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81 KB
- 文档页数:8
2015年北京师范⼤学740教育学综合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教育制度
2、⻢克思的⼈的全⾯发展学说
3、校本课程
4、昆⻄教学法
5、《对贤良策》
6、教育假设研究
7、先⾏组织者
8、⻓时记忆
三、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及其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
4、简述埃⾥克森⼈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四、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
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结合德育教育,谈谈⾃⼰对这⼀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然主义教育理论。
3、案例分析与调查设计
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课业负担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和家⻓代表来教育局进⾏为时两⼩时的座谈。
座谈会由教育局⻓亲⾃主持,与会的家⻓和
学⽣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
于是,该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1)你认为该地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
(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案。
一、真题题型跟2018年的题型一模一样,心意740考前六套卷也针对该题型进行了高度的还原模拟。
二、各科目考题分析及难度分析科目一:教育学原理2. 各题目难度分析这是北师大自2013年自命题以来最简单的一年,所有题目都是直接背诵记忆题目,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鉴于去年论述题“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内涵及实施路径”难度过大,今年的论述题异常简单,考的是马克思,为什么要考马克思呢?心意VIP学员的11月的VIP核心资料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各阶段课程里面,心意老师也反复强调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不是一回事儿、不是一回事儿。
其它的题目呢,全部都在心意740习题库上,一道都不差。
综上,教育学原理的题目难度非常小。
科目二:中国教育史2. 各题目难度分析只有两道题,第一道题名词解释考查为重点内容,在心意740习题库上也有详细解析,在各阶段的心意课堂也反复强调过。
第二道题,大眼一看,《论语》不是考点,但是回忆下心意740习题库的题,《论语》的思想不就是孔子的思想么。
而孔子的思想和《学记》的思想是整个中教史古代史的灵魂,每一点都要求背的滚瓜烂熟。
以下答题思路仅供参考:【心意参考思路】(1)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子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即,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
(2)《学记》启发教学思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就是说,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
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统考改革,北师大一直是呼声最高的学校,今年也是率先进行改革的学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公布非统考信息的学校,关注非统考必须关注北师大。
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北师大今年的教育综合740的考试。
一共出现了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论述。
我们之前曾经预计过,如果按照统考的考试时间来计算,算上辨析题和简答题一共是8道题目,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名词解释应该会出现5个左右。
纵观一下北师大740的考卷,简答题题量减少为4个,名词解释则相应变为8个,论述题依然保持3道题目。
从分值分布情况来看,名词解释是每题10分,简答题是每题25分,分析论述题则每题高达40分。
拿到试卷后,从第一个名词解释开始解答,逐一而后。
我们按照数学的计算方式来分析分值则可得出,论述题的用时应该是简答题的4倍,简答题的耗时应该是名词解释的2倍,那么,您是否是这样来分配时间的呢?如果您没有答完整张试卷或者仓惶收尾,那么是不是没有做好这个试卷分析的工作呢?从具体题目内容来看,考点非常集中,重点突出,考察了教育学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比如说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在加入了黄济老先生的《现代教育论》之后反复强调的一个题目,比如说学制的改革,这是在统考期间,北师大的中国教育史的老师就一直质问统考的311试卷为什么不出学制、科举和书院这么重大问题的一个展现;比如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这是一直被北师大的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老师所提到的考点,比如说批判教育学的名词解释,都是至今世界范围内比较热门的考点以及学习教育学必备的考点。
面对这些题目,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能够谈得出自己的一两句话甚至更多,但是,今天中午和一位即将阅卷的老师聊天的时候,该老师指出,同样都可以解答的问题,我们要考察的是考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当然,如果所有考生都没有深入思考,那么,我们只好给出基础的得分;但是,如果有的考生做到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说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这里,如果考生能够把《发展纲要》中的那句原话回答出来(就是那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倍感欣慰,听到老师这样说,你深入思考了吗?当然,由于今年是北师大非统考的第一年,不可对考生做出过多过分的要求,如果你能够将整张试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答完,回答的答案恰好是考试的考点,那么,也会得到一个很满意的分数。
北师大740教育学考研历年真题(含统考前教育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教育学统考前历年真题2006年一、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2、社会本位论3、活动课程论4、非指导性教学5、道德情感6、全民教育二、简答题。
1、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现代学制的类型。
3、认识教学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转变,评论这段话。
2、联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3、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分析自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5年一.名词解释:1、实验教育学2、学科基本结构3、掌握学习4、教育目的5、德育过程6、教师专业化二.简答1、教育怎么样遵循年轻一代的发展规律?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关系?三.论述1、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论述现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然性原因3、评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4一、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价值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
