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集团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60
复星集团资本运作一、复星的发展历程199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不久的郭广昌拿出准备出国的几万元钱,拉上在复旦大学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在上海成立了由他们两人名字命名的广信咨询公司,替别的公司做市调、搞咨询,也兼做些小生意,其间抓住机会,买断技术,生产肝炎试剂,大获成功,凭此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利超亿元,攫取了他们下海后的“第一桶金”。
1998年,复星实业(后更名为复星医药)上市,募集近4亿元的资金。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郭广昌和他的复星实业便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组合,步入复星的收购、扩张之路:1998年8月,成立复地公司(当时公司名为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复星医药完成了2,250万股的A股配股; 10月,投资友谊复星; 2002年8月,投资建龙集团;2002年 11月,成为豫园商城的单一最大股东; 2003年1月,和建龙集团投资宁波钢铁;03年1月,投资国药控股;3月,南钢联成立;5月,德邦证券成立; 10月,复星医药发行9.5亿人民币的可转债;2004年2月,上海复地完成IPO,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4月,投资于招金矿业;2005年1月,南钢股份完成1.2亿股A股增发; 3月,复地完成14,660万股H股配售;2006年4月,复地完成 17,590万股H股配售; 12月,招金矿业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投资华夏矿业;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IPO,融资额达132.7港元。
目前,复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集团,拥有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和金融及战略投资业务。
二、构筑复星网络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
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
6天之后,即2001年11月28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转让价为3.8元/股,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3.25%。
目录1 导言 (3)2 有关理论、核心概念 (3)3 全球战略实证分析 (4)3.1 “三步走”战略目标 (4)3.2 外部环境分析 (4)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4)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6)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印度药企 (7)3.3 内部条件分析 (8)3.3.1 资源分析 (8)3.3.2 能力分析 (9)3.3.3 SWOT 分析 (9)4 对策建议 (10)4.1 人才策略 (10)4.2 创新研发策略 (10)4.3 营销策略 (10)4.4 合作并购策略 (10)5 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1 导言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04年12月复星实业正式更名。
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3年内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
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其专注于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全球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秉承“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理念,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和整合式发展三方并重,在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创新战略为先导,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医药企业。
这次我主要研讨复星医药的外延式扩张,亦即是全球战略,现阶段它主要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模式来开展相关的全球业务。
一、医药行业背景以及复星医药基本情况(一)医药行业背景。
医药企业作为支柱性民生企业,在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医药行业的国际界线越来越被淡化,医药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医药公司不仅是盈利的企业,也是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行业,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研发新产品。
近年来,世界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是否可以走在病毒之前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重要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医药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加严重,人们对医药行业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治疗向预防转变,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对医药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是扩大市场的好时机。
同时,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医药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大量政策推动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庞大,但是先进的、高精尖的医药企业却不占多数,企业趋同化。
另外,企业内控不完善导致民众对于企业的不信任,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引人警醒。
2020年,全球范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让医药行业被大众关注,研制出疫苗和特效药成了全球医药企业努力攻克的题目。
(二)复星医药基本情况。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
复星医药是我国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性医药制造企业,主要从事药品研发与制造、医疗设备生产、医疗服务等行业。
近年来,上海复星医药不断地采取扩张的企业战略,力求实现资产和效益的扩大化。
二、四大能力分析(一)成长能力。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衡量企业成长能力的核心指标,表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趋势和稳定程度。
复星医药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6.69%,2018年为34.45%,2019年为14.72%。
