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流域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农业示范工程华宁片区-文档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17
抚仙湖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摘要:对抚仙湖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并对工业源和城市生活源负荷进行评价,得出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排污区域及主要排污行业,并对抚仙湖污染源控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抚仙湖,污染源,污染控制一、自然情况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淡水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境内,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 (含星云湖378km2 )。
根据最新勘测结果,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km2 ,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 ,目前水质为Ⅰ类。
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m3 ,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m3 。
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抚仙湖最高水位1722.00m、最低水位1720.50m;每年2~5月抚仙湖向星云湖输水,其余时段两湖独立运行,遇较大洪水时向海口河排泄。
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
流域内植树造林合格面积约16.4万亩,退耕还林约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6.2km2 。
径流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8.8km2 ,占总面积的30.94%,年流失入湖的泥沙量达34.56万吨。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4年,抚仙湖流域人口16.03万人。
其中,澄江县12.13万人(农业人口10.29万人),江川县3.04万人(农业人口2.91万人),华宁县0.85万人(农业人口0.85万人)。
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包谷、小麦等,经济作物为烤烟、油菜,畜牧业主要养殖牛、马、羊、猪等。
工业以磷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水产品为主,其中磷化工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流域内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08425万元,占澄江、江川、华宁三县总产值的25.55%。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4•【字号】玉政办发〔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发展规划正文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玉政办发〔2022〕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24日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53号)精神,加快推进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结合玉溪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围绕粮食、蔬菜(含食用菌)、花卉、水果、中药材、畜禽、乡村旅游、烟草等重点产业,聚焦加工业和服务业增值,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加工、出口中心。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800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2021年的27︰52︰21调整为22︰55︰2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6︰1以上,保持全省前列;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出口额35亿美元,巩固玉溪农产品出口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抚仙湖基础资料姓名:***学号:********** 班级:11化学班抚仙湖基础资料1.抚仙湖简介:抚仙湖地处滇中,位于东经102о39′-103о00′,北纬25о13′-25о46′之间,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
流域面积674.69平方公里,当湖面高程为1722.5米时,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湖岸线总长约100.8公里;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大于100米水深面积占全湖泊面积的45.5%,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5.2米,容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云南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
年可利用的动态水资源量1.6亿立方米。
2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1.抚仙湖地貌资料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
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2. 湖泊地质结构特征分析抚仙湖是一个以断层溶蚀为主的湖泊。
形成于约距今340万a前的上新世时期。
处于金沙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地带,南北、东西两岸地形、地貌不同。
湖盆东西两侧为断层崖或断块山地分水岭呈人字形分布,断块山地在湖区分布较广,其山脉自北向南延伸,延绵不断,山体陡峭。
抚仙湖西岸与东岸相比,在近湖岸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相对平坦。
在地质构造上,抚仙湖位于扬子地台滇桂台向斜的滇东凹陷,是上世纪以来构造断裂形成的地堑盆地,属于比较年轻的断陷湖泊。
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分布于抚仙湖的东岸、南岸,北、西两岸有少量分布,约占湖区岩类面积的60%。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深水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被誉为“高原明珠”。
然而,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急需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为保护抚仙湖生态流域,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笔者基于绿色转型发展理念,分析抚仙湖流域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抚仙湖流域概况抚仙湖为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于半封闭的断陷湖,是我国目前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总体水质保持Ⅰ类。
抚仙湖属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674.69km 2,其中陆域面积458.09km 2、水域面积216.60km 2,平均水深95.20m ,最大水深158.90m ,最高蓄水量可达206.20亿m 3,是滇池的12.0倍、洱海的6.0倍、太湖的4.5倍,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30%,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20%,占全部国控重点湖泊I 类水质的91.40%。
抚仙湖流域主要河流21条,调蓄带7.85km ,人工湿地93块。
该流域内有6个乡镇(街道)47个村(社区)365个村(居)民小组,2022年末有18.21万人。
2022年,抚仙湖平均水质综合类别为Ⅱ类,其中1月、2月、8—12月为Ⅰ类,3—7月为Ⅱ类,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20%、1.13%[1-2]。
2保护治理措施对于抚仙湖流域,按照调整结构、控源减量、绿色发展的思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不断削减的目标,持续开展节水、减肥、降药、控粪污“四减”行动,全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1加快经营模式转变近年来,抚仙湖流域累计流转土地0.97万hm 2,其中实施休耕轮作0.39万hm 2、建设“森林抚仙湖”0.40万hm 2、发展高原特色农业0.19万hm 2。