单轨制4。
形式教育论5。
校本课程6。
集体主义教育原则二、简答题1。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
美育的功能?3。
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意义?三、论述题:1。
辨析“教育”,“灌输”,“传播”,“训练”间质的差别。
2。
结合实际说明德育的适应性和超越性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根据材料(一个教师的教案)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观,教学目的观,和教学方法--------------------2003 教育学一.名词解释(6分/个)1.学制2.活动课程3.陶冶法4.终身教育 5 遗传决定论二.简答(15分/个)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016年考研真题解析北师大教育学综合740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这个题型很单纯,考查的多是记忆力。
至于要答多少这个问题,根据分值来。
厦大的名词解释6分,就是简单的定义,答上就够。
大部分学校是10分,10分的话就需要你在定义答完之后,稍微丰满一下,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发展区”6分——维果斯基根据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来的,是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10分——维果斯基根据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来的,是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考虑儿童以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到儿童发展的前面,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10分,要有超于定义的内容,有的时候涉及到评价,优缺点各写一点就够了。
不要太多。
非统考的同学,答题纸是白纸的话,可以把这个名词抄在卷子上,然后后面点:开始写;或者,抄下来之后,在下面另起一段开头空两格写,老师建议名词解释按段落写,不要分点。
格式举例: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10分)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根据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来的,是指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6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考虑儿童以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到儿童发展的前面,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
(4分)二、简答题(1)15分和20分的统考简答题这个题还有什么说的呢,就是简简单单的答,统考的简答题就是15分,背了什么就写什么,不要长篇大段的写。
东北师大的分值是20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简答题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时间。
近些年来统考的简答题有些是穿了马甲出来的,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不会,一定要冷静分析,例如12年的“尊重学生的内涵”你没有直接背到,但是咱们讲义上有“现代学生观”的内容,直接迁移。
13年问的是“知识中心课程”不是“知识中心课程观”要睁大眼看清楚,不要眼里只容得下你背的最熟悉的部分,你要看人家问的是什么。
北师大740教育学基础综合380多分考研经验及真题答案By 2015晓月姐2015年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生,工作2年后考研740教育学,三跨,在常规来看对我这类应该考北师大教育学难度最大的一类。
初试380+,复试结果已拟录取。
以下是晓月姐教育学基础综合备考经验,即笔记诞生里程啦北师大参考的11本书我都买了我的总体复习框架是对照着311大纲,建立框架式的看书,311有的,从书上摘记答题要点,对于一个考点,各大机构讲义都有自己的话答题,文科就是这样,没有标准题目,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几十种表达方式,我一切以书本为主,书上怎么说就怎么摘抄。
书上说的不理解,就翻看下各大机构(我主要用在网上找的凯程和勤思的)讲义解释,还不理解就百度,看百度文库里有没有前人有过总结,看关键词搜索出来的资料,想起当年为了弄明白“德育过程”,我搜到了一个博士的毕业论文名字大概是“德育过程形成探讨”200多页,快速看完,算是明白了德育过程的前世今生。
书上有,而311上没有的更加需要掌握,如果你是考740北师大的话,像2014年出的哲学取向课程论是现代教学论上现成的内容,2015年的古德莱德课程分类是教育学原理书上现成的一段话。
如果只看311大纲是绝对不够考740的,而市面上各大辅导机构的讲义基本都是根据311大纲扩充的,所以哪怕拿着讲义也需要自己看书。
311大纲上的考点是基石,需要自己看书在上面补充内容。
311考的比较细,看统考题选择题就知道,细到考回回国子监、康有为万木草堂等等。
这种在740就不会出现,没有选择题啊~最多出个名词解释,而那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建立的教育机构还不足够分量,肯定不会出。
740考块状知识点,而很多块状知识点,311大纲里不包含。
除了书以外的资料,比如各大讲义,百度文库等等各种资料都是帮助你理解书上的内容。
第一阶段:一定是看书+理解知识点,这个阶段不需要背。
要的是建立每门科目的命题网络(教育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测验自己就是你能不能大概把有哪几章,章里有哪几节的大标题给回忆起来。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真题(北师、南大)第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校本课程4.昆西教学法5.《对贤良策》6.教育研究假设7.先行组织者8.长时记忆二、简答题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征。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教育理论,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3.案例分析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生课业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生和家长来教育局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座谈,座谈会由教育局局长亲自主持,与会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于是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你认为该地区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方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已存在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具有历史客观性、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
我国现正处于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制度也正处在改革期。
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办学道路,是迈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统考改革”北师大一直是呼声最高的学校”今年也是率先进行改革的学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公布非统考信息的学校,关注非统考必须关注北师大。
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北师大今年的教育综合740的考试。
—共出现了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论述。
