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近两年来南海主权问题日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于南海争端我有着对于自己国家主权问题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什么是南海问题:

简单地说南海问题就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比如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等)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70年海洋法公约提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然后我浅谈自己对南海为什么会成为问题的理解:

南海问题与经济全球化有无关系?为什么?

这还是得从70年开始说起,70年以前中国说南海这个地区属于中国,没有人提出挑战,70年除了海洋法公约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外,还

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南海这个地区发现石油了,南海周边各国,越南,菲律宾等过看到这个地方有石油了,开始说这个地方属于我的了。所以说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专属经济区这个概念的前提下,南海其他声索国开始对这片领域的岛礁进行侵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利益因素,其他声索国对南海的石油、油气资源的觊觎。

南海问题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无关系?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种问法,为什么像菲律宾这样的岛国和其他南海声索国,这样的军事小国,敢于肆无忌惮的像中国南海主权发出挑战并且侵占、控制南海岛屿。可想而知,他们的背后必然有大国撑腰,大国的跳动,主要的国家就是美国,也有俄罗斯。南海像是中国要崛起的龙头一样,整个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南海这片领域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美国想要建立、维护它的太平洋霸主地位就要遏制中国龙的崛起,因此以“航海自由”受阻为借口,介入中国领土争端问题。

南海问题与地理条件有无关系?为什么?

地理学上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中国最深也是最大的海,是仅次于南太平洋珊瑚海和印度洋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面积约有350多万平方公里,在我国传统海疆线范围内的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

海洋面积的2/3。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亚、非、大洋洲等地区的重要国际海上枢纽,被称为“第二地中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面对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南海,再有大国撑腰,南海其他声索国挑事是在预料之中。

现在实际控制岛屿情况:中国控制八个,越南非法侵占29个,菲律宾占了9个,马来西亚5个。

观看有关南海问题视频资料专家评论后的一些感想:

南海争端到底争的是利益,越南菲律宾搞单边开发进行暗战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获利,这些国家应该慎重考虑是注重南海资源开发眼前利益,还是中国市场的长远利益,应该掂量掂量。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介入南海问题是两大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和地缘战略利益,美国介入力度大,所以其他声索国有恃无恐,得陇望蜀、得寸进尺。

如果中国的忍让克制,被别的国家理解为软弱或者必要时会以土地换取和平的妥协无能,美国拉偏架,在这个地区制衡中国,树欲静而风不止,针对上述现象,那么擦枪走火的说法就完全在计划之中。

南海和东盟十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现在貌似其他国家没有人遵守,这个宣言有个致命的缺陷:只规定了该怎么做,没有规定不被遵守,没这么做之后,会受到怎样的惩

罚,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最后因为这个缺陷,导致了这个宣言之后中国单方遵守的协定,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还愿意用一个很高尚的道一原则德,跟大家争取共赢,其他国家因为这个缺陷得寸进尺。

我觉得中国首先要表明态度,我们有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意愿,但不乏必要时用军事手段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把这种意愿和坚强的意志结合在一块儿就能遏止其他生锁骨的期盼,并且要坚决制止以美国为首的第三方的介入,多为中国与其他声索国在谈判桌上平心静气的坐下来谈判提供机会,占领舆论制高点和法律制高点

我们依然强调宣言的价值,但我们得为维护宣言做一些准备,不能让宣言成为只有中国遵守其他人遵守不遵守无所谓的条文。中国应该给南海划定红线,别的国家占你便宜你那我没办法,中国应该亮明底线,接受的最低限度,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愿意东南亚中小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和中国合作的,和他合作,不愿意和中国合作的,咱们也不主动走过去,因为它闹了很多事去“安慰”它,这种安慰会鼓动别的国家进行更有攻击性的行动。越南自己国家领导人说友谊是第二位的“主权利益”是第一位的,中国的主权利益也不是拿来为你消费的,为你国内一些白不上台面的因素消费,不要总是说要中国发挥大国形象,大国作用去照顾这些国家,照顾也有一个照顾和不可照顾的问题,也有一个底线。

