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制图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7.17 KB
- 文档页数: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名称线宽用途粗实线 B 1、采暖供水、供汽干管、立管2、风管及部件轮廓线3、系统图中的管线4、设备、部件编号的索引标志线5、非标准部件的外轮廓线中实线0.5b 1、散热器及散热器的连接支管线2、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的轮廓线3、风管的法兰盘线细实线0.35b1、平、剖面图中土建轮廓线2、尺寸线、尺寸界线3、材料图例线、引出线、标高符号等粗虚线 B1、采暖回水管、凝结水管2、平、剖图中非金属风道(砖、混凝土风道)的内表面轮廓线。
中虚线0.5b 风管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虚线0.35b 1、原有风管轮廓线2、采暖地沟3、工艺设备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点划线0.35b1、设备中心线、轴心线2、风管及部件中心线3、定位轴线细双点划线0.35b 工艺设备外轮廓线折断线0.35b 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波浪线0.35b1、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线2、构造层次的断开界线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图名常用比例可用比例总平面图1:500;1:1000 1:1500总图中管道断面图1:50;1:100;1:2001:150平、剖面图及放大图1:20;1:50;1:1001:30,1:40;1:50;1:200详图1:1;1:2;1:5;1:10;1:201:3;1:4;1:5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管道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管道类别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2供水(气)管采暖回(凝结)水管3保温管可用说明代4软管5方型伸缩器6套管伸缩器7波形伸缩器8弧形伸缩器9球形伸缩器10流向11丝堵12滑动支架13固定支架左图:单管右图:多管第二节阀门序号名称图形说明1截阀2闸阀3止回阀4安全阀5减压阀左侧:低压右侧:高压6膨胀阀7散热器放风门8手动排气阀9自动排气阀10疏水器11散热器三通阀12球阀13电磁阀14角阀15三角阀16四通阀17节流孔板第三节采暖设备序号名称图例说明左图:平面1散热器右图:立面2集气罐3管道泵4过滤器上图:平面5除污器右图:立面6暖风机第四节风管序号名称说明1风管上图为可见剖面2送风管下图为不可见剖面上图为可见剖面3排风管下图为不可见剖面4砖、混凝土风道第五节通风管件序号名称说明1异形管2异形管(天圆地方)3带导流片弯头4消声弯头5风管检查孔6风管测定孔7柔性接头中间部分也适合于软风管8弯头9圆形三通10矩形三通11伞形风帽12筒形风帽1.锥形风帽第六节风口序号名称说明1送风口2回风口上图为剖面3圆型散流器下图为平面上图为剖面4方型散流器下图为平面5百叶窗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插板阀本图例也适用于斜插板2蝶阀3对开式多叶调节阀4光圈式启动调节阀5风管止回阀6防火阀7三通调节阀8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通风空调设备1、本图例适用于一张图内只有序号2至9、11、13、14中的一种设备2、 2、左图适用于带转动部分的设备,右图适用于不带转动部分的设备2空气过滤器3加温器4电加热器5消声器6空气加热器7空气冷却器8风机盘管9窗式空调器10风机流向:自三角形的底边至顶点11压缩机12减振器13离心式通风机14轴流式通风机15喷嘴及喷雾排管16挡水板17喷雾室滤水器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手动元件本图例是通用图例2自动元件本图例是通用图例3弹簧执行机构4重力执行机构5浮动执行机构6活塞执行机构7膜片执行机构8电动执行机构9电磁执行机构10遥控第十节传感元件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温度传感元件2压力传感元件3流量传感元件4温度传感元件5液位传元件第十一节仪表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指示器2记示仪3量度计4压力表5流量计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工程施工通风图例大全集一、通风系统原理图1.通风系统原理图示意图通风系统原理图示意图是通风系统设计的基础图纸,它是通风系统设计的起点。