从数据可以看出,近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2018年达到了高峰值,在2019年有所下降,说明复星医药的市场需求和业务扩张在近两年达到了巅峰期,2019年的下降提醒企业需要进行市场研究,适当加大创新投入,把握市场动脉,提高成长能力。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
所有信息和内容均来源于雪球用户的讨论,雪球不对信息和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作保证, 也不保证相关雪球用户拥有所发表内容的版权。
报告采纳的雪球用户可能在本报告发出后对本报告所引用之内容做出变更。
雪球提倡但不强制用户披露其交易活动。
报告中引用的相关雪球用户可能持有本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与这些公司或相关利益方发生关系,雪球对此并不承担核实义务。
本报告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任何操作建议。
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根据本报告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雪球和相关雪球用户无关。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除非另有声明,本报告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0 未本地化版本”许可协议进行许可(访问 /licenses/by/3.0/deed.zh 查看该许可协议)。
访谈嘉宾Conan的投资笔记访谈简介最近民营医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日$复星医药(SH600196)$公告,公司以不超过6.93亿元的价格,受让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有限公司60%股权,收购估值12.8倍市盈率。
禅城医院上半年实现收入2.8亿元,结余5178万元。
原股东保证禅城医院2013-2015年度分别实现目标净利润9,000万元、10,800万元和12,960万元。
对于此收购,市场普遍持有乐观态度,首先相比医疗服务板块的整体估值61倍市盈率,收购价格12.8倍市盈率非常便宜。
其次,我们看好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板块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内生成长和外延扩张,复星医药的制药、医疗服务核心业务板块更加突出。
预计公司原有的3家并表医院(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宿迁钟吾医院)2013收入规模大约3亿元,净利润约3千万元。
禅城医院合并报表后,2014年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收入规模将在1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1.5亿。
医疗服务板块作为新增长点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将更加明显。
复星医药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复星医药是中国领先的全球化医药企业之一,其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其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构设置1.董事会复星医药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董事会主席为郭广昌先生,副主席为李晓鹏先生。
2.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1名独立监事。
监事会主席为李志勇先生。
3.高管团队复星医药的高管团队包括总裁、首席财务官、首席人力资源官等职位。
目前总裁为吴以芳女士。
4.业务板块复星医药业务板块分别为创新药物、大健康和特殊用途化学品。
每个业务板块都设有相应的负责人和管理团队。
5.子公司复星医药下设多家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其中上市公司有:恒瑞医药、康哲药业、德琪医药,非上市公司有:复星医药集团、德恒医药、复星医药健康产业等。
二、责权分配1.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的战略计划和业务目标,监督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审议。
同时,董事会还负责任命和罢免公司高管人员,并制定高管人员的薪酬政策。
2.监事会监事会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公司合法合规地运营。
同时,监事会还需要审计公司财务报表,并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
3.高管团队复星医药总裁作为高管团队的领导者,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并执行公司的战略计划和业务目标;管理和指导各个业务板块及子公司;与投资者和媒体沟通等。
首席财务官则主要负责:管理公司财务和会计部门;制定并执行财务战略和计划;负责公司的融资和投资等。
首席人力资源官则主要负责: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并执行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负责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
4.业务板块每个业务板块都设有相应的负责人和管理团队,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并执行业务发展战略和计划;管理业务板块下的子公司或事业部门;与合作伙伴沟通等。
复星医药资本结构质量分析1。
复星医药产业结构分析:以复星医药集团为例,以2006-2010年三个会计年度为例,对其产业进行简单描述,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集团的资本组成、资本结构、公司规模等情况。
2。
复星医药负债结构分析:以2008年末和2009年末两个时间点为例,对其负债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集团在这两个时期内的负债水平,我们发现该集团一方面依靠银行贷款满足自身对于外部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短期借款以及短期融资券的形式筹集部分债务资金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而这种以短期借款作为流动性支持的做法导致了该集团在资本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性。
3。
复星医药偿债能力分析:在债务偿还能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该集团在过去的几年中其实际利率要高于长期负债所计算出来的长期负债的实际利率,同时该集团也具有强烈的投资意识,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其资产收益率在不断提高,但是该集团却并未降低投资规模,这说明该集团拥有一定的潜在偿债能力。
4。
复星医药运营效率分析:运营效率主要包括股东权益报酬率和权益乘数两个指标,它反映的是公司总资产的周转率。
对比2006年至2010年这四年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该集团的运营效率在逐渐下滑,该集团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在不断下滑,但是权益乘数却有着上升的趋势。
权益乘数的上升意味着在经营活动中该集团有着更多的负债,这样将更容易促使该集团陷入财务困境。
5。
复星医药盈利能力分析:该集团的权益净利率虽然在波动之中,但是相对于国内其他上市医药企业而言,该集团的盈利能力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该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在过去的五年中都处于下降的状态,我们认为这主要与该集团在这几年内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力度不够有关,由于过去的几年中该集团在内部管理上没有较好的改善措施,因此这也导致了该集团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被降低。
