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必然收敛或依概率收敛都不能确保均方收敛概率与随机变量
- 格式:ppt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8
概率论中的收敛-正文概率论中的极限定理和数理统计学中各种统计量的极限性质,都是按随机变量序列的各种不同的收敛性来研究的。
设{X n,n≥1}是概率空间(Ω,F,P)(见概率)上的随机变量序列,从随机变量作为可测函数看,常用的收敛概念有以下几种:以概率1收敛若,则称{X n,n≥1}以概率1收敛于X。
强大数律(见大数律)就是阐明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样本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分别以概率 1收敛于该事件的概率和总体的均值。
以概率 1收敛也常称为几乎必然(简记为α.s)收敛,它相当于测度论中的几乎处处(简记为α.e.)收敛。
依概率收敛若对任一正数ε,都有,则称{X n,n≥1}依概率收敛于X。
它表明随机变量X n与X发生较大偏差(≥ε)的概率随n无限增大而趋于零。
概率论中的伯努利大数律就是最早阐明随机试验中某事件 A发生的频率依概率收敛于其概率P(A)的。
依概率收敛相当于测度论中的依测度收敛。
r阶平均收敛对r≥1,若X n-X的r阶绝对矩(见矩)的极限,则称{X n,n≥1}r阶平均收敛于X。
特别,当r=1时,称为平均收敛;当r=2时,称为均方收敛,它在宽平稳过程(见平稳过程)理论中是一个常用的概念。
弱收敛设X n的均值都是有限的,若对任一有界随机变量Y都有,则称{X n,n≥1}弱收敛于X。
由平均收敛可以推出弱收敛。
从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见概率分布)看,常用的有如下收敛概念。
分布弱收敛设F n、F分别表示随机变量X n、X的分布函数,若对F的每一个连续点x都有,则称X n的分布F n弱收敛于X的分布F,也称X n依分布收敛于X。
分布弱收敛还有各种等价条件,例如,对任一有界连续函数ƒ(x),img src="image/254-6.gif" align="absmiddle">。
分布弱收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收敛性。
中心极限定理就是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标准化部分和依分布收敛于正态随机变量的定理。
对于一般人来说,大数定律的非严格表述是这样的:X_1,...,X_n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均值为u,S_n=X_1+...+X_n,则S_n/n收敛到u.如果说“弱大数定律”,上述收敛是指依概率收敛(in probability),如果说“强大数定律”,上述收敛是指几乎必然收敛(almost surely/with probability one)。
大数定律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样本数量很大的时候,样本均值和真实均值充分接近。
这一结论与中心极限定理一起,成为现代概率论、统计学、理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石之一,重要性在本人看来甚至不弱于微积分。
(有趣的是,虽然大数定律的表述和证明都依赖现代数学知识,但其结论最早出现在微积分出现之前。
而且在生活中,即使没有微积分的知识也可以应用。
例如,没有学过微积分的学生也可以轻松利用excel或计算器计算样本均值等统计量,从而应用于社会科学。
)最早的大数定律的表述可以追朔到公元1500年左右的意大利数学家Cardano。
1713年,著名数学家James (Jacob) Bernouli正式提出并证明了最初的大数定律。
不过当时现代概率论还没有建立起来,测度论、实分析的工具还没有出现,因此当时的大数定律是以“独立事件的概率”作为对象的。
后来,历代数学家如Poisson(“大数定律”的名字来自于他)、Chebyshev、Markov、Khinchin(“强大数定律”的名字来自于他)、Borel、Cantelli等都对大数定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直到1930年,现代概率论奠基人、数学大师Kolgomorov才真正证明了最后的强大数定律。
下面均假设X, X_1,...,X_n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均值为u。
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和的大数定律常有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初等概率论(1). 带方差的弱大数定律:若E(X^2)小于无穷,则S_n/n-u依概率收敛到0。
证明方法:Chebyshev不等式即可得到。
深入理解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存在问题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领域,它们在各个学科和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问题,并讨论其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收敛性是一个关键概念。
它指的是随机变量序列在某种意义下逐渐接近一个固定的随机变量。
概率论中的收敛性理论有多种形式,比如依概率收敛、几乎必然收敛和分布收敛等。
统计学中的收敛性则包含极限定理和一致收敛性等概念。
这些收敛性概念对于推断和估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收敛性判定存在问题然而,我们在深入研究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时,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收敛性判定常常依赖于对样本空间和概率分布的假设。
当样本空间和概率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时,收敛性判定才能成立。
但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地确定样本空间和概率分布的具体形式,这就给收敛性判定带来了困难。
其次,收敛性判定需要对大样本进行推断,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只能获得有限的样本。
这就导致了收敛性判定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和可靠。
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如样本量较小或者数据存在较大的噪声时,收敛性判定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此外,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往往需要考虑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就给收敛性判定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当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时,我们很难准确地判断其收敛性。
