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配方及生产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酿造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
黄豆浸泡蒸熟冷却接种厚层强制通风培养成曲
通风机
二、发酵
水
成曲拌和入发酵池天然晒制发酵成熟酱醅
三、浸淋
水三油水
成熟酱醅头渣第二次二渣第三次残渣
浸泡浸泡浸泡
第一次滤油第二次滤油第三次滤油
头油二油三油
生酱油
四、调配
精
白
配制加热澄清质检成品
黄豆酱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
黄豆浸泡蒸熟冷却接种厚层强制通风培养成曲
通风机
二、发酵
水
成曲拌和入发酵池天然晒制发酵成熟酱胚
三、调配
精
白
加热质检成品。
发泡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发泡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摘要:发泡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和其他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发泡剂的常见生产工艺及配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引言:发泡剂是一种能够制造气泡,并使材料具有轻质、保温和吸音等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其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发泡剂的生产涉及多种工艺和配方,本文将着重介绍其中的一些常见方法和配方。
一、生产工艺1. 发泡剂的物理发泡工艺物理发泡工艺是通过机械手段将气体注入到材料中,产生气泡的工艺。
常见的方法有气流发泡、击打法和超声波法。
2. 发泡剂的化学发泡工艺化学发泡工艺是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在材料中形成气泡的工艺。
该工艺一般采用添加剂与反应物的混合,通过触发剂的作用,引发反应产生气体。
常见的方法有乳化法、热解法和氧化法。
3. 发泡剂的物理-化学复合发泡工艺物理-化学复合发泡工艺将物理和化学发泡工艺相结合,充分利用不同工艺的优点。
该工艺一般运用辅助气体或添加剂在特定条件下增强材料的发泡效果。
二、常用的发泡剂配方1. 物理发泡剂配方常见的物理发泡剂配方包括氯化甲烷、氮气、柴油、酒精和氮气等,根据不同材料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发泡剂。
2. 化学发泡剂配方化学发泡剂的配方一般包括泡沫稳定剂、酸性和碱性催化剂,以及气体生成剂等。
配方中的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实现不同的发泡效果。
3. 物理-化学复合发泡剂配方物理-化学复合发泡剂配方综合了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的配方原则。
通过调整不同发泡剂的比例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量,实现更好的发泡效果。
三、发泡剂的应用领域发泡剂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和其他工业领域。
在建筑领域中,发泡剂可用于墙体隔热、屋顶保温和保温装饰等方面。
在汽车领域,发泡剂可以提高汽车的轻量化和吸音效果。
此外,发泡剂还可以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结论:发泡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多样,可以根据不同材料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和配方。
胶粉生产配方及工艺胶粉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粉末状材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胶黏剂等行业。
以下是一种胶粉制备的配方和工艺。
一、配方:1.高分子材料:根据需要选择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例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
2.填料:填料可以改善胶粉的强度和硬度,常用的填料有二氧化硅、白炭黑、硅灰等。
3.增塑剂:增塑剂可增加胶粉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常用的增塑剂有润滑油、石蜡等。
4.催化剂:催化剂用于促使高分子材料之间的交联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过硫酸铵、过硫酸钠等。
5.防老化剂:防老化剂可延长胶粉的使用寿命,常用的防老化剂有全苯酚、二甲基氨基酚等。
二、工艺:1.高分子材料的预处理:根据配方,将所选的高分子材料切碎或磨碎成适当的粒度。
可以使用机械破碎设备或研磨机等工具进行预处理。
2.加入填料:将预处理好的高分子材料与填料进行混合。
混合可以采用机械搅拌器、搅拌罐等设备进行,以确保填料均匀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
3.增塑剂的加入:将增塑剂逐渐加入到混合好的高分子材料和填料中,同时进行搅拌混合。
搅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而定,以确保增塑剂均匀分散。
4.催化剂的加入:根据配方,将催化剂逐渐加入到胶粉混合物中,并进行搅拌混合。
催化剂一般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加热胶粉混合物。
5.防老化剂的加入:将防老化剂逐渐加入到胶粉混合物中,并进行搅拌混合。
防老化剂可以通过提高胶粉的抗氧化性能,延长胶粉的使用寿命。
6.造粒或成型:根据需要,可以将混合好的胶粉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或者使用模具进行成型。
造粒或成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所需形状和大小的胶粉颗粒。