在这个图纸上会包含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管道走向、风口位置等重要信息,是设计师对通风系统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初步规划。
2.通风系统管道布置图通风系统管道布置图是在通风系统原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图纸,它会详细标注通风系统的管道类型、管道尺寸、管道连接方式、管道材质等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管道的施工和安装。
3.通风系统户内布局图通风系统户内布局图主要标注了通风系统在室内的具体布置方式,包括风口的位置、数量和大小,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风管布置方式。
这个图纸对室内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二、通风系统设备图1.通风机组图通风机组图是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主要负责通风系统中的空气供应功能。
在通风机组图中,会详细标注通风机组的型号、规格、尺寸、电气接线方式等重要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通风机组的安装和调试。
2.空调设备图通风系统中的空调设备主要用于对通风系统中的空气进行处理,包括加热、冷却、净化等功能。
空调设备图会详细标注空调设备的型号、规格、尺寸、排风口位置等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风口及末端设备图在通风系统中,风口及末端设备主要用于空气的分配和排放。
风口及末端设备图会详细标注风口及末端设备的型号、规格、尺寸、安装位置、数量等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风口及末端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三、通风系统综合图1.通风系统综合布线图通风系统综合布线图是将通风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综合布线设计的图纸,它会详细标注通风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的接线方式、管线走向、电气控制柜的位置等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通风系统的电气布线。
2.通风系统综合配管图通风系统综合配管图主要是将通风系统中所有的风管和水管进行配管设计的图纸,它会详细标注通风系统中所有的风管和水管的尺寸、材质、连接方式、管线走向等信息,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依据该图纸进行通风系统的风管和水管的安装。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名称线宽用途粗实线 B 1、采暖供水、供汽干管、立管2、风管及部件轮廓线3、系统图中的管线4、设备、部件编号的索引标志线5、非标准部件的外轮廓线中实线0.5b 1、散热器及散热器的连接支管线2、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的轮廓线3、风管的法兰盘线细实线0.35b1、平、剖面图中土建轮廓线2、尺寸线、尺寸界线3、材料图例线、引出线、标高符号等粗虚线 B1、采暖回水管、凝结水管2、平、剖图中非金属风道(砖、混凝土风道)的内表面轮廓线。
中虚线0.5b 风管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虚线0.35b 1、原有风管轮廓线2、采暖地沟3、工艺设备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点划线0.35b1、设备中心线、轴心线2、风管及部件中心线3、定位轴线细双点划线0.35b 工艺设备外轮廓线折断线0.35b 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波浪线0.35b1、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线2、构造层次的断开界线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图名常用比例可用比例总平面图1:500;1:1000 