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资源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37
忻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简介近年来,图书馆增加了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加大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力度,现已引进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自建特色数据库3个。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有效利用数字资源,图书馆网站(http://202.207.137.25:88/home1.htm)制作了“图书馆引进数据库应用”、“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应用”的页面。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利用。
一、图书馆引进数据库介绍1、中国知网10大数据库(中文)数据库简介: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
目前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载量突破30亿次,是全球倍受推崇的知识服务品牌。
购买情况:我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数据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中国精品文化期刊文献库、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十大数据库的包库服务。
期刊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涵盖了学院所有学科和专业。
链接地址:(校园网和宿舍区都可登陆)登录验证方式:第一种:IP登陆;第二种:用户名(dx0543)密码(yzsfxy)全文获取方式:读者直接网站下载2、银符在线考试模拟题库B12数据库简介:“银符考试模拟题库B12”是一款侧重于资源的新型在线考试模拟系统,以各种考试数据资源为主体,以先进、强大的功能平台为依托,以自建多媒体库和银符考试资讯网组成的数据库辅助使用环境为基础,为用户搭建的一个集考试练习、交流、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在线模拟试题库。
购买情况:我馆购买了语言类考试、计算机类考试、公务员类考试、研究生类考试、综合类考试五大类题库的镜像+包库服务链接地址:/index.jsp(校园网和宿舍区都可登陆)登录验证方式:IP登陆,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全文获取方式:读者直接网站做题或下载3、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简介: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以330万种中文图书、10亿页全文资料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以6700多万种期刊元数据及突破空间限制的获取方式,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期刊文章。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知识共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资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方便用户获取和利用。
本文将从数字化资源的定义、数字化资源的特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
一、数字化资源的定义数字化资源是指将传统的实物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保留、整理和存储的文献、文物、图片、音视频等资源。
数字化资源通过扫描、录制、采集等技术手段,将实物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存储在电脑服务器或云端中,方便用户进行访问和利用。
二、数字化资源的特点1. 多样性:数字化资源来自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实物资源,如书籍、期刊、报纸、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丰富多样,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 可检索性:数字化资源通常包含丰富的标签、关键词、摘要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检索工具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
3. 可复制性:数字化资源可以随时复制和传播,用户无需亲自去图书馆借阅实物资源,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方便高效。
4. 可交互性:数字化资源提供了更丰富的互动方式,如在线阅读、在线讨论、在线学习等,用户可以与资源进行互动,加深理解和学习。
5. 可更新性: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持续的更新和补充,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使用户始终获取最新的知识。
三、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和需求。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利用方式:1. 在线阅读: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在线阅读电子书籍、期刊、报纸等,无需实体书籍,方便快捷。
2. 在线学习:数字化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料和教育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3. 研究调研:学者、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获取大量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加速研究进程。
4.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资源可以将珍贵的文物、档案进行数字化保存,以防止实物的丢失和损坏,并使之更加广泛地被访问和利用。
图书馆数字资源分类与标注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中,数字资源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资源的分类与标注是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分类与标注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与标注方法。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分类的重要性数字资源的分类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和利用相关资源而进行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图书馆中,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学科、语言等因素进行。
通过分类,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良好的分类还可以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管理和维护,方便资源的更新和删除工作。
二、图书馆数字资源分类的方法1. 主题分类法主题分类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根据资源内容的主题特点进行分类。
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或者主题内容设立相应的分类。
比如,科学类资源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分类,文学类资源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主题的分类。
2. 标签分类法标签分类法是一种灵活的分类方法。
图书馆可以为每个数字资源添加相关的标签,标签可以根据资源的特点、关键词等来设定。
用户可以根据标签进行检索,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资源。
比如,对于一本关于旅游的电子书,可以添加标签如“旅游”、“国内游”、“自由行”等,方便用户进行检索。
3. 时间分类法时间分类法是根据资源的出版时间进行分类。
通过时间分类,可以将资源按照年代或者时间段进行组织,更好地反映资源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比如,将数字期刊按照年份分类,用户可以快速找到某个时期内的相关期刊。
