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借代和借喻
- 格式:ppt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6
借喻和借代知识点总结一、借喻的定义借喻是修辞学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通过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明确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借喻是一种方便表达观念的手法,它常常以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喻常用"如"、"似"、"比"等连词进行表示,用于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是一只老狐狸。
"这句话就用了一个借喻,把一个人比作了一只老狐狸,以突出他狡猾的性格。
二、借喻的特点1. 生动形象:借喻将抽象的、难以描述的事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代替,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2. 永恒性:借喻的形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跨越时代和地域的限制,使作品具有更持久的魅力。
3. 含蓄鲜明:借喻的表达方式往往更为含蓄,不易直接表达的意义通过借喻的手法来间接表达,使读者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4. 形式多样:借喻可以通过不同的比喻和比拟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三、借喻的分类借喻可以根据比拟的对象来进行分类,主要有动物借喻、植物借喻、物象借喻、景物借喻、色彩借喻、音响借喻、味道借喻等多种分类方式。
例如:"他是一只老虎"中的"老虎"就属于动物借喻;"她的眼睛像两颗明珠"中的"明珠"属于物象借喻。
四、借喻的运用借喻的运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比喻要贴切:借喻要能与被比较的对象相吻合,使得被比较的对象与喻体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具有相似的特征。
2. 比喻要有感染力:好的比喻应该能够感染读者,使其对作品产生共鸣,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3. 比喻要具有形象感:借喻应该具有形象感和生动感,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借代的定义借代是修辞学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通过用一个词来代替本应使用的词,以丰富表达,增加语言的韵味和美感。
借代包括拟人、拟物、拟声、拟态等手法,通过赋予事物有如人的行为、状态、感情等来进行表达。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在修辞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两种修辞因为存在某种相似性而产生“真假美猴王”的困惑,比如比喻和拟物,借喻和借代等。
一、借喻和借代的共同点借喻和借代,都有一个“借”字,就是说本体不出现,而是借用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对象填补本体的缺位。
先来看两个例子:例1: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例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例1描写的是碧绿色的海浪,海浪不出现,而用“翡翠”来指海浪了;而例2描写的舟船从日边驶来的情景,不说舟船,而用“帆”来指代。
二、相似性和相关性继续研究例1和例2,我们来比较下面两组对象之间不同的联系:例1:海浪——翡翠例2:舟船——帆例1中的“海浪”与“翡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是二者之间有相似性,属于借喻。
而例2中的“舟船”和“帆”并非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帆是舟船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属于借代。
结论:①借喻具有“相似性”,而借代具有“相关性”。
②相似,还是相关,是区别借喻与借代的一条准则。
三、百试不爽的“明喻还原法”大家都知道,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其中明喻是基本形式,也就是说暗喻和借喻都是可以还原为明喻的。
比如:①暗喻:亲情是温暖的太阳。
→明喻:亲情像温暖的太阳。
②借喻:夜空中银盘高悬。
→明喻:夜空中银盘似的月亮高悬。
我们把例1和例2试着还原成明喻:例1: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摔成尘雾和碎末。
例2: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只像帆似的孤独小船从日边驶过来。
很显然,例1没问题,例2讲不通。
结论: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借代不能还原成明喻。
四、描摹与代指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故乡》,里面一个人物叫杨二嫂,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文字:①正像画图仪器里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我也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③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如何区分借代和借喻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
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
借代是借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在句中不出现;出现在句子中取代本体的人或事物,叫借体。
借代有几种类型: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
最常见的是特征代本体。
特征代本体指用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代替它本来的名称。
如:鲁迅在《药》中的几处借代:“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三个句子中分别用“花白胡子”代替胡子已花白的人;用“红眼睛”代替牢头阿义,因为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用“驼背”代替来华老栓家喝茶的茶客――背有点驼的五少爷。
这里的“花白胡子”“红眼睛”“驼背”抓住了三个人某些部位的特征,用某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代替本人,非常形象,属于特征代本体。
还有:用“旧毡帽”代替头戴旧毡帽的人,用“三角眼”代替眼睛是三角形的人,用“大金牙”代替镶着金牙的人,也是特征代本体。
工具代本体指用某人常使用的工具代替他本人的方法。
如:“眼镜”代替常戴眼镜的人。
部分代整体指用一类事物的一部分代替这类事物的方法,如:用“雷锋”代替所有做好事的人。