中国的忍让

南海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美国干涉中国式利益问题,美国单方面强调它的利益,从来不考虑其他的国家的利益,东盟十国和中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南海像是中国要崛起的龙头一样,整个南海350万平方公里,中国龙要崛起,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霸主地位,想要阻止中国龙的崛起

实际利益问题,1970年以前,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70年除了两件事一件事开始海洋法公约会谈,发现石油了,大家都抢着说这个地方有石油了,这个地方开始是我的了,以前中国人说这个地方是中国的,没有人提出挑战,现在南海争端除了政治因素,战略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利益驱动,南海开发是直接获利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

目前南海争端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对 摘要: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而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然而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争端,外交政策 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海诸岛目前被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控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对于南海主要是看重石油及其经济利益,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于南海的战略位置则比较感兴趣。而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台湾政权作为内战的产物,继承了对南海的认同。两岸虽然对一个中国的表述不一样,但都认为南海及其岛屿属于中国。台湾目前控制着南沙最大的岛屿太平岛。 显然,要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排除或者最大可能减少美、日等国的干预,加强军事建设,分化瓦解东南亚各相关国家,争取各个击破。 三、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政策的要素及其可行性 1.经济政策 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历史上,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用经济手段达到加紧联系德意志诸邦、孤立奥地利的目的,并最终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联邦。今天的欧盟,也正走着通过市场的统一走向政治的统一的进程中。古今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决定政治,市场的统一使双方休戚相关、产生共同利益,最终导致政治上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借鉴的。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这对于中国在南海争端较为不明显的时代,可以随时约束相关国家在此问题上不轻易作出冒进的政策举措。而日后在南海争端激化的情况下,则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份筹码,中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南海各相关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这对于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相关国家来说,将造成极大打击。 相比较纯粹军事行动的政策而言,使用长久而渐进的经济政策显然不损国力,不伤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感情,不引起国际舆论对华的指控和世界大国对华的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孤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外交政策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设 计 组别:第一大组第一小组 日期:2015年11月28日

目录 摘要 (3)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国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以何种态度,用何种方法处理南海争端,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的焦点话题。 【关键词】海洋资源;南海动态;领海权益;中方态度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南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热点之一,其最初是因自然资源和领土的争夺而产生的。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令周围各国虎视眈眈。 中国南海海域的岛礁共有数十处之多,然而我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屿。而其它各国不仅强行占领其余各岛,并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且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地区不断发现了包含原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在内的众多丰富资源,引起周边各国的觊觎。此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南海问题日趋紧张。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各种非正当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1982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又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国家侵略强占中国南海群岛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诸群岛的主权,使得南海争端进入白热化。 二、南海问题近况 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其他各国瓜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纷纷宣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在北京签订价值700万美员的共同勘探南海石油协议,双方将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1这预示着“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路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这也是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后,南海问题的解决朝良好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11年六月菲美举行为期11天的“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

从南海问题看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2011年度《军事理论》作业 从南海问题看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董 超 超 2011年6月