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收敛性判定方法可能不再适用。
三、可能的解决方案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收敛性判定存在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和有弹性的收敛性判定方法,以适应复杂问题的需求。
例如,可以结合现代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大数据的力量来推断和估计。
其次,我们可以加强对样本空间和概率分布的研究,以提高收敛性判定的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2002年制定 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高等数学后置课:计量经济学、抽样调查、试验设计、贝叶斯统计、非参数估计、统计分析软件、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多元统计分析、风险理论学分:5学分课时:85课时修读对象:统计学专业学生主讲教师:杨益民等选定教材:盛骤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课程,其理论及方法与数学其它分支、相互交叉、渗透,已经成为许多自然科学学科、社会与经济科学学科、管理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
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随着统计应用软件的普及和完善,使其应用面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
本课程是统计专业学生打开统计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经济类各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
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
概率论中几种收敛及其联系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概率极限理论是概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介绍依概率收敛,平均收敛,依分布收敛,a.s.收敛,完全性收敛以及事件序列的无穷次发生之间的联系.关键词:示性函数 概率 随机变量 收敛 分布函数Abstract : The probability limi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bability theory, is rich in cont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only the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the averageconvergence, converge in distribution, as convergence, complete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he infinite sequence of events occurred betweenKey words : indicator function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converge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首先,为了研究这几种收敛性,我们需要估计概率。
所以首先需要建立必要的概率不等式。
我们以I(A)表示事件A 的示性函数,即有⎩⎨⎧∉∈=.,0;,1)(A A A I ωω那么,显然当B A ⊂时,有).()(B I A I ≤,并且有).()(A EI A P =定理 1 (Chebyshev 不等式)设)(x g 是定义在 [)∞,0 上的非降的非负值函数,如果对随机变量η,有∞<)(ηEg ,那么对任何使得0)(>a g 的0>a ,我们都有.)()()(a g Eg a P ηη≤≥证明:首先,由)(x g 的非降性知 ()()()().a g g a ≥⊂≥ηη 因此()()()()()()()()().a g g I a g g a g g I a I ≥≤≥≤≥ηηηη其中)(A I 是事件A 的示性函数;其中的第二个不等号是由于在事件()()()a g g ≥η上面有()()1≥a g g η由上述不等式立得()()()()()()()()()()()().a g Eg a g g I a g g E a g g EI a EI a P ηηηηηη≤⎭⎬⎫⎩⎨⎧≥≤≥≤≥=≥Chebyshev 不等式在以后的证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先将其提出. 下面让我们先从较简单的依概率收敛谈起.定义 1 已知随机变量序列{n ξ,N n ∈}与随机变量ξ.如果对0>∀ε,都有.0)|(|lim =≥-∞→εξξn n P那么我们就称随机变量序列{N n n ∈,ξ}依概率收敛到随机变量ξ,记为ξξ−→−Pn其实,依概率收敛的本质是n ξ对ξ的绝对偏差不小于任一给定量的可能性将随着n 增大而减小.或者说,绝对偏差小于任一给定量的可能性将随着增大而接近1,即上式等价于1)(lim =<-∞→εξξn n P .特别当ξ为退化分布时,即()1==c P ξ,则称序列{}n ξ依概率收敛于c ,即c Pn −→−ξ.下面, 我们来引入随机变量序列的另外一种收敛:平均收敛.定义 2 如果{}0;,>n n ξξ是r L 中的随机变量, 其中,0>r {}∞<=rr E L ξξ,并且0→-ξξn E , ()∞→n .则称随机变量序列{}N n n ∈,ξ依r 阶平均收敛到随机变量,ξ记作ξξ−→−rLn 当1=r 时简称为依平均收敛,并记为.ξξ−→−Ln在依概率收敛和平均收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定理 2 r 阶平均收敛蕴含依概率收敛. 证明:因为0lim =-∞→rn n E ξξ,故对,,0N ∃>∀ε当N n >时,有εξξrrn a E <- .又由Chebyshev 不等式知对任何0>a ,有()rrn n aE a P ξξξξ-≤≥-,故()εξξ<≥-a P n ,因此()0lim =≥-∞→a P n n ξξ.但是,反之不真.反例如下:例1 设概率空间为区间上的几何型概率空间,即有 ()1,0=Ω , () 1.0B F = , L P =. 令()0=ωξ, ()1,0∈∀ω, 而易知,对任何0>ε,当∞→n 时,都有 ()()020→=>≤>-nP P n n ξεξξ,所以ξξ−→−Pn ;但是1≡=-n n E E ξξξ, 所以n ξ不依平均收敛到ξ.在概率极限理论中,研究随机变量序列收敛性的同时当然也要研究相应的分布函数序列的收敛性,下面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依分布收敛.定义3 设{}N n x F n ∈),(是一列定义在R 上的有界非降的左连续函数,如果存在一个定义在上的有界非降的左连续函数).(x F 使得),(),()(lim F C x x F x F n n ∈∀=∞→则称{})(x F n 弱收敛到)(x F 记为),()(x F x F n −→−ω并称)(x F 是{})(x F n 的弱极限。
