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7
原油化验相关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化验目的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包含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杂质。
化验的目的是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其组成、性质和质量,为炼油和市场销售提供参考。
2. 原油的采样原油从采油田到炼油厂经过多个环节,而采样是最重要的一环。
采样的目的是获取原油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采样地点选择应符合采油块的生产情况,采样方式包括手工采样和自动采样。
3. 原油的物理性质测试原油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等设备进行。
物理性质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计算原油的质量和输送特性。
4. 原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原油的化学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的分布和含量,硫、氮、氧等杂质的含量。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色谱仪、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设备进行。
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原油的种类和质量。
5. 原油的石油化验标准石油化验标准是对原油化验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规范。
常见的标准包括ASTM、ISO、API等国际标准,以及国家标准和炼油厂内部标准。
石油化验标准的遵守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 原油的化验设备和方法原油化验设备包括密度计、粘度计、闪点仪、色谱仪、质谱仪等。
化验方法包括干扰蒸馏法、蒸馏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不同的化验设备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要求。
7. 原油化验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原油化验所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原油的能值、成本、环保指标等,为炼油和市场销售提供参考。
8. 原油质量控制原油质量控制是炼油厂重要的质量管理环节,包括对原油的采样、检验和验收。
化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原油的质量和适用性,确定加工方案和产品质量。
9. 原油化验的质量保证原油化验的质量保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化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质量保证措施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一章原油物性基础知识及原油安全防护知识【要点】1、原油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
(0.5学时)2、原油物性基本概念。
(0.5学时)3、原油分类方法。
(0.5学时)4、输油工作中常见原油物性分析标准、一般操作与注意事项。
(1学时)5、原油火灾危险性。
(0.5学时)6、原油火灾消防技术。
(1学时)7、原油防火防爆、防静电与防毒。
(1学时)第一节概述教材:《储运油料学》、《原油管道输送技术》P1~4及相关标准【案例】1.严格意义上的原油与石油有区别吗?2.原油含水对输油生产有那些具体影响?3.为什么要了解原油性质?4.石蜡和地蜡哪个熔点高?5.原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
6.火灾的分哪几类?7.石油产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1、石油的一般特性石油是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未经加工的石油通常又称为原油,它是多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非烃类化合物(含S、O、N的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其平均含碳量为84~87%,含氢量11~14%,密度一般小于1.0g/cm3,热值一般为43542.7~46054.8kJ/kg。
2、石油的稳定石油从矿井采出后,需经矿场脱水、脱盐、稳定处理,也就是说商品原油与石油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原油稳定是降低原油蒸发损耗的重要措施。
原油稳定的原理是改变温度和压力分离轻组分,即从原油中脱出C1~C4组分,(常温常压下的气态组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能较稳定地储存于油罐中,减少油气蒸发损耗,同时,稳定时脱出的轻组分还可加以利用。
稳定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一般应低于0.1MPa,(小于当地大气压),C4的挥出率小于5%。
从原油中脱出轻组分的多少即原油稳定深度。
稳定深度越大,设备越复杂,投资越大,原油收率降低,质量下降。
故常用原油蒸汽压来衡量。
在常温和最高储存温度下,原油蒸汽压一般< 0.07MPa,C5的脱出率应小于原油中C5的5%(重量比)。
不同国家的原油稳定深度要求不同,例如60℃时稳定原油的蒸汽压:中国<0.1MPa,美国<0.07 MPa,前苏联<0.065 MPa。
原油基础知识原油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油,它是能源行业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它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
了解原油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石油市场、能源行业以及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原油的定义、分类、产地、成分以及价格形成机制。
一、原油的定义原油是地球地壳层中形成的一种深褐色或黑色液体。
它是由古代生物在地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分解而成的。
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化合物。
二、原油的分类原油可以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地理来源进行分类。
根据物理性质,原油可以被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煤油和汽油产率,而重质原油则相反。
根据地理来源,原油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布伦特原油、西德克萨斯中级原油等。
三、原油的产地原油的产地遍布全球各地,但一些国家拥有更丰富的原油资源。
全球最大的原油产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伊朗和伊拉克等。
这些国家的原油产量对于全球石油供应和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四、原油的成分原油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混合物,其中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
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碳氢链上没有双键的化合物,烯烃则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而芳香烃则由苯环结构组成。
五、原油的价格形成机制原油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以及市场因素共同决定的。
供求关系是主要的价格形成因素之一,当供应紧张或需求增加时,原油价格往往上涨。
此外,市场因素如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汇率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六、结语原油是能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全球经济和各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原油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分类、产地、成分以及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石油市场、能源行业以及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
