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酶习题_生物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五章酶一、A型题1.代谢物是指()P.74A.酶的辅助因子B.酶促反应的产物C.酶促反应的反应物D.酶促反应的中间产物E.酶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产物和产物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74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少数RNA有催化活性C.所有的酶都需要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都有绝对专一性E.所有的酶都以有机化合物为底物3.关于酶的必需基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4A.可与底物结合B.可由辅助因子提供C.可催化底物发生反应D.可保持酶活性中心的结构E.只存在于酶的活性中心中4.下列氨基酸的R基,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极不可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是()P.74A.丙氨酸B.谷氨酸C.酪氨酸D.丝氨酸E.组氨酸5.关于酶活性中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4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C.所有活性中心都有辅助因子B.所有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活性中心E.所有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中6.关于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4A.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B.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C.随反应进行酶量逐渐减少D.所有的酶都有辅基或辅酶E.所有的酶都有绝对专一性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5A.均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B.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C.是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D.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E.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8.酶活性中心中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基团是()P.75A.催化基团B.碱性基团C.结合基团D.疏水基团E.酸性基团9.下列酶中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是()P.75A.溶菌酶B.糜蛋白酶C.核糖核酸酶D.L-乳酸脱氢酶E.细胞色素c氧化酶10.关于酶的辅基()P.75A.又称辅酶B.通过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C.不能通过透析与酶蛋白分开D.由活性中心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E.与酶活性有关,但在反应中不被修饰或发生改变11.酶可根据其催化反应是否需要辅助因子参与分为单纯酶和()P.75A.串联酶B.寡聚酶C.结合酶D.多功能酶E.多酶复合体12.下列酶中,不属于单纯酶的是()P.76A.蛋白酶B.淀粉酶C.尿素酶D.核糖核酸酶E.L-乳酸脱氢酶13.仅结合酶有()P.76A.催化基团B.辅助因子C.活性中心D.结合基团E.变构调节剂14.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的酶是()P.76A.单纯酶B.单体酶C.寡聚酶D.结合酶E.多功能酶15.结合酶是指()P.76A.酶蛋白-底物复合物B.酶蛋白的无活性前体C.酶蛋白-抑制剂复合物D.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E.酶蛋白-变构调节剂复合物16.下列叙述中,符合辅助因子概念的是()P.76A.决定酶的专一性B.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不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D.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E.参与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17.关于辅酶和辅基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6A.辅酶或辅基直接参与酶促反应B.可以存在于同一个酶蛋白分子C.只有结合酶才需要辅酶或辅基D.B族维生素多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E.一种辅酶或辅基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18.关于辅助因子()P.76A.本质为蛋白质B.决定酶的专一性C.组成单位为氨基酸D.所有酶都有辅助因子E.一种辅助因子可以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19.下列酶中,属于多酶复合体的是()P.76,149A.核糖核酸酶B.L-乳酸脱氢酶C.L-谷氨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20.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却催化多种反应的酶是()P.77A.单纯酶B.单体酶C.寡聚酶D.结合酶E.多功能酶21.同工酶的共同点是()P.77A.催化同一反应B.电泳行为相同C.理化性质相同D.免疫学性质相同E.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22.同工酶的不同之处不包括()P.77A.等电点B.专一性C.化学性质D.米氏常数E.物理性质23.关于同工酶概念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7A.催化相同反应B.都有四级结构C.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D.催化的反应和酶的性质都相似,分布不同E.是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各异的一组酶24.关于同工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7A.都是单体酶B.免疫学性质不同C.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D.理化性质不一定相同E.酶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25.关于同工酶()P.77A.一级结构相同B.对同种底物亲和力相同C.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同工酶谱D.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不同E.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相同26.细胞质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P.77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27.细胞质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由H、M亚基组成的()P.77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六聚体28.心肌细胞富含的LDH同工酶是()P.77A.LDH1B.LDH2C.LDH3D.LDH4E.LDH529.肝细胞富含的LDH同工酶是()P.77A.LDH1B.LDH2C.LDH3D.LDH4E.LDH530.富含LDH5的是()P.77()A.肝细胞B.红细胞C.脑细胞D.肾细胞E.心肌细胞31.心肌酶中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是()P.78A.CK1及LDH1B.CK2及LDH1C.CK2及LDH2D.CK2及LDH3E.CK3及LDH132.酶的特点不包括()P.79A.酶蛋白容易失活B.酶活性可以调节C.酶的催化效率极高D.酶有很高的专一性E.酶可以决定反应方向3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P.79A.能降低活化能B.不改变化学平衡C.具有很强的专一性D.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E.只催化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34.胰RNase在嘧啶碱基处水解RNA生成3′-单核苷酸和在3′-端为嘧啶的3′-寡聚核苷酸。
酶一、选择题〔一〕 A 型题•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B .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成产物的部位C .结合别构剂并调整酶活性的部位D .结合激活剂使酶活性增高的部位E .酶的活性中心由催化基团和辅酶组成•酶促反响中,打算反响特异性的是A .酶蛋白B .辅酶C .别构剂D .金属离子E .辅基•关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核酸B .体内的生物催化剂都是蛋白质C .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D .酶转变反响的平衡点,所以能加速反响的进程E .酶的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酶蛋白变性后活性丧失缘由是A .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B .酶蛋白的一级构造受到破坏C .酶蛋白的空间构造受到破坏D .酶蛋白不再溶于水E .失去了激活剂•含有维生素 B 1 的辅酶是A . NAD +B . FADC . TPPD . CoAE . FMN•解释酶的专一性较合理的学说是A .锁 - 钥学说B .化学渗透学说C .诱导契合学说D .化学偶联学说E .中间产物学说•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 .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剂作用不减B .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相结合C .抑制剂的构造与底物不相像D .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E .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行逆的8.磺胺类药物能抑菌,是由于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二氢叶酸时,磺胺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A .竞争性抑制剂B .不行逆抑制剂C .非竞争性抑制剂D .反竞争性抑制剂E .别构抑制剂9.关于酶的共价修饰,正确的选项是A .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经修饰后,转变酶的催化活性B .通过打断某些肽键,使酶的活性中心形成而转变酶的活性C .只涉及酶的一级构造的转变而不涉及高级构造的转变D .有级联放大效应E .只包括磷酸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10.关于关键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一个反响体系中的全部酶B .只受别构调整而不受共价修饰C .一个代谢途径只有一个关键酶D .并不催化处于代谢途径起始或终末的反响E .一般催化代谢途径中速度较慢、不行逆的反响11 .关于有机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因能用解磷定解毒,故属于可逆性抑制B .能猛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C .该抑制能被过量的 GSH 解除D .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的巯基结合E .该抑制能被适量的二巯基丙醇解除12 .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由于抑制剂结合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酶与底物结合后,还能与抑制剂结合B .酶的 K m 与抑制剂浓度成反比C .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D .在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状况下,如参加足量的酶,能到达正常的 V maxE .也称为别构抑制剂1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是A . K m 降低, V max 降低B .抑制剂可与酶和酶 - 底物复合物同时结合C . K m 不变, V max 降低D .