不管哪种形式的借代,本体和借体之间都必须有密切的关系,两种事物没有关系,不能构成借代。
借喻是借用与之有相似点的人或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不出现;出现在句中代替本体的事物叫喻体。
它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必须建立在明喻的基础上,即首先能构成一个比喻,只是比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所以,都能还原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
如:鲁迅在《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住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例子
借喻和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不同。
借喻是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说明或强调某种含义。
例如:
1. 他的笑容就像太阳一样温暖。
2. 她的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动听。
在这两个例子中,“笑容”和“声音”被比作“太阳”和“美妙的音乐”,以强调它们的积极特征。
借代是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以便更好地说明或强调某种含义。
例如:
1.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已经出版了多本畅销书。
2. 她是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
在这两个例子中,“作家”和“教育专家”被用来代替“有才华的人”和“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的人”,以更简洁地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于,借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来进行比较,而借代是通过使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来进行比较。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举例说明1. 借喻的世界借喻,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一个东西用另一个东西来比喻,来形象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老板跟你说:“这是你的魔法药水!”哎呀,这就是借喻了。
咖啡在这里并不是字面意思的饮料,而是用来形容它能让你振奋精神,仿佛喝下去就像是喝了某种神奇的药水。
哇,听上去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这就是借喻的魅力所在,它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我们对事物有更深的理解。
再比如,有句话说:“时间就是金钱。
”这也是个经典的借喻。
这里时间被比作金钱,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真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你总不能把时间放在银行里存钱吧?但是通过这种比喻,我们更容易理解时间的宝贵。
2. 借代的趣味接下来,我们聊聊借代。
借代其实就像是在玩“谁是卧底”的游戏,它是用某个事物的特征或部分来代表整个事物。
比如,你听到“白宫”这个词,你第一反应可能是美国总统的办公室,而不是那座大楼。
这里“白宫”并不是指房子本身,而是代指美国相关部门。
这就像是你叫一位朋友“书虫”,其实是因为他爱看书,而不是他真的是虫子!这就是借代的妙处。
再说个更日常的例子,比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讲的其实就是街上车来车往的热闹场景。
你可能不是真的看到了“水”和“龙”,而是感受到了那种繁忙和喧嚣。
借代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仿佛在耳边响起了城市的喧嚣声。
3.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好啦,借喻和借代虽然听起来像是一对好朋友,但它们之间可是有些差别的。
借喻更侧重于通过比喻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特征,而借代则是通过代称来表示某个事物。
简单说,借喻是“你就像个太阳”,而借代则是“我喜欢你这颗星”。
前者强调的是比喻的感觉,后者则是直接用某个词来替代另一个。
这就好比喝饮料,借喻就像是喝橙汁,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清新的味道,借代就像是喝水,简单直接,不需要多说。
这两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感觉就像是调味品,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借喻和借代的相同点是都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不同点:①二者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借代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②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而可以还原为明喻格式,借代不能还原。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在哪1借喻和借代的主要区别第一,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着重于事物间的相关性,即借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依存关系,运用时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如:“那边来了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二者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联系。
“借喻”着重于事物间的相似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虚的,没有必然性。
如:“落日洒下一河碎银。
”“碎银”与“落日照在河水上”在“闪闪发光”这一点具有相似之处,但没有必然的联系,运用时要富于联想。
第二,作用不同。
借代的作用重在“代”,用借体来代本体,是代而不喻;借喻的作用重在“喻”,用喻体代本体,是喻中有代。
借喻一般可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2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区别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例子
借代与借喻都是修辞手法,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来表
达特定的意义。
它们的区别在于,借代是通过转换词义或词性来实现,而借喻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借代:
