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光学影像测量仪设备操作指导书 V1.2
- 格式:pptx
- 大小:828.29 KB
- 文档页数:3
影像测量仪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1、操作指导书目的本操作指导书旨在为使用影像测量仪的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正确操作仪器,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2、影像测量仪简介影像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通过图像分析技术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相机、光源、投射屏幕和图像处理软件。
3、设备准备3.1 确保影像测量仪所需要的电源充足并正常供应。
3.2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3.3 清理相机镜头和投射屏幕,保持其干净清晰。
3.4 打开仪器电源并启动图像处理软件。
4、校准影像测量仪4.1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影像测量仪进行校准。
4.2 根据校准工具的操作指南,进行仪器的校准调整。
4.3 校准过程中需确保校准仪器的稳定和准确。
5、测量对象设置5.1 在投射屏幕上放置测量对象,并确保其固定稳定。
5.2 调整相机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3 将测量对象在投射屏幕上对准测量标尺,并设定测量基准。
6、图像处理与测量6.1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相机捕捉到的图像。
6.2 使用软件中提供的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6.3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并进行测量操作。
6.4 根据测量结果,记录测量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7、保存与报告7.1 将测量结果保存至合适的文件夹,并确保文件保存完整。
7.2 根据需要,测量结果报告,并包含必要的图表和数据。
7.3 打印或导出报告,以便于查阅和提供给相关人员。
8、维护与保养8.1 定期检查影像测量仪的光源和相机,确保其正常工作。
8.2 清洁相机镜头、投射屏幕和光源,以保持影像质量和测量精度。
8.3 避免将影像测量仪暴露在潮湿、灰尘和剧烈震动的环境中。
9、故障排除9.1 如果出现测量结果异常或仪器故障,请首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9.2 检查设备是否经过正确的校准,如未校准,请进行校准操作。
9.3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联系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光学影像测量仪说明书光学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拍摄目标物体的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测量分析,得出目标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数据。
本篇文章将围绕光学影像测量仪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光学影像测量仪的原理光学影像测量仪利用光学系统来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
它通过光学透镜将目标物体的光线聚焦到成像平面上,再通过光敏元件(如CCD)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接着,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点、边缘等信息,从而实现测量分析。
二、光学影像测量仪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光学影像测量仪之前,需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光源是否亮度稳定,透镜表面是否清洁,以及仪器的电源连接是否良好等。
2. 调试仪器:将目标物体放置在测量平台上,调整光学系统的参数,如焦距、光圈大小等,以确保图像清晰、亮度适中。
3. 拍摄图像:按下拍摄按钮,光学影像测量仪会自动拍摄目标物体的图像。
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图像模糊或抖动。
4. 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点、边缘等信息。
5. 测量分析:根据需要进行测量分析,可测量目标物体的长度、宽度、角度等参数,并生成相应的测量报告。
三、光学影像测量仪的注意事项1. 环境要求:在使用光学影像测量仪时,应确保环境光线充足、稳定,避免强烈的光线干扰测量结果。
2.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光学透镜表面,避免灰尘或污渍影响图像质量。
同时,注意保护光学系统,避免碰撞或摔落导致损坏。
3. 仪器校准:光学影像测量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误差。