我们之前曾经预计过, 如果按照统考的考试时间来计算,算上辨析题和简答题一共是8道题目,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名词解释应该会出现5个左右。
纵观一下北师大740的考卷,简答题题量减少为4个,名词解释则相应变为8个,论述题依然保持3道题目。
从分值分布情况来看,名词解释是每题10分z简答题是每题25分z分析论述题则每题高达40分。
拿到试卷后,从第一个名词解释开始解答,逐一而后。
我们按照数学的计算方式来分析分值则可得出,论述题的用时应该是简答题的4 倍,简答题的耗时应该是名词解释的2倍,那么,您是否是这样来分配时间的呢?如果您没有答完整张试卷或者仓惶收尾,那么是不是没有做好这个试卷分析的工作呢?从具体题目内容来看,考点非常集中,重点突出,考察了教育学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比如说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在加入了黄济老先生的《现代教育论》之后反复强调的一个题目,比如说学制的改革,这是在统考期间,北师大的中国教育史的老师就一直质问统考的3U试卷为什么不出学制、科举和书院这么重大问题的一个展现;比如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这是一直被北师大的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老师所提到的考点,比如说批判教育学的名词解释,都是至今世界范围内比较热门的考点以及学习教育学必备的考点。
面对这些题目,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能够谈得出自己的一两句话甚至更多,但是,今天中午和一位即将阅卷的老师聊天的时候,该老师指出,同样都可以解答的问题,我们要考察的是考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当然,如果所有考生都没有深入思考,那么,我们只好给出基础的得分;但是,如果有的考生做到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说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这里,如果考生能够把《发展纲要》中的那句原话回答出来(就是那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我们将倍感欣慰,听到老师这样说,你深入思考了吗?当然,由于今年是北师大非统考的第一年,不可对考生做出过多过分的要求,如果你能够将整张试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答完,回答的答案恰好是考试的考点,那么,也会得到一个很满意的分数。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教育答: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社会教育是教育形态的三种类型之一。
2.附属内驱力答: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它具有三个条件:①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②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如被长者视为可爱的、聪明的、有发展前途的人,而且受到种种优惠的待遇)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
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自居和效法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③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包括对学业成就方面的一些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3.样本和总体答:①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②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4.费里教育法答:费里教育法是法国于1882年先后两次颁布的初等教育法案。
这一法案不但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项原则,而且将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予以具体化:①6~13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接受家庭教育的儿童须自第三年起每年到学校接受一次考试检查;②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课以罚款;③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与膳食、住宿费用;④废除《法卢法案》中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
费里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原则及实施办法,不但促使法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为后来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2.批判教育学
3.苏湖教法
4.耶稣会学校
5.进步教育协会
6.观察学习
7.移情
8.教育实验法
二、简答
1.根据学生的本质特点,分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选择当代两种主要的课程理论,比较其异同。
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和影响。
4.比较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
三、论述
1.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理论,简述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
2.述评民国初至20世纪20年代初的学制改革。
3.一个课题组探究“本科生课堂参与”,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
数据分析法,试分析各种研究法的优劣,然后写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2014年北师大740真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8题,总计80分)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2)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2、教学策略:(1)是指教师依据教育目的,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连贯地开展教学工作。
(2)教学时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讲述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等。
3、东林书院:(1)是宋代杨时创办的,后遭废弃。
由东林学派领袖顾宪成等复创。
(2)其特点是,将学术与政治结合,另一特色就是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在书院的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4、生活教育:(1)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
生活教育论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穷人的教育,成为他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他的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论点,即①生活即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
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
③教学做合一。
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3)总之,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5、问卷调查:(1)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的形式提供给答题者作答的一种调查方法。
兼有优点和缺点。
(2)它的优点是效率高;问卷的制定比较严格,获取的资料容易量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适用的范围很广等。
