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热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
影响高温导热油热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和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高温导热油产品需求正向着更耐高温、使用寿命更长、高效节能、降低成本、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味、利于环保等方向发展。
高温导热油的热稳定性是其独特地特点之一,是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也是区分高温导热油和其他油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热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中,因受热发生热裂解和热聚合时所表现出的稳定性。
影响高温导热油热稳定性的因素取决于它的组成、纯度、精制深度和馏程范围。
热稳定性不同,热裂解和热聚合的程度也不同。
高温导热油的热稳定性取决于分子中苯环、萘环、联苯、苯甲基及直链烃基的基本化学结构的耐热性和侧链烷基结合的强弱;导热油中所含有的微量氧化物、金属杂质及因制造过程中精制的不充分而残留的杂质。
这些都是影响导热油热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在导热油炼制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导热油中的杂质含量,避免导热油的过快劣化,减少导热油的稳定性影响,确保导热油稳定性的时间。
导热油的工作原理
导热油是一种高温传热介质,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热传导来实现。
导热油通常是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液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
以下是导热油的工作原理:
1. 加热器加热:导热油首先被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加热器可以是燃气锅炉、电锅炉或其他加热设备。
2. 导热: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传热的设备或系统中。
导热油的高温使其具有较高的热能,可以有效地传递给被加热的物质。
3. 吸热:导热油在传热过程中吸收被加热物质释放的热能。
这样,被加热物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导热油的温度则会降低。
4. 冷却器冷却:冷却器接收从被加热物质中传递出来的热量,通过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将导热油冷却下来。
5. 再循环:冷却后的导热油重新被泵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再次加热,形成连续的循环,持续进行传热作业。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导热油可以将热量从加热源传递到需要加热的物质中,实现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导热油的优点包括传热效率高、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因此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加热和热处理过程中。
导热油原理
导热油是一种传热介质,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油的导热性能来实现。
导热油通常是一种高温液体,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和热稳定性,常被用于热能传递和储存。
导热油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的原理。
当导热油被加热时,油分子会膨胀并形成热对流。
这种热对流使得热量能够更快地传递到整个系统中。
导热油通过与加热设备直接接触,吸收其热量并将其传递给需要加热的对象。
在传热过程中,导热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
这使得导热油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并将热量传递给需要加热的对象。
导热油的热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和热应力,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导热油还具有较低的蒸发和氧化速率,能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这使得导热油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化工、能源、制药等领域中的加热系统中。