不断深化对原油的认知,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原油的基本知识石油知识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物理性质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异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多次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许多人担忧石油会用尽以及带来的后果。
单位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
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
1桶=42加仑1加仑=〔美制1加仑=、英制1加仑= 〕1桶=〔美制〕分布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2.5%位于沙特阿拉伯〔1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来了解原油,基本概念:什么是原油?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黄金,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是石油刚开采出来未经提炼或加工的物质。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别。
我们常用的汽油柴油煤油取暖油沥青等都是有石油提炼而来.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能源. 原油连同美元以及粮食是美国影响和控制着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三大主要手段。
二, 世界主要产油国和产油带世界著名两大原油带:北海——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产油带.北非----中东海湾——墨西哥湾产油带。
1,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
最新数据显示,2007其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其中,原世界储量第一国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62亿吨,现在已被委内瑞拉超越.2,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德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最为著名,阿拉斯加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3,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
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
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单个国家,分别是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 4,非洲: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
非洲的原油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地区和北非地区。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一.综述: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
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密度和API度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API度=141.5/d(15.6℃)-131.5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特性因数(K)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K=1.216T1/3/ d(15.6℃)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基础知识最近对原油知识比较感兴趣,看了些普及贴,也跟大家共享下原油基础知识。
1、原油基本概念什么是原油?其附加产品包括哪些?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物,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产油区所产原油的性质和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上看,绝大多数是黑色,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无色等;以相对密度论,绝大多数原油介于0.8~0.98之间。
原油大多具有浓烈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含有有臭味的含硫化合物的缘故。
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的原油计量单位为桶,或者以体积计量,1桶=42美制加仑(1美制加仑=3.7854升)≈0.159立方米=159升。
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则是以重量计量的,使用“吨”作为原油计量单位。
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大约在128-142公斤之间。
1吨原油大约等于7.0至7.8桶。
原油经过一次二次加工,可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商品,原油产品是以原油或原油某一部分作原料直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总称,一般不包括以原油为原料合成的化工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和化工原料。
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灯用煤油、燃料油等。
我国的石油燃料约占总产品的80%,其中的六成左右为各种发动机燃料。
润滑剂品种达百种以上,但仅占原油产品总量的5%左右。
溶剂和化工原料包括生产乙烯的裂解原料、石油芳烃及各种溶剂油,约占原油产品总量的10%左右。
石油沥青、石油蜡和石油焦约占总量的5%~6%。
2、与原油相关的国际组织(1)欧佩克OPEC,国内也称“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60年9月成立,目前共有13个成员国。
该组织在近年曾多次使得原油价格暴涨来抗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平衡世界力量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2015年OPEC的产量为18066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1.4%,储量为169900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0.9%。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一.综述: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
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
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密度和API度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API度=141.5/d(15.6℃)-131.5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特性因数(K)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K=1.216T1/3/ d(15.6℃)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是什么原油是一种天然资源,来源于地下的石油田。
它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主要是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等。
原油是石油工业的主要原料,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石化工业和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
原油形成于数亿年前的地质过程中。
当有机物在海床中逐渐分解时,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逐渐转变为石油。
随着地壳的演化和变迁,石油逐渐聚集在地下的油田和岩层中。
如今,全球各地都有石油资源,其中以中东地区的油田储量最为丰富。
原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
