穿戴好绝缘手套。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电工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务必要了解设备的接地原理,确保设备能够正确接地,同时做好个人绝缘保护,避免触电伤害。
2. 案例二:高空作业中发生坠落事故一支电力检修队在高压输电线路维修时,一名电工未系好安全带,误觉得踏空而坠落。
由于高处工作环境复杂,队友未能及时发现,导致电工受伤。
这一事故反映了高空作业中安全带的重要性,电工在高处工作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安全带,并注意脚下踩踏,提高警惕,确保自身安全。
3. 案例三:电焊作业引发火灾一名电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未注意周围的可燃物,导致火花飞溅引发火灾,造成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
事后调查发现,电工未在电焊周围设置好防护措施。
这起事故提醒电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注意周围环境并设置好防护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熟悉电焊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工作安全。
4. 案例四:电力设备维修时未切断电源导致触电事故一名电工在维修电力设备时,未切断电源就开始维修,导致不慎触电并受伤。
经查明,电工未按规定先将电源切断,并未穿戴好绝缘服装。
这一案例警示电工在维修电力设备时,务必先切断电源,并做好绝缘防护,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工工作中,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工们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提醒广大电工朋友们时刻关注工作安全,不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电力安全事故是指在电力生产、输送、供用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几起电力安全事故案例,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电力施工事故。
某施工单位在进行电力线路施工时,因未按规定使用绝缘工具,导致工人触电身亡。
经调查发现,施工单位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未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督促,同时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忽视了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同时在施工现场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案例二,电力设备故障事故。
某企业的电力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停电时间过长,造成生产损失和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经过调查,发现该企业平时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及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对电力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及时,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企业应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案例三,电力供电事故。
某地区因暴雨导致电力供电线路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电力供电系统缺乏必要的防灾备案和紧急应对措施,导致停电时间过长,给用户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电力供电系统缺乏必要的防灾备案和紧急应对措施,未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电力供电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监测和维护,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结论:通过以上几起电力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不到位、设备维护不及时、应急预案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因此,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电力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生产、输送、供用等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电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随着地区用电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厂内部电气设备承载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生产期间厂内安全事故率明显上升,从而影响到了电厂工作系统的稳定性。
以下是WTT分享给大家的关于2021最新电厂安全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12021年4月19日无锡供电公司220kV石塘湾变电所25331闸刀因控制回路绝缘不良而带地线自动合闸, 220kV母差保护动作跳闸,导致变电所全停电。
220KV变电所全停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单位、居民的用电,面临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一事故令我们发人深醒。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26日下午14时左右,北京多名网友发微博称望京桥附近出现巨响,有网友称系太阳宫热电厂爆炸。
从网友发布的照片看,电厂附近烟雾缭绕,附近马路上有大量碎片。
据附近居民介绍,爆炸当时声响“震耳欲聋”,爆炸冲击力很大,数百米内有震感,房瓦被震飞,炸碎的砖石瓦砾等散落到电厂外的道路上,热电厂的一栋厂房被炸塌一角,导致西坝河路一度无法通行。
据北京消防总队119调度指挥中心证实,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公园东侧的一个热电厂发生爆炸。
该指挥中心下午14时05分左右接警后,共派出7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现场并无明火。
北京市急救中心120热线14时09分也接到电话,到现场后发现,爆炸造成两死一伤,均为该厂女工,其中一名大面积烧伤。
死者遗体及伤者均被送往积水潭医院。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3发生事故日期:1987年4月4日14日15时32分,发生事故地点:清镇电厂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原因:防护装置缺乏,伤亡情况:死亡1人,事故简要经过:起架工郭xx等三人带领民工六人上烟囱提升盘。
当吊盘由196米提升到197。
5米时,六个倒链中有两个已提满行程。
这时郭xx和郭xx两人各换一个倒链。
