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气光化学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70
《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章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1)主要层次划分: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2)各层次特点:①对流层:0~18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空气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18~50km;平流层下部30~35km以下气温变化不大(同温层),30~35km以上随高度升高温度增大(逆温层);有一20km厚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并且臭氧分解是放热过程,可导致平流层的温度升高;空气稀薄,水气、尘埃的含量极少、透明度好,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飞机在平流层低部飞行既平稳又安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很小,只随地球自转产生平流运动,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可遍布全球。
③中间层: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④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
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与大气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左右。
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
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疏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
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
《环境化学》试题一、填空题1. 由可见光(400nm<λ<78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是(c=×108m/s,h=×光量子)。
2. 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和。
雨滴的形成就属于。
3. 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4. 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和。
代换性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5. 是无色气体,是清洁空气的组分,也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NO X以为主,通常占90%以上。
植物摄取氮的主要形态是和。
6. 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丁二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7. 大气颗粒物依照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分别是、和,并用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
其中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吸入粒子定为D p<的颗粒物。
8. 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称作,而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称作;根据DLVO理论把和考虑为仅有的作用因素。
9. 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水中Cd2+浓度是(已知饱和H2S溶液的浓度为L,解离常数K1为×10-8,K2为×10-15,CdS的溶度积为×10-27)。
10. 亚硝酸吸光后发生光离解,一个初级过程为:HNO2 + hv → + ;另一个初级过程为:HNO2 + hv → + 。
11. 腐殖质可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部分称为。
腐殖质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它对金属离子的和来实现。
12. 根据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其中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的是和;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的是和;臭氧主要分布在中;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中;内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也称为电离层。
大气光化学反应1大气光化学反应介绍大气光化学反应是指源自太阳辐射等外部能量的光进入大气中,空气中的有机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温度、湿度、气压以及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
大气光化学反应是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的变化规律,其作用重要性非常大。
2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大气光化学反应有三个主要组成:光源、有机物即“颗粒”和反应物(大气污染物)的混合物。
这三部分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有机反应,这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随着太阳辐射的入射,可以将太阳辐射波长分解成可与大气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紫外线,使气体中的有机物和气体中的反应物产生光学紫外和热反应,根据大气中污染物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气溶胶光催化反应、和混合湿润粒子光催化反应和游离基团光催化反应。
3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大气光化学反应能够产生一系列有害物质,比如臭氧、分子氮、硫酸盐以及甲烷等,大气光化学反应把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蓝精灵,会造成空气中污染物的更大浓度,甚至会影响大气中的pH值。
另外,由于大气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影响有害物质排放和地表湿度,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质量,会造成大气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4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控制措施为了应对大气污染,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有:1.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大气的环境质量及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2.加强污染源排放的监管,把污染源排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大气污染物;3.改善空气质量,开发净化空气的技术,积极探索新颖的技术,有效提高大气环境质量;4.完善企业排污标准,严格遵守企业限定的排污标准和排污规程,及时安排检查;5.加快废气治理,进行大气质量检测。
5结论大气光化学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从而衍生出的综合性影响造成了大气环境的变化。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人类行为,它不仅会影响环境,而且还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面对大气污染的控制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护大气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
大气环化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大气稳定度:指大气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程度。
2大气逆辐射:CO2和H2O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放出。
这种辐射是向四面八方的,而在垂直方向上则有向上和向下两部分,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iP9qXp3uJ2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通常以气温垂直递减率(Г>表示,即每垂直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T-绝对温度,K;Z-高度。
4.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iP9qXp3uJ25.湿沉降:通过降雨降雪等使大气中的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有哪些主要自由基?氢氧自由基、HO2、烃基、烃类含氧基、过氧基等。
2请简述对流层中光化学氧化剂-O3的主要来源?对流层中O3的天然源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由平流层输入,二是光化学反应产生O3。
自然界的光化学过程是O3的重要来源,由CO 产生O3的光化学机制为:CO+?OH→CO2+?H3试分析具有温室效应作用的“臭氧”与平流层的“臭氧”差别?地球上90%的臭氧分布在距地面25km的平流层,另外约10%存在于对流层。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浓度随纬度、经度、高度和季节变化而变化。
对流层臭氧浓度北半球比南半球高。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了太阳发射到地球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和植物有害的紫外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线辐射的屏障。
通过观测发现,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增加。
由于有90%的臭氧在平流层,所以总量在下降。
对流层臭氧形成人为来源:NO2的光解反应是它在大气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大气中O3生成的引发反应,也是O3唯一的人为来源。
