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统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18
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一、教学内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 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运动的兴起,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北洋政府被迫作出让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为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而奋斗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培养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历史地图、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引出五四运动的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强调学生运动在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五四运动中各阶层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四运动》2. 内容: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运动兴起、全国抗议、北洋政府让步影响: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列举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影响。
(3)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2. 答案:(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过程:学生运动兴起,全国抗议,北洋政府让步。
影响: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示例: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自尊,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
2024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2024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主要讲解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包括:第一章“五四运动的背景”,详细阐述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民族危机加深、新旧文化冲突等问题;第二章“五四运动的过程”,讲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以及爱国人士的救国行动;第三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探讨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以及其主要领导人物和历史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五四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五四运动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当时爱国学生的激情。
4. 例题讲解:分析第二章“五四运动的过程”,讲解罢课、罢工、罢市等抗议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及其贡献。
6. 知识拓展:探讨第三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五四运动2. 主要内容:(1)背景:政治动荡、民族危机、新旧文化冲突(2)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列举五四运动的主要过程。
(3)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