测度论基础知识总结1.集合论1.1 集合与基本运算·概念:具有一定性质的对象构成的全体(不严格定义)。
中间含有的对象叫元素。
全集: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最大集合。
空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表达方法:{x (集合元素x )|x 应该有的性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x A ,x ∉A∈·集合之间的关系只有包含或者不包含若对于任意元素x A ,x B 则A 包含于B (证明就用这个方法),A 是B 的子集(A B ∈∈≠则为B 的真子集)包含的特殊情况相等:A=B 就是A 包含于B 同时B 包含于A真子集:A 包含于B 但A B≠·集合的运算①单个元素的幂集2X 对于一个集合X ,它的幂集表示所有其子集为元素构成的集合。
这种以集合为元素2X 的集合,也叫集合族。
②两个集合的运算交:A B={x| x A 且x B}∩∈∈ 并:A B={x| x A 或x B}∪∈∈ 差:A\B (或写成A-B )={x| x A 且x ∉B}∈ 补:=U\A (U 是问题要研究的全集)A C 于是有等式A\B=A ∩BC 积:(直积)A ×B={(x,y)| x A 且y B }(把A 、B 中元素构成有序对)∈∈ ③多个元素的运算多个交表示所有以λ为角标的集合的并,要求λ, 称为指标集。
⋃λ∈I A λ∈I 类似有多个并注:可以是无穷个【例】 x| x> ,A={x| x>0},则A=A n 1n ⋃∞n =1A n·集合的分析相关性质①上限集:一列集合{},定义上限集为。
类似于数列的上极限。
A n ⋂∞n =1⋃∞k =n A k ②下限集:一列集合{},定义下限集为。
类似于数列的下极限。
A n ⋃∞n =1⋂∞k =n A k ③集合列的极限:当上限集等于下限集时极限存在,就是上限集(或下限集)。
④单调集合列:若始终有包含于,也就是集合越来越大,则为递增集合列;反之,A n A n +1若始终有 ,则为递减列。
依概率收敛和殆必收敛什么是依概率收敛和几乎必然收敛?在概率论和数学分析中,依概率收敛和几乎必然收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的是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这两个概念,并讨论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定义依概率收敛。
考虑一个序列{X₁, X₂, X₃, ...},其中Xₙ是一个随机变量。
我们说这个序列依概率收敛到一个随机变量X,如果对于任意的ε>0,有lim Pr( Xₙ-X >ε) = 0,即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Xₙ以概率1趋向于X。
依概率收敛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随机变量序列逐渐“接近”某个固定的随机变量。
这个“接近”的程度由ε来衡量,并且可以任意小。
换句话说,依概率收敛是一种弱收敛性质,它只要求随机变量序列以很高的概率趋近于某个随机变量X。
接下来,我们引入几乎必然收敛的概念。
与依概率收敛类似,我们仍考虑一个随机变量序列{X₁, X₂, X₃, ...},其中Xₙ是一个随机变量。
我们说这个序列几乎必然收敛到一个随机变量X,如果对于任意的ε>0,有Pr( Xₙ-X >ε,无穷大的n) = 0,即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Xₙ以概率1趋向于X。
几乎必然收敛与依概率收敛的不同之处在于,几乎必然收敛要求随机变量序列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趋近于X。
换句话说,只有在一个概率为0的事件集合之外的情况下,随机变量序列才会与X有差距。
因此,几乎必然收敛可以看作是一种强收敛性质,它要求随机变量序列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收敛于某个随机变量X。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依概率收敛和几乎必然收敛的一些性质和应用。
首先,依概率收敛和几乎必然收敛是收敛的两种不同方式。
依概率收敛只要求序列以高概率趋近于某个随机变量,而几乎必然收敛要求序列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趋近于某个随机变量。
因此,几乎必然收敛是依概率收敛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几乎必然收敛蕴含依概率收敛。
其次,依概率收敛和几乎必然收敛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教论坛科技风2020年10月DOC10.19392/ki.1671-7341.202028033随机变量序列的几种收敛性注记杨元启三峡大学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性理论主要源自测度论中可测函数序列的收敛性理论,但由于概率测度的特殊性,使得随机变量序列的敛散性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理论既是概率论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准备详细介绍随机变量序列的各种收敛性概念,讨论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以适当的例题来说明收敛的性质。
关键词:几乎必然收敛;依概率收敛;完全收敛;一致可积性本科教材中关于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概念一般只有两种:依概率收敛和依分布收敛,分别关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但根据序列收敛的强弱,有多种强弱不同的收敛概念,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相互之间也有联系,讨论如下。