7.干燥与包装:将造粒或成型的胶粉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将干燥好的胶粉进行包装,以保证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上是一种胶粉生产的配方和工艺,具体的配方和工艺还需根据具体要求和产品的性能来确定。
不同的配方和工艺会产生不同性能的胶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挂面的生产工艺实验报告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粉一、小麦粉挂面生产用粉以小麦粉为主,其湿面筋含量一般不低于26,,基本词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伏仓”处理(指新磨小麦粉在粉仓中存放一段时间)。
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玉米粉玉米粉是在玉米破碎的产品,因玉米85,的脂肪存于胚芽中,所以玉米粉的脂肪和蛋白都高于玉米。
三、荞麦粉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冷凉特性,还具有一定的治病、防病、保健功效。
四、绿豆粉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作物,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肽类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水、盐、碱一、水水是制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质的好坏与面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挂面的加水量是面粉质量的28,-35,。
二、食盐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3,。
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各地的食用习惯而灵活调节,无加盐习惯的地区也可不加盐。
三、食碱多数地区制作挂面不加碱。
少数气候炎热潮湿而有加碱习惯的地区,加碱率为小麦质量的0.1,-0.3,。
制作当天销售食用的湿切面,为了防止湿面条在销售过程中因时间延长而发酸,则必须加碱,加碱率也为小麦粉质量的0.1,-0.2,。
部分花色挂面的配方挂面品种配方鸡蛋挂面鲜鸡蛋4kg 精盐1.5kg蛋青挂面鲜鸡蛋蛋清3.2kg 精盐1.5kg蛋黄挂面鲜鸡蛋蛋黄3.2kg 精盐1.5kg菜油挂面菜油1.5kg 精盐1.5kg牛奶挂面奶粉1.5kg 精盐1.5kg肉松挂面肉松2.5kg 精盐1.5kg辣味挂面辣椒粉0.7kg 精盐1.5kg黄豆汁挂面黄豆汁3kg 精盐1.5kg绿豆汁挂面绿豆汁3kg 精盐1.5kg味精挂面味精0.03kg 精盐1kg肉汁挂面猪肉汁2kg 味精0.03kg鱼汁挂面鲜鱼汁2.5kg 味精0.02kg 食盐1kg菠菜挂面菠菜汁2~4kg 精盐1.5kg番茄挂面番茄汁5~10kg 精盐1.5kg营养挂面黄豆汁8.5kg 鲜鸡蛋4kg 味精0.02kg 菜油0.5kg 葱汁挂面葱汁2kg 精盐1.5kg香油挂面香油1.5kg 精盐1.5kg魔芋挂面魔芋精粉0.3~0.5kg注:小麦粉用量为100kg,加水量为25~30kg。
皂类配方及生产工艺引言皂类产品作为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和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在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皂类产品可供选择,例如:固体皂、液体皂、胶状皂等。
本文将介绍皂类产品的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以帮助读者了解皂类产品的制作过程。
1. 皂类产品的基本配方制作皂类产品的基本原料有三种:油脂、碱液和水。
油脂和碱液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皂基,水则用来稀释和调整产品的浓度。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皂类产品配方:•橄榄油:500克•椰子油:300克•苏芳油:100克•碱液(NaOH溶液):90克•水:200克以上配方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不同种类的油脂和比例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性质和用途。
2. 皂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生产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除了上述的原料外,还需要一个不锈钢的制皂锅、搅拌棒、塑料容器和计量器具等。
步骤2:配制碱液将碱液溶解在相应的水中,搅拌均匀,注意保护好眼睛和皮肤,防止碱液溅到身上。
步骤3:搅拌油脂将油脂加热至温度约为60℃左右,使其融化。
然后,将碱液慢慢倒入搅拌的油脂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直到两者充分混合。
步骤4:皂基形成继续搅拌混合物,直到形成皂基。
这个过程称为皂化反应。
根据配方中油脂的不同,反应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大约需要30分钟到1小时。
步骤5:添加额外原料(可选)在形成皂基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额外的原料,例如香精、颜料、保湿剂等。
这些原料可以增加产品的香气、外观和功能。
步骤6:倒模和固化将混合物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轻轻震动,使其脱气。
然后将模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固化。
固化的时间一般为24小时到48小时。
步骤7:切割和包装固化后,将皂块取出,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将切割好的皂块包装好,即可上市销售。