1:1500总图中管道断面图1:50;1:100;1:2001:150平、剖面图及放大图1:20;1:50;1:1001:30,1:40;1:50;1:200详图1:1;1:2;1:5;1:10;1:201:3;1:4;1:5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序号名称图例说明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1管道道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管道类别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供水(气)管2采暖回(凝结)水管3保温管可用说明代4软管5方型伸缩器6套管伸缩器7波形伸缩器8弧形伸缩器9球形伸缩器10流向11丝堵12滑动支架左图:单管13固定支架右图:多管第二节阀门序号名称图形说明3止回阀4安全阀左侧:低压5减压阀右侧:高压6膨胀阀7散热器放风门8手动排气阀9自动排气阀10疏水器11散热器三通阀12球阀13电磁阀14角阀15三角阀16四通阀17节流孔板第三节采暖设备序号名称图例说明左图:平面1散热器右图:立面2集气罐3管道泵4过滤器上图:平面5除污器右图:立面6暖风机第四节风管序号名称说明1风管上图为可见剖面2送风管下图为不可见剖面上图为可见剖面3排风管下图为不可见剖面4砖、混凝土风道第五节通风管件序号名称说明1异形管2异形管(天圆地方)3带导流片弯头4消声弯头5风管检查孔6风管测定孔7柔性接头中间部分也适合于软风管8弯头9圆形三通10矩形三通11伞形风帽12筒形风帽1.锥形风帽第六节风口序号名称说明1送风口2回风口上图为剖面3圆型散流器下图为平面4方型散流器上图为剖面下图为平面5百叶窗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插板阀本图例也适用于斜插板2蝶阀3对开式多叶调节阀4光圈式启动调节阀5风管止回阀6防火阀7三通调节阀8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通风空调设备1、本图例适用于一张图内只有序号2至9、11、13、14中的一种设备2、2、左图适用于带转动部分的设备,右图适用于不带转动部分的设备2空气过滤器3加温器4电加热器5消声器6空气加热器7空气冷却器8风机盘管9窗式空调器流向:自三角形的底边至顶10风机点11压缩机12减振器13离心式通风机14轴流式通风机喷嘴及喷雾排15管16挡水板17喷雾室滤水器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手动元件本图例是通用图例2自动元件本图例是通用图例3弹簧执行机构4重力执行机构5浮动执行机构6活塞执行机构7膜片执行机构8电动执行机构9电磁执行机构10遥控第十节传感元件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温度传感元件2压力传感元件3流量传感元件4温度传感元件5液位传元件第十一节仪表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指示器2记示仪3量度计4压力表5流量计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5.1 通风与空调工程识图根据国家《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0)的有关内容,对与通风空调施工图相关的一些规定进行阐述。
图线、比例、水气管道及其阀门的常用图例与采暖工程相同,本节介绍风道和通风空调设备图例。
(1)风道风道代号常按表5.1表示。
对于自定义风道在相应图面中另行说明。
风道、阀门及附件常用图例见表5.2。
表5.1风道代号(2)通风空调设备通风空调设备常用图例见表5.3 。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包括图纸目录、选用图集(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及主要材料表、总图、工艺图、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图、详图等。
(1)设计施工说明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设计说明内容有建筑概况、设计标准、系统及其设备安装要求、空调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冷冻机房等。
① 建筑概况 介绍建筑物的面积、空调面积、高度和使用功能,对空调 工程的要求。
② 设计标准 室外气象参数,夏季和冬季的温湿度及风速。
室内设计标准,即各空调房间夏季和冬季的设计温度、湿度、新风量要求 及噪音标准等。
③ 空调系统及其设备 对整栋建筑的空调方式和各空调房间所采用的空 调设备进行简要说明。
对空调装置提出安装要求。
④ 空调水系统 系统类型、所选管材和保温材料的安装要求, 系统防腐、试压和排污要求。
⑤ 防排烟系统 机械送风、机械排风或排烟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2)平面图和剖面图平面图表示各层和各房间的通风 (包括防排烟) 与空调系统的风道、 水管、 阀门、风口和设备的布置情况,并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
包括风、水系统平面图, 空调机房平面图,制冷机房平面图等。
剖面图主要表示设备和管道的高度变化情况,并确定设备和管道的标高、 距地面的高度、管道和设备相互的垂直间距。