抑制剂只与酶或酶 - 底物复合物结合E . K m 降低, V max 增高14.酶和一般催化剂相比,其特点之一是A .温度能影响催化效率B .高温时会消灭变性C .降低反响的活化能D .提高速度常数E .不转变平衡常数15.关于 K m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指酶 - 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B .酶的 K m 越大,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越大C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的浓度无关D .与底物的种类无关E .与环境的 pH 无关16.关于酶的最适 pH ,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与底物的种类有关B .与底物的浓度有关C .与缓冲液的种类有关D .与缓冲液的浓度无关E .与酶的纯度有关17.关于酶和底物的结合,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一般为非共价结合B .假设底物为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范围涉及整个酶分子C .假设底物为小分子化合物,结合范围只是酶的活性中心D .酶构象的破坏,则严峻影响酶 - 底物复合物的形成E .结合基团可能也具有催化功能,催化基团也有结合作用18.关于酶的最适温度,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与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B .与介质的种类和 pH 有关C .与环境的离子强度无关D .与酶的种类和浓度有关E .以酶活力对温度作图图形呈倒 U 形19.关于酶的磷酸化修饰,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酶经磷酸化修饰后,酶的活性增加B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响是由各种蛋白激酶催化的C .被磷酸化的部位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的羟基D .磷酸化时需消耗 ATPE .别构酶不能进展磷酸化修饰20.酶原激活的主要途径是A .化学修饰B .亚基的聚合和解离C .别构激活D .翻译后加工E .水解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段2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 .丝氨酸的羟基B .组氨酸的咪唑基C .赖氨酸的ε - 氨基D .半胱氨酸的巯基E .谷氨酸的氨基22.浓度为 10 -6 mol/L 的碳酸酐酶在一秒钟内催化生成 0.6mol/L 的 H 2 CO3 ,则碳酸酐酶的转换数为A . 6 × 10-4B . 6 × 10-3C . 0.6D . 6 × 10-5E . 1.7 × 10 -623.酶促反响动力学争辩的是A .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及其与关心因子的相互关系B .酶的电泳行为C .酶促反响速度及其影响因素D .酶与底物的空间构象及其相互关系E .酶活性中心各基团的相互关系24.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响速度的影响是A . K m ↑, V max 不变B .K m ↓,V max ↓C . K m 不变,V max ↓D .K m ↓,V max ↑E .K m ↓, V max 不变25.有关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乳酸脱氢酶含有 M 亚基和 H 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工酶B . M 亚基和 H 亚基都来自同一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C .它们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异D .它们的电泳行为一样E .它们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 K m 值26.关于同工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催化一样的化学反响B .分子构造一样C .理化性质一样D .电泳行为一样E .翻译后化学修饰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不同27.L- 谷氨酸脱氢酶属于A .氧化复原酶类B .水解酶类C .裂合酶类D .转移酶类E .合成酶类28.能使酶发生不行逆破坏的因素是A .强碱B .低温C .透析D .盐析E .竞争性抑制29.关于酶与临床医学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体液酶活性转变可用于疾病诊断B .乙醇可诱导碱性磷酸酶生成增加C .酶可用于治疗疾病D .酪氨酸酶缺乏可引起白化病E .细胞损伤时,细胞酶释入血中的量增加30.心肌堵塞时,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谱增加最显著的是:A . LDH 5B . LDH 4C . LDH 3D . LDH 2E . LDH 131.测定血清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A .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响所需要的时间B .以 280nm 的紫外吸取测酶蛋白的含量C .分别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D .在规定条件下,测其单位时间内酶促底物削减量或产物生产量E .以上方法都常用〔二〕 B 型题A .抛物线B .矩形双曲线C .直线D .平行线E . S 形曲线1.竞争性抑制作用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是2.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一般是•底物浓度与反响速度的关系曲线是•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是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不行逆性抑制E .反响抑制5.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是6.甲氨蝶呤对四氢叶酸合成的抑制是7.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是A .寡聚酶B .限制性内切酶C .多酶体系D .酶原E .单体酶8.由一条多肽链组成•无催化活性•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11.可催化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响A .转移酶B .水解酶C .异构酶D .裂解酶E .氧化复原酶12.醛缩酶属于•消化酶属于•磷酸化酶属于•过氧化氢酶属于A .有机磷农药B .磺胺类药物C .二巯基丙醇D .解磷定E .琥珀酸16. 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胆碱酯酶的抑制剂•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重金属盐中毒的解毒A .米氏常数B .酶的活性单位C .酶的转换数D .酶的最大反响速度E .酶的速度•单位时间内生成肯定量的产物所需的酶量•可以反映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每秒钟 1mol 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A .多数酶发生不行逆变性B .酶促反响速度最大C .多数酶开头变性D .温度增高,酶促反响速度不变E .活性降低,但未变性•环境温度>60 ℃•环境温度>80 ℃•酶在0 ℃ 时•环境温度与最适温度相当A .酶浓度B .抑制剂C .激活剂D . pH 值E .底物浓度•能使酶活性增加•影响酶与底物的解离•可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的活性•酶被底物饱和时,反响速度与之成正比A .氨基转移B .羧化反响C .丙酮酸脱羧D .琥珀酸脱氢E .丙酮酸激酶•磷酸吡哆醛与磷酸吡哆胺作辅酶•FAD 作辅酶•生物素作辅酶A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B .斜率↑,纵轴截距不变,横轴截距↑C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D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E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34. 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非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反竞争性抑制的林 - 贝作图特点是〔三〕 X 型题1.对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辅酶的本质是蛋白质B .能降低反响活化能C .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D .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展的反响E .酶的催化效率没有一般催化剂高2.大多数酶具有的特征是A .单体酶B .为球状蛋白质,分子量都较大C .以酶原的形式分泌D .表现出酶活性对 pH 值特有的依靠关系E .最适温度可随反响时间的缩短而上升3.LDH 1 和 LDH 5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二者在心肌和肝脏分布量不同B .催化一样的反响,但生理意义不同C .分子构造、理化性质不同D .用电泳的方法可将其分别E .骨骼肌和红细胞中含量最高4.金属离子在酶促反响中的作用是A .参与酶与底物结合B .可作催化基团C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传递电子D .转移某些化学基团E .稳定酶分子构象5.酶的关心因子包括A .金属离子B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 . H 2 OD . CO 2E . NH 36.酶的化学修饰包括A .甲基与去甲基化B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C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D .腺苷化与脱腺苷化E .–SH 与–S–S–的互变7.关于 pH 值对酶促反响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 .影响酶分子中很多基团的解离状态B .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C .影响辅酶的解离状态D .最适 pH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E .影响酶 - 底物复合物的解离状态8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有A .抑制剂B .激活剂C .酶浓度D .底物浓度E . pH9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 .抑制剂与底物构造相像C .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D .抑制程度与 [S] 和 [I] 有关E .增加酶浓度可解除抑制10.磺胺类药抑制细菌生长是由于A .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B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 .造成四氢叶酸缺乏而影响核酸的合成D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复原酶E .属于反竞争性抑制作用11.关于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正确的选项是A .邻近效应与定向作用B .酸碱双重催化作用C .外表效应D .共价催化作用E .酶与底物如锁子和钥匙的关系,进展锁 - 匙的结合12 .关于同工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由一样的基因把握而产生B .催化一样的化学反响C .具有一样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D .对底物的 K m 值不同E .由多亚基组成13 .关于温度对酶促反响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越高反响速度越快B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 .低温一般不使酶破坏,温度上升后,酶又可以恢复活性D .温度上升至60 ℃ 以上时,大多数酶开头变性E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响进展的时间有关14 .关于酶含量调整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底物常阻遏酶的合成B .终产物常诱导酶的合成C .属于缓慢调整D .细胞内酶的含量一般与酶活性呈正相关E .属于快速调整二、是非题•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无关。