总之,导热油利用其较高的导热性能和稳定性,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需要加热的对象。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导热油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热介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加热系统中。
导热油技术简介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GB/T4016-83),英文名称为Heat transfer oil,所以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
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导热油技术就是将导热油作为一种加热介质,对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加热的原料、中间产品等进行加热,从而满足生产工艺温度指标的要求。
导热油作为工业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1)、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
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2)、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
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3)、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
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不用蒸汽的蒸氨、蒸苯新技术:用导热油代替蒸汽用于传统的蒸氨、蒸苯生产,可实现零蒸汽蒸氨,有效降低蒸氨工序蒸汽消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职工操作环境,稳定蒸氨、蒸苯工艺生产,避免多产生蒸汽冷凝后的外排蒸氨废水。
热导油只提高20℃与蒸汽加热至240℃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热导油循环使用,节能效率高;且温度稳定,控制精度高,热效率提高54%,工序能耗降低22.16kgce/t焦,每年减少废水15.6万吨。
导热油技术就是将导热油作为一种加热介质,对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加热的原料、中间产品等进行加热,从而满足生产工艺温度指标的要求。
导热油采用导热油炉进行加热,效率高(83-86%)。
其工艺流程为:导热油装入导热油贮槽,经导热油泵抽出并打至导热油炉中(炉管内)加热到约240℃,然后送至各需要加热的用户(即加热器)使用,用户使用后的约220℃的导热油回油,再经回油总管、导热油泵、导热油炉循环加热使用,导热油闭路循环。
导热油原理导热油是一种中温导热液体,它的特性是高含量的油基物质,搭配上从无到有的冷凝特性,大大提高其传递热量的效率。
它通常用作工业和家用用途的热油。
它也可以作为表面加热器,考虑到它含有油,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水蒸发和碳烟危害,它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导热油的传热特性取决于油基材料和其他添加剂的种类,能源密度,运输方式,热容。
它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提供快速耐久的热效果,耐腐蚀,传热快,节能和可靠的运行,使其成为工业热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热油有许多传热原理,最常见的分为三类: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汽化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和空气流体交换热量所产生的热传输效果。
它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轮机、炉子、蒸汽动力机以及某些电力装置的储热装置等等。
辐射传热是指油的热量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油对空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或发射。
比较特别的是,它可以在空间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实现热传输,这是因为它有一种由低温到高温的温度梯度,这样热量能够流动,它可以用于屋顶热控装置,而没有设备之间的接触,它可以减少污染,它也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汽化传热原理是指液体汽化或冷凝而产生的热传输。
这种传热是在导热油高温低压操作时,导热油汽化时发出的热量,从而产生的热能流向低温的设备,冷凝的排气热能也能作用于设备。
汽化传热可用于热换器中的热交换,常用于冷却,温度控制和室内的加热,具有传热效率高,可控性强等优点。
导热油对工业领域的热传输有明显的优势,如低温,低压,承载能力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传输热量快,热效率高等。