《澄江市引导和规范抚仙湖径流区5.8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管理实施方案》的制订,进一步确定了盘径流区0.39万hm 2流转土地性质,且该流转土地交由同一公司经营管理,推动流转土地统一管理、集中经营。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简本联系人:李继明、王宇飞电话:2664423、2664415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02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一、城镇化发展 (5)二、城镇体系结构 (5)三、市域交通 9四、市域旅游 9五、市域基础设施 (9)第四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0一、城市性质与职能........................................二、10 二、城市规模 (10)三、三、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1)四、四、综合交通 (15)五、五、公共服务设施 (17)六、六、居住用地 (18)..七、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 (18)八、绿地水系 (19)九、城市景观与特色 (19)十、老城更新 (20)十一、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20)十二、村庄发展指引 (20)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21)十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1)附表 (22)附图 (23)..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修编主要背景1.宏观背景(1)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2)滇中城市群及昆玉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玉溪在省域的战略地位获得相应提升(3)云南省提出“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乡发展新模式 2.中观背景(1)在重新认识资源价值和确立建设“生态市”目标的基础上,玉溪市城乡发展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2)新兴产业成长迅速,发展格局面临改变(3)玉溪市政府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打造滇中城市群重要核心区,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 3.微观背景(1)滇中调水工程、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促使中心城区水资源环境出现重大转变(2)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有待加强,空间布局需要调整优化三、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一)案例背景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也是我国内陆湖中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滇池的13倍、洱海的7倍、太湖的4倍。
但是受流域磷矿开发、山地垦植、人口快速扩张等因素影响,抚仙湖2002年局部暴发蓝藻,污染负荷逐步增加,大部分水域水质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流域生态退化日趋严重。
2017年开始,抚仙湖地区被纳入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突出问题,推动抚仙湖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具体做法一是加强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
玉溪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在整合原有多项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了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产业、城市建设等发展水平,构建了以抚仙湖为核心,以山体、河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四条红线”,即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10米范围内不得建永久性设施,严格控制生活生产取水并严禁取水做景观,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和设施景观化,严禁建设高密度地产项目,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二是推进腾退工程。
按照“湖边做减法、城区做加法、减轻湖边负担”的原则,推进抚仙湖流域腾退工程,还自然以宁静。
强力推进抚仙湖“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共退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
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16家私营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退出地块面积1343.19亩,拆除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黄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并且具备一定的碳汇效应。
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粮食生产碳汇量存在较大差异。
基于公平原则,政府可探索建立碳汇补偿交易机制,推进粮食主销区向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承担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推测需支付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为()A.黑龙江省B.北京市C.安徽省D.广东省2.在碳汇补偿交易机制下,粮食主产区获得的补偿资金应侧重用于()A.减轻非粮化现象B.改善基础设施C.促进劳动力返乡D.调整种植结构【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粮食主销区向粮食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黑龙江省、安徽是主要的粮食主产区,是接受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的省,AC错误;北京和广东是主要的粮食主销区,和北京相比,广东人口远高于北京,消耗的粮食更多,需要支付的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更多,D正确,B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粮食主产区向粮食主销区提供粮食。
由于种粮的经济效益较种植经济作物更低,为保证种粮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减轻非粮化现象,由粮食主销区向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以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A正确;改善基础施设、促进劳动力返乡不能保证粮食产量,BC错误;调整种植结构会减少种粮面积,影响粮食产量,D错误。
故选A。
【点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决定性要素,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全面保护耕地。
贵州省锦屏县作为林业大县,林业经济一度支撑着县域经济发展,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锦屏县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通过不断探索,将鹅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全面推进。
2017年引进知名羽毛球生产商落户锦屏县,逐步形成养鹅、羽毛球加工、羽毛球装备制造、羽毛球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产业链集群。
目前,锦屏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基地。
玉溪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丙绅【摘要】"十五"以来,玉溪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3.59 km2,森林覆盖率由43.5%提高到54%,遏制住了星云湖和杞麓湖等水体的进一步恶化,保持了抚仙湖的Ⅰ类水质,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还面临着陡坡开垦行为和多渠道投资体系尚不健全、治理形式有待多样化等严峻挑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是: 严抓计划生育工作,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优化能源结构,有效降低薪柴需求;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林下产业;加大坡耕地综合整治和荒山荒坡治理力度.【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玉溪市【作者】陈丙绅【作者单位】玉溪市水利局,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2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 15.6~23.8℃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92~943mm。
玉溪市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有“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之美誉。