结论皂类产品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相应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本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磷酸铁锂生产配方及工艺磷酸铁锂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在近年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的生产配方及工艺。
磷酸铁锂的生产配方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涂层。
正极材料的制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的准备、混合、球磨和烧结。
接下来,将粉碎好的原料进行混合。
混合的目的是使各种原料均匀分散,以提高后续步骤中反应的均一性和效果。
然后,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球磨处理。
球磨可以通过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
机械球磨通常使用球磨机,通过球磨机中的球体与原料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来提高材料的分散性和反应性。
化学方法则是在混合后的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或添加剂,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最后,将球磨后的原料进行烧结。
烧结是指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磷酸铁锂颗粒。
烧结的条件和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
除了正极材料的制备,磷酸铁锂的生产还需要进行表面涂层。
表面涂层的目的是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常用的涂层材料有碳酸锂、氧化铝和氟化物等。
涂层的方法可以是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热蒸发、磁控溅射等;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沉积、溶胶凝胶法等。
在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来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例如,需要进行原料的成分分析、球磨后的颗粒分布分析、烧结前后的相组成分析等。
这些实验和测试可以通过仪器分析和传统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总之,磷酸铁锂的生产配方及工艺涉及到原料准备、混合、球磨、烧结和表面涂层等多个步骤。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控制参数和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和优良。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配方和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果粉产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果粉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会根据具体的果粉种类和产品需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般的果粉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的概述:
配方:
1. 原料选择:根据产品种类,选择适合的水果作为原料。
常用的原料包括苹果、蓝莓、草莓、蔓越莓等。
2. 清洗处理:对原料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
3. 制浆:将原料去皮去籽,切碎后进行制浆,可以采用搅拌机、绞肉机等设备。
4. 浓缩:将制浆后的果汁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以提高果粉的浓度。
5. 干燥:将浓缩后的果汁进行干燥处理,可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技术,使果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形成粉末状的果粉。
6. 粉碎:将干燥后的果粉进行粉碎处理,以获得均匀细腻的果粉颗粒。
生产工艺:
1. 原料处理:清洗原料,去除果实上的污垢和杂质,以确保果粉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2. 制浆:去除原料的皮和籽,使得果汁的纯度更高。
3. 浓缩: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去除果汁中多余的水分,提高果汁的浓度。
4. 干燥:采用适当的干燥设备,将果汁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果粉干燥成粉末状。
5. 粉碎:将干燥后的果粉进行机械粉碎,使颗粒大小均匀。
6. 包装:将粉末状的果粉按照一定的重量或体积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密封性较好的包装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还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一、引言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之一,在追求美的时代,化妆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多元化、创新化的行业。
而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是化妆品生产中的核心环节,本文将分析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规范。