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题库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题,共80分)1、下列有关酶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酶有高度的特异性B、酶有高度的催化效能C、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D、酶具有代谢更新的性质E、酶由活细胞产生,在试管内仍有催化效能答案: C2、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为底物C、所有的酶均需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对其作用的底物均有高度的特异性E、以上都不对答案: D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A、酶都是由细胞制造的蛋白质B、易受PH、温度的影响C、只加速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催化效率高E、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答案: C4、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是?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B、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C、酶一底物一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产物D、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E、以上都对答案: E5、酶与化学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A、都是低分子化合物B、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质C、都耐热,不耐低温D、在催化反应中质和量的方面,都不发生变化E、酶的特异性,催化效率极高答案: E6、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是A、抑制剂与底物结合B、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因结合.抑制剂与辅酶结合D、抑制剂与辅酶结合E、抑制剂使二硫键还原,引起酶的空间构象崐紊乱答案: B7、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激活剂存在答案: D8、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居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别构调节答案: C9、辅酶是A、酶和底物的复合物B、小分子肽或含氮化合物C、参加酶促反应的维生素D、酶催化活性必需的分子物质E、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答案: E10、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专一性的部分是A、酶蛋白B、辅基或辅酶C、金属离子D、底物(作用物)E、B族维生素答案: A11、有关同功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催化的化学反应不同C、酶蛋白分子结构,性质相同D、电泳行为相同E、Km值相同答案: A12、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几种同工酶?A、 2种C、 4种D、 5种E、 6种答案: D13、有关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正确的是?A、低温可以使酶失活B、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改变E、以上全不对答案: D14、下列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氢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改变B、酶蛋白被化学修饰C、部分肽段水解,酶分子空间构象变化D、各亚基之间发生聚合E、以上都不对答案: C15、在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时A、酶和底物的构象均发生变化B、主要是酶的构象发生变化C、主要是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D、主要是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E、酶和底物的构象均不发生变化答案: A16、在酶浓度不变的条件下,以反应速度V对底物[S]作图,其图象为B、 S形曲线C、矩形双曲线D、抛物线E、钟罩形曲线答案: C17、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部分是?A、酶蛋白B、辅基或辅酶C、金属离子D、底物E、催化基团答案: A18、对可逆性抑制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使酶变性失活的抑制剂B、抑制剂与酶是非共价健结合C、抑制剂与酶是共价键结合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不能解除抑制E、可逆性抑制剂即指竞争性抑制剂答案: B19、下列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氢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改变B、酶蛋白被化学修饰C、部分肽段水解,酶分子空间构象变化D、各亚基之间发生聚合E、以上都不对答案: C20、米氏常数【(Km)值】A、随酶浓度增大而增大B、随酶浓度增大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增大而减小D、与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无关E、在有竞争性抑制剂时存在时不变答案: D二、问答题(共2题,共20分)1、简述何为酶原、酶原激活和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6分)酶原:由细胞合成和分泌(1分)的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1分)酶原激活:无活性的酶原(1分)转变成有催化活性的酶(1分)的过程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可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细胞自身消化(1分),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1分)。
第三章酶多选题试卷总分:24答题时间:12分钟1.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有()[2分]A酶易失活B效率高C高度专一性D可受调控E改变反应平衡参考答案:ABCD2.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有()[2分]A底物邻近和定向效应B底物变形与诱导契合C酸碱催化D共价催化E金属离子催化参考答案:ABCDE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除了酶浓度的因素外,还有()等。
[2分] A底物浓度B温度C pHD激活剂E抑制剂参考答案:ABCDE4.下列有关酶促反应叙述正确的有:[2分]A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B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呈零级反应C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E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无关参考答案:ABC5.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论述,正确的有:[2分]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之内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酶的活性中心内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参考答案:AE6.下列辅酶中,从维生素衍生出来的有:[2分] ACoABFADCNAD+D CoQE TPP参考答案:ABCE7.下列辅酶中,既是从维生素衍生出来的,又属于核苷酸衍生物的是:[2分]A CoAB FADC NAD+D CoQE TPP参考答案:ABC8.测定酶活性的必要条件是[2分]A最适pHB最适底物浓度C合适温度D最适离子强度E最适酶浓度参考答案:ABCD9.酶变性时的表现为:[2分]A溶解度降低B易受蛋白酶水解C酶活性丧失D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直至消失E紫外吸收增强参考答案:BCDE10.很多药物是酶的抑制剂,药理是:[2分]A抑制病原体内的某些酶,使病原体生长繁殖受阻或衰亡B改变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调节生理功能C助消化、消炎、抗血栓等D诊断心脑、肝胆疾病E竞争破坏另一些肿瘤细胞酶的底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参考答案:ABE11.酶的竞争性抑制,正确的是:[2分]A抑制剂与底物的化学结构类似B抑制剂与底物互相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具有互斥性C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反应是不可逆的D当抑制剂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E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可以将抑制作用消除参考答案:ABDE12.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正确的是:[2分]A抑制剂与底物的化学结构并不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互相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具有互斥性C抑制剂通过结合活性中心之外的必需基团D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互不影响E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也能释放出产物参考答案:ACD。
第三章生物催化剂――酶一、填空题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活细胞生物催化剂)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和(受调控)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4、全酶由()和()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酶蛋白、辅助因子酶蛋白辅助因子)5、辅助因子包括()、()和()等。
其中()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除去,()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除去。
(辅酶、辅基、金属离子、辅基化学方法、辅酶、透析)6、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和()。
(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7、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每一种酶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醇脱氢酶的编号是EC1.1.1.1,EC代表(),4个数字分别代表()、()、()和()。
(酶学委员会氧化还原酶类作用于-CHOH,氢受体是NAD+NADP+编号1)8、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和()。
(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和()两个功能部位,其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结合部位催化部位结合部位催化部位)10、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影响(),影响()。
(底物的解离状态酶分子的解离状态)11、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
(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高温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12、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二氢叶酸合成酶)13、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或()。
(蛋白质RNA)14、醛缩酶属于第()大类的酶。