设79,9,”=1,2,3}是概率空间(*,,p)上的随机变量序列,随机变量9的分布函数记作F(0=p(X<x+,x(R,X n 的分布函数记作F(0#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收敛性:(1)若对F(0)的每个连续点0,有0)=F(0),则称随机变量序列{X”}依分布收敛于X,记作X”厶X;(2)若对任意&>0,li rn P(X…-X|'&)=0,则称随机变P量序列{X”}依概率收敛于随机变量X,记作X”一X;(3)设r>0,=X”存在,且”X”-X|'=0,则称随机变量序列{X”}r阶收敛于随机变量X,记作X”二X,这时易知=X>也存在;(4)若P(”im X…=X)=1,则称随机变量序列{X”}几乎必然收敛于随机变量X,记作X”上$X;(5)若对任意的&>0,都有lim-P(|X»-X|'&)=0称随”$"7=”c机变量序列{X”}完全收敛于随机变量X,记作X”一X#下面几个概念与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性关系密切:(1)对任给的&>0,存在(使得对任一"(F,当P(")d 时,便有spf j X”|$p<&,则称随机变量列{X”}是一致绝对连续的;(2)若epJj X”|$P<",则称随机变量列{X”}积分一致 有界;(3)若sp|X”|$P=0,则称随机变量列{X”}是一致可积的;由测度论的理论,有下列结论:(1){X”}是一致可积的充要条件是{X”}是一致绝对连续的且积分一致有界;(2)X”上$X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0,^{*”7X”-X丨'&}}=0以及X”上$x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0,P(/*7X m-X|'&})=0;”=1>=”P(3)X…-$X当且仅当对{X”}的任一子序列{X”?,均存在子序列7X”》}0{X”?,使得X”7上$x;“、a・s.,、,P(4)X”一X时必有X”一X;r P(5)X”---------$X时必有X”----------$X;P<(6)X”---------$X时必有X”----------$X;C., a.s.(7)X”---------$X时必有X”----------$X;(8)”F"IX-XI=0的充要条件是{X”}是一致可积且PX”$X上述部分结论的证明可以从本文所列文献中找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只证(2)和(7)#先介绍一个引理#"8888弓【理如果-P("”)<8,则P(/U"”)=0,P(*/"”.)=1,即事件序列{"”}中有无穷多个"”发生的概率为0,或者说事件序列{"”}中至多有有限个"”发生的概率为1;如果P("”)=8,而{"”}是两两独立的事件序列,则P8888(/*"”)=1,P(*/"”.)=0,即事件序列{"”}中有无穷多个"”发生的概率为1,或者说事件序列{"”}中至多有有限个"”发生的概率为0#这是著名的波雷尔-康特立引理#(2)的证明:若X”上$X,即*中除了某个概率测度为零的集合8以外的所有点)对于任何&>0,当”>”0(&,)时就有t”_X I<&,也就是说,满足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X”-X的点)必属于零测度集8,亦即/*7X”-X'”一1>—”&}08,因此P(/*7|X>-X|'&})=0;”=1>=”所以说X”上$X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0,P (/*7X m-X|'&})=0;”=1>=”66科技风2020年10月另外,根据概率的连续性,显然有P(/*i19-91>&!)=+=17=+0i U/P{U7丨9”-9|'&}=0,反之,若对于任意的&>0, >=+有U m:{U79”-9|'&}=0,则由于/U79”-9|'&8 +$">=++=1>=+"880U7X m-9|'&,有0!:(/U7X m-9|)!Um:>=++=1>=++$8 {U+7.|9>-9|}=0综上有:as889—」9%对于任意的&>0,P(/U7丨9”-9|)=0+=1>—+%对于任意的&>0,fm P{U7丨9”-9|}=0#+—8>—+C8(7)的证明:因为9―$9,即任意的&>0,Um-:+$87=+ (9,,-9'&)—0,因此Um:{U7丨9”-9|}<Um-:+$8>=++$8>=+ (9m-9|'&)=0,即|=9#以下通过几个例子进一步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性质#例1设{9”}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序列,若9…上$证明:设9…上$0,则对任意的&>0,有:(/U79-0)=0”=17=+即:(limyp7I9t1>&)=0,由{9…}相互独立及波雷尔-康特立引理,知-:(9>'&)<8,因此Um-:>=1”$8>=+ (9”|'&)=0,此即9 0注:(1)显然,此结论可改为:若{9…}相互独立,则9…上$0等价于9…亠0'或者,若{9…}相互独立,则9…上$0等价于2&>0,-:7(191>&)!<8#+=1(2)若{9}独立,{,”}为常数列,则9上$0等价于2&>0,-:7(19<8#”—1例2设{9”}为以概率1单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9…: a.s.—9,则9”一9#:证明:不妨设2)(*,{9”}为单调递增,由于9…-$9,因此对{9”}的任一子序列{9”?,均存在子序列{9”?0 79…7!,使得9”7上$9,而{9”}为单调递增,故2)(*,9”$ 9,因此9”9#例3设随机变量序列{9+}依分布收敛于常数,,则9”:-----,#「1久',证明:常数,的分布函数;(0)=匸,{9”}依分布0x<<收敛于,,对任意的&>0,:(丨9”-|'&)=:(9”<,-&+:(9”'a+&)<;”(a-&)+—:(9”«+£&二;”(Q-&)+—;”(a+&:-0)=0+1-1二0,所以9”---a#例4设{9”}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二阶矩有2”:界,则十*-@@―”(”+1)@12”证明:记=91=#,A91=*2,则*2<8,=(,2八-忑)—”(”1)@=1 )”乔17=( -9心A含9)=心-2”2”川-弘予,A(»-9)=4*2亍-==232”+11*2$0,(”$8)2=13”(”+1)2”由契贝雪夫不等式有2&>0,P(I十丁--=91I'&)”(”1)=12”<”(”&)@——$0,(+$»),亦即尸石-9厶=91# &”(”+1)=1例5设{9”}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密度函数「2-0a)兀'a</(0=L,记B”=m/791,…9”!,则B”—a# 050<af1-2"(0"a)兀'a 证明:容易算得公共分布函数;(0)-,0050<a'a时,:(B”>0)=:(m/791,…9”!>0)=:(/{9=>0)=1=(1-F(0))”=2一0-)2&>0,P(I”-a l'&)=:(B”'a+&)+P(B”<a-&)=2兀+:(*79=<a-&!)=1=2^+-:(9=<a-&)=1—e-&+0$0,”$8:<所以B”$a,因此,B”$a#例6设{9”}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P(9”=1)1”9»=:(9”=0)=*,B”=-出”=1,2,3,则B”的分布收敛于27=12[0,1]上的均匀分布#证明:9»的特征函数为/()=*(1+e")—as寺2“,;的特征函数为+()-寺(1+e")=cos2)71“,7=1,2,3,由于97独立同分布,7=1,2,3,故B”的特征函数为,”(-=3(cos7=1tsin命抽')=丁-----------eM-,由于”/0”(-=〒Cn寺=Sm2”+丄(2“-1),而[0,1]上的均匀分布的特征函数恰为丄*2“-1), It It由逆极限定理知B”的分布收敛于[0,1]上的均匀分布#参考文献:[1]王寿仁.概率论基础与随机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严家安.测度论讲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周民强.实变函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严士健,王隽骧,刘秀芳.概率论基础.北京:科技出版社,$982.67。