人们通过石油勘探和开采,将原油提取出来,并运输到炼油厂进行加工。
炼油厂会对原油进行加热、蒸馏和分离,以提取出各种不同的石油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用于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石化原料等的生产。
原油不仅在能源行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石油化工产品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油漆、农药、肥料、化妆品和药品等行业。
原油的加工利用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油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到各种行业的运营和商品价格。
此外,国际石油贸易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之一。
大国之间的石油贸易走向和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
然而,原油的开采和使用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石油开采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同时石油燃烧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石油开采和运输也可能引发地方社会的争议和冲突,例如土著权益、土地占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发展,推动石油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总之,原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利用原油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原油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原油基础知识的必学知识点:
1. 原油的定义:原油是一种混合烃类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硫、氮、氧和金属组成。
原油在地下形成并存在于地球的沉积岩层中。
2. 原油的分类:根据原油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富含较短的烃链,燃烧后产生较少的
污染物,而重质原油含有较长的烃链,燃烧后产生较多的污染物。
3. 原油的采集和提炼:原油通常通过钻井从地下开采出来,然后被送
往炼油厂进行提炼。
提炼过程中,原油会被加热至不同温度,不同分
子量的烃类会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和冷凝,从而分离成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4. 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原油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经
济形势、货币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之一,当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原油价格通常会下跌,反之则上涨。
5. 原油市场的交易方式:原油市场通常通过期货合约来进行交易。
期
货合约允许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和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原油。
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对于石油生产商、炼油商和消费者等各方都具
有重要意义。
6. 原油的全球产量和消费量:世界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巨大,主要产油
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和伊拉克等。
同时,世界上一些国
家也是主要的原油消费国,包括美国、中国、印度等。
以上是关于原油基础知识的一些必学知识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油市场和能源产业的运作。
原油相关常识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产地原油主要存在于地球的沉积岩层中,通常形成于海底或湖底腐殖质淤積并经过几百万年的生物和非生物作用。
全球原油的主要产地包括中东地区、北非、拉丁美洲、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
2. 原油的分类原油可以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密度较小、比重小、黏度小,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大,适合于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的生产;中质原油处于轻质和重质原油之间;重质原油密度大、比重大,黏度大,因此适合于生产燃料油、沥青等。
3. 原油的开采原油的开采通常分为陆上开采和海上开采两种。
陆上开采一般是通过钻井机将原油从地下钻出,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处理厂进行加工;海上开采则需要通过海底油井进行钻探,之后原油通过管道或船只输送至岸上进行加工。
4. 原油的加工原油加工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以及对这些组分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原油加工通常包括蒸馏、裂化和重整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的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和石油化工原料。
5. 原油的市场原油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商品市场之一,主要受到供需、地缘政治、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油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以及国际能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6. 原油的交易原油交易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期货市场之一,主要分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主要是通过期货合约进行的交易,主要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期货交易所等;现货市场则是以现货价格进行交易,主要有伦敦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等。
7. 原油的使用原油主要用于燃料生产和化工原料的生产。
石油产品包括汽油、航空燃料、柴油、润滑油、燃料油、石油化工产品等。
此外,原油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合成纤维、塑料和橡胶等领域。
总之,原油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的产地、分类、开采、加工、市场、交易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点将影响到原油在全球的地位和发展。
对原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油田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组成和特性原油是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由碳和氢构成,同时还包含少量的硫、氧、氮和金属元素。
原油的特性包括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硫含量等,这些特性对原油的开采、运输和加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油藏地质和油藏流体油藏地质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包括油藏构造、沉积环境、孔隙结构、渗透率等方面的知识。
油藏流体则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它们的组成、性质和运移规律对油田的开发和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油田水处理油田开采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水,其中包括地层水、采出水、注水等。
这些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物质、悬浮物质和微生物,需要通过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以满足生产和环保的要求。