中心城区距昆明市 88 km,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全市辖一区八县,2008年总人口 22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
有彝、哈尼、傣、苗、拉祜等 25个少数民族。
玉溪市土地总面积 15 285 km2,市内河流分属南盘江和元江两大水系。
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全市土壤侵蚀面积4 781.78 km2,年均侵蚀模数为 1 038 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1 552万 t,年侵蚀深 0.77mm。
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2023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4届〕第17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十七号《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30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1月30日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2023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管理职责第三章规划与管控第四章水污染防治第五章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第六章绿色发展第七章保障与监督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抚仙湖保护,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抚仙湖流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及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抚仙湖流域,是指以抚仙湖水体为主的集水区域(不含星云湖子流域),主要涉及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
第三条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优化、调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第四条抚仙湖最高运行水位为1723.35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低运行水位为1721.65米。
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七年九月目录一、前言(一)规划编制原则(二)规划编制依据(三)规划编制重点(四)规划范围和期限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析(一)自然资源现状与分析(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与分析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一)经济发展现状与分析(二)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四、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预测(一)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二)人口总量(三)城镇空间(四)农业产出量(五)能源等重工业产出量(六)城镇基础设施配置(七)交通基础设施(八)民生设施(九)产业布局预测五、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需求规划(一)财政状况分析(二)政府债务支付能力预测(三)未来资金需求(四)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规模空间(五)金融同业状况六、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及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一)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二)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附录:元江县2007至2020年推荐使用开行贷款项目一、前言为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做好开发性金融合作覆盖到县区工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元江县实际情况,突出县域发展重点,以《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元江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事关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为依据,编制《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为增进“银政”“银企”相互了解,促进合作打好基础。
规划名称: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编制时间:二○○七年九月编制单位: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规划编制原则1.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分析元江县所处的区域关系和发展条件,从开发性金融角度合理确定元江县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
2.实现元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提升元江县的区域建设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3.根据元江县实际情况和未来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制定开发性金融合作和资金管理的战略措施,促进元江县总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30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点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后果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1)流域开发的目标①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
②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③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修建水坝。
(3)效果①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②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考向一流域开发条件评价1.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2~3题。
2.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3.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答案 2.B 3.A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挪威地形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展高水头电站。
第3题,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一般是大坝和发电机组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淹没面积小。
加之挪威人口密度小,条件恶劣的山区人口很少,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考向二流域综合开发及影响4.(2016·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简本联系人:李继明、王宇飞电话:2664423、2664415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9993?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修编主要背景1.宏观背景(1)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2)滇中城市群及昆玉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玉溪在省域的战略地位获得相应提升(3)云南省提出“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乡发展新模式2.中观背景(1)在重新认识资源价值和确立建设“生态市”目标的基础上,玉溪市城乡发展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2)新兴产业成长迅速,发展格局面临改变(3)玉溪市政府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打造滇中城市群重要核心区,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3.微观背景(1)滇中调水工程、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促使中心城区水资源环境出现重大转变(2)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有待加强,空间布局需要调整优化三、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玉溪、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玉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四、规划原则1.