- 阿姨年过花甲,每天依靠“德州扑克”来打发时间。
这里的“德州
扑克”用来代指扑克牌游戏。
- 他一直沉浸在“江湖”的世界,很少与外界接触。
这里的“江湖”
指代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
2. 借喻:
- 她是我生活中的太阳,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这里用“太阳”比
喻她给我的帮助和快乐。
- 这个城市是一只沉睡的巨兽,一觉醒来将会焕发无限的活力。
这里
用“沉睡的巨兽”比喻城市潜力巨大,等待发展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借代和借喻的使用应该符合语境,并且在写作中要适
度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借代借喻区别举例子
借代和喻指的是通过一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更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目的。
以下是我列举的10个例子,用以区分借代和喻的不同之处。
1. 借代:他是个太阳,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喻:他就像太阳一样,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
2. 借代:她是一朵花,美丽而娇嫩。
喻:她的美丽如同鲜花般娇嫩动人。
3. 借代:这座城市是一只沉睡的巨兽,等待被唤醒。
喻:这座城市宛如一只沉睡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
4. 借代:他是一只老鹰,眼光犀利。
喻:他的眼光如同老鹰一般敏锐。
5. 借代:他是一把利剑,无坚不摧。
喻:他的力量如同一把利剑,无往不胜。
6. 借代:她是一条细线,将我们紧紧相连。
喻:她的存在使我们紧密相连,如同一根细线。
7. 借代:这个计划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喻:这个计划就像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一样。
8. 借代:他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为我们指引方向。
喻:他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9. 借代:这个项目是一匹奔马,快速而稳健。
喻:这个项目的进展如同一匹奔马,迅猛而稳健。
10. 借代:他是一面旗帜,代表着我们的荣耀和尊严。
喻:他就如同一面旗帜,象征着我们的荣耀和尊严。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借代和喻的区别。
借代是通过直接以某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而喻则是通过比喻、类比的方式来说明某个事物的特点或属性。
借代更加直接和生动,而喻则更加隐喻和形象。
无论是借代还是喻,都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手法,用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感和形象力。
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详细探讨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首先,借喻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借喻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像……”或“如同……”等引导,将一个实际物体或概念取代为另一个具体的事物,以达到修辞或修辞的目的。
例如,“他的嗓子像磨损的铜铃,发出低沉而嘶哑的声音。
”这句话中,将个人的嗓子与磨损的铜铃进行比较,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嗓子发出的声音。
而借代与借喻不同,它是通过将一个代名词或名词用来代替或象征一个相关的事物。
借代的主要目的是简化或强调表达。
例如,“他是我的朋友,他总是为了别人的幸福而付出。
”这句话中,代名词“他”代表了前文中提到的“我的朋友”,以避免重复提到。
总之,借喻和借代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借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加深表达的意义和意境,而借代则是通过简洁的代名词或名词来简化和加强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借喻和借代常常结合使用,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意境。
只有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如何区分借代和借喻借代和借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两种,用于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虽然在表达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使用方法和含义上存在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借代和借喻的定义、区别和例子,并提供一些判断和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指导。
首先,借代指的是用一个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关联的词语、句子或形象来取代该事物的说法。
通常,借代表达的是一种间接的、隐晦的说法,通过间接地指代来表达被指代事物的特点、特征或情感。
借代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能够使文本更富有诗意、情感和神秘感。
借代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为曲折、迷离,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明月”作为借代手法,代指夜空中的月亮,但由于是用“床前明月光”的说法来间接指代夜空中的月亮,使诗句更具诗意和神秘感。
与此相比,借喻是运用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比拟表达另一种事物。
借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和象征性的比喻,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加读者的体验感。
该修辞手法常用于描写、说明和比较中,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交流和写作中。
借喻的使用可以使得表达更贴切、生动。
例如,我们常用“狮子般勇敢”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勇敢,此处的“狮子”即为借喻,用来比喻人的勇敢性格,增加了描述的形象感。
在区分借代和借喻时,最关键的区别是指代关系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借代通常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示所要表达的事物,通过其他事物或词语来间接指代,它是一种词义上的替换。