4. 油藏采收工艺油藏采收工艺包括常规采油、压裂、水驱、气驱等各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优缺点。
了解不同的采收工艺对于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案非常重要。
5. 油品加工原油经过加工可以得到各种产品,包括天然气、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
不同炼油工艺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的产品,了解加工工艺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改进非常重要。
6. 油田环境保护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
需要通过环保工艺和措施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油田化学品油田化学品主要包括各种助剂和添加剂,用于改善采收工艺、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
这些化学品包括表面活性剂、缓蚀剂、脱水剂、防蜡剂等,对于油田的生产和运行都起着重要作用。
8. 油田储运原油和炼油产品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这涉及到储罐、管道、船舶、铁路、公路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储运技术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运输非常重要。
上述是油田化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油田化学作为涉及化学、地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的技术能力。
在未来的油田开发和生产中,需要进一步深化油田化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原油的类别
原油是一种天然的矿物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化石燃料。
它是由生物残骸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轻质原油
轻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小、粘度较低、易于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含硫量较低,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
轻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
2.重质原油
重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大、粘度较高、难以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和脂肪烃,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重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3.酸性原油
酸性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酚类化合物,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酸性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4.甜原油
甜原油是指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燃
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北海等地区。
5.酸性甜原油
酸性甜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但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烷烃类化合物,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酸性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北海等地区。
总的来说,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
不同的原油类别在提炼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利用。
原油基础知识原油的概念:原油是指“未被加工的”石油,即石油刚从地下或海底开采出来、未经提炼或加工的物质。
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石油。
它是由生活在数百万年前的古代海洋动植物发生腐烂而自然形成的——任何发现原油的地点曾经都是海床。
原油的组成:原油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烷烃为主),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1%-1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不同油田的原油组成相差较大,因此物理性状也有很大差别。
原油的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粘度: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其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含硫量: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密度:在标准状况下(20℃,0.1MPa)每体积的原油质量,单位:kg/m3,g/L相对密度(比重):在标准状况下(20℃,0.1MPa),原油密度与4℃纯水密度的比值,无单位。
水的比重为1。
API度:美国石油学会(API)制订的用以表示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的一种量度。
API=(141.5/相对密度)-131.5,水的API度是10。
原油的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
炼油行业知识点总结炼油行业是指将原油转化成可用能源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炼油行业对全球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利益。
本文将介绍炼油行业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原油基础知识、炼油工艺、产品分布、炼油企业和市场发展等方面。
1. 原油基础知识原油是地球内部岩石中含有的天然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燃料、润滑油、化工产品等方面。
原油的品质因地而异,主要受油田地质条件和勘探技术等因素影响。
常见的原油品质指标包括密度、硫含量、含油量等。
原油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缘政治、产能过剩、经济周期等。
2. 炼油工艺炼油是指将原油加工成可用能源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工艺:蒸馏、裂化、重整、加氢、脱硫和脱氮等。
蒸馏是最基本的炼油工艺,通过加热原油将其分馏成不同沸点的组分。
裂化是将大分子烃分解成小分子烃的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和石脑油。
重整则是将低值燃料转化成高值燃料,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加氢可以去除原油中的硫和氮,减少环境污染。
脱硫和脱氮则是对汽油和柴油的加工,减少尾气污染。
炼油工艺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3. 产品分布炼油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LPG)、航空燃料、润滑油、石油焦等。
汽油是内燃机的燃料,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柴油是柴油机的燃料,主要用于卡车、拖拉机等大型机械设备。
煤油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和加热。
LPG主要用于家庭燃料和工业用途。
航空燃料则是喷气式飞机的燃料,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剂和保护剂。
石油焦是一种固体燃料,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和能源生产。
炼油产品的种类和比例受原油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各国和地区的产品分布差异较大。
4. 炼油企业炼油企业一般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
在国有企业中,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俄罗斯石油、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