均方收敛依概率收敛依分布收敛《均方收敛依概率收敛依分布收敛:概念与应用》一、引言均方收敛、概率收敛和分布收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收敛方式,并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均方收敛的定义及性质1. 均方收敛的定义均方收敛是指在均方意义下的收敛,即对于随机变量序列{X_n}和X,当n趋于无穷大时,有E[(X_n - X)^2]趋于0,则称{X_n}在均方意义下收敛于X。
2. 均方收敛的性质(1)均方收敛蕴含概率收敛。
(2)均方有界序列有子列在概率意义下收敛。
三、概率收敛的定义及定理1. 概率收敛的定义概率收敛是指对于随机变量序列{X_n}和X,当n趋于无穷大时,有P(|X_n - X| > ε)收敛于0(其中ε为任意小的正数),则称{X_n}在概率意义下收敛于X。
2. 概率收敛的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依概率收敛的夹逼定理等。
四、分布收敛的定义及特性1. 分布收敛的定义分布收敛是指对于随机变量序列{X_n}和X,当n趋于无穷大时,有F_n(x)收敛于F(x),则称{X_n}在分布意义下收敛于X。
2. 分布收敛的特性(1)随机变量序列的分布收敛与其对应的分布函数的收敛。
(2)分布收敛蕴含概率收敛,但一般不蕴含均方收敛。
五、均方收敛、概率收敛和分布收敛的关系1. 关系概述均方收敛比概率收敛更强,概率收敛比分布收敛更弱。
2. 举例说明以随机变量序列的不同收敛方式为例,比如正态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辅助理解三种收敛方式之间的关系。
六、应用举例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如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等,展示均方收敛、概率收敛和分布收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结语总结三种收敛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收敛方式的重要性。
以上是本文对于均方收敛、概率收敛以及分布收敛的深入探讨,通过对三种收敛方式的逐一介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举例,希望读者能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概率论中的随机过程收敛性判定方法研究随机过程是概率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一个随机过程是否具有收敛性,即是否会趋向于某一固定的状态。
本文将探讨概率论中常用的随机过程收敛性判定方法。
一、依概率收敛依概率收敛是随机过程收敛性的一种常见判定方法。
对于一个随机过程{Xn(t)},如果对任意的ε>0,有lim(n→∞)P(|Xn(t)-X(t)|>ε)=0,则称{Xn(t)}依概率收敛于X(t),记作Xn(t)→pX(t)。
二、均方收敛均方收敛是另一种常见的随机过程收敛性判定方法。
对于一个随机过程{Xn(t)},如果lim(n→∞)E[|Xn(t)-X(t)|^2]=0,则称{Xn(t)}以均方收敛于X(t),记作Xn(t)→mseX(t)。
三、几乎处处收敛几乎处处收敛是随机过程收敛性的一种更强的判定方法。
对于一个随机过程{Xn(t)}和一个随机变量X(t),如果对任意的ω∈Ω,有lim(n→∞)Xn(t,ω)=X(t,ω),则称{Xn(t)}几乎处处收敛于X(t),记作Xn(t)→a.s.X(t)。
四、弱收敛弱收敛也是用于随机过程收敛性判定的常见方法。
对于一个随机过程{Xn(t)}和一个随机变量X(t),如果对于任意的连续有界函数f(t),有lim(n→∞)E[f(Xn(t))]=E[f(X(t))],则称{Xn(t)}弱收敛于X(t),记作Xn(t)→wX(t)。
以上是概率论中常用的随机过程收敛性判定方法。
不同的判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收敛性判定结果的正确性依赖于随机过程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选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严谨的论证和验证。
总结:随机过程的收敛性判定方法是概率论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介绍了依概率收敛、均方收敛、几乎处处收敛和弱收敛这四种常见的判定方法。
论文摘要概率是对大量随机现象的考察中显现出来的,而对于大量的随机现象的描述就要采用极限的方法。
概率统计中的极限定理研究的是随机变量序列的某种收敛性,对随机变量收敛性不同定义将导致不同的极限定理,而随机变量的收敛性的确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定义。
主要讨论了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r阶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几乎处处收敛与依概率收敛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由依概率收敛推出几乎处处收敛的条件和由依概率收敛推出r阶收敛的条件,从而比较完全地说明了随机变量序列的各种收敛性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将对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作出较为简单扼要的介绍和讨论.论文结构如下:一、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的概念理论;二、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之间的关系;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理论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随机变量序列收敛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范围之广,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r阶收敛;几乎处处收敛;依概率收敛;依分布收敛。