因此,在重要的测量任务前,应进行仪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在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分析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算法和参数,避免产生误差。
同时,对于测量结果的处理,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正和优化。
5. 安全使用:在使用光学影像测量仪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保持仪器平稳、避免触摸高温部件等,确保人身安全。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注意事项工件需在恒温20℃ ±2℃摄氏度下测量,温度变化<2℃,若需测量紧急件,可运用温度补偿的方式减小因温度产生的误差。
但测量前必须在入检测室后15—30分钟后测量。
测量时由于行程关系,人须距离机器0.5米以外。
因设备利用的是光学测量原理,测量时不可有其他光源照射,会引起测量误差。
准备工作1. 将需要测量的工件清洗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灰尘等脏东西,清洗时不可用易掉毛物品,毛絮粘着在工件上影像测量值。
2. 将测量平台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油污。
3. 将工件放入玻璃压盖下方,毛刺朝上,不可朝下,放时从上方落下,不可在玻璃上划行,以免划伤玻璃。
调整摆放位置,确保在测量仪可测范围内。
测量开始1. 首先打开设备→打开机器电控开关,让其进行初始化运行,待其运行完毕后,方可打开操作软件。
期间不可掀开玻璃压盖(压盖下方有一个保护装置,为防止摄像头撞到设备,打开压盖会触发急停,引起设备故障),运行结束以摄像头LED灯全开并全灭为信号。
同时可打开计算机。
2. 设备自运行结束后方可打开软件端 Vispec 4.5.1(设备未运行结束会显示设备初始化失败,此时须关闭软件及设备,重启设备及软件)3. 光源控制区:打底光时可选择自动打光,也可手动打光,推荐自动打光。
4. 测量前须对工件进行对焦,可先手动对焦,大概清晰后再进行自动对焦。
测量界面介绍:光源控制区:几何测量区:5. 建立坐标系:单击第一行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最后一行第一个机床坐标,根据实际要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几何元素进行测量,一般常用的为点(我们常用圆的圆心)线建立坐标系,提取好基元后,再单击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点线建立坐标系图标,最后单击所提取的圆,直线(注意选取顺,先单击圆。
)6. 几何测量步骤:选检测的基元类型→选取获得基元的方式(提取或构建)。
根据要测量的要素,合理安排好测量步骤。
提取基元时,左键选点,右键提取结束。
7. 基元的复制:需在坐标系中进行,选中想要复制的基元,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复制基元,弹出对话框中有四种复制方法,我们常用的为旋转复制。
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第一篇: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现代测量设备。
它通过采集和分析影像信息,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和表面特征等进行快速和精确的测量。
本指导书旨在介绍影像测量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和操作该设备。
二、影像测量仪的原理影像测量仪主要基于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算法。
当物体被测量时,影像测量仪会拍摄一系列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和分析图像中的特征点和边缘等信息,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具体的原理包括:1. 图像采集:影像测量仪通过镜头和光源将物体的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照均匀、观察角度合适等因素,以确保获取到清晰的图像。
2. 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影像测量仪能够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边缘等特征。
这些特征点和边缘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3. 测量分析:基于提取的特征信息,影像测量仪可以进行测量分析。
它能够实现诸如长度、宽度、高度、角度、曲率等多种测量功能,且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重复性。
三、影像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影像测量仪,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将影像测量仪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