一、名词解释1 核酶答案: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 酶答案: 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3 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答案: 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占据酶的活性中心,形成EI复合物,而阻止E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4 辅基答案: 与酶蛋白结合牢固,催化反应时,不脱离酶蛋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不易与酶蛋白分开。
5 辅酶答案: 与酶蛋白结合松散,催化反应时,与酶蛋白可逆结合,用透析、超滤等方法易与酶蛋白分开。
6 酶的活性中心答案: 酶与底物结合,并参与催化的部位。
7 酶原答案: 没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8 米氏常数答案: 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9 酶的激活剂答案: 能提高酶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的物质。
10 酶的抑制剂答案: 虽不引起蛋白质变性,但能与酶分子结合,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活性,这种使酶活性受到抑制的特殊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11 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答案: 与酶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完全丧失活性,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解除的抑制剂。
12 酶的可逆抑制剂答案: 能与酶非共价结合,但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简单的物理方法解除,而使酶恢复活性的抑制剂。
13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答案: 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并不相似,不与底物抢占酶的活性中心,但能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14 酶活力答案: 指酶加速化学反应的能力,也称酶活性。
15 比活力答案: 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U/mg),也称比活性或简称比活。
二、填空题1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因而酶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和结构。
答案: 蛋白质,理化性质,各级结构2 目前较公认的解释酶作用机制的学说分别是、、和。
答案: 邻近与定位效应,底物变形,酸碱催化,共价催化3当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时,酶的也被破坏,酶的活性。
答案: 活性中心,丧失4酶能与结合,并将其转化成,这一区域称为酶的。
答案: 底物,产物,活性中心5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在酶催化反应中,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反应生成物称为,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
生物化学酶习题生物化学酶习题习题1:.单选题1.关于酶的描述哪一个就是恰当的?a.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b.所有的酶都能够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快速反应的方向展开c.酶的活性中心中都所含催化剂基团d.所有的酶都所含两个以上的多肽链e.所有的酶都就是调节酶2.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下列哪种能量效应a.降低反应活化能b.增加反应活化能c.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3.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失去,这是因为a.酶蛋白被全然水解为氨基酸b.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到毁坏c.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d.酶蛋白不再溶水e.丧失了激活剂4.下列哪一项不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酶存有敏感性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c.酶能够快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将展开的反应d.酶活性可以调节e.酶具备高度的特异性5.酶的辅酶就是a.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b.分子结构中不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融合d.在反应中作为底物传递质子、电子或其他基团e.与酶蛋白共价结合成多酶体系6.以下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阐释不恰当的就是a.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有时并无催化活性b.一种酶就可以与一种辅助因子融合构成酶c.一种辅助因子就可以与一种酶融合舍弃酶d.酶蛋白同意酶促发展反应的特异性e.辅助因子可以作用底物直接参加反应7.含有维生素b的辅酶是a.nadb.fadc.tpp,d.coae.fmn8.以下哪种辅酶中不不含核苷酸?a.fadb.fmnc.fh4dnade.coash9.有关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传达电子c.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e.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10融合酶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才存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存有激动剂存有11.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有维生素a.coashb.fadc.nadd.coqe.fmn12酶维持催化活性,必须a.酶分子完整无缺b.有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c.有金属离子参加d.有辅酶参加e.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13.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基团是指a.维持酶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基团b.坐落于活性中心以内或以外的,保持酶活性所所需的基团c.酶的亚基融合所所需的基团d.保持分子构象所所需的基团e.构成全酶分子所有必需的基团14.酶分子中并使底物转型为产物的基团称作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c.碱性基团d.酸性基团e.疏水基团15.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与辅酶如上所述的融合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细胞中的定位是特异性的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e.在酶的分类中各属不同的类别16.酶促发展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就是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犯罪行为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7.关于酶与底物的关系a.如果酶的浓度不变,则底物浓度改变不影响反应速度b.当底物浓度很高并使酶被饱和状态时,发生改变酶的浓度将不再发生改变反应速度c.初速度指酶被底物饱和状态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过程中,随着产物生成的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左移e.当底物浓度升高将酶饱和状态时,反应速度不再随其底物浓度的减少而发生改变18.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km是酶的特性常数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c.km值与酶所催化剂的底物有关d.km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e.km值等同于反应速度为最小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9.酶的km值大小与:a.酶性质有关b.酶浓度有关c.酶作用时间有关d.酶作用温度有关e.酶的最适ph有关20.一种酶促进作用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值必须就是a.最大b与其它底物相同c居中间d最小e与ks相同21.当km值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见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b.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c.kth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d.在任何情况下,km与见到的locations总是相同的e.既使k,也不可以用k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22.温度对酶促发展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b.低温可以并使大多数酶出现变性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d.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缩短反应时间,其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减少e.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对于所有的酶均相同23.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列哪项是对的:a.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不大b.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适phc.酶的拉沙泰格赖厄县ph都在中性即ph―7左右d.酶的活性随ph的升高而减小e.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主要在于影响该酶的等电点。
03⽣物化学习题与解析--酶酶⼀、选择题(⼀)A 型题酶的活性中⼼是指A .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B .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成产物的部位C .结合别构剂并调节酶活性的部位D .结合激活剂使酶活性增⾼的部位E .酶的活性中⼼由催化基团和辅酶组成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 .酶蛋⽩B .辅酶C .别构剂D .⾦属离⼦E .辅基?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物催化剂,它的化学本质是蛋⽩质和核酸B .体内的⽣物催化剂都是蛋⽩质C .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的蛋⽩质D .酶改变反应的平衡点,所以能加速反应的进程E .酶的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酶蛋⽩变性后活性丧失原因是A .酶蛋⽩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B .酶蛋⽩的⼀级结构受到破坏C .酶蛋⽩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D .酶蛋⽩不再溶于⽔E .失去了激活剂含有xxB 1的辅酶是A .NAD +B .FADC .TPPD .CoAE .FMN解释酶的专⼀性较合理的学说是A .锁-钥学说B .化学渗透学说C .诱导契合学说D .化学偶联学说E .中间产物学说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 .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剂作⽤不减B .抑制剂和酶活性中⼼的结合部位相结合C .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D .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E .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8.磺胺类药物能抑菌,是因为细菌利⽤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氢叶酸时,磺胺是⼆氢叶酸合成酶的A .