而且,也有许多安全防护措施,如:油品选择、安全压力设置、温度控制、防腐保护等。
因此,导热油的应用性很强,可以使工业更加高效,改善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总之,导热油的传热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业传热效率,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
由于它的简单性,操作安全性,和传热能力强,它已经被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使工业得以更加高效和环保。
导热油的调试一、注油接通电源,起动注油泵,向系统及膨胀槽注入导热油,直至膨胀槽低液位报警消除为止。
二、冷油循环1、循环泵需连续运行,检查其压力波动情况,经常开启管道排气阀门,排出系统内的空气。
2、检查系统和管道、阀门设备等有无漏油现象。
3、冷油循环过程时间为6 h~8h,直至循环泵出口压力波动平稳,同时保证系统无漏点为止。
4、清洗过滤器4.1 冷油循环一段时间后管道中存在的杂质,通过Y型过滤器过滤,因此应及时拆洗、清理过滤器。
4.2 加热炉投入正常运行后,也要定期清洗过滤器。
三、热态调试在冷态调试(或冷油循环)结束并连续运行4小时左右无故障后,方可进入热态调试,在整个热态调试过程中,应保证循环泵连续运行。
1、燃烧器的调整燃烧器的调整包括点火电极棒的调整;燃烧筒的调整;风门的调整;以及燃料泵输出压力调整。
(具体操作见燃烧器说明书)调整好系统内各阀门,为注油、试车做准备。
2、点火2.1 检查燃油供给系统,燃料种类、输送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采用重油燃烧,应打开日用油箱加热器,预热至60℃~80℃,然后起动燃烧器加热器预热5 min~10min,作好点火准备。
2.2 起动点火按钮,燃烧器经预吹扫后,电极棒持续几秒钟发出电弧,点燃从燃烧器喷出的雾化燃油,此时火焰监视器处于工作监控状态。
若点火未着则燃料油自动被切断并发生熄火报警,同时自动关闭燃烧器,停止工作。
此时应参照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排除故障。
3、烘(煮)炉3.1 初次升温时,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不超过20℃/h为准,同时将导热油温度维持在100℃以下,连续运行2小时左右,以排除炉本体中耐火材料中的水分;3.2 检查烘炉过程中加热炉系统的所有设备、管道情况,热膨胀等是否正常,不允许有漏油现象。
4、脱水、升温烘炉结束后,用小火缓慢提高导热油的温度,当导热油工作温度达到100℃时,系统中残余的水分,导热油中少量水分开始汽化。
此时应将膨胀槽上的辅助排气阀打开,使部分导热油经膨胀槽参与循环,使油中的气体经放空管排出。
·导热油供热系统改进探讨1 导热油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1.1 PET生产中导热油的要求在传热介质中。
水由于具有热稳定性好、传热速度快、无毒、不可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间接加热。
但水的沸点较低,蒸汽压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快,加热温度较高时,需要的压力很高,因此加热温度高于200℃时。
一般采用非水传热介质。
导热油是一种优良的非水传热介质,它以液相传送热能,传热均匀。
在较低压力下能获得较高的使用温度,并能精确控制温度,操作简便,输送方便。
炭素生产中。
制糊成型车间的预热螺旋及沥青熔化车间的沥青熔化槽等的供热采用的是导热油.1.2导热油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炭素生产需要两种温度等级的导热油.因此导热油加热站需供应两种温度值的导热油。
供热系统用不同参数的导热油加热炉提供不同温度的导热油。
以满足不同用热设备对温度的要求.供热系统构成当用热设备较少、系统用热量小时,分别各由一台高温和低温导热油加热炉供应导热油。
由高温导热油加热炉出来的高温导热油通过高温系统供油管送至高温用热设备,再经过高温系统回油管、高温导热油循环泵回到高温导热油加热炉。
构成完整的高温循环系统;由低温导热油加热炉出来的低温导热油通过低温系统供油管送至低温用热设备。
再经过低温系统回油管、低温导热油循环泵回到低温导热油加热炉。
构成完整的低温循环系统。
1.3存在的问题上述系统虽然能够满足不同用热设备对温度的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但由于各种温度的用热设备耗热量不同。
造成不同温度的导热油炉供热量不同.也就是一座导热油加热站内导热油炉的规格不统一.供油温度等级越多,炉型越多,不仅增加了投资,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使各导热油炉之间不能互为备用。
2供热系统改进探讨2.1改进系统结构改进后的供热系统采用一台或一台以上相同参数的导热油加热炉提供一种温度值的导热油,当此温度值的导热油与用热设备所需的加热温度相适应时,直接供油;当导热油温度高于用热设备所需的加热温度时.将用热设备的低温回油与导热油加热炉所供的导热油混合,然后供给该用热设备。
导热油综述(一)一、用途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GB/T4016-83),英文名称为Heat transfer oil,所以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
