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地质版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56
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2019)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单元卷一、选择题(19题,每个2分))1.“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行走在轮子上”是当前人们的主要交通方式。
轮子从以前的实心木轮,列后来的充气轮胎,再到现在可不用充气的轮子。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A.技术与文化无关B.技术与科学无关C.技术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D.技术不断进步,技术内涵不断丰富2.我国的火车从早期的蒸汽机车发展到现在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高铁列车,从速度、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蒸汽机车已经谈出人们的视线,这表明()A.蒸汽机车的淡出是因为它不具备实用性B.技术具有时效性C.蒸汽机车的淡出与技术创新无关D.蒸汽机车的淡出与技术两面性无关3.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
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
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感,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
”对这段话内涵的理解应是()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C.技术具有两面性,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D.技术隐含威胁,尽量不用4.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这在科学上是合理的判断,是科学理性的豪言壮语,但在技术上还没办法实现。
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回答怎么样,技术回答怎么做B.科学判断不能实现,说明科学并不科学C.阿基米德的说法不科学D.科学与技术是两回事,它们并不相关5.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我们每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技术具有目的性B.技术具有两面性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于自然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6.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美食飘香;从赤身裸体,到端庄优雅;从风餐露宿,到高楼大厦;从徒步而行,到海陆空立体交通。
【课题与课时】1.课题: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知识点复习2.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3.理解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对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知识讲解】第一节技术及其性质技术的含义——技术是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价值观念,运用各种物质及其装置等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技术的性质——实用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也称目的性)——时效性(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作用,具有相对性;有长有短;)——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两种表现形式:技术发明(从无到有);技术革新(从有到优))——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所以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两面性(任何事物在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从技术对人、社会和自然三个角度分析)——专利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二节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技术是人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技术是人提升能力的工具——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总之,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然需求而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对人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技术与社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与自然——依靠技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利用技术改造和开发自然时,应把握合理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自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第三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部分专利权——简称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专利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类型——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及其改进提出新的方案,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形状、构造等提出的实用的新的方案,期限10年——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新的设计,保护期限15年(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综合训练】1.宁安(南京南——马鞍山东——安庆)高铁的开通,给当地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节省了时间,人也不用那么辛苦,说明技术具有()A 保护人的作用B 限制人的作用C 发展人的作用D 解放人的作用维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购物更加快捷。
第一章第2,3,4,5节《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它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几节围绕技术的四个性质,即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展开,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力求让学生理解、内化,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并贯穿于整个通用技术的学习全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以前的各学科当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技术的知识或案例,但一般都是零碎而非系统的,感性而非理性的,而且往往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
在经历了前一节的学习后,他们走进了技术的世界,发现了人类的创新活动和技术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繁荣和异彩,激发了投身技术创新行列,实现人生价值的热情,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技术的性质识记并不困难,关键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马上行动等活动,能对技术的性质实现理解、内化,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②让学生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③让学生理解技术对社会自然环境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④让学生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技术的综合性、两面性的理解。
难点:对技术性质的理解、内化。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熟识的案例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学习材料一、通用技术的定义: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技术的产生及内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技术是伴随人类的劳动而产生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通过三次技术革命通常人们认为,技术(Technology )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如空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技术的基本要素:(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三、技术的性质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活动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
⑴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技术的双重属性 ⑵社会属性: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技术的创新性:(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2)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的两种形式 技术革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
有两种形式 :①技术原理的整体性不变,只是技术功能发生了局部性变化(如手机功能的增多)②技术的原理和功能基本不变,产品结构、形状发生了某些变革,性能有所增强(如电脑由台式向手提电脑的转变)。
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的实践性: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因而它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
技术的中介性:技术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
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第一篇: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这小节是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第一节内容,上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万事开头难”,是否能上好本节内容关系到能否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有:1、技术的产生2、技术的内涵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小节是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第一节内容,上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万事开头难”,是否能上好本节内容关系到能否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节内容应该是基础的基础。
因此,不宜过于深入,不宜过于扩展。
对象分析教师:本课程为新增设课程,教师并非本专业的教师,对于教本课程就比较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资料,对该教材认真的进行分析、研究。
新的课程及教材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发生转变。
学生:本课程为新课程,学生从未学习过,且该课程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
所以,学生会对该课程表现出很高的兴致和好奇,教师应该想办法保持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相互合作,让每位学生都参加到其中,让他们发挥他们的特长,保持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技术的产生,理解技术的内涵,知道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行为目标:学生可以通过事例来说明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3、情感目标:体验技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4、能力目标:能分析多数技术或技术产品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或什么愿望。
教学策略: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标上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手段。
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性,本人以课本案例、多媒体展示案例,学生分析案例,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分组讨论,然后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点明本节课的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一、技术的产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技术是人类需求和愿望体现,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2)了解技术的内涵(3)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4)认识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增强技术意识,破除神秘感,自觉地参加各类技术实践活动2学情分析该节是通用技术课的第一节课,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采用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案例,接着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和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展示了技术起源的历史场景,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技术的内涵,辨证的分析了技术的两个重要属性,详细阐释了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文字、图片等资料的使用,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设置了“讨论交流”、“问题思考”、“调查研究”、“阅读材料”等栏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重点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技术的产生;难点是对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识和分析。
4教学过程4.1导入:从古至今,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远古的时候,人们在冬天只能身披树叶抵御寒冷,只能躲避在简陋的山洞遮风挡雨,只能吃生肉,这些困难都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
那么人类又是如何从原始野蛮的状态发展到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呢?社会发展离不开技术。
社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各种技术,看课件展示视频、图片代表了哪些技术?内容过程:1、技术的产生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