竞争性抑制剂B .不可逆抑制剂C .⾮竞争性抑制剂D .反竞争性抑制剂E .别构抑制剂9.关于酶的共价修饰,正确的是A .活性中⼼的催化基团经修饰后,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 .通过打断某些肽键,使酶的活性中⼼形成⽽改变酶的活性C .只涉及酶的⼀级结构的改变⽽不涉及⾼级结构的改变D .有级联放⼤效应E .只包括磷酸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10.关于关键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个反应体系中的所有酶B .只受别构调节⽽不受共价修饰C .⼀个代谢途径只有⼀个关键酶D .并不催化处于代谢途径起始或终末的反应E .⼀般催化代谢途径中速度较慢、不可逆的反应11.关于有机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叙述正确的是A .因能⽤解磷定解毒,故属于可逆性抑制B .能强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C .该抑制能被过量的GSH 解除D .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中⼼的巯基结合E .该抑制能被适量的⼆巯基丙醇解除12.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抑制剂结合酶活性中⼼以外的部位,酶与底物结合后,还能与抑制剂结合B .酶的K m 与抑制剂浓度成反⽐C .与酶活性中⼼上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D .在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如加⼊⾜量的酶,能达到正常的V maxE .也称为别构抑制剂13.反竞争性抑制作⽤的动⼒学特点是A .K m 降低,V max 降低B .抑制剂可与酶和酶-底物复合物同时结合C .K m 不变,V max 降低D .抑制剂只与酶或酶-底物复合物结合E .K m 降低,V max 增⾼14.酶和⼀般催化剂相⽐,其特点之⼀是A .温度能影响催化效率B .⾼温时会出现变性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提⾼速度常数E .不改变平衡常数15.关于K m 的叙述,正确的是A .指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B .酶的K m 越⼤,底物与酶的亲和⼒越⼤C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的浓度⽆关D .与底物的种类⽆关E .与环境的pH ⽆关16.关于酶的最适pH ,叙述错误的是A .与底物的种类有关B .与底物的浓度有关C .与缓冲液的种类有关D .与缓冲液的浓度⽆关E .与酶的纯度有关17.关于酶和底物的结合,叙述错误的是A .⼀般为⾮共价结合B .若底物为蛋⽩质等⼤分⼦,结合范围涉及整个酶分⼦C .若底物为⼩分⼦化合物,结合范围只是酶的活性中⼼D .酶构象的破坏,则严重影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E .结合基团可能也具有催化功能,催化基团也有结合作⽤18.关于酶的最适温度,叙述错误的是A .与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B .与介质的种类和pH 有关C .与环境的离⼦强度⽆关D .与酶的种类和浓度有关E .以酶活⼒对温度作图图形呈倒U 形19.关于酶的磷酸化修饰,叙述错误的是A .酶经磷酸化修饰后,酶的活性增加B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是由各种蛋⽩激酶催化的C .被磷酸化的部位是酶活性中⼼的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的羟基D .磷酸化时需消耗ATPE .别构酶不能进⾏磷酸化修饰20.酶原激活的主要途径是A .化学修饰B .亚基的聚合和解离C .别构激活D .翻译后加⼯E .⽔解⼀个或⼏个特定的肽段21.化学毒⽓(路易⼠⽓)与酶活性中⼼结合的基团是A .丝氨酸的羟基B .组氨酸的咪唑基C .赖氨酸的ε-氨基D .半胱氨酸的巯基E .⾕氨酸的氨基22.浓度为10 -6 mol/L的碳酸酐酶在⼀秒钟内催化⽣成0.6mol/L的H 2 CO 3,则碳酸酐酶的转换数为A .6 × 10-4B.6 × 10-3C.0.6D.6 × 10-5E.1.7 × 10-623.酶促反应动⼒学研究的是A .酶分⼦的空间构象及其与辅助因⼦的相互关系B .酶的电泳⾏为C .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D .酶与底物的空间构象及其相互关系E .酶活性中⼼各基团的相互关系24.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A .K m ↑,V max 不变B .K m ↓,V max ↓C .K m 不变,V max ↓D .K m ↓,V max ↑E .K m ↓,V max 不变25.有关乳酸脱氢酶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脱氢酶含有M 亚基和H 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酶B .M 亚基和H 亚基都来⾃同⼀染⾊体的某⼀基因位点C .它们在⼈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显著差别D .它们的电泳⾏为相同E .它们对同⼀底物有不同的K m 值26.关于同⼯酶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B .分⼦结构相同C .理化性质相同D .电泳⾏为相同E .翻译后化学修饰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不同27. L-⾕氨酸脱氢酶属于A .氧化还原酶类B .⽔解酶类C .裂合酶类D .转移酶类E .合成酶类28.能使酶发⽣不可逆破坏的因素是A .强碱B .低温C .透析D .盐析E .竞争性抑制29.关于酶与临床医学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液酶活性改变可⽤于疾病诊断B .⼄醇可诱导碱性磷酸酶⽣成增加C .酶可⽤于治疗疾病D .酪氨酸酶缺乏可引起⽩化病E .细胞损伤时,细胞酶释⼊⾎中的量增加30.⼼肌梗塞时,乳酸脱氢酶的同⼯酶谱增加最显著的是:A .LDH 5B .LDH 4C .LDH 3D .LDH 2E .LDH 131.测定⾎清酶活性常⽤的⽅法是A .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 .以280nm的紫外吸收测酶蛋⽩的含量C .分离提纯酶蛋⽩,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D .在规定条件下,测其单位时间内酶促底物减少量或产物⽣产量E .以上⽅法都常⽤(⼆)B 型题A .抛物线B .矩形双曲线C .直线D .平⾏线E .S 形曲线1.竞争性抑制作⽤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是2.反竞争性抑制作⽤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般是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是变构酶的动⼒学曲线是A .竞争性抑制B .⾮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不可逆性抑制E .反馈抑制5.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是6.甲氨蝶呤对四氢叶酸合成的抑制是7.丙⼆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是A .寡聚酶B .限制性内切酶C .多酶体系D .酶原E .单体酶8.由⼀条多肽链组成⽆催化活性基因⼯程中的⼯具酶11.可催化⼀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应A .转移酶B .⽔解酶C .异构酶D .裂解酶E .氧化还原酶12.醛缩酶属于消化酶属于磷酸化酶属于过氧化氢酶属于A .有机磷农药B .磺胺类药物C .⼆巯基丙醇D .解磷定E .琥珀酸16.⼆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胆碱酯酶的抑制剂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重⾦属盐中毒的解毒A .⽶⽒常数B .酶的活性单位C .酶的转换数D .酶的最⼤反应速度E .酶的速度单位时间内⽣成⼀定量的产物所需的酶量可以反映酶对底物的亲和⼒每秒钟1mol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A .多数酶发⽣不可逆变性B .酶促反应速度最⼤C .多数酶开始变性D .温度增⾼,酶促反应速度不变E .活性降低,但未变性环境温度>60 ℃环境温度>80 ℃酶在0 ℃时环境温度与最适温度相当A .酶浓度B .抑制剂C .激活剂D .pH 值E .底物浓度? 能使酶活性增加影响酶与底物的解离可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影响酶的活性酶被底物饱和时,反应速度与之xxA .氨基转移B .羧化反应C .丙酮酸脱羧D .琥珀酸脱氢E .丙酮酸激酶磷酸吡哆醛与磷酸吡哆胺作辅酶FAD 作辅酶⽣物素作辅酶A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B .斜率↑,纵轴截距不变,横轴截距↑C .斜率↑,纵轴截距↑,横轴截距不变D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E .斜率不变,横轴截距↓,纵轴截距↑34.竞争性抑制的林-贝作图特点是⾮竞争性抑制的林-贝作图特点是反竞争性抑制的林-贝作图特点是(三)X 型题1.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辅酶的本质是蛋⽩质B .能降低反应活化能C .活细胞产⽣的⽣物催化剂D .催化热⼒学上不能进⾏的反应E .酶的催化效率没有⼀般催化剂⾼2.⼤多数酶具有的特征是A .单体酶B .为球状蛋⽩质,分⼦量都较⼤C .以酶原的形式分泌D .表现出酶活性对pH 值特有的依赖关系E .最适温度可随反应时间的缩短⽽升⾼3. LDH 1和LDH 5的叙述正确的是A .⼆者在⼼肌和肝脏分布量不同B .催化相同的反应,但⽣理意义不同C .分⼦结构、理化性质不同D .⽤电泳的⽅法可将其分离E .⾻骼肌和红细胞中含量最⾼4.⾦属离⼦在酶促反应中的作⽤是A .参与酶与底物结合B .可作催化基团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传递电⼦D .转移某些化学基团E .稳定酶分⼦构象5.酶的辅助因⼦包括A .⾦属离⼦B .⼩分⼦有机化合物C .H 2 OD .CO 2E .NH 36.酶的化学修饰包括A .甲基与去甲基化B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C .⼄酰化与去⼄酰化D .腺苷化与脱腺苷化E .–SH 与–S–S–的互变7.关于pH 值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正确的是A .影响酶分⼦中许多基团的解离状态B .影响底物分⼦的解离状态C .影响辅酶的解离状态D .最适pH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E .影响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状态8.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A .抑制剂B .激活剂C .酶浓度D .底物浓度E .pH9.竞争性抑制作⽤的特点是A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结合B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C .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D .抑制程度与[S]和[I]有关E .增加酶浓度可解除抑制10.磺胺类药抑制细菌⽣长是因为A .属于⾮竞争性抑制作⽤B .抑制细菌⼆氢叶酸合成酶C .造成四氢叶酸缺乏⽽影响核酸的合成D .抑制细菌⼆氢叶酸还原酶E .属于反竞争性抑制作⽤11.关于酶催化作⽤的机制正确的是A .邻近效应与定向作⽤B .酸碱双重催化作⽤C .表⾯效应D .共价催化作⽤E .酶与底物如锁⼦和钥匙的关系,进⾏锁-匙的结合12.关于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相同的基因控制⽽产⽣B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C .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D .对底物的K m 值不同E .由多亚基组成13.关于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正确的是A .温度越⾼反应速度越快B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 .低温⼀般不使酶破坏,温度回升后,酶⼜可以恢复活性D .温度升⾼⾄60 ℃以上时,⼤多数酶开始变性E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进⾏的时间有关14.关于酶含量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 .底物常阻遏酶的合成B .终产物常诱导酶的合成C .属于迟缓调节D .细胞内酶的含量⼀般与酶活性呈正相关E .属于快速调节⼆、是⾮题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作⽤时间⽆关。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三章-酶)单选题(含答案)《基础生物化学》试题第三章酶单选题试卷总分:71答题时间:70分钟1.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1分]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参考答案:C2.米氏常数Km可以用来近似地度量[1分]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倒数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D酶的稳定性参考答案:A3.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1分]A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D可以改变反应平衡常数参考答案:B4.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1分] A紧B松C专一D相同参考答案:B5.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1分]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参考答案:D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1分]A酶蛋白B底物C辅酶或辅基D催化基团参考答案:A7.下列关于酶的国际单位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1分]A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m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B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moL产物生成所需的酶量C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D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参考答案:A8.全酶是指什么?[1分]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