二、化妆品的配方设计 1. 成分选择化妆品的配方设计首先涉及到成分的选择。
在化妆品配方中,常见的成分包括基础成分、功能性成分和辅助性成分。
基础成分主要是指化妆品基质,如乳液、霜状、凝胶和乳霜等。
功能性成分是赋予化妆品特定功效的成分,如美白剂、保湿剂等。
辅助性成分则是用于提升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感受,如乳化剂、防腐剂等。
在成分选择时,需要考虑成分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相容性等因素。
2.配方平衡化妆品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设计配方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平衡各个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以达到理想的配方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配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等问题。
三、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化妆品的生产工艺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原料。
原料的质量和来源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采购原料时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监控。
同时,还需要根据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2.配料混合配料混合是化妆品生产的核心工艺环节。
在配料混合时,需要按照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和辅助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混合。
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速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各种成分能够均匀混合和溶解。
3.灭菌处理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灭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污染,而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导致化妆品变质和感染人体皮肤。
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化妆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4.包装和贮存化妆品生产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覆膜砂配方及生产工艺覆膜砂是一种用于金属表面清洁和抛光的材料,主要用于去除表面污渍和氧化物,提高金属表面的亮度和光洁度。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覆膜砂配方及生产工艺。
覆膜砂配方:1. 基础材料:- 碳酸钠粉:200g- 硬质膨润土:150g- 二氧化硅粉:50g- 液体玻璃:100ml2. 辅助材料:- 洗净的砂子:适量- 细砂纸:适量- 清水:适量生产工艺:1. 将碳酸钠粉、硬质膨润土和二氧化硅粉放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组成基础材料。
2. 逐渐将液体玻璃加入到基础材料中,同时不断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糊状物。
3. 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另一个容器中,再加入适量的水,使砂子湿润。
4. 将砂子分成几份,每份在细砂纸上擦拭,去除砂子表面的杂质。
5. 将擦拭后的砂子加入到之前调制好的覆膜砂糊状物中,搅拌均匀。
6. 将混合好的覆膜砂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后便可使用。
注意事项:1. 在调制覆膜砂时,应注意控制液体玻璃的加入量,过多会导致糊状物过于稠密,难以使用;过少则砂的附着力会较弱。
2. 在加入水后,需要将砂子彻底湿润,以保证均匀混合。
3. 在加入砂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和擦拭,以确保表面干净。
4. 在晾干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以免砂再次污染。
覆膜砂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先将金属表面清洁干净,去除污渍和氧化物。
2. 将准备好的覆膜砂均匀地撒在要处理的金属表面。
3. 用干净的布或海绵轻轻擦拭金属表面,进行抛光。
4. 使用后,将覆膜砂残留物清除干净,保持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和亮度。
总结:覆膜砂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制和使用。
使用时注意清洁和擦拭金属表面,以保证抛光效果。
锡的生产工艺及技术配方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锡的生产工艺及技术配方。
一、锡的生产工艺:1. 原材料采购:锡的原料主要是锡石和废锡制品。
锡石是锡的主要矿石,一般含锡量在30%左右。
废锡制品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锡制品,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成本。
2. 精炼炉熔炼:将锡石和废锡制品放入精炼炉中,经过高温加热熔化。
在炉内加入冶炼剂,通过还原反应将锡石中的杂质如铅、铜等除去,得到纯度较高的锡液。