AbstractThe Probability is the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 phenomena emerge, but for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 phenomena should use extreme methods describe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in the limit theorem is a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with different definitions lead to different limit theorem, and indeed the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can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Mainly discussed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and convergence in distribution, convergence in order r and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almost sure con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relationship.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is given by the launch of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of conditions and the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by the introduction of r-order convergence conditions, which more completely describes the various random variables convergence relationship.This paper will make the convergence of several random variables is more brief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s. Paper is structured as follows:1.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the concept of theory;2. the convergence of several random variables between;From the above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random variables of several brief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shows that the convergence theory of random variables in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real life importance.Keywords: convergence in order r ; almost everywhere or almost surely;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convergence in distribution.目录引言: (4)1 几种收敛性定义 (4)2 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的关系 (5)3 r阶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的关系 (11)4 依概率收敛与r阶收敛的关系 (13)5 几乎处处收敛与依概率收敛和依分布收敛的关系 (17)总结 (19)四种收敛性 (19)四种收敛蕴涵关系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引言:概率论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本来是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来自于赌博者的请求,却是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中问题的源泉。
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学科基础课-------------------- 泛函分析--------------------课程编号: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泛函分析英文译名:Functional Analysis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适用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数学系教师。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紧算子与Fredholm算子、抽象函数简介、Banach代数的基本知识、C*代数、Hilbert 空间上的正常算子、无界正常算子的谱分解、自伴扩张、无界算子序列的收敛性、算子半群、抽象空间常微分方程。
主要教材:张恭庆、郭懋正:《泛函分析讲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1.定光桂:《巴拿赫空间引论》,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M. Reed, B. Simon, Methods of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 I, Functional Analysis, 1972.3.K. Yosida, Functional Analysis, Sixth Edition, 1980.4.张恭庆、林源渠:《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V. Barbu, Nonlinear Semigroup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Banach Spaces, 1976.6.A. Pazy, Semigroup of Linear Operators and Applications to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83.-------------------- 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编号: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非线性泛函分析英文译名:Nonlinear Functional Analysis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适用学科:应用数学、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系教师。