参考答案:D9.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A当[s]< < Km时,V与[s]成正比;B当[s]=Km时,V=1/2VmaxC当[s] > >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酶属于氧化还原酶?A. 脂肪酶B. 蛋白酶C. 脱氢酶D. 淀粉酶答案:C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哪些氨基酸残基组成?A. 酸性和碱性氨基酸B. 碱性和中性氨基酸C. 中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D. 酸性和疏水性氨基酸答案:A3. 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增加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A. 反应速率不变B. 反应速率增加C. 反应速率先增加后不变D. 反应速率持续增加答案:C4. 哪种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下列哪种酶参与DNA复制?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限制性内切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酶的催化机制通常涉及酶与底物形成_______,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答案:酶-底物复合物7. 酶的活性可以被_______所抑制,这种抑制是可逆的。
答案:抑制剂8.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生物催化剂高_______倍。
答案:10^7至10^139.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特定区域,其大小通常与底物分子_______。
答案:相近10. 酶的变性是指酶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_______丧失。
答案:生物活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酶的专一性。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的选择性,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特定反应。
12. 描述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原理。
答案: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原理在于温度可以改变酶分子的构象和动力学,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催化效率。
13. 解释酶促反应的米氏方程。
答案:米氏方程是描述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方程,它表明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
第三章酶与辅酶一、知识要点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每分每秒都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大量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且速度非常快,使细胞能同时进行各种降解代谢及合成代谢,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生物细胞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以极高的速度和很大的专一性进行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生物细胞中存在着生物催化剂——酶。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不同于一般的催化剂,它具有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和酶活可调控性等催化特点。
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六大类。
酶的专一性可分为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其中相对专一性又分为基团专一性和键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又分为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和潜手性专一性。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S)、酶液浓度(E)、反应温度(T)、反应pH值、激活剂(A)和抑制剂(I)等。
其中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为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 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当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分别对Km 值与V max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即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酶的催化机理包括过渡态学说、邻近和定向效应、锁钥学说、诱导楔合学说、酸碱催化和共价催化等,每个学说都有其各自的理论依据,其中过渡态学说或中间产物学说为大家所公认,诱导楔合学说也为对酶的研究做了大量贡献。
胰凝乳蛋白酶是胰脏中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活性中心由Asp102、His57及Ser195构成一个电荷转接系统,即电荷中继网。
其催化机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反应的酰化阶段,第二阶段为水解反应的脱酰阶段。
同工酶和变构酶是两种重要的酶。
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变构酶是利用构象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活性的酶,是一个关键酶,催化限速步骤。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2.同工酶(isozyme)3.酶原(zymogen)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C.酶蛋白决定结合蛋白酶反应的专一性D.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E.有些酶反应不需要辅助因子2.酶的Km值大小与下述哪项有关()A.酶性质 B.酶浓度 C.酶作用温度D.酶作用时间 E.酶的最适pH值3.肾上腺素发挥作用时,其第二信使是()A.cAMP B.cGMP C.cCMP D.cTMP E.cUMP4、磺胺药抑菌机制不正确是()A、增加二氢叶酸合成酶活性B、抑制细菌核酸合成C、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具有类似结构D、磺胺药属酶的竞争性抑制剂E、药物可致四氢叶酸合成障碍5、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Km减小,Vmax减小B、Km增大,Vmax增大C、Km减小,Vmax增大D、Km增大,Vmax不变E、Km不变,Vmax减小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Km减小,Vmax减小B、Km增大,Vmax增大C、Km减小,Vmax增大D、Km增大,Vmax不变E、Km不变,Vmax减小7、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原因是()A、提高产物能量B、降低反应物的能量C、提高底物的能量D、降低反应活化能E、提供反应能量8、下列有关Km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Km值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它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关D、Km值最大的底物,是酶的最适底物E、同一酶作用于不同底物,则有不同的Km值9、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10、关于关键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催化活性在酶体系中最低B、常为酶体系中间反应的酶C、多催化可逆反应D、该酶活性调节不改变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E、反应体系起始物常可调节关键酶11、关于共价修饰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物作用于酶的别位,引起酶构象改变B、该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酶活性C、该酶是在其他酶作用下,某些特殊基团进行可逆共价修饰D、调节过程无逐级放大作用E、共价修饰消耗ATP多,不是经济有效方式12、有关别构调节(或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位于同一亚基B、都含有一个以上的亚基C、动力学曲线呈S型曲线D、别构调节可有效地和及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E、该调节可调整个代谢通路13、关于同工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酶分子的一级结构相同B、催化化学反应相同C、各同工酶Km相同D、同工酶的生物学功能可有差异E、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14、有关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确的是()A、初分泌的酶原即有酶活性B、酶原转变为酶是可逆反应过程C、无活性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D、酶原激活无重要生理意义E、酶原激活是酶原蛋白质变性15.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16.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四氢叶酸B.二氢叶酸C.对氨基苯甲酸D.叶酸E.嘧啶1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1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1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2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21.Km值的概念是:()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B.是达到Vm所必须的底物浓度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D.是达到1/2Vm的底物浓度E.与底物的性质无关22.关于别构酶调节正确的是()A所有别构酶都有一个调节亚基,一个催化亚基B别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S形而不是双曲线形 C别构激活和酶被离子、激动剂激活的机制相同D酶的别构效应与酶的四级结构无关E别构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相同23.关于必需基团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需基团有结合底物的功能B必需基团空间构象改变,酶催化活性改变C酶原不含必需基团而无催化活性D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相对集中E必需基团可位于不同肽段问答题:1.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各是什么?2. 酶的特征性常数是什么?有何意义?。