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2.贯彻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坝区耕地、建设山地城镇的原则3.贯彻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原则五、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30)》5.《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6.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11】(18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7.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8.《玉溪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总报告送审稿)9.《玉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六、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七、规划层次与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三个空间层次,即市域、红塔区(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抚仙湖基础资料姓名:***学号:********** 班级:11化学班抚仙湖基础资料1.抚仙湖简介:抚仙湖地处滇中,位于东经102о39′-103о00′,北纬25о13′-25о46′之间,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
流域面积674.69平方公里,当湖面高程为1722.5米时,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湖岸线总长约100.8公里;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大于100米水深面积占全湖泊面积的45.5%,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5.2米,容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云南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
年可利用的动态水资源量1.6亿立方米。
2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1.抚仙湖地貌资料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
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2. 湖泊地质结构特征分析抚仙湖是一个以断层溶蚀为主的湖泊。
形成于约距今340万a前的上新世时期。
处于金沙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地带,南北、东西两岸地形、地貌不同。
湖盆东西两侧为断层崖或断块山地分水岭呈人字形分布,断块山地在湖区分布较广,其山脉自北向南延伸,延绵不断,山体陡峭。
抚仙湖西岸与东岸相比,在近湖岸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相对平坦。
在地质构造上,抚仙湖位于扬子地台滇桂台向斜的滇东凹陷,是上世纪以来构造断裂形成的地堑盆地,属于比较年轻的断陷湖泊。
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分布于抚仙湖的东岸、南岸,北、西两岸有少量分布,约占湖区岩类面积的60%。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简本联系人:李继明、王宇飞电话:2664423、2664415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02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一、城镇化发展 (5)二、城镇体系结构 (5)三、市域交通 (9)四、市域旅游 (9)五、市域基础设施 (9)第四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0)一、城市性质与职能 (10)二、城市规模 (10)三、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1)四、综合交通 (15)五、公共服务设施 (17)六、居住用地 (18)七、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 (18)八、绿地水系 (19)九、城市景观与特色 (19)十、老城更新 (20)十一、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20)十二、村庄发展指引 (20)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21)十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1)附表 (22)附图 (23)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修编主要背景1.宏观背景(1)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2)滇中城市群及昆玉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玉溪在省域的战略地位获得相应提升(3)云南省提出“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乡发展新模式2.中观背景(1)在重新认识资源价值和确立建设“生态市”目标的基础上,玉溪市城乡发展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2)新兴产业成长迅速,发展格局面临改变(3)玉溪市政府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打造滇中城市群重要核心区,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3.微观背景(1)滇中调水工程、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促使中心城区水资源环境出现重大转变(2)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有待加强,空间布局需要调整优化三、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
抚仙湖流域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学校:桂林理工大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普予学号:3110415238目录1.摘要12.关键词13.正文14.结束语9[摘要]抚仙湖是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亮丽的明珠,保护延续抚仙湖Ⅰ类水质,是当代和未来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沿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加强对抚仙湖的保护,科学开发抚仙湖流域华宁段,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抚仙湖环境保护生态建设1现状分析1.1基本概况抚仙湖地处滇中,位于东经102о39′-103о00′,北纬25о13′-25о46′之间,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
流域面积674.69平方公里,当湖面高程为1722.5米时,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湖岸线总长约100.8公里;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大于100米水深面积占全湖泊面积的45.5%,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5.2米,容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1-72.8%,年可利用的动态水资源量1.6亿立方米。
表1抚仙湖基本情况表法定湖面最大高程(m)1722.5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实施前,除直接接纳星云湖每年由隔河注入3000-4000万立方米的水量外,大部分入湖径流是由分布在湖区周围的入湖河道及其区间坡面径流直接汇入,属雨水补给型湖泊,河道径流调节性能差,多为间歇性河、暴涨暴落、汇流时间短,并携带大量泥沙入湖。
出流改道工程实施后,抚仙湖转向星云湖泄水,年平均泄水量2100万立方米。
华宁县位于抚仙湖东岸,占有湖泊水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湖岸线19.7公里,径流区流域面积59.55平方公里,涉及青龙镇4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2626户,8953人。
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
表2抚仙湖流域(华宁段)主要指标占抚仙湖流域比重表指标流域面积湖岸线湖泊面积径流区河流湖泊面积湖泊蓄平均最大水深湖泊湖长最大最小湖宽水量水深周长(km)湖宽(km2)(亿m3)(m)(m)(km)216.6206.2(km)(km)3.495.2158.9100.831.411.8单位公里公里平方公里条抚仙湖674.69100.8216.6103-2-抚仙湖华宁段59.5519.719.211比重%919.5910.71.2产业现状抚仙湖沿湖的华宁县人民群众以世居的农业人口为主,8953人的总人口中有农业人口8866人,占总人口的99%;非农业人口87人,仅占总人口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