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调速回路
- 格式:ppt
- 大小:954.50 KB
- 文档页数:25
调速回路的原理及应用一、调速回路的概述调速回路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调整电机的转速以达到期望的工作要求。
本文将介绍调速回路的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二、调速回路的原理调速回路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来改变电机的输出转速。
调速回路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用来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可以是机械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2.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实际转速,计算出控制电机转速所需的输出信号。
3.执行机构: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转化为电机的输入信号,例如调整电机的电压、电流等。
4.反馈环路:将电机的实际转速反馈给控制器,用于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三、调速回路的应用调速回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工业生产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调速回路广泛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的控制,例如输送带、风机、泵等。
通过调整这些设备的转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交通运输调速回路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电动车、高铁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转速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行驶稳定性。
此外,调速回路还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实现灯光的周期性切换。
3.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调速回路在风力发电机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发电机的转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同时保护发电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速回路在机器人的关节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入信号,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灵活运动,满足不同工作任务的要求。
四、总结调速回路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本文介绍了调速回路的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工业生产自动化、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
调速回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并且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调速回路的调速原理调速回路是用于控制发电机或电动机转速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也称为调速系统。
调速回路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负荷的需求和输入信号,控制发电机或电动机的输出转速。
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信号来实现转速的稳定控制。
调速回路通常由传感器、调速器、执行器和反馈装置组成。
调速回路的原理基于负反馈控制的理论,它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传感器采集信号、调速器处理信号、执行器调整输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原理。
第一阶段是传感器采集信号。
传感器是调速回路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负责采集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的类型根据具体应用而异,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传递给调速器进行处理。
第二阶段是调速器处理信号。
调速器是调速回路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控制。
调速器可以根据负载需求来调整输出信号,以实现转速的稳定控制。
调速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信号来调整输出信号。
常用的调速器包括PID控制器、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等。
PID控制器是调速回路中最常用的调速器。
PID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个部分的组合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比例部分用于根据误差信号调整输出信号的大小,积分部分用于累积误差信号并进行补偿,微分部分用于预测误差信号的变化趋势。
PID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以满足转速控制的要求。
第三阶段是执行器调整输出。
执行器是调速回路中的最后一环,负责将调速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对发电机或电动机的控制操作。
执行器可以是继电器、电磁阀、变频器等,根据具体应用而定。
执行器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发电机或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以实现转速的稳定控制。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阶段,调速回路中还需要有反馈装置来测量实际的转速,并将其与调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比较,以实现闭环控制。
反馈装置通常是速度计或编码器,用于测量实际转速,并将测量值送回调速器进行处理。
调速回路原理图
调速回路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下图表示:
[调速回路原理图]
说明:
1. 发电机为主动力源,通过与调速器相连的机械部件,输出带动被控对象(如电机、涡轮等)。
2. 传感器用于感知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通常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实际运行速度。
3.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输出误差信号。
4. 误差信号进一步经过滤波器进行处理,以去除噪声干扰,得到平滑的控制信号。
5. 控制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作为输入信号传送给执行器,由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控制。
6. 被控对象在接收到执行器的控制信号后,相应地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7. 调速器根据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不断调整输出信号,使得被控对象的实际运行速度逐渐接近设定值。
8. 循环中的负反馈机制使得调速回路能够实现稳定的自动调节,确保被控对象始终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根据以上原理图,调速回路能够实现对被控对象速度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调节。
第七章 调速回路7-1.概述一、调速回路的性能要求1、能在规定的调速范围内,调节执行元件的工作速度2、负载变化时,调好的速度最好不发生变化或仅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3、具有驱动元件所需的力或扭矩4、功率损失要少二、主要调速方式(1)、节流调速――采用定量泵供油,由流量控制阀改变流入招待元件或流出招待元件的流量来调节速度(2)、容积调速――改变泵或马达的拜师来调节速度(3)、容积节流调速――采用压力反馈式变量泵供油,由流量控制阀改变流入执行元件流出的流量来调节速度,同时又使变量泵的流量与通过流量阀的流量相适应7-2.节流调速回路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节流阀)Q=C T A (p p -1p )ϕ 11/p F A = 1/V Q A =1、速度负载特性 11111/(/)/()T P T V CA A P F A CA A A F ϕϕϕβ+=-=-速度刚性 /1/V K F V tg α=-∂∂=- 1/V P K P A F V ϕ=-特性:① F 不变,T A 增大,V 增大② max F =- P 1P A 为定值③ F 一定时,T A 减小,V 减小,V K 增大T A 一定时,F 增大,V K 减小④ 增大P P ,1A 均可提高速度刚性2、功率特性泵的输出功率 P P P P P Q = ―――――常数液压缸的有效输入功率 11111()T P P PQ CA P P P ϕ==-3、回路的效率11/c P P PQ P Q η= /c i i FV TW η= (输入比输出) /c P T FV P Q η=(不考虑泵效率,不考虑泵,执行元件和管路中的功率损失)既有节流损失又有溢流损失,因此系统的效率是很低的。
二、节流阀出口节流调速回路2P 12P =P A -F/A1+22T 22T P 12V=Q /A =CA P /A =CA (P A -F)/A ϕϕϕV P 1K =-F/V=P A -F/V ∂∂∂由上式可以看出,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和进口节流调速回路是完全相同的 回路效率 c v p p =F /P Q η与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相比,有以下差异(特点)① 能承受交变负载。
【手段:采用资源库中液压基本回路的动画】第6章液压基本回路7.1速度控制回路功能分析速度控制回路是对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和速度切换实现控制的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分类7.1.1调速回路调速回路调速原理液压缸:v = q A 液压马达:n = q V m,由此可知:改变q、V m、A,皆可改变v或n, —般A是不可改变的。
液压缸:改变q,即可改变v液压马达:既可改变q,又可改变V m调速回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节流调速回路:用定量泵供油,改变q。
(2)容积调速回路:改变变量泵或)改变变量马达的V m。
(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即可改变q,又可改变V m。
对调速的要求:范围大、稳定性好、效率高。
1.节流调速回路♦按采用流量阀不同分为:节流阀节流调速,调速阀节流调速。
♦按流量阀安装位置不同分为:进油路节流调速、回油路节流调速、旁路节流调速。
(1)进口节流阀式节流调速回路①速度一负载特性调速回路的速度一负载特性,也称机械特性。
液压缸在稳定工作时,其受力平衡方程式为:P iA = F P2A 式中:p1――液压缸进油腔压力;P2 ――液压缸回油腔压力;F ——液压缸的负载; A ——液压缸有效工作面积。
由于回油腔通油箱,p2视为零,则有P1 = FA设液压泵的供油压力为p p,则节流阀进出口的压差为:由小孔流量公式知,流经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为:F cp 心心二)调速、快速、换速回路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节流阀系数^^视为常数A ――节流阀过流截面积;:――节流阀指数。
<p 故液压缸的运动速度为:v=?二C 乞p p _FA A I p A 丿上式为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方程。
分析:V 与A , F 有关。
♦当负载F 恒定时,v 与A T 成正比,调节 A T 可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较大(速度比♦当A T 调定后,v 随负载F 增大而减小。
当 F 二P p A 时,V =0。
此时,.沖二p p-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