(3)风管系统图 表示风管系统在空间位置上的情况,并反映干管、支管、风口、阀门、风 机等的位置关系,还标有风管尺寸、标高。
与平面图结合可说明系统全貌。
(4)工艺图(原理图)一般反映空调制冷站制冷原理和冷冻水、冷却水的工艺流程,使施工人员对整个水系统或制冷工艺有全面了解 原理图(即工艺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1.0.1 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 1.0.2 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 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 2.1.1 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 2.1.2 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 2.1.2 的规定。
线型表 2.1.2第二节比例第 2.2.1 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 2.2.1 的规定。
比例表 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 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 4.0.2 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 4.0.3 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 4.0.4 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 4.0.5 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 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永锦公司通风制图标准(试行)为加强基础技术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通风制图水平,根据国家制图标准和河南煤化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永锦公司通风制图标准。
一、制图内容(一)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风流方向(新风、乏风)、风量、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通风设施、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巷道名称、标高以及瓦斯突出、火区位置等。
1.图中应标注各用风地点及总进、总回风量和巷道断面,风量单位为m3/s,断面单位为m2,精确度为0.1;也可以只标注数值,不标单位,但数值前应增加“Q=”“S=”。
有测风站的,风量、巷道断面、风速等要标注在测风站处;无测风站的,只标注风量。
在采面上隅角标注采面风量。
在掘进工作面附近标注风筒末端风量。
2.风流方向标注:长度25mm,箭头宽度不超过1mm,空间较小处,可适当缩短箭头长度。
新风风流为红色,乏风风流为蓝色。
其位置应放在巷道上方或左方,采面一般放在内侧。
3.主要通风机工作参数见表1,其位置尽量靠近风井。
多风井主要通风机参数可集中放在左下角。
4.局部通风机标注内容为:代表符号、供风地点、功率、全风压供风量。
双风机只用一个符号表示,风筒不绘制。
5.通风设施位置必须准确,符号符合本规定。
通风设施包括:测风站、调节风墙、防突门、防爆门、风帘或风障、风桥、永久风门、临时风门、永久密闭(挡风墙)、调节风门、调节风窗等。
硐室调节风窗应绘制在回风测。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必须构筑永久密闭。
密闭以里巷道长度绘制到停采线,并标注停采线、停采时间、机风巷名称。
设置挡风墙的巷道应绘制。
主要通风机工作参数表表1(风井名称)运转风机台#1#2#主要通风机型号额定风量m3/s 额定风压Pa 工作风量m3/s 工作风压Pa 风叶角度(°)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转速r/min长×宽=90(10+30+25+25)×70(10+6×10)mm6.采煤工作面应标注采面名称、月推进度、推进方向、采面风量等,掘进工作面应标注巷道名称、风量等,硐室应标注硐室名称、风量等。
7.标高标注:井口、井底、大巷、车场、上下山变坡点、采掘工作面机风巷以及标高变化较大地点要标注标高,在需标注地点巷道内点“.”,在巷道外标注标高。
(二)防尘系统图:应有静压水池、水池的位置、标高、容积、管路规格、长度、控制阀门、及三通阀门、净化水幕、喷雾、隔爆等设施、煤体注水的钻孔布置等内容。
1.静压水池:应标注位置、数量、容量、标高。
2.管路线条应适当加粗;控制阀门要全部画出;三通阀门可以在每条巷道上示意性标出,然后用文字标出。
分巷道标注管径、长度、间隔距离。