从南海问题看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董超超 (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09市场营销2班三亚572000) 摘要:近几年来,南海问题一直都是是人谈论的焦点。中国领海问题日趋严峻,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目前中国政府正积极的通过外交的手段与各国进行磋商和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冲突。只有赢得和平稳定的局面,我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促发展。但是,维护我国领土主权的决心不动摇,抵制南海周边国家蚕食我南海领土的态度不改变。 关键词: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发展;外交 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简称南海,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四周较浅,中间深陷;平均深度1,212公尺,最深处达5,559公尺。西部有北部湾和泰国湾两个大型海湾。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有海南岛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以及黄岩岛等。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在南海50多个可以住人的小岛或浅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据,中国大陆仅保有8个,最大的太平岛被台湾当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占据。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消除危机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本无争议的属于中国领土的南沙群岛为何会形成主权争议导致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原因有三点: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的国际法分析论文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的国际法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有限篇幅内尝试分析了南海争端中的国家领土法、国际海洋法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海争端;国际法;对策 南海问题的主要内容为岛屿归属和海洋划界争端,在法律上直接涉及国家领土法及国 家继承法和国际海洋法两大国际法分支。它不仅指有关国家提出的领土主权与管辖权要求 发生内容重叠与冲突,更牵涉到多方对丰富资源的控制管理和地区大国的海洋战略布局。 近年来南海问题日趋复杂化,国际法的价值在其中日益凸显。 一、国家领土法因素 一基本概念 现代国际法认为,国家领土是一个立体概念,指完全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空间 部分,由领陆、领水、领空和相应的底土构成。近现代国际法里领土取得的方式包括先占、时效、添附、割让、民族自决、公民公决等。 二中国立场 中国基于现代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指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 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历史上,东汉时期即有对南海诸岛的初步记载。元代则对南海诸 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理定位和描绘,且《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南沙群岛的内容, 表明"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清代《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均将南沙群岛标入了中国疆域之内。1932年和1935年,中 国官方专门审定了南海的上百个岛屿名称。法国曾于1933年侵占了南沙群岛的太平、中 业等九个岛屿,遭到当地中国渔民的激烈反抗。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海地区,并将之划 归日治下的台湾管辖,中国对此坚决不予承认。 三国际法律文件 二战期间及战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南海主权问题的国家领土法律文件。 1、国际文件 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须将台湾等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据此于1946年派舰接收西 沙和南沙群岛,并将其划归广东省管辖。 2、国际条约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20040111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国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打,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师法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尔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发展后打仗,等待中国实力够强才摊牌,至少要和美国能够分庭抗礼时。我把前一种人称为决战派,把后一种人称为发展派,那么中央政府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见呢?我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是用到入侵二字,并且解放军,国防大学高级将领表态主张打菲律宾,甚至提出了用兵具体办法,那么这些是不是代表中国政府准备接招应战呢? 我认为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各方利益纠结缠绕,要想快刀斩乱麻实非易事。因此何以看出军方发表强硬表态不一定意味着要打菲律宾,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菲律宾既然是入侵我国领土,并且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中国应该有人发表强硬的表态以顺应民意,不然中国政府这次是不好对全国人民交代的,其二、中国军方的表态也同菲律宾,日本一样是互相试探的一个过程,我们政府也在评估各国的态度,据此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众所周知。中国是杆指挥枪,军人以打仗为天职,所以中国军人说要打仗,是理所当然的,不怕出什么篓子,对国外是相当好解释的,不会有什么误判。那么真的不会打吗,也不见得,关键要看事态发展。 南海问题是美国人意图对抗中国崛起的阴谋已经是共识,日本也跟菲律宾勾勾搭搭,日本三菱公司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政府有转向强硬的倾向,建议菲律宾,美国加紧解决南海问题,意图非常明显。日本媒体又称印度搞富国强兵实为剑指中国,这些东西之间有没有关系值得警惕,是不是加紧对中国的围堵暂且不论,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现实,这些言论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0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希拉里国务卿在2010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谈“南海关乎美国家利益”,紧接着美越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2010年9月24日美国又与东盟举行“10+1”峰会、发表“关切南海航行自由”的联合声明。对于美国的“搅局”,应心中有数、有效化解。 首先,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全球尤其是东亚的影响力呈现“美消中长”之势,特别是今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海军“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GDP总量呈现“坐二望一”等,美国深