而借喻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直接拿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是一种形象上的比拟。
此外,借代多用于文学作品,语言更加曲折、含蓄,适用于诗歌和叙事等文学形式。
而借喻更常用于日常的交流和写作中,可以非常贴近生活,并且更加直观形象。
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表达目的和语境来选择借代还是借喻。
借代适用于那些需要引起读者联想、开启想象力,并且增加诗意和神秘感的场景。
而借喻适用于需要生动形象地比喻、直接表达特点和情感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引起读者共鸣。
借代和借喻区别的例子借代和借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修辞效果和语义表达上略有不同。
下面就以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为题,列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一、借代的例子:1. "金色的牙齿":这里将黄金的颜色借代为金色的牙齿,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人牙齿的颜色很黄金般耀眼的形象。
2. "江山如画":将江山的美景借代为画,形容江山美丽如同一幅绘画作品。
3. "热浪袭人":将炎热的天气借代为浪潮,形象地描绘出了夏季炎热的感觉。
4. "月亮代表我的心":将月亮借代为爱情的象征,表达出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寄托。
5. "寒风刺骨":将寒风的刺骨感借代为刺骨的痛楚,形象地表达出了严寒的感觉。
二、借喻的例子:1. "他是个太阳,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将某人比喻为太阳,形容他的热情和辐射力。
2. "她是一朵娇艳的玫瑰":将某女子比喻为玫瑰,形容她的美丽和娇媚。
3. "他是一只奋进的蜜蜂":将某人比喻为蜜蜂,形容他的勤奋和努力。
4. "他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将某人的笑声比喻为银铃,形容其声音的清脆悦耳。
5. "她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将某女子的眼睛比喻为湖水,形容其眼神的清澈明亮。
三、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都是通过替代手法来表达某种意义,但它们在修辞效果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
1. 借代更加直接,通过用一个具体的词汇来代替另一个词汇,不需要进行比喻或暗示。
借代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例如上面提到的"金色的牙齿"、"热浪袭人"等例子。
2. 借喻则需要通过比喻或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通常需要借助于其他词汇来进行比较。
借喻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增强了表达的象征意义。
简述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一、侧重点不同:
1、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2、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二、作用不同:
1、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
2、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
三、修辞手法不同:
1、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2、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借喻与借代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不同于借代。
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句:敌人布下天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
敌人布下的层层包围与“天罗网”相似,“天罗网”是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铁窗”与监牢有关系,是监牢的一部分,在句中代替了监牢,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由此可归纳出:构成借喻和借代的不同基椽—相似性、相关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尺度;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
借喻与借代难以区别怎么办借喻和借代就像修辞王国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常顽皮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刚接触它们的同学张冠李戴,分辨不清。
其实只要弄清它们各自的特征,找出不同之处,就不难区别了。
同学们都知道,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瀑布》里的句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这两个句子都只出现了喻体“白银”和“珍珠的屏”,而本体“瀑布”都未出现,也没有比喻词。
只是利用“白银”和“珍珠的屏”来突出瀑布的颜色和形状。
由此看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在某一方面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借喻的一个重要特征。
借代又叫“换名”,它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本体和借体之间无相似之处,但有紧密联系,表面上是两种事物,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例如小学课文《粜米》中的句子:“迎面来了几个旧毡帽”。
毡帽是物,而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都知道这里“毡帽”是指来粜米的农民。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毡帽是江浙一带农民常戴的帽子,所以同学们通过联想,就知道了所指,就像一提“羊肚头巾”我们就会联想到陕北农民,而一提起“小花帽”我们就会联想起维吾尔族老乡一样。
由引可见本体和借体(替代本体的事物)虽不相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利用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艺术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的事物形象突出,特色鲜明。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借喻是喻中有代,但以比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