3. 液态净化:将熔融的锡液倒入净化槽中,通过定向流动和过滤,去除锡液中的氧化物、杂质和颗粒等。
净化后的锡液纯度更高。
4. 冷却凝固:将净化后的锡液倒入凝固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成型。
锡液在凝固过程中会逐渐固化,形成锡锭。
5. 锡锭加工:将锡锭送入锻造厂进行加工。
主要工艺包括锻造、轧制、拉伸等。
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锡制品。
6. 精加工:对锡制品进行精细加工。
包括切割、冲压、焊接、涂装等。
通过精加工可以将锡制品加工成最终产品。
7. 检验包装: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
合格后进行包装,并贴上产品标识。
二、锡的技术配方:锡的技术配方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原材料:控制锡石和废锡制品的比例和质量,以及冶炼剂的配比和使用量。
2. 熔炼温度:控制锡石和废锡制品的熔化温度,一般在232-260摄氏度之间。
3. 净化剂:选择合适的净化剂,可以加快净化过程,提高锡液的纯度。
常用的净化剂有气泡剂、气体氧化剂和纯化剂等。
4. 凝固速度:控制凝固模具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影响锡锭的晶粒大小和组织结构。
5. 加工温度:锡锭加工时需要控制加工温度,不同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机械性能和成形性能。
6. 加工方法:锡锭的加工方法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包括锻造、轧制、拉伸、冲压等。
7. 涂装剂:对锡制品进行涂装可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和抗腐蚀性能。
正极材料调试详细工艺流程1.原材料检验1.1磷酸铁: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必须有纯度、粒度及杂质含量检测报告)1.2碳酸锂: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1.3蔗糖: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1.4纯水:电导率大于10兆欧。
1.5氮气:99.999%1.6分散剂:聚乙二醇(PEG)2.工艺过程2.1磷酸铁烘干除水(1)烘房烘干工序:不锈钢匣钵装满原料磷酸铁置入烘房,调节烘房温度220±20℃,6-10小时烘干。
出料转下一工序至回转炉烧结。
(2)回转炉烧结工序:回转炉升温、通氮气达到要求后,进料(来自上工序烘房的物料),调节温度540±20℃,烧结8-12小时。
2.2研磨机混料工序正常生产时,两台研磨机同时投入运行,两台设备具体投料和操作相同(调试时一台单独运行亦可),程序如下:(1)碳酸锂研磨:称量碳酸锂13Kg、蔗糖12Kg、纯水50Kg,混合研磨1-2小时。
暂停。
(2)混合研磨: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磷酸铁50Kg,纯水25Kg,混合研磨1-3小时。
停机,出料转入分散机。
取样测粒度。
(3)清洗:称量100Kg纯水,分3-5次清洗研磨机,洗液全部转入分散机。
2.3分散机机物料分散工序(1)将2.2两台研磨机混合好(或者1台研磨机两次混合)的物料约500Kg(包括清洗研磨机的物料)一起转入分散机,再加入100Kg纯水,调节搅拌速度,充分搅拌分散1-2小时,等待用泵打入喷雾干燥设备。
2.4喷雾干燥工序(1)调节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220±20℃,出口温度110±10℃,进料速度80Kg/hr,然后,开始进料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料。
(2)可以按照喷雾粒度大小调节固含量为15%~30%。
2.5液压机物料压块装料分别调节液压机的压力为150吨和175吨,在模具中装入喷雾干燥好的物料,保压一定时间,压实成块状。
装入匣钵转入推板炉。
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生产工艺⒉加工要点⑴配方及混合调配乳酸菌饮料配方Ⅰ:酸乳30%糖10%果胶0.4%果汁6%45%乳酸0.1%香精0.15%水53.35%乳酸菌饮料配方Ⅱ:酸乳46.2%白糖6.7%蛋白糖0.11%果胶0.18%耐酸CMC0.23%柠檬酸0.29%磷酸二氢钠0.05%香兰素0.018%水蜜桃香精0.023%水46.2%先将白砂糖、稳定剂、乳化剂与整合剂等一起拌和均匀,加入70~80℃的热水中充分溶解,经杀菌、冷却后,同果汁、酸味剂一起与发酵乳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香精等。
在乳酸菌饮料中最常使用的稳定剂是纯果胶或与其他稳定剂的复合物。
通常果胶对酪蛋白颗粒具有最佳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果胶是一种聚半乳糖醛酸,在pH值为中性和酸性时带负电荷,将果胶加入到酸乳中时,它会附着于酪蛋白颗粒的表面,使酪蛋白颗粒带负电荷。
由于同性电荷互相排斥,可避免酪蛋白颗粒间相互聚合成大颗粒而产生沉淀,考虑到果胶分子在使用过程中的降解趋势以及它在pH值4时稳定性最佳的特点,因此,杀菌前一般将乳酸苗饮料的pH值调整为3.8~4.2。
⑵均质均质使其液滴微细化,提高料液黏度,抑制粒子的沉淀,并增强稳定剂的稳定效果。
乳酸菌饮料较适宜的均质压力为20~25MPa,温度53℃左右。
⑶后杀菌发酵调配后的杀菌目的是延长饮料的保存期。
经合理杀菌、无菌灌装后的饮料,其保存期可达3~6个月。
由于乳酸菌饮料属于高酸食品,故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即可得到商业无菌,也可采用更高的杀菌条件如95~105℃,30s或110℃,4s.生产厂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以上杀菌制度作相应的调整,对塑料瓶包装的产品来说,一般灌装后采用95~98℃,20一30min的杀菌条件,然后进行冷却。
⑷果蔬预处理在制作果蔬乳酸菌饮料时,要首先对果蔬进行加热处理,以起到灭酶作用常在沸水中放置6~8min。
经火酶后打浆或取汁,再与杀菌后的原料乳混合。
水包砂生产工艺及配方嘿,你问水包砂生产工艺及配方啊?这水包砂做起来可有不少讲究呢。
先说生产工艺吧。
首先得准备好各种原材料,像乳液啊、彩砂啊、助剂啊啥的。