南海形势述评

南海形势述评 朱根初 1、南海的区域和资源。 我国的南海区域战略地位非常突出。 用军事眼光看,只要控制了南海岛礁,我们就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州到菲律宾马尼拉的海上通道。 特别是控制南海,就紧紧掐住了日本、南朝鲜的海上经济通道。 所以美国和日本对我们控制南海主权非常警惕,他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考量的。 在南海每年有4万多艘船只通过,日本、南朝鲜有90%的石油输入要经过南海;我国有40多条海外航线,有半数以上要经过南海海域。反过来南海海域给别人控制了,我们也很难受。 从经济资源上来看,有渔业资源、特别是有石油天然气。现在在南海大约有油气田180个,油气资源在230到300亿吨之间;相当全球储量的12%,占中国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一。21世纪之后南海必定成为世界开发的一个焦点。 2、南沙群岛主权的纠纷。 南海的主权在历史上是中国的,国际法中,谁先发现、谁先开发经营,谁就有主权。我国是最先发现南海诸岛的。 事实上在南海有4大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目前我过控制了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也大部分控制了。现在就剩南沙群岛。南沙群岛是四大群岛中最大的。有岛礁277个。最早由中国发现,在历史上有详细的资料。实事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苏联、英国等等)出版的世界地图都把南沙群岛标注为中国的。 造成南海争议现状的祸根,首先是美国人搞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6年日本根据《罗马宣言》就把南沙群岛归还给中国,当时中国政府把它划归广东省。到了1951年,美国人要在东亚地区遏制中国,背着中国和苏联单方面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背弃了1945年美国要把南海划归中国的立场。该条约最大的争议就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把南沙群岛归还给中国,只是说明日本放弃了。放弃给谁,美国和日本都没有说。随着20世纪70年代在南沙发现大量的石油之后,这个主权未定论就开始发酵了,周边国家就乘机侵占南沙岛礁。 周边国家侵占南沙岛礁大约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为抢占阶段;上世纪70年代周边国家直接抢占岛礁。如果这时中国及时出手就好办了,但是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 第二阶段为宣示阶段;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宣布之后,这些国家所谓依据《海洋法公约》来宣示它的主权。 第三阶段为固化阶段;2000年之后他们采取一切手段来固化主权。如登岛宣示、贴上标语、和国外共同开发等。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被动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之个人见解

自动化(3)班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之个人见解答:我是一名来自赤水河畔革命老区的后裔,家乡曾发生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其中三次横渡是发生在习水,从小首革命思想耳濡目染的我,深知祖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时刻关注着祖国的主权问题。 南海是指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自古以来南海主权属于我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 但在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下属“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完成的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南海海域石油储藏前景。因此环绕南海的其他国家如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政治实体也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因此而产生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已经被视为亚洲最

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围绕南海出现新一轮角逐。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日趋复杂和激烈。 时至今日,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不断扩大化、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不断扩大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趋势不断扩大化,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沙争议。为此,中国始终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积极谋求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在20世纪70年代即已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南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 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的南海,一杯掠夺的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收到巨大威胁。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围绕南中国海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9段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的成因

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 200 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 35 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 1 500 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然而,在 1968 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1982 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深海大洋海床底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确认了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制度”忽略了一些海洋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因素,客观上导致了海洋

我国南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大全

a关于中国南海问题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成因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外交部突然对南海霸气表态: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外交部突然对南海霸气表态: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点击★★“军人之家”★关注★★为现役军人提供一个倾诉心声★放松心情的娱乐平台★为退伍老兵提供一个战友情深★梦回军营的绿色哨所★★米粒★私人★微信号★:eogeog 咻~~欢迎骚扰!!期待与你有个约会哟!!!美国媒体记者提问,菲律宾发起的南海仲裁案将在5月宣判,专家认为判决将会对菲有利,中国不改变政策就将违反国际法,并为美国和其他盟国提供法理依据,中方怎么看? 王毅外长一眼看出了破绽:“我非常尊重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权利,但是我确实不希望你现在就为这个所谓的法庭判决做出一个预断,难道你现在就知道结果了吗?”随后,王毅再次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证明,中国不接受南海仲裁是《公约》赋予的正当权利,“菲律宾的一意孤行,显然有幕后指使和政治操作。对于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国恕不奉陪。”王毅外长最后从“自古以来”的角度再次表明,中国人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海和平稳定、航行自由。在南海的舞台上,潮来潮往,“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怒自威的霸气,来源于中国人的底气!喵喵是只正经猫王毅外长最后说“谁,才是真正的主人”看得是CNN记者的方向。这个眼神高于一切言说。 该用户已注销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硬了,腰杆子才硬,