在取下倒链钩子时,引起吊盘轻微晃动。
此时民工杨xx站在吊盘较高的一侧(因六名民工拉倒链不同步而产生倾斜,盘径5。
2024近期电力事故案例及分析报告引言电力事故是指在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不稳定。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力事故进行及时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2024年近期发生的一些电力事故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措施。
案例一:供电中断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3月10日的凌晨,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供电中断事故。
这一事件导致该城市大范围停电,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和分析,发现该事故是由于一台关键变压器的故障引起的。
该变压器长时间持续运行,导致其内部温度过高,并最终发生了过载和短路。
由于该变压器是该城市的主要供电设备之一,一旦其损坏导致停电,整个城市的供电系统就会受到影响。
教训与改进措施此事故给我们提出了重要的教训。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力设备,特别是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以防止类似的故障发生。
其次,应加强对变压器等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以便在主要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供电。
案例二:火灾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5月15日的一个工业园区内发生了一起电力火灾事故。
该火灾造成了多家工厂的损失,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事故调查人员的调查,发现该火灾是由于一次供电线路的短路引起的。
该线路的绝缘层损坏,导致电流流过绝缘层并引发了火灾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线路的绝缘层在过去几年中没有得到适当的检查和维护,这导致了绝缘层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发生。
教训与改进措施该事故揭示了我们对绝缘层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绝缘层的制度,并对老化和损坏的绝缘层及时进行更换。
此外,对于工业园区这样的特殊场所,应加强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
案例三:电击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7月20日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电击事故。
电力事故案例统计报告电力事故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供电中断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电力事故的发生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电力事故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列举10个电力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1. 2003年美国东北部停电事故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导致5000万人受到影响。
该事故起因是一条高压输电线路因树木短路而导致故障,最终引发了整个电网的瘫痪。
该事故揭示了电力系统中潜在的单点故障风险,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2.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多次核泄漏事故。
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并对周边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该事故揭示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核事故的不足之处,对全球核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2014年中国南方电网停电事故2014年1月20日,中国南方电网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停电事故,导致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大面积停电。
该事故起因是一条输电线路因冰雪天气导致杆塔倒塌,引发了电网的瘫痪。
该事故揭示了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脆弱性,对电力系统抗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4. 2018年印尼巴厘岛电力事故2018年8月5日,印尼巴厘岛发生了一起电力事故,导致岛上大部分地区停电长达数小时。
该事故起因是一条输电线路因树木短路而导致故障,引发了电网的瘫痪。
该事故揭示了输电线路的潜在风险,对线路检修和树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5. 2019年巴西圣若泽发电厂事故2019年1月25日,巴西圣若泽发电厂的一座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大规模环境破坏。
该事故揭示了尾矿库的安全隐患,对矿山和发电厂的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2020年印度古晋火灾事故2020年8月13日,印度古晋一座化工厂发生火灾,导致多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电力安全事故经典案例分析1.常州某工厂电气火灾事故事故简述:该工厂是一家制鞋企业,2014年3月10日下午2点左右,该厂的一名员工在在设备上操作时发现烟雾从设备中飘出,随即发出警报。
该厂员工在紧急撤离后,该厂立即向当地消防部门报告。
经过初步调查,该起事故发生在该厂二楼的电气线路上,起火点周围存在大量积尘,引发了火灾。
据悉,该工厂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并且电线缆未经过专业的检查和维护,导致电气火灾发生。
事故后果:该事故造成工厂损失约50万元,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案例分析: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路线路存在问题,以及缺乏定期维护和清洁。
因此,企业需要将电气线路维护和清洁作为重要的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另外,在人员安全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火意识,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广西一酒店电源短路引爆安全事故事故简述:2016年,广西南宁市一家酒店发生电源短路引爆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余27人受伤。
初步调查显示,该酒店使用的是临时电源箱,而电源箱的质量不合格,导致电源短路。