就像做饭得先把菜和调料准备好一样。
然后把乳液和一部分助剂放到一个大桶里,搅拌均匀。
这就像打鸡蛋一样,得把它们搅得匀匀的。
接着,把彩砂慢慢加进去,一边加一边搅拌。
可不能一下子倒进去,不然就搅不匀啦。
就像往锅里放菜,得一点一点地放,才能炒得好吃。
搅拌好之后,再加入剩下的助剂,继续搅拌一会儿。
最后,把做好的水包砂装到桶里或者袋子里,就大功告成啦。
再说说配方。
乳液可是很重要的哦,它就像胶水一样,把彩砂粘在一起。
不同的乳液性能不一样,得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彩砂呢,有各种颜色和大小,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搭配。
助剂就像调料一样,能让水包砂的性能更好。
比如说有增加稳定性的助剂,有防止沉淀的助剂,还有让颜色更鲜艳的助剂等等。
举个例子哈,我有个朋友开了个涂料厂,专门生产水包砂。
他对配方和工艺可讲究了。
他会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调整乳液、彩砂和助剂的比例。
如果客户想要颜色鲜艳一点的,他就会多加点让颜色鲜艳的助剂。
如果客户想要耐久性好一点的,他就会选择质量好的乳液。
他还会经常去市场上看看有什么新的原材料,然后试试能不能用到自己的产品里。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彩砂,颜色特别好看,而且硬度也很高。
他就赶紧买了一些回来,加到自己的水包砂里。
结果做出来的产品非常受欢迎,客户都说好。
总之呢,水包砂的生产工艺就是准备原材料、搅拌、加彩砂、再加助剂,配方要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乳液、彩砂和助剂。
红薯醋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红薯醋是一种以红薯为主要原料发酵制作的酸性调味品,其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发酵、酿造、成品处理等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 红薯: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红薯,尽量选择红心的品种,质地细腻。
- 大米:用于调节红薯的淀粉含量。
- 酿造醋:活性好的醋母或者纯净酒糟。
- 清水:用于调配发酵液。
2. 发酵:- 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适量的大米一起煮熟。
- 将煮熟的红薯和大米放入搅拌机中细磨成泥状。
- 将红薯泥和酿造醋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调配,形成发酵液。
- 将发酵液倒入发酵罐或坛子中,封闭好,放置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3. 酿造:- 在发酵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5-30摄氏度),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为70-80%)。
- 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红薯中的淀粉被分解为糖,并进一步发酵转化为酒精和醋酸。
- 发酵周期一般为3-6个月,期间需定期搅拌和通风以促进发酵。
4. 成品处理:- 发酵周期结束后,将发酵罐或坛子打开,将发酵好的红薯醋液通过过滤、澄清等工艺处理,除去固体和杂质。
- 将处理后的红薯醋液储存于合适的容器中,并注意密封保存,避免氧化。
红薯醋的配方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通常的配方是红薯与醋的比例为1:1或者1:2。
此外,发酵液的调配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厂家或个人的实际工艺进行调整。
红薯醋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关键在于控制好发酵温度、湿度和发酵周期,以及合适的发酵液的配比。
此外,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防止杂质进入,以保证生产出优质的红薯醋。
调味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调味料是用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和口感的物质,通常由多种特殊的香料、盐、糖、酱油、酱料等组成。
调味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因不同的调味料而异,下面将以常见的酱油和辣椒酱为例进行介绍。
一、酱油的配方和生产工艺:1.配方:酱油的基本配方通常包括大豆、麦麸、小麦、盐和水。
不同地区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可能会添加其他原料。
2.生产工艺:(1)大豆的发酵:将大豆浸泡、蒸煮、压碎,然后加入发酵菌进行发酵。
(2)添加麦麸:将发酵好的大豆加入炒好的麦麸,继续进行发酵。
(3)慢速发酵:将发酵好的混合物放入石缸,让其慢速发酵达到所需的风味。
(4)滤液:将发酵好的混合物转移到一个过滤器中,滤除固体物质。
(5)煮沸:对滤液进行煮沸处理,杀死细菌并使酱油变得浓稠。
(6)放凉和储存:将煮沸好的酱油放凉,然后装入容器中进行储存。
二、辣椒酱的配方和生产工艺:1.配方:辣椒酱的主要成分是辣椒,常常与大蒜、洋葱、姜、盐、糖、醋等混合使用。
2.生产工艺:(1)清洗和剁碎:将辣椒去除杂质,并剁碎成细碎的颗粒。
(2)酱料制作:将洋葱、姜和大蒜切碎烹煮,然后加入辣椒一起搅拌炒熟。
(3)加盐和糖:在酱料中添加适量的盐和糖,调整味道。
(4)发酵:将酱料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发酵,时间通常为数天至数周。
(5)搅拌和煮沸:发酵好的酱料用搅拌机搅拌成浆状,然后进行煮沸处理,杀死细菌。
(6)瓶装和储存:将煮沸好的辣椒酱装瓶,进行密封和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酱油和辣椒酱的一种常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实际上不同品牌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