腰杆子硬了说话才有底气! 相信因果想我堂堂中华岂能受他人掣肘,外长的反问真是精彩! 妖刀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风雨,曾经站立在世界之巅,接受膜拜,也曾经跌入低谷,遭到践踏!试看风云变幻,哪个龙腾霄汉凤鸣九天! 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王毅说话简短有力切中要害,眼神像鹰在,嘴里说出的话也像鹰钩嘴一样锋利,身体前倾,虎背熊腰,配合手的动作就像老虎挥掌。那天看王毅在美国回答菲律宾问题的时候我是被惊到了,不得不说一个好的外长加上强大的国力可以化解敌人于杯盏之间。 xiejianglin说出了中国百姓的心声。向王毅部长致敬!

南海争端的原因分析

【摘要】中国对南沙群岛有着无可辩驳的主权。二战结束后长时间内是不存在南海问题的。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并且提出主权要求。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越南召开南海问题国际会议,使得南海问题再次升温。南沙群岛的主权为何会成为各个国家所争夺的目标。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南海问题;原因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南沙群岛。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Et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也就包含了南沙群岛。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美国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哑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越发的严重。菲律宾国会在2009年2月17日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越南召开以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为核心的南海问题国际会议,用柔性手段抢夺南海问题的主动权。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也纷纷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提出要求。 我国周边邻国都想把南海划分为自己国家的领土范围是因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各国的海洋意识不断加强,海洋已成为各国争夺利益的新“战场”。第一,海洋拥有大量的资源、能源。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陆地上的资源和能源也出现了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天然气、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而海洋还是没有被挖掘的净土。海洋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70%。其隐藏的能源和经济潜能是巨大的。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将成为人类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由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陆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而占70%的海洋世界却没有人类居住,这就 PoliticsStudies论坛?政治学研究 给人类提供了“移民”的最佳去处。“海洋是国土和公土。海洋是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海洋是资源宝库,海洋是全球通道,海洋是国家安全防卫前沿。” 此外,南沙群岛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要道。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南沙群岛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这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美国亨特号探测船,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j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石油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各个国家都会对其运输问题都非常关注和重视。也正因为。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围担心中国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也介入到南海问题。这也是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原因之一。 南沙群岛作为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拥有丰富资源,还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处于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国防战略地位。面对菲律宾等国的挑衅。我国要积极、及时应对,而不要因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友好解决方式而错失了发展的先机。 【参考文献l [1]背景资料:南海问题的由来[EB/OL].http://news.QQ.com.[2]菲律宾南海挑衅中国除交涉外需走三步棋[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 [3]马志荣.海洋强国——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 [4]浅谈南海f"]J逸[EB/OL].http://zhidao.baidu.com. <大江周刊?论坛>2009年12月57万方数据

浅谈我国南海问题

浅谈我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环顾我过边境,摩擦事件频频发生。 2005年的中俄边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纠纷。中缅北段,中国承认缅甸对江心坡的主权,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与蒙古的边界问题,1962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坎巨提地区。和日本的问题就是现在最大最突出的了有黄海的经济区矛盾、东海的经济区矛盾、还有最伤国人心的钓鱼列岛。和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尼在南海诸岛有很多复杂的纠葛。从上面的一些边界摩擦事实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边界状况实乃频频发生,那为何会有这些摩擦事件的发生呢?这背后又到底隐藏了什么目的?对此我国的立场和举措又是如何?在此,就以南海问题为例,浅谈下我国边界摩擦。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由于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如天然气,石油含量丰富,并且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 70 年代,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因此,这里所探讨的南海问题实质上是指南沙争端。 南海问题的起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 其一,就是其本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的“丝绸之路”。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此外,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海域资源量极其丰富。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海上资源开发成历史必然。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联合国海洋公约》存在的缺陷和制约力度不够有关。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同时,南海沿岸国家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东盟联合对华和欧美大国的插手也导致了该地区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目前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也都很明显的表现出周围和南海问题相关国家侵占我国利益的目的和企图。 1. 南海问题有关国家抢占岛礁、掠夺资源是当前南沙争端的主要特征,越南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 1975 年 4 月越南就以“解放”为名占领了南越当局侵占的南沙 6个岛礁,此后,越南采用蚕食手段,不断抢占南沙其他岛礁。到目前为止越南占领南沙岛礁共 29 个。菲律宾是亚洲最早提出将本国的海洋管辖权扩展至领海以外海域的国家之一。菲律宾先后通过几次军事行动,共占领南沙群岛 9 个岛礁。菲律宾还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