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表1是导热油在部分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热的控制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导热油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
表1 导热油的部分用途工业领域应用工业及装置化工及石油化工聚合、分解、蒸馏、浓缩、蒸发、熔融装置等橡塑工业热压、压延、挤压、硫化、人造皮革加工、薄膜加工精细化工医药、农药中间体、防老剂、表面活性剂、香料等合成油脂化工脂肪酸蒸馏、油脂分解、蒸馏、浓缩、硝化化纤工业聚合反应、熔融纺纱、热固、纤维整理造纸工业热熔融机、波纹板加工机、干燥机木材加工复合板压制、干燥机电器加工电线及电缆制造建筑及建材工业沥青融化、保温、石膏板烘干能源工业废热回收、太阳能利用、反应堆取热食品工业粮食干燥、食品烘烤纺织印染工业热熔染色、热定型、烘干装置空调工业家庭暖房二、导热油的基本要求由于导热油一般要在高温下长期循环使用,温度范围一般在200-400度,因此对导热油最基本的要求是热稳定性好,即长期高温使用不变质,始终保持良好的传热导热效果。
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要求具有以下特点:1、热稳定好,长期使用不变质,好的导热油在合适的温度和操作条件下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一般应在6年以上。
2、合适的导热性质(比热、导热系数、蒸发热等),应用在原子能工业上的导热油还要求抗辐射好。
3、凝点低,一般在-10度以下,而且低温导热油的凝点要求更低,目前已出现了凝点达-70度的导热油。
4、粘度低,除容易输送和循环外,粘度高的导热油在管路和容器表面形成较厚的油膜,影响传热并容易结焦(垢)。
5、蒸汽压低,便于高温操作和输送,不易形成蒸汽包,阻碍导热油的正常循环,而且蒸汽压低的导热油比较安全。
导热油的原理
导热油是一种用于传热的工质,其原理是利用导热油在高温下吸收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介质中。
导热油通常由有机化合物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就导热油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导热油的选择至关重要。
导热油的选择应考虑工作温度、介质性质、操作压力等因素。
常见的导热油包括矿物油、合成烃、硅油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和化学性质,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次,导热油的传热原理是基于热对流和热传导的。
当导热油受热后,其密度减小,形成热对流,从而使热量向上传递。
同时,导热油的高导热性能也使得热量能够快速传导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介质中,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
另外,导热油的循环系统也是导热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环泵将加热的导热油送至需要加热的设备中,然后再将冷却的导热油送回加热系统,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
通过这样的循环,导热油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介质中,实现能量的平衡。
此外,导热油的稳定性也是其原理的重要考量。
导热油在高温下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导热油的选择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导热油的原理是通过导热油在高温下吸热,然后将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介质中,实现能量的传递和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热油,并建立稳定的循环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本文能够对导热油的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双温位导热油供热系统在油气处理场站中的应用杜茂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280)摘要:由于导热油炉供热系统具有节能、高效、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油气处理场站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通过工程实例引出双温位导热油供热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艺流程,并给出了主要设备选择的经验公式,最后总结出该供热系统突出的优点。