在使用之前,先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选择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常见的测量模式有点测量、线测量、圆测量、角度测量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测量任务进行选择。
3.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定合适的测量参数。
例如,选择适当的曝光时间、对焦位置、分辨率等。
4. 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影像测量仪的视野范围内,并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物体的稳定,并避免光线干扰和震动等因素。
5. 分析测量结果:完成测量后,使用影像测量仪提供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功能,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缺陷等,并生成报告。
影像测量仪全自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影像测量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主要用于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表面状态等特性的测量。
为了保证影像测量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全自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全自动安全操作规程1.1 前期准备在使用影像测量仪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先用无纺布或橡皮泥轻轻擦拭物镜、镜头等表面,再使用干净的棉布或专用纸巾进行彻底清洁,特别注意要避免在表面留下细小碎屑或其他残留物;•供电接线:检查电源对接口等设备接线是否稳定可靠;•软件配置:检查软件是否已安装并正确配置,确保能够正常运行;•校准设置:启动设备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校准设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 操作流程在全自动安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打开电源,启动系统;2.等待设备系统自检完成后,输入待测量物品的尺寸和测量要求;3.调整物品位置,使其清晰地显示在画面中;4.点击“测量” 按钮,系统开始自动测量;5.测量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输出测量结果,并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导出等操作。
1.3 注意事项在全自动安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将其他物品放在靠近设备的区域内,确保测量环境干净、整洁;2.避免触动设备的铰链、按钮、接口等部位,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3.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将其他物品放在设备上,防止对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4.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二、保养规程2.1 日常保养在影像测量仪的日常保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进行外观清洁,保持设备表面洁净,防止灰尘污染;2.定期检查设备插头、接口、线路等部分,确保其稳定可靠;3.定期对设备内部零件进行检查、加油、更换,保证机器精度、平稳运行;4.定期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保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5.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2.2 长期保养在影像测量仪的长期保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对设备的耐用部件进行更换,比如镜头、传动皮带、操纵系统等等;2.定期对设备进行整体清洁和涂油处理,有效防止氧化和生锈;3.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针对各个部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标题: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影像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影像仪,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像仪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影像仪的基本操作
1.1 系统开机与关机
1.2 影像仪的主要功能按钮和控制面板
1.3 影像仪的基本设置和调整方法
二、影像仪的影像采集
2.1 患者准备工作
2.2 拍摄部位的选择和准确定位