(3)缺点是灵活性不够,当答题者对问题有疑问时只能猜测或随机作答;不能观察每个答题者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回收率难以保证;效度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北京师范大学1996-2006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中国教育史96年一、简释下列各词(每题4分)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二、回答各题(第一、四题必答;第二三题中选答一题;第五六题中选答一题;共答四题,每题15分)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1997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子的“求放心”2、荀子的“化性起伪”3、教学相长4、九品中正制5、苏湖教学法6、洪仁玕7、京师大学堂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二、问答题(第一三题各15分,第二四题各20分,共70分)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六艺2、稷下学宫3、《学记》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5、《三字经》《千字文》6、 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8、京师大学堂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二、问答题,(从1、2、3题中选答2题,从4、5、6题中选答2题;共答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1999 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2017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0道题)1.白板说洛克2.“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3.设计教学法克伯屈4.漳南书院颜元5.自然教育思想卢梭6.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7.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8.学知乃知,不问不识(内容不太确定)王充9.万木草堂康有为10.产婆术苏格拉底都很简单,凯程集训营、强化和冲刺押题都强调过的基本常识。
二、名词解释1.自我提高内驱力教育学教育学宝典475页;凯程强化班、凯程冲刺班专门强调过的内容。
2.测量调查教育学宝典589页。
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种研究方法。
强化班、冲刺班都有提过各种研究方法的含义,优缺点都要记住。
3.生物起源论教育学宝典17页,我们学过4钟起源论,三种就是会出名词的地方,徐影老师上过专门强调过。
4.准实验教育学宝典601页,准实验的全部内容。
这块内容一定需要讲解和理解。
实验研究中的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都是重要的名词。
强化班、冲刺班中强调的重点。
5.传统教育学这道题主要出现在强化班讲课过程中,徐影老师特别说明,杜威本人把教育分为传统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以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为代表,现代教育以杜威本人的新三中心论为代表,大家还记得吗?所以,这道题实际上答得就是赫尔巴特学派的观点。
不光是强化班,任何班种凯程的课程都很强调这个隐形的只是脉络的知识点。
三、简答题1.骑士教育的内容、目的和影响。
教育学宝典307页,冲刺必背题66页,这道题都是很重要的。
各种班型讲过无数遍。
2.一个好的研究选题的特征有哪些?教育学宝典553页,冲刺必背题116页。
重点啊。
3.怎样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集训营无数遍考察了这道题,无数遍讲过五对教学过程的关系。
无数遍啊。
凯程学员不会有做错的吧。
教育学宝典也有呢,最重要的是在必背题37页,专门把教育学原理中要考关系题全部总结出来了,这个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是其中第六对关系4.学习迁移的条件教育学宝典494页,迁移发生的条件即影响迁移的因素,满足这些因素,迁移就可以发生。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试题一、选出以下信息所对应的人物(每题3分,共30分)1.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2.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3. 万木草堂4. 《白鹿洞书院揭示》5.“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6. 漳南书院7. 设计教学法8. 自然教育理论9. 产婆术10. 白板说A. 克伯屈B. 晏阳初C. 洛克D. 蔡元培E. 卢梭F. 王充G. 朱熹H. 苏格拉底I. 康有为J. 颜元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 传统教育学2. 教育生物起源论3.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4. 测量调查5. 准实验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1. 简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
3. 简述好的教育研究选题的特点。
4. 简述中世纪骑士教育的目的、内容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1. 试结合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评述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期间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2. 结合教学案例举例阐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3. 请联系实际并结合相关理论,就马卡连柯思想及其转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我从十七岁起就当教师,我曾长时间想过:最好先把一个学生管理好、教育好,然后再教育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当所有的学生都教育好了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
可是,后来我得到一个结论,有时不应该跟个别学生谈话,而要向大家公开讲话,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
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1.社会教育2.总体和样本3.附属内驱力4.《费里法案》5.定县实验6.问题解决7.核心课程8.教育历史研究方法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1.简述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及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2021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讲义与视频+课后习题+配套题库+配套视频)【圣才学习包】
目录
本品包括以下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6小时高清视频】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班(网授)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
试看部分内容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视频讲
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答: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沛西能和桑代克。
该理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动物基于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把“经验”传授给幼崽,这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