7。
复星医药发展前景分析:虽然该集团目前在国内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八,但是就该集团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该集团的综合实力要比现在高出许多,因此该集团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复星医药概况————————————————————————————————作者:————————————————————————————————日期:公司概况: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证券代码600196)成立于1994 年,1998 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在中国医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
复星医药上市13年以来,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
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股票市值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医学诊断、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复星医药注重创新研发,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中国,复星医药已取得肝病、糖尿病、结核病、临床诊断产品等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市场,复星医药也已成为抗疟药物等领域的领先者。
复星医药投资的国药控股于2009 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最大、全球市值领先的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
目前,国药控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10%,销售收入超出第二、三名总和。
医药零售领域,复星医药旗下的药品零售品牌国大药房、复美大药房、金象大药房继续保持在各自区域市场的品牌领先和盈利能力领先,形成以上海、北京为中心,面向全国发展的医药零售格局。
卓越的市场表现使复星医药成为全球顶级商学院的案例。
持续、稳健的发展使复星医药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的标竿、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企业品牌在医药健康产业和资本市场都倍受信赖。
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复星集团简介复星集团创建于1992年。
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中国动力的投资集团,复星先后投资复星医药、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永安保险、分众传媒、Club Med、Folli 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
复星集团业务结构图集团经营业务包括综合金融和产业运营两大板块。
复星系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公司已超过了100家,投资范围涉及生物制药、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钢铁、证券、银行、汽车等领域。
集团概况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复星集团总资产达到4,053.4亿元,同比增长2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权益达到人民币75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实现人民币80.4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复星旗下保险板块总资产金额已达人民币1,806.0亿元,可投资资产达到人民币1,604.0亿元,保险业务板块归属母公司股东之利润达到人民币21.0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富足、健康和快乐三大板块总资产金额达人民币3,033.8亿元,占复星集团总资产比例上升至74.8%,净资产增长至人民币443.1亿元,营业收入已达到人民币386.7亿元,同比增长84.6%,占复星集团总收入的49.1%;快乐时尚板块复星集团把旅游在内的大消费业务称之为“快乐时尚”产业,是与其金融、蜂巢城市、大健康并列的战略板块之一。
复星在快乐时尚大消费产业已经投资了近80个项目,总计397亿元,其中旅游休闲的占比最大,达到60%。
在2015年,复星集团完成了对全球高端旅游连锁品牌ClubMed 的收购,同时投资了英国休闲旅游集团Thomas Cook、亚特兰蒂斯、全球免税店龙头Dufry、加拿大国粹太阳马戏团以及英国高端婴童品牌SliverCross等。
同时,豫园商城去年收购的北海道星野渡假村成为全日本最受游客欢迎的渡假目的地之一。
2015年,复星收购的ClubMe(地中海俱乐部)在国外新开两家度假村,包括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地区的旗舰型滑雪度假村Val Thorens Sensations,拥有52座顶级别墅的马尔代夫翡诺岛度假村。
郭广昌有“中国的巴菲特”之称,复星集团在资本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大鳄,下面来的文章,可以带您了解复星系的投资版图.一、“复星系”投资版图(一)“复星系"投资布局复星是一家专注中国成长动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业务包括综合金融和产业运营两大板块。
(二)综合金融板块投资版图综合金融业务包括保险、投资、资本管理、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务四个板块。
注:1、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12月31日.2、黄色部分表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尚未交割或项目正在筹建。
(三)产业运营板块投资版图产业运营业务包括健康、快乐生活、钢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资源五个板块。
注:1、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12月31日。
2、黄色部分表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尚未交割或项目正在筹建。
(四)“复星系”所持前十大重仓股注:1、计算范围内为复星股票投资及类股票投资,不包括附属和联营公司股权、联营公司及基金投资的股票。
2、包括3-9亿元衍生权益。
(五)“复星系”全球投资地图二、走进复星(一)复星简介复星1992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7月16日,复星母公司复星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复星已形成“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大业务引擎,并矢志向“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与“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双轮驱动的全球一流投资集团大步迈进。
(二)复兴国际总资产规模2014年复星国际总资产为3248.328亿元,较2013年增长77。
4%。
(三)复星国际业绩情况2014年复星国际收入较2013年增长21%,毛利较2013年增长41%。
注:本文素材源自财经网、FT中文网、澳华财经在线、复兴国际网站及2014年年报等。
三、郭广昌的复星产业地图四、郭广昌的商业发展历程1992年,郭广昌与复旦大学的同学,出资3.8万元人民币,一起创办了一家市场调研机构——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994年,扩大投资领域至房地产和制药业。