2.3 拍摄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三、影像仪的影像处理
3.1 影像的查看和分析
3.2 影像的保存和备份
3.3 影像的传输和共享
四、影像仪的日常维护
4.1 影像仪的清洁和消毒
4.2 影像仪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4.3 影像仪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五、影像仪的安全操作
5.1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
5.2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3 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结论: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是影像仪操作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影像仪,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一份完善的作业指导书,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培训,是医疗机构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泰康电子有限公司全自动光学影像坐标测试仪操作规程 编号:操作顺序:1.打开电脑和仪器总电源,检查机身急停(处于弹开状态),检查摇杆急停(处于开启状态)等待设备自动初始化(约1分钟左右)2.等待网络连接正常,确认控制器初始化完成。
注:必须等等待网络连接正常后才可开启软件,否则测量系统无法正常开启使用。
3.打开软件,提示三轴自动找零点,点击“确定”,三轴零点找到并提示后“找零窗口”自动消失。
注意:自动找零点过程中不允许按“急停”、拨动“摇杆”等其他操作。
4.选择测量倍率,正式测量前要做像素校正或呼出已存像素校正。
注意:不可再镜头倍率显示窗口为“HOME”状态下测量,否则测量前数据不准以及保存的测量程序不可以正常运行。
5.保存测量程序或数据导出报表,设置好路径到D 盘或者E 盘,不可随意乱放其他盘及桌面,以防系统感染病毒或误删数据。
注意事项1.禁止在仪器电脑上随意插U 盘和USB 连接手机(充电),防止中毒。
若自动安装杀毒软件,系统会自动扫描提示“GOOD VISION”异常,请添加信任,否则软件文件可能被当做病毒误杀而无法开启。
2.电脑C 盘为系统盘、F 为软件备份盘测量操作员不可以对其更改;不可以存储数据/程序/文件等,盘里面所有文件不可以乱动,否则会导致软件崩溃无法正常使用;D 、E 盘对测量人员开放使用,可存储测量数据、报表、测量程序和其他文件等。
3、仪器在测量过程中机身急停按下后再启动,需要重启软件并三轴再找零点,否则测量程序无法正常使用,测量数据也不准确,还会出现死机等问题;摇杆急停按下后再启动可继续使用不必再找点,仅重启软件即可。
4、电脑设置好的IP 地址和显示器分辨率不可以随意更改,关闭Windows 防火墙,否则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和使用。
5、机器安装调试好后,不允许移动设备位置,不允许修改测量系统的各项参数设置,否则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若因故需重装电脑系统或测量软件必须通知兆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指导。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标题: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影像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拍摄和显示医学影像,对医生诊断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正确操作影像仪并确保影像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像仪的作业指导书内容和操作流程。
一、影像仪的基本操作
1.1 确保影像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 打开影像仪电源并进行系统自检
1.3 选择正确的扫描模式和参数设置
二、影像仪的影像采集
2.1 准备患者并定位
2.2 调整影像仪位置和角度
2.3 开始采集影像并确保清晰度和对比度
三、影像仪的影像处理
3.1 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初步处理
3.2 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3.3 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和测量
四、影像仪的数据存储和传输
4.1 将处理后的影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4.2 确保影像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3 根据需要将影像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系统
五、影像仪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5.1 定期清洁影像仪外壳和镜头
5.2 检查影像仪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5.3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影像仪的性能稳定