在油田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双温位;导热油;供热系统;油气处理场站中图分类号:T E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948(2006)06-0020-031引言从1932年首台导热油炉在美国研制成功至今,导热油炉的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导热油炉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加热设备,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尤其在油气处理场站中,由于导热油炉的节能、高效、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导热油炉供热系统已逐渐取代使用传统加热炉加热和蒸汽锅炉的供热系统。
所谓双温位供热系统,即是根据油气处理场站中多个热用户的两个用热参数对热源进行梯级利用的一种供热系统。
在热源负荷和进、出口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可拓展为多温位供热系统,即采用同一热源来满足多个热用户不同用热温度和用热要求的供热系统。
因该供热系统具备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节能等因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温位需求的多用户供热系统。
2双温位供热系统的设计下面笔者根据以往设计的一个工程实例进行详细论述。
某天然气处理厂的轻烃回收装置用热参数见表1。
表1 某天然气处理装置用热参数统计表序号用热单元介质温度/1再生气加热器2602脱乙烷塔底重沸器1503脱丁烷塔底重沸器692 1供热方案的选择根据用热参数和负荷,有两个供热方案可选择:方案一 由于再生气加热器用热要求温度较高,不便采用饱和蒸汽加热,在此选择传统的再生气加热炉加热。
脱乙烷和脱丁烷塔底重沸器的温度比较低,可选择蒸汽或导热油间接供热,蒸汽或导热油供热温度为180 。
序 号符 号单 位数 值导热油炉Q1MW 7.0余热锅炉Q2MW 0.72P MPa 1.03tg ℃3204th ℃280序 号符 号单 位数 值1Cy %56.22Hy % 3.593Oy % 4.554Ny % 1.515Sy %0.376Ay %26.887Wy % 6.9548Vr %35.89Qnet,ar KJ/Kg 20900漏风系数平均系数Δαα10.1 1.3520.05 1.42530.1 1.540.05 1.57550.05 1.625序 号符 号单 位数 值1V0Nm3/Kg 5.80830.0072VN20Nm3/Kg 4.60070.0073VRO2Nm3/Kg 1.05130.003754VH2O0Nm3/Kg 0.5776序号符 号单 位炉 膛第一对流第二对流余热锅炉空 预 器1VH20Nm3/Kg 0.61030.61730.62430.63130.63602Vy Nm3/Kg 8.58568.73789.18059.62319.91823rR2o 0.12240.12030.11450.10920.10604rH2o 0.07110.07060.06800.06560.06415r 0.19350.19100.18250.17490.17016Gy Kg/Kg 10.972#######12.110##############7γfh Kg/Kg 0.00370.00350.00330.00320.0031序 号符 号单 位数 值1Qnet,ar KJ/Kg 209002tlk ℃203Ilk KJ/Kg 153.84θ℃1555Ipy KJ/Kg 2127.056q4%9.07q3% 1.08q2%8.29q5% 1.010ahz+lm /0.811Ihz KJ/kg 560.212q6%0.5820913q %19.714η%80.3MW 7.7容积热负荷KJ/h 276342002195.12156.67716B Kg/h 1647.2617Bj Kg/h 1499.01=0.41639kg/s18ψ0.988空气焓焓差灰理论烟气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θ℃ΘCO2ΘN2ΘO2θH2o 空气焓θk灰焓 θh理论烟气焓IlKJ/Nm3KJ/Nm3KJ/Nm3KJ/Nm3KJ/Nm3KJ/Kg1.41.45 1.55 1.58 1.6500100170129.6131.8150.5132.4132.480.8861.91169.51208.01284.91304.11361.8200357.5259.9267304.5266.4134169.11747.42366.41196.92443.71235.82598.51313.62637.11333.12753.21391.4300558.8392406.8462.7402.7136.3263.82658.23593.81227.43710.71267.03944.61346.24003.11366.04178.51425.3400771.9527551626.3541.8139.1360.13597.84856.61262.85013.91303.25328.61384.05407.31404.25643.31464.8500994.4664699794.7684.1142.3458.54559.26148.61292.16347.31333.46744.71416.16844.01436.76001224.6804850.1967829.7145.6560.195544.87472.51323.97713.51366.28195.41450.78315.91471.97001461