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现象和微观分析,理解电解原理
2.通过实验对比,掌握离子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初步认识电解原理
2.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电解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差异
3.通过实验、总结,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2.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离子放电的实质
教学方法:综合启发式
北京师大二附中 化学组 熊辉 2008-12-17
1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反应式
阴极:Cu 2++2e -=Cu (还原反应) 阳极:Cl --2e -=Cl 2↑(氧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Cu 2++2Cl -====Cu +Cl 2↑
二、离子放电顺序
1.阳离子:Ag +>Cu 2+>H +>Fe 2+>Zn 2+>Al 3+>Na +>K + 2.阴离子:Cl ->OH ->含氧酸根离子
电解。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別。
2.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温故知新】1.电解质是指在_ 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 状态下离解成____________ 的过程。
3.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装置°【实验探究】观察实验42,填写下表:一.电解原理1.电解:使电流通过 _ 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__________ 的过程。
2.电解池:将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 能的装豊,也叫 _______________ .3.两个电极,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思考:CuCl: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电解时,英他离子为何不放电?二.离子放电顺序阳极: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难到易)是:S 2->1 ->Br ->C1 ->0H ->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計>Fe3+〉Cu2+>H+>Pb2+>Sn2+>Fe2+>Zn2+>(H+) > A13+>Mg2+>Na+>Ca2+>K+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电解NaCl溶液:【练习】:完成下列溶液的电极反应及总反应式。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溶液:盐酸:NaOH溶液:CuBr2溶液:KC1溶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四.电解规律1.电解质分解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水不参加反应2.电解水型: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含氧酸等溶液的电解,只有水参加3.放氢生碱型: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时,电解质的阴离子和水电离的H'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增大放氧生酸型: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时,电解质电离的阳离子和水电离的0H离子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减小。
探究案课题: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 掌握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3.【学习重、难点】电解原理、离子放电实质。
【实验探究】1.电解CuCl2溶液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极。
给CuCl2溶液通电时现象:CuCl2溶液阴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阳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过程分析】CuCl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的离子,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发生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移向极,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移向极,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阳极:反应类型:反应。
阴极:反应类型:反应。
总反应式:。
2.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的过程。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解池: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①②③④探究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分析)①在CuCl2的电解池装置中,电子从电源的极沿着导线到达电解池的极,从电解池的极沿着导线回到电源的极。
②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到达阴极,得到电子,发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到达阳极,失去了电子,发生反应;失去了电子流向电源的正极。
就是说:在电解质溶液中依靠的定向移动而形成闭合回路。
【思考】CuCl2溶液存在的离子有Cu2+ 、Cl-、H+和OH-。
通电时,溶液中的Cu2+ 和H+都要移向阴极,但只有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Cl-、OH-离子都要移向阳极,但只有C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这说明了什么呢?【知识链接】放电顺序①阴极上:阴极上要得电子,不管阴极材料是金属还是石墨,此时都不能得电子,因此只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容易得电子。
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电解原理和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理解电解原理,电解产物的判断。
【自主学习】一、电解原理(以电解CuCl2水溶液为例)1.电极阳极—与电源极相连阴极—与电源极相连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2.电极反应阳极: ( 反应)阴极: ( 反应)总反应方程式:放电:阴离子电子或阳离子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池: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4.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得电子能力顺序)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失电子能力顺序(2)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5.电解规律:(1) 电解质分解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水不参加反应(2) 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等溶液的电解,只有水参加(3) 放氢生碱型: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时,电解质的阴离子和水电离的H+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增大(4) 放氧生酸型: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时,电解质电离的阳离子和水电离的OH―离子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减小。
【课堂练习】1.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 增大了的是A 、H 2SO 4B 、KOHC 、AgNO 3D 、Na 2SO 43.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