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影像仪作业指导书对正确操作影像仪和确保影像质量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医学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医护人员能认真学习和遵守影像仪的作业指导书,提高医疗影像工作效率和质量。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注意事项工件需在恒温20℃±2℃摄氏度下测量,温度变化<2℃,若需测量紧急件,可运用温度补偿的方式减小因温度产生的误差。
但测量前必须在入检测室后15—30分钟后测量。
测量时由于行程关系,人须距离机器0.5米以外。
因设备利用的是光学测量原理,测量时不可有其他光源照射,会引起测量误差。
准备工作1.将需要测量的工件清洗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灰尘等脏东西,清洗时不可用易掉毛物品,毛絮粘着在工件上影像测量值。
2.将测量平台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油污。
3.将工件放入玻璃压盖下方,毛刺朝上,不可朝下,放时从上方落下,不可在玻璃上划行,以免划伤玻璃。
调整摆放位置,确保在测量仪可测范围内。
测量开始1.首先打开设备→打开机器电控开关,让其进行初始化运行,待其运行完毕后,方可打开操作软件。
期间不可掀开玻璃压盖(压盖下方有一个保护装置,为防止摄像头撞到设备,打开压盖会触发急停,引起设备故障),运行结束以摄像头LED灯全开并全灭为信号。
同时可打开计算机。
2.设备自运行结束后方可打开软件端 Vispec 4.5.1(设备未运行结束会显示设备初始化失败,此时须关闭软件及设备,重启设备及软件)3.光源控制区:打底光时可选择自动打光,也可手动打光,推荐自动打光。
4.测量前须对工件进行对焦,可先手动对焦,大概清晰后再进行自动对焦。
测量界面介绍:光源控制区:几何测量区:4. 底光源(当四边方框变成蓝色时,表示选中)1.上光源(当大圆变成蓝色时,表示选中)2.同轴光(当内部小圆变成蓝色时,表示选中)3.光源亮度调节5.建立坐标系:单击第一行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最后一行第一个机床坐标,根据实际要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几何元素进行测量,一般常用的为点(我们常用圆的圆心)线建立坐标系,提取好基元后,再单击坐标系图标,然后单击点线建立坐标系图标,最后单击所提取的圆,直线(注意选取顺,先单击圆。
)6.几何测量步骤:选检测的基元类型→选取获得基元的方式(提取或构建)。
一台一台一台一台像素校正片1.储存环境需保持清洁干燥.以避免 零件污损,生锈, 及尘埃落入运动 导轨內。
2.使用完毕工作台拭擦干净。
3.清洁时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洁,可用 中性清洁剂或水拭擦。
4.调节倍率后必须用校正片进行像 素校正,否则会影响实测结果。
5.工作环境:温度:20℃±5℃ 湿度:40~60%RH注意事项1.打开UPS不间断电源,保障电源稳定性(如图一)2.打开仪器电源(如图二),打开操作软件 (如图 三),根据产品特性选择打开轮廓光源(如图四)或 者表面光源(如图五)。
3.根据产品的大小调节CCD上倍率(如图六),直到 产品在屏幕上显示清楚,调节倍率后需用校正片 进行像素校正。
4.像素校正:调节轮廓光源、倍率后,选择人工判 别模式, 將校正片放于工作台上,移动X, Y轴至中 心圆孔按顺序左-->右-->上-->下以相同的操作完 成数据采集,再保存校验结果。
5.依产品特性选择人工判别, 半自动判别,自动判別 及全自动判別量测模式。
6.选择量测工具栏或菜单量测上的各图形量测, 依 需要确定采点数,在采够了点数后按√按键或脚踩 脚踏开关完成采点,采足点数后数据自动在量测结 果区显示出來。
7.量测结果可按工具栏上的EXCEL或 Word按钮导入 文档中作记录.绘画区的图形可按CAD 按钮导入 CAD档进行编辑。
8.量测完成, 按顺序关闭轮廓及表面光源。
UPS不间断电源影像测量仪U P S 电源投影仪开关轮廓光源调节按钮软件启动图标表面光源调节按钮校准片版 本核 准仪 器 操 作 指 导 书图片演示制 定伺服系统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Compupack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信 琦 电 子 科 技(苏州)有 限 公 司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仪器名称:文件编号操作方法RQ-QA-41-B打印机打开仪器电源操作软件轮廓光源/表面光源摆放样品数据记录出具报告清理测试台面图打开USP 电源开始测试关闭仪器图七图一图二图一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平安操作规程一、开机前的准备1、检查电源线、影像数据线、控制卡数据线等是否连接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处理不得开机;2、移除仪器工作平台上所有的工件及其他物品,防止仪器开机自检时碰撞。
二、操作步骤1、翻开计算机电源开关,启动Windows7操作系统;2、翻开仪器电源开关,开始自检工作,自检运行结束以摄像头LED灯全开并全灭为信号;3、待自检完毕后,启动Vispec软件,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主界面。