三、图书馆数字资源标注的重要性数字资源的标注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归类资源的属性和特点。
标注可以提供给用户更详细的信息,帮助用户评估和选择资源。
同时,标注也是图书馆进行资源管理的基础,通过标注,可以追踪和维护资源,保障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
四、图书馆数字资源标注的方法1. 资源简介对于每个数字资源,可以提供一段简要的介绍,包括资源的主题、内容概述、作者等基本信息。
数字资源类型概述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
商业化的数据库、机构或个人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数字资源。
同印刷型文献相比,数字资源类型更为丰富。
分类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
其中,磁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阵列、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质包括CD、DVD、LD 等类型。
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质为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及CD、DVD、LD 等。
按数据传播的范围可分为单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等方式。
单机利用可以是光盘或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的数据;局域网内部利用是用户能在机构内部浏览检索数字资源,但在机构的局域网以外的网络环境中不能访问;广域网方式是指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拥有Internet的地方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方式或者不需认证就可以访问数字资源。
从资源提供者来看,可分为:商业化的数字资源和非商业化的数字资源。
前者包括数据库商、出版商和其它机构以商业化方式提供的各种电子资源,如:Elsevier公司的SDOS、EBSCO公司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图书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再提供给一定的读者群,或者读者个人通过读书卡和其他方式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
这些数字资源内容丰富、数据量大,是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后者主要指机构自建的特色资源库、开放获取资源、机构典藏和其它免费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或者由图书馆自行建设,或者可以从网络上免费获取,当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在建成之后也可以以商业化方式进行运作,此时,对其它图书馆而言,也可以称之为商业化数字资源。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标准与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标准与规范对于保证资源的质量、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字资源的定义、标准的必要性、相关标准组织以及数字资源标准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资源的定义数字资源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文献、资料或其他信息资源。
它们可以是数字化的书籍、期刊、报纸,也可以是电子文献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等。
二、标准的必要性1. 统一资源描述和分类:标准化的数字资源可以使用统一的元数据来描述其内容和特征,方便用户进行搜索和筛选。
2. 提高信息检索效率:标准化的数字资源可以使信息检索工具更高效,减少用户的搜索时间。
3. 保证资源质量:标准化要求可以确保数字资源的准确性、可信度和权威性,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4. 促进资源共享:标准化的数字资源可以促进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相关标准组织1. 国际图书馆联盟(简称:IFLA):IFLA制定了许多数字资源相关的标准,如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图书馆国际标准编号(ISIL)等。
2.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ISO制定了一系列数字资源的标准,如数字图书馆应用与管理的信息模型、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的交换格式等。
3. 美国图书馆协会(简称:ALA):ALA发布了许多数字资源管理和访问的指南和标准,如数字资源管理指南、数字资源访问指南等。
四、数字资源标准的实施方法1. 元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包括元数据元素的定义、属性、格式等,方便资源的管理和检索。
2. 信息安全标准化: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
3. 使用权管理标准化:制定资源使用的规则和准则,明确使用者的权限和责任,保证资源的合法使用。
4. 网络服务标准化:制定数字资源的网络服务标准,包括资源的访问、存储、传输等方面,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使用资源。
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工具,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的收藏和提供,而是逐渐转向数字资源的整理与管理。
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是指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的系统。
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 多样化的资源类型: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不仅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文章和学位论文等传统学术资源,还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地理信息、统计数据等非学术类资源。
2. 广泛的学科覆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都可以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中找到,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科,从医学到工程技术,几乎囊括了所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
3. 全球范围的内容: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读者可以从全球范围内获取所需的学术信息。
4. 方便快捷的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读者无需亲自前往图书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和便利性。
二、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在学术界和社会的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学术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是研究者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搜索引擎和高级检索功能,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大量相关的学术文献,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2. 教学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教材、参考文献等。
这样的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经济成本,还能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3. 决策参考: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也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搜集和决策参考。
相关的行业报告、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资源数据库进行查找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