事故后果: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酒店使用的电源箱质量不合格,同时酒店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这一事件提示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关键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上需谨慎,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上海市一家工厂工人触电身亡事故事故简述:上海市一家工厂的一名工人在施工时触电身亡。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工人在施工时没有按照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导致触电身亡。
事故后果:该事件造成了一名工人的死亡,对工厂和工人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
案例分析: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工人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知识的普及,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1、事故经过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
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
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
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
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1、事故经过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引言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发电厂作为电力行业的核心单位,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
然而,近年来,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结合几起典型案例,分析这些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火灾事故事故概述:某电力发电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 1. 系统缺陷:火灾的发生很可能是由于电力设备的故障引起的。
电力设备长期运行,会产生磨损和老化现象,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火灾事故。
2. 应急响应不当: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应急救援措施不力,消防装备不足,没有及时控制火势的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事故现场人员没有接受过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应急自救技能。
3. 安全管理漏洞:发电厂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后的处置工作无序,不协调。
案例二:电气触电事故事故概述:某发电厂发生电气触电事故,导致多名工人受伤。
案例分析: 1. 人员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有工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未切断电源或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人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意识和技能。
3. 安全监管不严格:发电厂未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没有严格监督人员的作业行为,也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作业的行为。
案例三:锅炉爆炸事故事故概述:某电力发电厂锅炉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案例分析: 1. 设备老化失效:锅炉是发电厂的核心设备,长期运行容易出现磨损和老化,如果未能及时检修和更换,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2. 运行参数异常:锅炉的运行参数超过了安全范围,例如压力过高、温度过高等,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电力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从事电力供应、电力设施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该公司下辖多个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为我国部分地区提供电力保障。
2019年6月,该公司某输电线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电力设施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国家电力监管机构介入调查,并对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二、事故经过2019年6月10日,某电力公司某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大量电力设施损坏。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修队伍进行抢修。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为输电线路绝缘子老化,导致绝缘子失效,造成线路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导致大量电力设施损坏。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事故发生前,该输电线路已运行多年,部分绝缘子存在老化现象。
由于该公司在设备运维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2. 运维管理不到位:该公司在设备运维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运维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3. 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事故发生时,负责该输电线路运维的技术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事故扩大。
4. 应急预案不完善:该公司应急预案存在缺陷,未能有效应对此类事故,导致事故处理不及时。
四、事故处理及处罚1. 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对某电力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包括罚款、吊销相关责任人资格证书等。
2. 某电力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被责令停产整顿,并支付事故处理费用。