〔软件的默认用户名:tztek或Admin,密码为空〕4、将待测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5、移开工作平台使工件成像在可视范围内,调节光源、Z轴位置、镜头放大倍数,使图像成像清晰、大小适宜;6、在软件中设置测量相关参数和显示相关参数;7、根据工件的实际形状,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8、将测量结果输出为Word格式、Excel格式、TXT文本格式或者HTML超文本格式的报表文件,还可以保存为DXF格式的图纸文件。
9、测量完成后,先关闭软件,再关闭影像测量仪,最后关闭计算机。
关闭后盖好防尘罩。
三、平安要求和考前须知1、人员:影像测量仪为高精度仪器,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前方可操作;2、操作:必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严禁盲目操作。
仪器运行过程中,测头移动范围内禁止放置物品或倚靠仪器;3、避振:如果影像测量仪受到额外的周围振动,测量精度将会降低。
当频率小于10Hz时,周围振动的振幅不应该超过2μm〔峰-峰差值〕;当频率在10Hz到50Hz之间时,那么加速度不应超过。
如果振动超过这些限制,应该采取防振措施。
4、无尘:影像测量仪构成组件应尽量保证无灰尘,虽然防尘罩对影像测量仪有一定防护作用,但仍应定期清洁;5、电源:使用90-264VAC,47-63Hz,10Amp下的稳定电源,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6、温度: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20℃±1℃,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将影响测量精度。
禁止在偏高或偏低温度下调整仪器精度。
影像测量仪操作指导书(IATF16949-2016/ISO9001-2015)一、目的确保影像测量仪在测量过程中输出有效、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产品的测量作出可信的判定,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VMM2.2A型影像测量仪的操作。
三、职责3.1只有经过培训合格者且经授权后才能对本仪器进行操作。
并且要严格按照本规程来进行试验操作。
3.2操作人员要对仪器的的使用状态及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负责。
四、操作步骤4.1打开电脑主机及显示器电源开关,进入WindowsXP操作界面,双击VMM2.2 图标,进入软件的操作界面。
4.2倍数的选取:根据被测物体的大小然后通过旋转CDD摄像头上的转动装置来选择与之最适合的倍数(0.65,1,2)例如实物较小就可以选择高倍率来进行操作。
4.3比例标定:首先打开底光灯(必要时打开顶光灯),将光学标准片正放与载物玻璃板上,通过旋转X,Y轴控制手柄来使的标准片上的X,Y轴与系统上的X,Y轴重合,直到系统坐标成红线闪烁时即可,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标定设置比例尺”即可获得与系统匹配的比例。
标定完成后请将标准片轻轻放回标定盒中。
4.4将产品被测表面清洁后,轻放于载物玻璃板上,根据测量要求选择投影的底光或顶光;通过旋转Z轴升降手柄,把影像调整到最清晰的程度。
接下来以几种常用的操作指令为例4.5端面距的测量:4.5.1焦距调整:按照4.4步骤把被测产品影像调到最清晰程度。
4.5.2要素测绘:单击工具面板上的“绘图”,单击“多点画线(或双点画线)”,依次在产品投影被测轮廓线上取点(取点时要结合左下脚的放大区域,观察是否点取到合适的点),单击”右键”即可生成直线要素;按同样方法求出另一端面的直线要素。
(注意:完成测绘时要观察图元数据区上的位置,若与实际相差较大,就需重新比例标定后再次测量)4.5.3尺寸标注:完成绘图指令后。
单击工具面板上的“标注”,根据情况选择”两直线间距离”的标注方式图标(如是水平或垂直时选用“对齐标注”,其他则选用“线性标注”),根据下方提示选择基准线,再选择第二条直线要素,选择标注位置单击左键,完成尺寸的标注。
XXX有限公司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1、目的使测量员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操作步骤。
2、范围设备名称:影像测量仪,型号:YF-4030 , XYZ轴行程400*300*30Omm。
3、术语和定义略4、职责测量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使用仪器与日常保养5、工作流程和内容5.1 仪器介绍①Y向手轮,②倍数调节钮,③变焦距镜头,④Z向手轮,⑤坡璃载物台,⑥X向手轮,⑦底光源调节钮,⑧上光源调节钮,⑨电源开关。
详见使用说明书。
5.2.1 测量的工具栏,如下图,包括测量点,直线,圆,弧,椭圆,矩形,槽型,圆环,曲线等5.2.2 点的寻边工具a、十字线中心采单点:通过脚踏开关,或按SPACE键采集,十字线中心采点。
A鼠标采点:在影像上单击鼠标左键采点G对焦点:得到自动对焦的点d、鼠标自动采点:即自动在鼠标附件找到一个工件的边缘点。
A直线采点:按住左键不放,拉出直线,按SPACE键或双击鼠标采点。
工方型框取点:得到所框选范围内的点。
g、放大采点:在影像放大窗口,单击鼠标左键采点。
氏测量最高点:点击左键三下,按SPACE键或双击左耀采点。
5.2.3 直线和圆的寻边工具a、采点测量直线:用鼠标或十字线瞄准采点测量。
A直线寻边工具:点击左键三下,按SPACE键或双击左键采点。
C,测量超过屏幕的线:分段测量超过屏幕的直线,按Enter 键或计算按钮结束。