管路颜色:橙色—6吋以上,红色—4吋,蓝色—2吋,绿色—1.5吋,其它为黑色,防尘水池为兰色。
3.隔爆水棚符号应绘制在巷道上,与管路垂直;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符号均绘制在巷道以外,与管路方向垂直。
4.控制阀门:每条巷道起始及终端应有控制阀门,位置要准确,标在巷道内。
5.三通阀门:巷道中部可均匀布置3~5个,在第一个三通阀门处标注该巷道三通阀门总个数及间距。
6.煤层注水:应标注注水孔布置方式、注水方式、单孔注水量、注水压力。
(三)防灭火系统图:应有密闭位置、火区、高温点及发火时间和火区范围、消防材料库、静压水池、管路规格、长度及三通阀门等,有灌浆系统的还要增加灌浆站、水池的位置、标高、容积、地面土场位置和面积、注浆站设备型号和台数、灌浆管路规格、长度及三通阀门等内容。
1.管路及阀门参照综合防尘系统图绘制。
2.密闭及火区:应标注密闭名称、构筑时间,火区范围、发火时间及高温点。
3.灌浆站:应标注注浆设备型号、台数及注浆材料。
4.地面土场:应标注土场位置、范围、水源、水量。
(四)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应有风门、测风站、风流方向、密闭、局部通风机、主扇、传感器、声控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分站、电源、中心站、避雷设施等设备位置、接线、断电范围、被控开关的名称和编号、被控开关的断电接点和编号、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内容。
安全监控系统图上内容较多,原则上各种设备应在原安装位置画出。
若受巷道限制,条件不允许时,为了使内容清晰,可将设备加框引出。
1.监控主机:应标注位置、主机型号、数量、避雷器型号数量等。
2.监控分站:应标明分站名称、分站设备型号、端口数量、控制范围及所有分站处控制设备。
3.传感器:安装位置要准确,甲烷传感器应标注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
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上,同时绘制安全监控断电控制图:安全监控断电控制图集中绘制在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一侧的空白处,分采掘面绘制,绘制内容:该采掘面的供电线路、用电设备、分站、分站电源、瓦斯传感器、断电器、闭锁开关及风电、瓦斯电闭锁连线方式。
安全监控断电控制图参见附件4(电子版)。
(五)其它(一)处于残采状态近2年将要封闭报废的采区,应详细划在通风系统图上,采区图纸可不绘制。
(二)所有上下重合的巷道,其特殊符号为宽2mm、黑白相间均为5mm (可与绘制巷道宽度一致)。
(三)图纸内容中的图标必须和图例一致。
即:图纸内容中出现的图标必须在对应的图例。
图纸内容中没有的图标,图例中不应出现。
(四)图标位置:系统图中风流方向、风量、断面、局扇、标高、巷道名称、净化水幕、隔爆水棚、三通阀门、喷头、所有传感器、分站等图标应标注在巷道外,其它图标均顺向或垂直标注在巷道内。
二、巷道宽度、线宽和颜色(一)双线巷道宽度:1:2000的图纸巷道宽度为2mm,1:5000的图纸巷道宽度为1-1.5mm。
(二)巷道线宽(绘图软件不同,以实际出图效果为准):巷道线宽1磅,经纬线线宽0.5磅,管路、监控线路线宽2.25磅。
实际效果见附件2示例。
(三)巷道颜色:统一按地质图的规定执行,即岩巷——桔黄色,煤巷——黑色(指岩巷见煤的着色,即采区以外的煤巷)。
一个矿井只有一种煤组时,采区间各煤层的着色由各矿自定,但要在图例中说明。
一般情况下:五2煤一色、六4煤一色、二1煤一色。
岩巷着色以清晰为原则,可以使用与黄色接近的颜色,也可以在黑色巷道内填涂黄色。
三、字体标注(一)标注位置:文字、数字均标注在巷道上方或左方,与巷道平行,且与巷道间距不大于2mm,一张图纸间距必须一致。
因巷道密集无法标注时,可用引线标注。
标注时字头必须朝向上方或左方。
(二)字体:图纸上部的图名采用72号楷体字,其它文字一律采用仿宋字。
(三)字号大小(绘图软件不同,以实际出图效果为准):1.标题栏:公司及矿井名称为国标二号字,图名为一号字,其它为三号字。
2.图例:为四号字。
3.巷道:井筒、大巷、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巷标注用四号字,其它巷道标注用小四号字。
4.其它:局部通风机和安全监控系统图上的标注用小五号字;其它所有文字原则上一律用小四号字。
实际效果见附件3示例。
四、指北针:放置在图纸右上角附近,中线要与经纬线的经线重合。
指北针长度30mm,圆直径14mm。
五、图名:在上边框线上方居中布置,与上边框线间距不大于5mm。
统一图纸名称:通风系统图名称为“永锦公司XX矿通风系统平面图”、“永锦公司XX矿XX采区通风系统平面图”。
其它图纸名称为“平永锦公司XX 矿XXXX(如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控、瓦斯抽放)系统图”。
六、图例(图例详见附件1):应放置在标题栏上方。
如果标题栏上方空间较小或图纸左半部较空,也可将图例放置图纸左下角。