3.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加强了设备运维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是一起典型的电力法律安全事故,暴露出我国电力行业在设备运维、技术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对本案例的几点分析:1. 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设备运维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
2. 电力企业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安全用电》课程设计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班级: 11机电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05日
电力安全事故实例分析
一、江西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4月30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山东东方腾飞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华能海南东方电厂#2机组锅炉施工现场,发生一起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此前的4月26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东方项目部技术科长,向腾飞公司交付了《散件刚性梁安装作业指导书》,并做了技术交底。
4月30日,根据江西东方项目部安排,腾飞公司进行前水冷壁中部刚性梁吊装工作。
下午16点左右,由起重工指挥吊车开始起吊刚性梁组合件,组合件重吨,17点左右,吊到就位高度,用5个5吨、2个3吨的链条葫芦接钩。
接钩和就位过程中,共有7名作业人员站在上部刚性梁上拉葫芦,其中2人安全带挂在上部水冷壁葫芦链条上,5人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的链条葫芦上,由一人统一指挥,协调葫芦提升,19点35分左右,刚性梁左侧第一个5吨链条葫芦上部钩子突然断裂,其余6个吊点的链条葫芦也相继断裂,导致刚性梁组件坠落。
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组件的链条葫芦上的5人随着一起下落;安全带挂在上部水冷壁葫芦链条上的2人被安全带吊在空中。
事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
目前,事故正由当地安监部门组织调查。
事故原因分析:一是山东腾飞公司施工人员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即“两台及两台以上链条葫芦起吊同一重物时,重物的重量应不大于每台链条葫芦的允许起重量”,使用5个5吨、2个
3吨的链条葫芦起吊吨的刚性梁组合件。
二是现场施工人员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将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组合件的链条葫芦上。
三是江西火电建设公司东方项目部和江西诚达监理公司对分包单位施工技术方案审查不严格,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二、东北齐齐哈尔超高压局高处坠落人身死亡事故:
5月8日至15日,东北电网有限公司齐齐哈尔超高压局送电工区按计划进行500千伏冯大Ⅰ号线更换绝缘子作业。
5月12日,第三作业组负责人带领8名作业人员,进行103号塔瓷质绝缘子更换为合成绝缘子工作。
塔上2名作业人员邢某某、乌某在更换完B相合成绝缘子后,准备安装重锤片。
邢某某首先沿软梯下到导线端,下午14时16分,乌某在沿软梯下降过程中,从距地面33米高处坠落,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一是作业人员沿软梯下降前,安全带保护绳扣环没有扣好、没有检查,发生脱扣。
二是在沿软梯下降过程中,没有采用“沿软梯下线时,应在软梯的侧面上下,应抓稳踩牢,稳步上下”的规定操作方法,而是手扶合成绝缘子脚踩软梯下降,不慎坠落。
三是工作负责人没有实施有效监护,没有及时纠正违规的下梯方式。
事故暴露问题:一是人员违章问题突出。
作业人员在工区对软梯使用方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然使用过去习惯性的做法,表现出对规定和要求的漠视,暴露出反违章工作开展不力。
二是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员工实际操作技能较差,基本技能欠缺。
三是安全意
识和风险意识不强。
对沿软梯上下的风险估计不足,在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过程中,都没有强调软梯的使用。
三、湖南常德电业局触电人身死亡事故:
5月15日,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电业局电厂留守处,按计划对110千伏桃源变,进行10千伏Ⅱ段部分设备年检,办理了第一种工作票,主要工作任务为:10千伏314、312、308、306、302开关柜小修、例行试验和保护全检等工作,3×24TV(电压互感器)本体小修和例行试验等工作。
8时30分,运行人员操作完毕,布置好安全措施,许可开工。
8时40分左右,工作负责人向现场9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底,随后开始10千伏Ⅱ段母线设备年检作业。
按照作业指导书分工,开关班4人进行开关检修工作,其余人员进行高压试验和保
护检验工作。
工作开始后,工作负责人安排开关班成员刚某(死者)进行314小车清扫,其余1人进行312间隔检修,1人到屏后用开关柜专用内六角扳手打开302、306、308、312、314等5个间隔的后下柜门,1人在屏后进行柜内清扫。
随后工作负责人回到屏前向高压试验人员交代相关工作。
负责打开后柜门的人员将下柜门打开后,把专用扳手随手放在312间隔的后柜门边的地上,到屏前协助检修312间隔。
刚某清扫完314小车后,自行走到屏后,移开拦住3×24TV后柜门的安全遮拦,用放在地上的专用扳手卸下3×24TV后柜门2颗螺丝,打开后柜门准备进行清扫,9时06分,开关柜内带电母排B相对其放电,9时38分,经抢救无效于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一:是刚某在未经工作负责人安排或许可的情况下,自行走到屏后,擅自移开3×24TV开关屏后所设安全遮拦,无视3×24TV屏后门上悬挂的“止步,高压危险”警示,打开3×24TV后柜门,造成触电。
二:是工作负责人班前交底有遗漏,对工作票上的“3×24TV后门内设备带10千伏电压”漏交待;并对现场工作人员监护不到位。
三:是工作票签发人没有针对屏前和屏后均有工作的情况,增设相应的监护人。
四:是3×24TV开关柜“五防”闭锁功能不完善,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不能起到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作用。
事故暴露问题:一是现场作业组织混乱。
对于多小组、多地点的作业,没有明确小组负责人的安全职责或根据现场实际增设监护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失去监护。
工作开工前交底走过场、形式化,对作业风险、危险部位、人员分工等交待不仔细,不明确。
二是标准化作业流于形式,作业指导书针对性不强,风险辨识照抄范本,对带电部位和“五防”功能不全等风险缺少相应的辩识和控制措施。
三是专用操作工具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检修人员可以随时取用专用扳手,随意打开后柜门。
四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五是反违章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落实不力,现场存在严重违章行为,存在装置隐患和管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