.99461004.11147978.3148.6662.46551.68824.51352.09108.61395.19676.81481.49818.91503.08001704.910931159.913361129.1150.87677592.5#######1391.3#######1435.1#######1522.79001952.312431318.115241282.3153.28758651.3#######1414.7#######1459.2#######1548.210002203.513941477.517251437.3155983.99726.1#######1435.0#######1480.0#######1570.011002458.415451638.219261594.9157.61096.910804.9#######1444.9#######1490.71200271716961800.721311754159.11205.811889.9#######1454.6#######1500.81300297718511963.8234519131591360.712999.9#######1479.41400324120102128.3255820771641582.614132.0#######1513.11500350421652294.2278022401631758.515249.8#######1496.51600376823242460.5300224031631875.716387.1#######1516.01700403624832628.532282567.3164.32064.117530.8#######1525.51800430426422797.534582731.9164.62185.518676.9#######1528.51900457228052967.236892898.8166.92386.519842.0#######1552.82000484429643138.439273064.7165.92512.120996.9#######1540.42100511631283309.441623233.8169.122173.1#######1569.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41.2名 称锅炉有效利用热设计给定额定供热量Qly 15锅炉结构计算一、炉膛结构特性计算烟 气 焓 温 表炉膛第一对流管束第二对流管束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燃料消耗量Qly/(Qdwy*η)计算燃料消耗量B(1-q4/100)保热系数1-q5/(q5+η)灰渣物理热损失ahz+lmIhzA/Qnet,ar 锅炉总热损失q2+q3+q4+q5+q6锅炉热效率1-q 散热损失查表灰渣漏煤比取用灰 渣 热 焓查 表 Thz=600℃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设计给定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设计给定排烟热损失(Ipy-αpyIlk)*(100-q4)/Qnet,ar 冷空气理论焓值查表排烟温度先假定,后校核排烟热焓查表名 称计 算 公 式燃料低位发热值设计给定冷空气温度设计给定烟气质量烟气飞灰浓度#####YLW-7000MA 共 页#####公司六、热平衡第 页名称及计算公式实际水蒸汽容积烟气容积RO2容积份额 H2O 容积份额 三原子气体总容积份额水蒸汽理论容积0.111Hy+0.0124Wy+0.0161V0#####YLW-7000MA 共 页#####公司五、燃烧产物的容积和特性第 页理论空气量0.0889(Cy+0.375Sy)+0.265Hy-0.0333Oy 氮气理论容积0.79V0+0.8Ny/100三原子气体容积(1.866Cy+0.7Sy)/100空气预热器 1.6 1.65四、理论空气量、烟气理论容积计算名 称计 算 公 式第二对流管束 1.45 1.55余热锅炉 1.55 1.6炉膛 1.3 1.4第一对流管束 1.4 1.45低位发热值设计给定三、锅炉各受热面漏风系数和空气过剩系数入口空气过剩系数出口空气过剩系数α1α2序 号灰份设计给定水份设计给定挥发份设计给定氧设计给定氮设计给定硫设计给定二、燃料种类(II类烟煤)名 称计 算 公 式碳设计给定氢设计给定设计给定额定压力设计给定额定供油温度设计给定额定回油温度设计给定YLW-7000MA 导热油炉 热力计算一、锅炉规范名 称计 算 公 式设计给定1序号符号单位数 值14.5152.210.6480.4161.91.572L1m 12.093L2m 12.264F2㎡L1* 3.026(炉膛宽度)36.584345F3㎡L2*2.3(炉排宽度)28.1986A ㎡107.3023B ㎡27.7F ㎡135.00237V m³61.048FLP ㎡11.72单侧墙面积F11二、辐射面积计算辐射面积包含两部分:方盘管和棚管,如图4图3、 炉膛内不贴壁面的双面曝光辐射面图炉膛容积一二区面积)*炉膛宽+(三四五六区面积)*炉排炉排有效面积5.098*2.3炉膛壁面面积2*F1+F2+F3双面曝光辐射面面积见图3 2*12*0.108*10.7 炉膛包覆面积A+B 上体边界长度见图2炉排边界长度见图2上体前、后、顶墙面积炉排前、后、顶墙面积四区:(1.115+0.239)*0.614/2=四区面积五区:1.7*1.115=1.9五区面积底座侧面积六区:(0.839+0.38)*2.575/2=1六区面积 4.53421.26一区面积上体侧面积二区:(5+4.161)*0.482/2=2.21二区面积16.725三区:2.575*0.503/2=0.648三区面积图2、 锅炉上体炉膛边界和炉排边界长度图名 称计 算 