中国外交

浅析新时期中国外交 摘要: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面对当今一超多强的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外交是不同国家在各种利益上的博弈关系,即一种在实力基础上的外交智谋的较量。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文在将以新的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外交的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着重分析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时代特征和相关政策,阐述其产生的国际国内原因,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对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外交国际格局国情时代特色国家利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总体上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和在大国关系中的主轴作用增强,霸气高涨;美国依仗实力强势大搞单边主义、黩武主义和反恐扩大化,以期加速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同时,大国关系互动和力量重组态势愈益朝着牵制美霸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我国的国际环境十分不利,众所周知现如今的中国最危险的乃是东南台湾海峡和东海与日本的领土纷争,北边和俄罗斯已经解决的边境问题,和南边的印度双方也正在解决,和印度出现战争的可能性很小,西边就是东突厥的恐怖威胁和西藏的达赖分裂主义.中国的南海并不是很安全,和越南菲律宾都有岛屿上的纷争,不过这两个小国不足以对中国进行威胁.中国不仅和日本有钓鱼岛之争,和韩国也有领土纷争.但是也不至于发生战争,值得人们警惕的是中国东海春晓油气田.日本右翼不断进行不利于日中关系的言论,煽动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破坏日中关系,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也使得中国人更加憎恨日本右翼分子.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从国际和国内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了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外交政策。 一、明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外交政策 在对外的交往中,中国奉行和谐的世界外交观念,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本文概述了中越南海问题的由来,分析了中越南海问题的现状,阐述了中国周边政策原则,认为中国关于周边政策原则必须坚持,不能背弃中国的大战略,受越南等国家的干扰;同时,中国对于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应区别对待,不能对每个与中国有领土或领海争端的国家都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但也要提高警惕,以军事为后盾,时刻做好准备。 标签:中越关系;南海问题;周边关系 对外政策近年来面对资源的短缺,利益的驱使,战略的抗衡,南海也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围绕南海问题的争端也愈演愈烈,虽然中国一直追求和平的外交政策,谋求和平的周边环境,提出优先发展经济的理念,对南海争议地区也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方案,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但是,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近期越南、菲律宾等国借助美国支持向中国不断进行挑衅,南海问题越演越烈,其中中越之间关于南海的争端历史最久、最为复杂。中越想要和平处理南海问题,就必须正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其周边政策尤为重要。 一、中越南海问题的由来 1、中越南海问题的起源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记载最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发现并命名了南海诸岛,到了宋代,我国对南海的行政管辖已经基本囊括了整个南海海域。南海一直处于中国管辖之下,直到近代中国国力逐渐衰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才开始陆续强占南海诸岛。最早是20世纪初的日本殖民者,后来占领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对日本在南海的扩张感到了威胁,从而开始染指南海。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侵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重返越南,并侵占了南沙的南威岛、西沙的珊瑚岛。 1946 年中国国民政府面对法国殖民者对我国南海主权的侵犯,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委派专员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接管,并在部分岛上树立了主权碑以宣示主权。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实力有限,对被侵占的其它南海岛礁无法采取行动收回,因此形成了本属于中国的南海岛屿长期被几国分别控制的局面。这种局面为以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南海争端的形成埋下了祸根。 2、中越南海问题的现状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越南海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苏联解体后,越南出于意识形态和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考虑,在南海问题中保持了适当的克制,但是又出于对地区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