d 、采点测量圆:用鼠标或十字线瞄准采点测量。
A 圆寻边工具:点击左键三下(或按住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按SPACE 键或双击左 键采点。
t 测量超过屏幕的圆:分段测量超过屏幕的圆,按Enter 键或计算按钮结束。
g 、鼠标单击测量圆:用鼠标左键在要测量的圆的内部单击一下,即可以测量出圆来。
卜 框选测量多圆:在影像窗口拉出一个矩形框,然后松开鼠标,即在框内的所有圆都 会测量出来。
5.2.4 弧,椭圆,矩形测量工具00:⑥@ © E3 —I~~~I~~1~l -1~~……「一」一厂a 、采点测量弧:用鼠标或十字线瞄准采点测量A 弧寻边工具:点击左键三下(或按住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按SPACE 键或双击左 键采点。
影像测量仪操作指导书影像测量仪操作指导书1.概述1.1 本文档的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影像测量仪的详细操作指导,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使用该设备。
1.2 读者对象本操作指导书适用于对影像测量仪不熟悉或者初次接触该设备的操作人员。
2.仪器介绍2.1 仪器外观及组成影像测量仪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仪器主体(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等)●相机模块(接收影像并进行测量)●移动平台(用于放置待测物体)2.2 仪器原理影像测量仪利用相机模块接收物体的影像,并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从而得到准确的尺寸、角度等测量结果。
3.准备工作3.1 开机与关机●按下电源按钮,等待仪器启动完成。
●关机时,按下电源按钮并确认关闭流程完成后,断开电源。
3.2 连接外部设备根据需要,将影像测量仪与计算机、打印机、存储设备等外部设备连接,确保正常的数据传输和输出功能。
4.操作指导4.1 操作界面影像测量仪的操作界面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主菜单栏:提供各项功能操作的入口。
●影像显示区域:显示待测物体的影像。
●测量参数设置区域:设置测量参数,如单位、精度等。
●测量结果显示区域:显示测量结果。
●其他辅助工具栏:提供辅助功能操作的入口。
4.2 测量流程一般的影像测量仪操作流程如下:●1)启动按钮,打开影像测量仪软件。
●2)将待测物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并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其适配影像测量仪的拍摄范围。
●3)拍摄按钮,仪器会自动拍摄物体的影像。
●4)根据需要,在影像上设置测量区域。
●5)测量按钮,仪器会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计算。
●6)测量结果将显示在测量结果显示区域。
●7)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结果输出、存储等操作。
●8)完成测量后,关闭按钮,关闭影像测量仪软件。
5.注意事项5.1 操作环境为确保正常的测量精度和结果可靠性,请在以下环境中操作影像测量仪:●温度.20℃●25℃●湿度.40% ●60%●光照:均匀、稳定的光照环境5.2 清洁与维护经常保持影像测量仪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使用柔软的布清洁外部表面,避免使用硬物品刮擦。
1. 目的为使本公司对所有制品尺寸能够有很好管控标准,同时能够指引测量员按本标准来进行操作,特制定此项标准规范化。
2. 术语3. 具体内容3.1. 职责测量员:负责实行监督工作及《实验室产品测试报告》之输出并对该设备进行点检及保养。
测量工程师:负责对厂内所有的仪器之运作及技术指导进行监控及维护。
经理/测量工程师:负责操作员所提交之报告进行审核。
当检测仪器出现异常时,请及时知会测量工程师/经理以免造成工作之不便。
3.2. 工作内容3.2.1.仪器操作前:3.2.1.1.员接受相应的在职培训,并熟练测量仪器及测量设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要求,具有实行经验。
3.2.1.2.维护仪器作业指导书,做好检测仪器的日常保养的维护工作,按仪器作业指导书进行作,如有异常请及时知会技术员和上级管理人员。
3.2.1.3.相关测量资料方可对下一步工作展开。
3.2.2.仪器操作过程:3.2.2.1.电源总开关,先开电箱后开电脑再开软件,进行复位,操镜头倍数与软件设置倍数是否一致。
3.2.2.2.测量把产品放在测量平台上,建立座标系,按图纸进行编程,并保存编程下次CNC测量时可按程序调出相应测量编程。
3.2.2.3.测量时可选择手动测量与建立座标系按图纸进行测量。
3.2.2.4.表单,测量员把测量后的数据进行导入客户指定的表单中。
3.2.2.5.保持仪器5S,关闭软件与开机顺序相反,先关闭软件后关闭电脑主机再关闭总电箱。
3.2.3.测试标准:3.2.3.1.条件:✓800-1200Lux荧光灯(能清晰看出缺陷但不刺眼)✓观察角度:被检测样区与视线在45度范围内旋转,左右转动15度范围。
✓观察距离:人眼的被测物表面距离为30cm左右。
✓操作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2.3.2.公司目前所有制品尺寸测量均按此标准进行。
3.2.4.结果:按客户图纸进行测量,如测量结果数据在范围内为合格,超出为NG,除仪器本身误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