公 式一区:5*2.903=14.515㎡图1 、炉膛横截面结构图序号符号单位数 值1Ff1㎡38.542Ff2㎡27.73Fd ㎡10.54Hy ㎡76.74序号符号单位数 值1d m 0.0382S1m 0.0633S2m 0.10564n1155n2126L1m 42.37L2m 41.958B m 3.1039Hh1㎡150.886710Hh2㎡120.709411F1㎡ 1.0860512F2㎡0.85332513Dd m 0.046序号符号单位数 值1d m 0.0512δm 0.00153S1m 0.0854S2m 0.0665n 3086L m 0.9257n1228n2149F1㎡0.55710F2㎡0.47211H ㎡45.65序 号符 号单 位数 值1V m361.042F m2135.03Hy m276.744FLP m211.725ρ0.106ζ0.657ψpj 0.658S m1.6289α1.4辐射有效层厚度3.6V/F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设计给定炉排面与炉墙面之比FLP/(F-FLP)灰污系数受热面结构包括贴墙油冷壁和双面曝光油冷壁,取平均值平均热有效性系数炉膛包覆面积设计给定有效辐射受热面积设计给定炉排面积设计给定#####公司七、炉膛热力计算书第 页名 称计 算 公 式炉膛容积设计给定空气流通截面积(S1-d)*(n1+1)*L 空预器受热面积3.142*d*L*n #####YLW-7000MA 共 页空气冲刷排数横向排数烟气流通截面积n*3.142(d-2δ)^2/4纵向节距烟管根数烟管长度烟管直径壁厚横向节距图6、空预器结构图名 称计 算 公 式当量直径4*F1/(2(S1-d+B)n1)四、空预器结构特性计算第二对流面积3.142*0.038*(42.3+41.95)*12第一对流流通截面积(0.063-0.038)*14*3.103第二对流流通截面积(0.063-0.038)*11*3.103蛇形管Ⅱ展开长度对流区宽度 3.063+0.04第一对流面积 3.142*0.038*(42.3+41.95)*15第一对流排数第二对流排数蛇形管Ⅰ展开长度管径横向节距纵向节距 2.852/27图5、对流受热面结构图名 称计 算 公 式三、对流结构特性计算第一对流和第二对流以中间的隔烟板为界,如图5所示棚管有效面积4.96*2.97*0.71(角系数)有效辐射面积Ff+Fp+Fd 名 称计 算 公 式方盘管贴壁部分有效面积15.382*0.432*5.8方盘管双面曝光部分面积2*12*0.108*10.7图4、方盘管结构图方盘管受热面积包含:单面曝光贴壁部分(图4中实线)+双面曝光部分(图4中虚线)αfh0.15POWER(I31*I17,2/3)查图C13查图C18表8-10.465查图C13查图C18表8-1余热锅炉热量MW0.69648.65和炉膛计算时选用的热空气温度比较间距s207直径d108。
审核小组对导热油锅炉的热效率进行了分析计算。
燃料送入锅炉的热量与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及各项热损失的和相等
Q r=Q1+Q2+Q3+Q4+Q5+Q6
Q r:燃料送入锅炉的热量,kj/h
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kj/h
Q2:排烟带走的热量,kj/h
Q3: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kj/h
Q4: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kj/h
Q5:锅炉向周围空气散失的热量,kj/h
Q6:其他散热损失的热量,kj/h
由导热油锅炉热平衡方程可得热效率ηB为:
ηB = q1 = 100-(q2+q3+q4+q5+q6)(%)
式中:q2为排烟热损失,%;q3为化学不完燃烧热损失,%;q4为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5为散热损失,%;q6为其它热损失,%。
Q1= m(ex2-ex1)×103
m:锅炉进油量,t/h
ex 2:锅炉出油焓,kj/kg
ex 1:锅炉进油焓,kj/kg
利用开口系统的计算式,可得导热油进口状态1变化到出口状态2的比
增加量为:
ex2-ex1=(h2-h1)-Ta(S2-S1)(3)
导热油吸热平均温度为:
Tm=(h2-h1)/(S2-S1)(5)
式中:Ta为环境温度,K;S1为导热油进口处的比熵,kJ/();S2为导热油出口处的比熵,kJ/()。
h2为导热油出口处的比焓,kJ/kg;h1为导热油进口处的比焓,kJ/kg。
根据统计,2012年导热油炉耗煤量为1400t,煤低位热值Q y dw为5000kcal/kg,折合热量,Qr=×106kJ/h,企业锅炉排烟温度为280-300℃,气量为3900 m3/h。
导热油锅炉效率计算如表xxxxx
表导热油锅炉效率计算表
序号项目符号单位数值1排烟温度Q py℃280-300 2导热油进口温度T1K150
3导热油出口温度T2K220
4燃料低位发热值Q y dw kJ/kg20910 5平均吸热温度Tm K
6环境温度Ta K293
7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
8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4%10
9散热损失q5%5
10其它热损失q6%0
11排烟过量空气系数αpy/
12冷空气温度t lk℃20 13排烟热损失q2%
14导热油锅炉热效率ηB%
经计算,企业200万大卡导热油锅炉的热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