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29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标志,表现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
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标志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欧盟日本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居支配地位和起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次要的附属的地位。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标志和表现: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
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间
20世纪50年代。
两极格局开始后几十年,大约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经济开始恢复到战前水平开始已有苗头;到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化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考纲要求】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和影响2.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过程、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影响。
【基础落实】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①初期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②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高考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表现为: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1 页共1 页。
一、【考点解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二、【知识经纬】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三、【知识清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共同体建立)(1)背景: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2)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__ ①____。
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__②__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总部在布鲁塞尔)。
(3)影响:经济: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政治:政治上力图推行__ ③___的外交政策。
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使美国的霸权受到严重削弱,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美国的扶植。
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从单独占领日本转而扶植日本。
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
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民主化改革。
进行广泛的社会变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的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正确的决策。
政府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有利的国际环境。
_____④______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成为美军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战前水平;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间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冷战结束后的20世纪
90年代。
这一时期,世界上的大国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个强势国家的兴起,从而打破了原有的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世界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领导。
然而,苏联在1991年解体,结束了冷战格局,从而开启了世界多极
化的大门。
解体后的苏联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世界上出现
了新的强势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等。
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使得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全球事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力。
同样,俄罗斯也在这一时期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崛起,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
这些国家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口、经济实力和区域影响力,对国际事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他们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地位逐渐提高,使得世界的权力格局变得更加多元化。
此外,欧洲联盟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
随着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共同经济体、共同外交政策和共同安全政策等使得欧盟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综上所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苏联解体和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世界上出现了多个强势国家,打破了原有的两极格局。
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对国际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世界权力格局趋向多元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2、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1)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等多种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崛起;(2)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二、含义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尚未定型。
2、“极”——经济实力或政治影响力;3、具体表现为:美苏实力相对衰落,欧日、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和上升。
三、表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历史因素:统一思想源远流长以及相似的文化价值观。
(5)其它因素:法德和解;舒曼计划(1950年)——意义2、联合过程:(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4)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建立欧盟(5)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于1999年启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形成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 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原因: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①原因A、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