<见第七节)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臭氧层)浓度减少,形成了臭氧空洞。
4.过氧自由基HO2?的主要来源有哪些?HO2?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分解:HCHO+hν→H?+HC?O H?+O2→HO2? HC?O+O2→CO+HO2?5.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iP9qXp3uJ2答:大气组分如N2、O2、O3、H2O和CO2等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
大气中甲烷的光化学反应及其环境效应
大气中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其光化学反应过程及其环境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化学反应:甲烷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氧、氮、碳等自由基和离子,这些自由基和离子会进一步反应生成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大气化学反应和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温室效应: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0多倍。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3. 大气化学反应:大气中的甲烷可以进一步通过与氧、氮等化合物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甲酸、乙酸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大气化学反应进一步影响。
4. 氧化还原过程:大气中的甲烷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与低氧化态的氧化物反应,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和氧化物,这些化合物在大气化学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大气中甲烷的光化学反应及其环境效应非常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通过采取减排措施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措施,可以减少大气中甲烷的排放,降低对大气化学反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光化学反应从本质上讲是指由日光(或其他电磁波)和反应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反应过程。
在大气中,这些反应可导致氧气、氮气和水蒸气被过氧化物、酸雾和臭氧等有害物质所污染。
因此,对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光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对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最常见的一种是二氧化氮和有机物质在光照下产生臭氧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取决于有机物中存在的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以及光强度等因素。
简单来说,需要有以下三个举措才能触发这种反应:1.光能顾名思义,光是触发该反应的必要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中所占的光强度大约是太空中的250倍,这就是说在太阳下面,空气和大气中的分子会受到辐射而发生光化学反应。
2.污染物质二氧化氮(NO2)是另一个必要的反应物。
该物质存在于车辆废气、电厂烟气和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气中。
二氧化氮也是空气中细颗粒物和酸雾的前体。
3.有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反应物。
这些有机物在太阳下会发生光解反应,产生一系列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其中的一些降解物可以继续参与到其他的化学反应中。
光化学反应的结果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果是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其中最知名的是臭氧。
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可以引起人类的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性反应。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从而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等。
由于臭氧是不稳定的,因此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这就是为什么臭氧通常只在高温和高辐射量下才能形成。
此外,光化学反应还会产生其他的有害污染物,如过氧化氮、酸雾、细颗粒物和氧化物等。
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产生,以降低大气污染水平。
光化学反应的控制为了控制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必须采取一系列行动。
这些行动包括:1. 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3、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4、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设备、装置和场所。
5、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体、生物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6、总悬浮颗粒(TSP):指悬浮于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包括飘尘和降尘。
它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也是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7、降尘:指大气中粒径大于30μm的固体颗粒物,因重力作用,在短时间内可因自身重力沉降到地面。
8、飘尘或可吸入粒子:指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分为PM10(粒径<10μm)和PM2。
5(粒径〈2。
5μm)。
PM10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PM2。
5的危害则更为严重。
9、光化学反应:大气中存在的吸光物质(氧气、臭氧、NO2等)的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它们吸收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10、自由基或游离基: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即化合物分子中共价健在光、热等影响下,分裂而成的含有不成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强氧化作用。
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化合物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
12、酸雨: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pH值低于5.6的降水。
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机理近年来,人类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大气污染一直是热门话题。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它们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影响大气质量,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其中光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机理。
一、光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光化学反应是指由光引起的化学反应,它是大气中化学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气中最常见的光化学反应是O3、NOx、VOCs的光化学反应。
NOx指氮氧化物,包括NO和NO2,VOCs指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醛、乙烯等。
这些污染物质在光照下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解离、结合等,形成新的化合物,如O3、PANs、醛类、酸等。
这些化合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效应等。
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特征包括:一、必须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发生;二、反应速率和光照强度有关;三、光化学反应通常是链式反应,具有反馈机制;四、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产物数量是污染物质量的函数。
二、光化学反应的机理(一)O3的生成和消失O3是大气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它的生成和消失是光化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O3主要是由O2分子在紫外线的激发下,通过以下链式反应生成:O2 + hv → 2OO + O2 + M → O3 + M其中,M是稳定剂,它的存在可以减少反应速率,并调节O3的浓度。
O3的消失主要是由于以下反应:O3 + hv → O2 + O(在紫外线下)O3 + NO → NO2 + O2O3 + HO2 → OH + 2O2O3 + 列出其他反应产物(二)NOx和VOCs的光化学反应NOx和VOCs是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它们的光化学反应会产生一系列的衍生物,如光化学烟雾和酸雨。