随机过程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隐马尔可夫链的三类基本问题不包括_____________.答案:识别问题2.有限状态时齐马氏链的任意一个状态都不是零常返的答案:正确3.接上题。
试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小王在一个小时完成的概率最大是________?答案:0.064.小王同学要做一个社会调查,为此他打算到某公共场所发放调查问卷。
他先去该场所观察人群到达情况,发现到达的人流可以用强度为1000人/小时的泊松过程拟合。
由于人手不够,小王只能在到达的人群中随机发放问卷,每个人拿到问卷的可能性是30%,另外,不是所有人都会配合调查问卷,根据经验每个人拿到问卷的人都有50%的可能配合完成调查。
小王要获得200份已完成的调查问卷,请问配合小王完成调查问卷的人群所构成的泊松过程的强度是______人/小时。
答案:1505.【图片】表示相继两列列车之间的等待时间(单位:小时),服从(1, 2)上的均匀分布,乘客按强度为100人/小时的泊松过程到达火车站,问乘上某列火车的乘客中等待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乘客数量。
答案:506.已知随机游动【图片】的步长分布为【图片】. 那么【图片】=——————(用小数表示,四舍五入,保留4位小数)。
答案:0.02887. 2. .若N(t)是个等待时间分布为F(t)的更新过程,g是一个定义在正整数上的函数, 满足g(0)=0, g(n+1)=g(1)+rg(n), 【图片】, 其中r是个常数,那么函数h(t)=E(g(N(t)))满足_____.答案:8.平稳独立增量过程一定是平稳过程答案:错误9.努利过程既是平稳过程也是严平稳过程答案:正确10.若随机变量序列【图片】为独立增量过程,那么【图片】.答案:错误11.对离散时间随机过程【图片】定义【图片】,那么【图片】是关于该随机过程的停时答案:错误12.已知W是初值为0, 步长分布为【图片】的随机游动,那么以下错误的是答案:13.已知非负整数值随机变量X的概率母函数为【图片】那么【图片】______.(用小数表示)答案:0.514.若X,Y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a的指数分布, 那么在X+Y=1的条件下X的分布是_____.答案:均匀分布15.【图片】(注意结果用小数表示)答案:0.0516.【图片】(注意:结果用小数表示)答案:0.517.已知X, Y是两个方差有限的随机变量,若以X的一个函数随机变量g(X)作为Y的一个近似,为了使得近似误差的均方最小,那么在几乎处处意义下g(X)=_____。
论文摘要概率是对大量随机现象的考察中显现出来的,而对于大量的随机现象的描述就要采用极限的方法。
概率统计中的极限定理研究的是随机变量序列的某种收敛性,对随机变量收敛性不同定义将导致不同的极限定理,而随机变量的收敛性的确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定义。
主要讨论了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r阶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几乎处处收敛与依概率收敛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由依概率收敛推出几乎处处收敛的条件和由依概率收敛推出r阶收敛的条件,从而比较完全地说明了随机变量序列的各种收敛性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将对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作出较为简单扼要的介绍和讨论.论文结构如下:一、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的概念理论;二、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之间的关系;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随机变量的几种收敛理论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随机变量序列收敛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范围之广,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r阶收敛;几乎处处收敛;依概率收敛;依分布收敛。
AbstractThe Probability is the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 phenomena emerge, but for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 phenomena should use extreme methods describe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in the limit theorem is a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with different definitions lead to different limit theorem, and indeed the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can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Mainly discussed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and convergence in distribution, convergence in order r and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almost sure con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relationship.