酶(一)名词解释1.米氏常数(K m值)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3.辅基(prosthetic group)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7.激活剂(activator)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10.同工酶(isozyme)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12.酶原(zymogen)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二)英文缩写符号1.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2.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3.THFA(tetrahydrofolic acid)4.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5.FMN(flavin mononucleotide)6.CoA(coenzyme A)7.ACP(acyl carrier protein)8.BCCP(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9.PLP(pyridoxal phosphate)(三)填空题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2.酶具有、、和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或。
5.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等。
6.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7.变构酶的特点是:(1),(2),它不符合一般的,当以V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型曲线,而非曲线。
第三章酶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A.传递氢B.转移基团C.决定酶的专一性D.决定酶的反应类型 E.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2.酶作用的原理是()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E.以上均正确3.Km值是()A.V达到Vmax所需底物的浓度B.与底物毫无关系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E.V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4.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A.Km值降低,Vmax变大B.Km值增大,Vmax变大C.Km值不变,Vmax不变D.Km值增大,Vmax不变E.Km值和Vmax均降低5.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A.5种B.7种C.3种D.4种E.6种6.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都有催化活性B.体内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大多数是核酸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D.酶能加速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E.酶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7.K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A.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m值大小与亲和力无关D.K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E.以上都是错误的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9.共价修饰的主要方式是( )A.乙酰化与脱乙酰化 B.甲基化与脱甲基化C.腺苷化与脱腺苷化化 D.磷酸化与脱磷酸化E.疏基氧化型与还原型的互变10.同工酶的正确描述为()A.催化功能不同,理化、免疫学性质相同B.催化功能、理化性质相同C.同一种属一种酶的同工酶Km值不同D.同工酶无器官特异性E.同工酶是由相同基因编码的多肽链11.下列哪组动力学常数变化属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A.Km增加,Vmax不变 B.Km降低,Vmax不变C.Km不变,Vmax增加D.Km不变,Vmax降低E.Km降低,Vmax降低1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一般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13.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属于()A.不可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反竞争性抑制E.抑制强弱不取决于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14.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是维持酶空间构象所必需B.酶原激活是形成酶的活性中心过程C.酶的活性中心是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的D.当底物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构象改变E.常见为裂缝或凹陷,深入到酶分子内部15.不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是()A.CoA B.FAD C.NAD+D.CoQ E.NADP+16.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A.口角炎B.佝偻病C.脚气病D.恶性贫血E.坏血病17.哪种维生素既是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又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A.生物素B.硫辛酸C.维生素B6D.维生素PP E.维生素B1218.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不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K D.维生素E E.维生素C19.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A .不可逆抑制作用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E.无法确定20.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A.诱导契合B.酶原激活C.反馈调节D.共价修饰E.协同效应21.共价修饰的主要方式是()A.乙酰化和脱乙酰化B.甲基化和脱甲基化C.腺苷化与脱腺苷化D.磷酸化与脱磷酸化E.疏基氧化型与还原型互变22.有关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 )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传递电子 C.连接酶于底物的桥梁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E.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23.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行为 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4.预计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A.己糖激酶 B.碳酸酐酶C.胆碱酯酶D.乳酸脱氢酶E.含疏基的酶25.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 )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B.酶是蛋白质,既使反应的时间很短也不能提高反应速度C.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D.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E.从生物组织中提取酶时应在低温下操作26.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B.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C.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D.pH过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E.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环境pH27.有关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A.乳酸脱氢酶含有M亚基和H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工酶B.M亚基和H亚基都来自同一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C.它们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别D.它们的电泳行为相同E.它们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Km值28.关于酶与底物的关系准确的是( )A.如果酶的浓度不变,则底物浓度改变不影响反应速度B.当底物浓度很高使酶被饱和时,改变酶的浓度将不再改变反应速度C.初速度指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过程中,随着产物生成的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左移E.当底物浓度增高将酶饱和时,反应速度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改变29.下列有关辅酶与辅基的论述错误的是( )A.辅酶与辅基都是酶的辅助因子B.辅酶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疏松结合C.辅基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E.辅酶和辅基的差别在于它们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于反应方式不同30.含有维生素B1的辅酶是( )A.NAD+ B.FAD C.TPP D.CoA E.FMN31.关于酶原与酶原的激活()A.体内所有的酶在初合成时均以酶原的形式存在B.酶原的激活是酶的共价修饰过程C.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D.酶原激活过程的实质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E.酶原的激活没有什么意义32.有维生素PP的辅酶是( )A.NAD+B.FAD C.TPP D.CoA E.FMN33.路易士气中毒,下列哪种酶受抑制()A.含疏基酶B.含羟基酶C.胆碱酯酶D.碳酸苷酶E.琥珀酸脱氢酶34.有机磷中毒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组氨酸上的咪唑基B.赖氨酸上的ε-氨基C.丝氨酸上的羟基D.半胱氨酸的疏基E.氨酸上的γ-氨基35.下列哪种离子可激活唾液淀粉酶()A.K+B.Na+C.Cl- D.Cu2+ E.Mg2+36.有四种辅助因子:⑴NAD ⑵FAD ⑶磷酸吡哆醛⑷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是()A.⑴⑵B.⑵⑶C.⑴⑶D.⑶⑷E.⑵⑷37.一个简单的米氏酶催化反应,当[S]《Km 时()A.反应速度最大B.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C.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D.[S]增加,Km随之增加E.[S]与Km无关38.下列常见抑制剂中,除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A.有机磷化合物B.有机汞化合物C.有机砷化合物D.氰化物E.磺胺类药物39.酶的活化与去活化循环中,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个氨基酸残基上()A.天冬氨酸B.脯氨酸C.赖氨酸D.丝氨酸E.甘氨酸40.