图例放置在标题栏上方时,与标题栏间距20~30mm。
图例放置在左下角时,要紧靠边框线。
图例分左右两排布置,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图例总宽度与标题栏长度一致,总高度由图例个数多少而定。
七、图纸种类通风管理图纸分7种: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通风系统网络图、综合防尘系统图、防火灌浆系统图(自燃矿井)或防灭火系统图(不自燃矿井)、安全监控布置图、安全监控断电控制图。
其中,通风系统图分全矿井通风系统图、分层(或采区)通风系统图。
上述7种图纸中,通风系统图以外的其它图纸均应以通风系统图为基础进行绘制,但为了使图纸更加清晰,在满足制图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巷道进行删减,绘制成示意图纸。
(一)全矿井通风系统图要说明全矿井通风状况,能反映煤组之间、采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多采区矿井用1:5000绘制,单一采区的矿井用1:2000绘制,其它图纸可用1:5000或1:2000绘制。
在水平投影完全重合的上下巷道统一用特殊符号(见图例)表示,并分别注明巷道名称。
通风系统网络图不按比例,使用单线条绘制。
(二)采区(或分层)通风系统图,必须用双线条绘制,比例1:2000。
在图纸左上角同时绘制一个小的(如8K纸大小)简化示意图(单一采区矿井除外),能反映出该采区在矿井整体通风系统图中的位置和联接关系。
(三)无论哪种图纸,线条要均匀,曲线连接要圆滑,对比度要强。
立体图要有较强的立体感;立体图、网络图在技术要求范围内可以简化;通风系统图、立体图和网络图要相互对应,标出节点、分支号,具备网络解算条件。
八、图幅及格式(一)幅面: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所有图纸均横向放置。
图纸宽度(即图纸上-下边距离)均为912mm;图纸长度(即图纸左-右边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截取,但不得小于1200mm。
若以上幅面无法满足绘图需要时,按GB/T14689-93规定选择图幅。
(二)图框格式:优先采用不留装订线边图纸。
图纸的内、外边框线距离10mm,外边线线宽1mm,内边线线宽0.3mm。
左、右、下外边框线与纸边界距离均为20mm,上外边框线满足图纸名称的文字顶界与纸边距离20mm。
通风系统图必须使用方格网,其它图纸可不采用,方格网线间距100mm,网格线宽0.2mm。
九、标题栏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标题栏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与图纸的长边平行时,称X型图纸,若标题栏的长边与图纸的长边垂直时称Y型图纸。
看图的方向与标题栏一致。
A4图只允许Y法放标题栏;A0~A3可X或Y放置。
标题栏格式及内容如下:永锦公司XX矿X X X X X X X X 图制图矿长审校比例尺通风科长制图日期总工程师图纸编号长×宽=140×(10×4+40)mm附件:1.图例2.巷道及管、线线宽实际效果示例3.文字标注实际效果示例4.安全监控断电控制图示例附件1:图例(一)通风系统图常用图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黑色离心式主要通风机黑色进风风流红色乏风风流兰色永久风门黑色正向风门门扇迎向风流反向风门门扇背向风流临时风门门扇迎向风流黑色永久密闭(挡风墙)黑色调节风门门扇迎向风流黑色井下测风站黑色调节风墙黑色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黑色立体图另仿制防突门黑色指北针黑色风桥黑色重合巷道特殊符号ⅢⅣⅤ回采进度(用罗马数字表示月份)黑色临时密闭(板闭)黑色防突反向风门黑色门扇背向风流局部通风机黑色栅栏黑色防爆门黑色立井筒斜井筒煤仓(流煤眼)(二)安全监控布置图图例:甲烷传感器 红色 φ8mm 监控分站 n 为分站编号 红色 方框7×6mmCO 传感器 红色 φ8mm 分站电源 红色 方框7×6mm烟雾传感器 红色 φ8mm 防雷器 红色 方框7×6mm风速传感器 红色 φ8mm 断电器 红色 方框7×6mm负压传感器 红色 φ8mm中心站 红色 方框20×15mm温度传感器 红色 φ8mm供电电缆 黑色CH4CO Y VH TJn JWJD 中心站信号传输光缆 红色信号传输电缆 蓝色或绿色开停传感器 红色 φ8mm 电源开关 红色 φ10mm风门传感器 红色 φ8mm风筒传感器 红色 φ8mm标注方框:黑色 同一张 图纸上规格一致 馈电传感器 红色 φ8mm流量传感器 红色 φ8mm标注方框:黑色同一张图纸上规格一致——————————————————(三)断电控制布置图图例(甲烷传感器、馈电传感器、分站与监控布置图同):KIFM FT KV Q W报警: 断电: 复电: 断电范围:名称:CH4 W开关名称: 编号:被控开关及标注(开关编号为矿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