此外,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生产工艺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加工和储存控制措施。
胶粉生产配方及工艺胶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胶水、纸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胶粉的生产配方及工艺。
一、胶粉的生产配方胶粉的生产配方主要包括胶原蛋白、明胶、明胶酶等原料。
胶原蛋白是从动物的皮肤、骨骼等部位提取得到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和粘附性。
明胶是胶原蛋白经过水解处理得到的产物,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流动性。
明胶酶是用于促进明胶水解反应的酶类物质。
在胶粉的生产配方中,胶原蛋白、明胶和明胶酶的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胶原蛋白和明胶的比例为1:1,明胶酶的用量为总胶原蛋白的1-2%。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助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提高胶粉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胶粉的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将胶原蛋白、明胶和明胶酶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
胶原蛋白可以从动物皮肤、骨骼等部位提取得到,经过清洁、研磨等处理后得到胶原蛋白粉。
明胶是通过对胶原蛋白进行水解处理得到的产物,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
明胶酶是通过发酵工艺获得的酶类物质。
2. 溶解处理:将胶原蛋白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将明胶加入溶液中,继续加热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3. 酶解处理:将溶解好的胶原蛋白和明胶溶液加入酶解罐中,加入适量的明胶酶,进行酶解处理。
酶解的时间和温度根据具体产品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在40-60℃下进行反应。
4. 过滤处理:经过酶解反应后,将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过滤可以采用压滤机、滤纸等设备进行。
5. 浓缩处理: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浓缩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使其达到一定的浓度。
浓缩可以采用蒸发、真空浓缩等方法进行。
6. 干燥处理:将浓缩后的胶液进行干燥处理,使其转变为固体胶粉。
干燥可以采用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等方法进行。
7. 粉碎处理:将干燥后的固体胶粉进行粉碎处理,使其粒径均匀一致。
粉碎可以采用研磨机、颗粒机等设备进行。
8. 包装储存:将粉碎后的胶粉进行包装,并进行储存。
硅酸钾生产工艺及配方
硅酸钾,这可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不得了。
你知道硅酸钾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嘿嘿,这可有点门道。
一般来说,它是通过将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钾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的。
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需要的硅酸钾。
生产硅酸钾的工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这需要精确的控制和专业的技术。
要控制好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等这些因素,稍有偏差,可能就得不到理想的产品啦。
这就好比做饭,火候掌握不好,菜的味道可就差了一大截呢!
再来说说配方,这可是生产硅酸钾的关键所在。
不同的配方可以生产出不同性能的硅酸钾,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比如说,有的配方可以让硅酸钾具有更好的耐水性,有的则可以让它的粘结力更强。
这就像是不同的调料搭配可以做出不同风味的菜肴一样。
在实际生产中,工人们就像是魔法师一样,通过巧妙地运用工艺和配方,将普通的原材料变成了神奇的硅酸钾。
他们每天都在和这些材料打交道,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环节的变化,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想想看,如果没有硅酸钾,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很多建筑可能就没有那么牢固了,很多工业产品也可能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性能。
所以说,硅酸钾虽然不起眼,但它的作用可真是不可小觑啊!
硅酸钾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就是这样,充满了奥秘和惊喜。
它是科技和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进步。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硅酸钾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还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