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is given by the launch of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of conditions and the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by the introduction of r-order convergence conditions, which more completely describes the various random variables convergence relationship.This paper will make the convergence of several random variables is more brief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s. Paper is structured as follows:1. Converg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the concept of theory;2. the convergence of several random variables between;From the above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random variables of several brief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shows that the convergence theory of random variables in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real life importance.Keywords: convergence in order r ; almost everywhere or almost surely;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convergence in distribution.目录引言: (4)1 几种收敛性定义 (4)2 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的关系 (5)3 r阶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的关系 (11)4 依概率收敛与r阶收敛的关系 (13)5 几乎处处收敛与依概率收敛和依分布收敛的关系 (17)总结 (19)四种收敛性 (19)四种收敛蕴涵关系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引言:概率论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本来是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来自于赌博者的请求,却是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中问题的源泉。
目录1.前言 (1)2.概念 (1)2.1 几乎处处收敛 (1)2.2 几乎一致收敛 (1)2.3 依测度收敛 (2)3.三种收敛性之间的区别 (2)3.1 存在可测函数列几乎处处收敛而不依测度收敛 (2)3.2 存在可测函数列依测度收敛而不几乎处处收敛 (2)3.3 存在可测函数列几乎处处收敛而不几乎一致收敛 (4)4.三种收敛性的充要条件 (4)4.1 几乎处处收敛的充要条件 (4)4.2 几乎一致收敛的充要条件 (4)4.3 依测度收敛的充要条件 (6)5.三种收敛性之间的联系 (6)5.1 几乎一致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 (6)5.2 依测度收敛与几乎处处收敛 (8)5.3 依测度收敛与几乎一致收敛 (10)5.4 三种收敛之间的关系图: (11)6.结论 (11)7.致谢 (12)8.参考文献 (13)n f 可测函数列三种收敛性的区别与联系摘 要: 对于可测集合E 上的几乎处处有限的可测函数列n f 来说有三种常见类型的收敛:几乎处处收敛,几乎一致收敛和依测度收敛。
本文首先介绍可测函数列三种收敛的概念,并讨论几乎处处收敛,几乎一致收敛和依测度收敛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几种概念是伴随测度的建立而产生的新的收敛性,相对其他两种收敛性来说,依测度收敛的收敛条件是比较弱的,与熟知的处处收敛有很大的差异。
Egorov 定理、Riesz 定理和Lebesgue 定理等揭示了这几种收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几乎处处收敛 几乎一致收敛 依测度收敛 中图分类号:O 17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ree Types of Convergence of Measurable Function SequenceJiang Zhong (Tutor :You Xuexiao)(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435002,China)Abstract : For the measurable function sequencewhich is finite almost everywhere on the measurable set 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common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almost uniform and convergence in measurable. This article has first described the concepts of those three types of convergence, and then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convergence almost uniform and convergence in measurable . Those concepts are the new convergence,which are aris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easure. Comparing with the other twotypes of convergence, the conditions of convergence inmeasurable are relatively weak, and has large differencewith the well-known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 TheEgorov theorem, Riesz theorem and Lebesgue theorem and soon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types of convergence.Keywords: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 Convergence almost uniform Convergence in measurable可测函数列三种收敛性的区别与联系蒋忠(指导教师,游雪肖)(湖北师范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湖北 黄石 435002)1.前言本文介绍了几乎处处收敛、几乎一致收敛与依测度收敛,它们是伴随测度的建立而产生的新的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