NOx的主要光化学反应包括:NO + hv → O + NNO + O3 → NO2 + O2NO2 + hv → NO + ONO2 + O3 → NO3 + O2NO3 + 其他产物→ NO2,或NO + O2其中,NO2和NO3是互相转化的,它们的存在会使大气中的O3浓度下降,同时也会增加NOx的浓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环境化学详细答案————————————————————————————————作者:————————————————————————————————日期:《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章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1)主要层次划分: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2)各层次特点:①对流层:0~18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空气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18~50km;平流层下部30~35km以下气温变化不大(同温层),30~35km以上随高度升高温度增大(逆温层);有一20km厚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并且臭氧分解是放热过程,可导致平流层的温度升高;空气稀薄,水气、尘埃的含量极少、透明度好,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飞机在平流层低部飞行既平稳又安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很小,只随地球自转产生平流运动,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可遍布全球。
③中间层: 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④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
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与大气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 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左右。
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
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疏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
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与调控大气光化学反应是指在大气中,由于太阳光照射下,气体与气体、气体与颗粒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调控,对于深入认识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反应物以及光照条件。
其中,臭氧生成是一个重要的反应过程。
太阳光照射下,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反应生成臭氧(O3)。
臭氧的生成与分解有一定的平衡,它在大气中的浓度受到光照强度、温度和天气条件的影响。
此外,大气中的氧化性物质还会与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发生复杂的反应,形成一系列的氧化产物。
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主要受到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的调控。
氮氧化物是大气中的一类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和人类活动。
它们能够参与到多种氧化还原反应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臭氧的生成和消耗。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另一类重要的反应物,它们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和生物排放等。
这些化合物在光照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物质。
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固态颗粒物,它们能够吸附和催化气态物质的反应,加速大气光化学反应的进行。
光照条件对于大气光化学反应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光照强度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为了减少大气光化学反应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首先,减少臭氧前体物质的排放是十分重要的。
这包括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通过提高燃烧效率、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改进工业生产工艺等途径来实现。
其次,加强颗粒物的减排措施也是必要的,可以采用过滤和除尘等技术,阻止颗粒物对光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出行方面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和提倡绿色出行方式,从根本上减少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发生。
此外,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调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事件。
这种事件通常发生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如夏季和高纬度下的日落和日出。
光化学反应是复杂的,具体步骤取决于大气中存在的底物种类、光照条件和其他因素。
这篇文章将介绍大气中发生的主要光化学反应及其影响。
主要光化学反应大气中存在的有机物和氮氧化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O3)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
以下是大气中发生的主要光化学反应:1. VOCs和NOx的光化学反应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甲醛、苯、甲烷等等。
氮氧化物(NOx)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这些物质在光照下,会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一系列化合物。
这些反应的主要产物是臭氧、过氧化氮和硝酸等物质。
臭氧是一个重要的自由基,有助于定量地形成有机物和氮氧化物。
2. 辐射引发的硫酸盐和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硫酸盐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
在大气中,硫酸盐和氮氧化物可以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化合物,如硫酸盐、硝酸盐和氧化氮等。
在辐射下,这些化合物会形成自由基,随后反应产生臭氧和其他氧化产物。
3. 辐射引发的有机物和氧化氮的光化学反应在大气中,有机物和氧化氮也可以形成自由基,在阳光下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会形成一系列氧化有机物,包括醛、羧酸和有机酯等,这些物质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光化学反应对大气的影响光化学反应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光化学反应可以引起许多化学物质的形成,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臭氧的形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臭氧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有着非常坏的影响。
臭氧还可以破坏植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植物叶面烧伤、作物减产等问题。
其次,光化学反应还可以促进酸雨的形成。
这是因为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硝酸和硫酸可以在大气中游荡,产生酸性化学物质和能产生酸雨的雾气或冷凝物。
总结总之,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事件,需要研究人员做出不懈的努力以更好地了解其动态。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科学原理光化学烟雾是指大气中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烟雾。
光化学反应是指在光的作用下,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烟雾是由气态物质和固态颗粒物组成的浮游颗粒物体,它由烟尘、烟雾滴、水汽、空气中的多种有机气体和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有关。
在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其中,典型的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等,而挥发性有机物则包括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燃煤等活动释放到大气中。
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时,光化学反应就开始了。
首先,太阳光的能量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吸收,激发它们内部的电子。
这些激发态的分子随后发生分解、离子化或是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有机气体、氮氧化合物以及活性氧物种。
其中,氮氧化物在光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氧化氮(NO)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氮和臭氮酸根(NO3-)。
这些活性的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继续反应,形成有机气体和氮氧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这些氮氧化合物的一部分会进一步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光敏感的有机硝酸盐和氧化物。
光敏感的有机硝酸盐和氧化物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吸湿后形成云雾滴。
在大气中,这些云雾滴与空气中的水汽和其他微粒物质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烟雾。
这些烟雾滴中的颗粒物不仅包含有机硝酸盐和氧化物,还含有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硫酸盐、氮氧化物的衍生物以及颗粒物表面的可吸收有机物等。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链式反应过程。
它不仅涉及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反应,还包括大气中其他物质的复杂反应。
此外,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
光化学烟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首先,烟雾中的颗粒物具有细小的粒径,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