该理论者把教育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的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引申】(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推翻了生物起源说,但是其局限在于未能从本质上说清人与动物的区别。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麦丁斯及我国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批判教育学
答: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阿普尔和弗莱雷,主要观点是:教育没有促进社会公平,而是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教育再生产了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及经济结构;批判教育学就是要解释看似正常的教育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周围的教育环境敏感起来,从此“启蒙”;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不能用唯科学的方式研究,而应该用客观的批判思维进行研究。
【解析】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研究应解释社会不公平现象,批判性强,多采用阶级的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利益分配不公,试图改造社会。
【引申】(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实验研究,量化,可导致实验研究的机械化,也忽视了不可量化的因素。
(2)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台;使用精神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注重思辨、陶冶、唤醒。
(3)制度教育学:乌里、瓦斯凯;研究教育制度,关注教育公平。
(4)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学生为中心,做中学。
3苏湖教法
答:苏湖教法又称“分斋教学”,是北宋时期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教学制度,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期间被用于改革太学的教学。
胡瑗一反当时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
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在学校里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斋教学,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其他科目,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
【引申】(1)庆历兴学
范仲淹的庆历兴学在旧官僚权贵的反对下实行了一年左右即夭折,但促进了北宋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举措有:①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规定应试科举的考生必须在学校学满三百日才能应举,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②改革科举考试。
罢帖经、墨义,重视策论、诗赋、经学。
明法科试断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③创立太学。
将“苏湖教法”引入太学,采用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
(2)熙宁兴学
王安石的熙宁兴学也半途夭折,但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主要举措有: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依成绩升舍;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官学,设学官负责当地教育,并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作为物质保障;③恢复、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官方考试、讲经的标准教材,废除科举考试中的明经、帖经、墨义、诗赋等科目。
(3)崇宁兴学
蔡京的崇宁兴学主要举措有: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范围方面都远超以往兴学;②建立县、州、太
学相联系的三级学制系统,县学学生升入州学,州学学生根据成绩分入太学不同的舍;③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同时实行“三舍法”“积分法”,增加学生数量;④恢复设立医学,创办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画学是中国古代唯一办立的专门美术学校);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选择题
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统考2007年研]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考点】孟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是对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考查。
题中考查的是孟子内发论的观点。
“放心”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说,教育的全部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进行自我修养,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最终形成善的品质。
孔子思想不具备这样鲜明的特点,荀子主张外铄论,庄子是反对传统的学问之道的。
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统考2007年研]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C.注重考试
D.藏书读书
【考点】书院的特征。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历史上书院和书院教学总体特征的考查。
书院作为一种不同于官学的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第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第二,盛行“讲会”制度,(有点像是辩论会)提倡百家争鸣。
第三,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其实就是自由讲学)。
第四,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
分斋教学只存在于个别书院;注重考试的书院大多存在于明清时期,是书院异化的表现;藏书读书确实普遍存在,但其只是普通现象,而非书院教学精神和本质层面的追求;自由讲学是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地方。
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统考2007年研]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考点】朱熹有关大学和小学的教学内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朱熹有关大学和小学教学内容。
朱熹认为,受认识水平限制,“小学”教育重在让儿童懂得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儿童知识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谓之“学其事”;“大学”则要求青少年进而懂得“事”中的道理,即大学的任务就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知其所以然,谓之“穷理”。
尽管“小学”教育也要识字、读书,但在朱熹看来并非主要目的。
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统考2007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