2004年,复星国际在香港创办,并于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复星集团由一群年轻的复旦学子创建于1992年,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集团的投资重点是中国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主流产业,目前已经投资有医药、房地产、钢铁和商业零售等产业,此外,还有矿业和金融服务等战略投资。
复星高科技集团简介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创立于1992年11月的复星,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1年,复星集团的经营状况继续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集团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达到了创记录的303亿元,总资产达到198亿元,净资产达到87亿元,纳税总额达到8亿元。
复星集团连续多年名列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百强三甲,连续4年在上海科技企业界及非公经济界名列纳税第一名,并被列为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
复星的主要业务领域有四大产业,每一个主要的产业都有一系列的下属企业。
四大产业分别为医药、房地产、钢铁和商业零售,您可以分别点击以下版块了解详细内容。
复星医药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药品批发和零售。
在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复星医药所制造及销售的药品在妇科疾病、肝病、糖尿病、疟疾等疾病治疗领域都居领先地位,旗下的畅销产品包括花红片、阿拓莫兰、胰岛素、青蒿琥酯等的市场份额均位居前列。
复星医药拥有完整的药品研发体系,多元化的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推出上市新药。
复地是中国大型住宅发展商,亦是联交所主板的H股上市公司,在上海住宅房地产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在进一步利用其在上海的领先地位和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复地亦在中国其它主要城市,包括北京、武汉、南京、重庆和无锡等,进行或计划拓展房地产开发业务。
截至2005年6月30日,复地已成功开发了超过36项房地产项目,已竣工建筑总面积约2.0百万平方米。
复星主要通过南钢联经营钢铁业务。
来源:全球创新论坛微信公众号,原文题目为“复星投资执行总裁张良森:如何寻找最佳投资对象复星集团的五个判断标准”在2015年已经过去的这大半年里,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下半年又将何去何从9月12日-13日,北大后E 促进会投融资学会在后E 之家——北大博雅一八九八举办了投融资中期论坛,邀请了数位大咖,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资本市场的饕餮盛宴。
本文是复星创富执行总裁张良森博士在此次论坛上所做的关于“国际化投资与并购”的演讲。
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复星集团的海外并购战略,还全面地分享了复星集团判断投资价值的五个标准。
文章虽长,但全都是干货,绝对值得一读。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跨境并购。
其实投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股票市场或是股权投资、VC投资,其本质是不变的——就是看三点,一是这个行业值不值得投资,二是有没有储备优秀的团队,三是有没有找到解决需求的商业模式。
不管什么投资,都要问自己这个行业好不好,这个企业好不好,有没有投资所需要的放大效应。
一、PE投资非常难,主要靠三块我先讲一下复星做的PE投资(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不分国内和国外。
大家经常能听到PE投资,PE投资实际上非常难做的。
PE投资和二级市场投资的区别在哪里二级市场投资随时都可以纠错,但PE投资投完以后五年不能动,所以要看准一个企业五年后的状况。
其实做这样的判断是非常难的,即使是企业的高管也很难看得清楚企业五年后的情况。
PE投资就是想做这个事情,就是想知道这个企业五年以后会怎么样。
PE投资靠三块:1。
发现价值这个企业在人家不看好的情况下你已经看好、看准了,像滴滴打车,A轮的时候能看准,其实是发现了这个平台的价值;2。
投完之后的帮助在投完以后,帮它提升或者说补足原来的短板,提升价值,或是通过并购来补充产品线等放大规模。
3。
放大价值除了上市以外,放大价值还有很多途径,比如对接资本市场、财务杠杆、资产结构杠杆、研究广告投入杠杆等,用不同的杠杆把这个企业的价值放大。
Robert S Kaplan(2015)在《C ost and benefit》中指出,从全新的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了诠释,在他的研究中,营运资金好比是企业的一项投资,企业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中,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是很关键的工作,尤其是对其风险是识别与监控,企业应该在控制机会成倍的前提下为企业赢取更多的收入。
Chongyang Chen、Robert Kieschnick(2018)在《Bank credit and corporat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中指出,营运资金管理应当引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观点,营运资金的管理不仅应当考虑流入和流出,还应将通货膨胀、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结合其中,营运资金的管理结合时间价值才能正确计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Farrah Wahieda Kasiran(2016)在《A Study on the Small Medium Enterprise in Malaysia》指出,在以马来西亚的公司在2010年-2013年之间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指标为样本数据中,发现高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公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但马来西亚现阶段的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普遍较低,为此公司损失了很多扩大发展的机会也面临着短期偿债危机。
因此作者呼吁马来西亚的公司和政府否应该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而推动公司的发展。
季玥(2017)在《新常态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浅析-以创元科技为例》中指出,在新常态下,人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企业更需要与时俱进,要加强企业信息传递系统,实现营运资金管理与科学的组织结构相结合。
对我国科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李鹏飞、王元月(2016)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研究》中指出,从融投资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研究,分析其管理策略的四大重要影响因素:行业与产品差异、企业发展策略、风险管理水平和融资约束,并提出结合该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一、集团简介:1、集团概况: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
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重庆药友制约24%3、集团核心业务: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
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