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辅酶中都含有维生素成分B.所有维生素都可作为辅酶或辅酶成分C.所有B族维生素都可作为辅酶或辅酶成分D.只有B族维生素可作为辅酶或辅酶成分E.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一条多肽链Asn-His-Lys-Asp-Phe-Glu-Ile-Arg-Glu-Tyr-Gly-Arg经胰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个多肽。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酶(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酶(一)名词解释1.米氏常数(K m值)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3.辅基(prosthetic group)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7.激活剂(activator)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10.同工酶(isozyme)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12.酶原(zymogen)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二)英文缩写符号1.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2.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3.THFA(tetrahydrofolic acid)4.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5.FMN(flavin mononucleotide)6.CoA(coenzyme A)7.ACP(acyl carrier protein)8.BCCP(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9.PLP(pyridoxal phosphate)(三)填空题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2.酶具有、、和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或。
5.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等。
第三章酶学习要点一、概述定义,RNA也有催化功能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高效率,高度专一性,对作用条件敏感,活性可调;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组成:简单酶,结合酶[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子(辅酶、辅基)]二、酶的作用机理 1.活性中心:概念构成:立体结构、其组分的一级结构不连续2.酶(E)与底物(S)结合:中间产物学说(E+S=E·S→E+P)诱导契合学说(底物诱导酶活性中心构象变化,使之与其构象匹配)3.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反应活化能;酶降低活化能的方式(形成E·S,经历与一般反应不同的途径)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底物浓度:米氏方程(V=Vm[S]/Km+[S])米氏常数的意义:物理意义:V=1/2Vm时的[S];生物意义:Km是特征常数,倒数表示亲和力,多个底物有多个Km值、最适底物的Km值最小,计算2.温度:最适温度,原因:变性与反应3.pH:最适pH4.激活剂:概念,种类:金属离子、有机分子、蛋白分子5.抑制剂:概念,分类: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可逆抑制(1)竞争性抑制:I与S相似,竞争结合活性中心,增加[S]可去除抑制,Vm不变,Km变大(2)非竞争性抑制:I与S不相似,结合于活性中心之外,不能通过增加[S]去除,Km不变,Vm变小五、别构酶与同工酶1.别构酶:结构:多亚基,两中心调节因子;正调节,负调节;别构效应动力学特点:S形曲线优点:[S]变化小,V变化大2.同工酶:概念,六、分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七、、酶活力的测定1.反应速度2.酶活力单位(U): 25℃,1个大气压,1分钟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八、辅助因子和维生素1.NAD和NADP(含烟酰胺,VB5):NAD+(NADP+)+2e-+2H+=NADH(NADPH)+H+,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2.FMN、FAD(含核黄素,VB2):FAD(FMN)+2e-+2H+=FADH2(FMAH2),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3.焦磷酸硫胺素(TPP)(含硫胺素, VB1):脱羧酶辅助因子4.磷酸吡哆素(含吡哆素,VB6):转氨酶辅助因子5.生物素(VH):羧化酶辅助因子6.泛酸(VB3):CoA的组成7.硫辛酸8.血红素习题一.选择题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d)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b.酶分子与调节分子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部位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区域2.酶的化学本质是:(b)a.糖类b.蛋白质c.脂肪酸d.DNA3.同工酶的特点是:(c)a.不同生物体其催化相同反应的酶的总称b.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酶的总称c. 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的酶d. 催化一种底物起联锁反应的酶的总称4.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S型,它说明:(b)别构酶是单体酶在底物浓度变化很小,别构酶活性变化很大别构酶催化的反应速度比非别构酶慢别构酶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5.下列内容不属于酶催化特点的是:(d)a.高度专一性b.高效率c. 活性可调d.反应速度恒定6.米氏常数可表示:(b)a.酶促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b. 酶和底物的亲和力c.酶的稳定性d. 酶和辅酶的亲和力7.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的特点是:(b)a.与底物竞争激活剂b.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c.与底物竞争酶的辅基d.与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8.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是:(c)a.Km增大,Vm变小b.Km减小,Vm变小c.Km不变,Vm变小d.Km与Vm无变化9.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b)a.升高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d.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10.酶蛋白变性后活性丧失,这是因为:(b)a.酶蛋白被水解b.高级结构被破坏c.失去激活剂d.活性中心构象变化11.Km值有如下特点:(b)a. 对酶的最适底物其Km最大b. 对酶的最适底物其Km最小c.Km值随底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d.Km值受pH和温度变化的影响12.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60%时,此时底物浓度为Km值的多少倍?(c)a.0.6倍b.1.2倍c.1.5倍d.2倍13.某酶有四种底物,其Km值分别为:甲:1.5×10-6、乙:1.5×10-2、丙:1.5×10-4、丁:1.5×10-5,该酶的最适底物应为:(a)a.甲b.乙c.丙d.丁14.含B族维生素的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d)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 b.稳定酶蛋白的空间构象c. 决定酶蛋白的特异性d.传递质子、电子、和化学基团15.作为酰基载体的辅助因子含有:(d)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醛d.泛酸16.氧化脱羧作用中所需的辅助因子是下列那种物质:(b)a.生物素b. 焦磷酸硫胺素c.磷酸吡哆醛d.抗坏血酸17.维生素B6(吡哆醛)通常是下列那个反应所需辅助因子的前体:(d)a.水解作用b.氧化作用c.裂合作用d.转氨作用二.填空1.酶是_活细胞__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_蛋白质_。
2.从目前的研究水平看,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不仅有 __蛋白质_,而且还有 __ RNA _。
3.酶具有_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对作用条件敏感和受调控_催化特性。
4.从酶蛋白结构看,别构酶不仅有 _活性中心_,而且有_调节中心_,因此可作为很好的_调节_酶类。
5.结合酶(双成分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称为_辅助因子_,其中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法除去的称为__辅基 ,而结合不紧密,可用透析法除去的称为_ 辅酶_。
6.酶的活性中心是指_酶直接与底物结合并进行催化的_的区域,活性中心由肽链在一级结构不相邻而空间构象在一起的几个_侧链基团_组成。
7.阐述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有_中间产物学说和_诱导契合学说_两种学说。
8.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可将酶的专一性分为绝对专一性、_相对专一性_和_立体异构专一性 _三大类。
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底物浓度、温度、pH、抑制剂_和_激活剂_。
10.米氏常数(Km)为反应速度达到_最大反应速度_一半时的_底物浓度,其单位为_浓度单位_。
11.为使酶活力达到最大,要求酶促反应必须在__最适温度_和__最适pH _环境条件下进行。
12.Km值大时,酶与底物 _亲和力_小;酶作用不同底物,其Km值_不同_,其中Km值最小的称为_最适底物_。
13.在未催化时,酶的活性中心基团的空间构象与底物分子_不一定匹配_,只有底物分子接近活性中心才对活性中心产生 _诱导_,使二者的空间构象相_匹配(契合)_,从而形成酶与底物的复合物。
14.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分子的结构_相似_,二者竞争结合_活性中心 _。
15.别构酶的结构特点是(1)_多亚基_(2)__ 双中心_它的动力学方程不符合一般的__米氏方程,其曲线是 _ S _型曲线。
16.同工酶是催化反应_相同_,而_结构、性质_不同的一类酶,它属于_调节酶 _酶类。
17.NAD、NADP是_氧化还原酶_辅酶 ,FAD、FMN是 __氧化还原酶_的辅基,生物素是_羧化酶_的辅基,焦磷酸硫胺素是_脱羧酶_的辅基。
18 .转氨酶的辅助因子为_磷酸吡哆素_含维生素_B6__。
三、是非题1.酶促反应的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2.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酶提高了反应的活化能。
(×)3.酶有几种底物时,其Km值也不相同。
(√)4.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符合米氏方程。
(×)5.酶的最适pH 是酶的特征常数。
(×)6.测定酶活力时,需要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 条件下进行。
(√)7.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促的反应能够达到正常的Vm。
(√)8.三氯乙酸可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它是一种抑制剂。
(×)9.底物与酶分子接近时,酶活性中心的构象要发生改变。
(√)10.增加底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所以底物也是激活剂。
(×)11.反应速度和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性的常用方法。
(√)12.别构酶一般都是多亚基酶。
(√)13.酶分子形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在一级结构上的位置很近,而空间结构上却相距较远。
(×)14.某酶具有两个底物,所以它有相对专一性。
(√)四、名词解释辅助因子:参与酶的催化,决定酶的催化性质的非蛋白分子。
辅基:与酶分子结合很紧密不能用透析的方法去除的辅助因子。
辅酶:与酶分子结合比较松散可以用透析的方法去除的辅助因子。
激活剂:可以提高酶催化活性的物质。
抑制剂:可以降低酶催化活性的物质。
别构酶:调节因子与调节中心结合后,可以很灵活地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地一类酶。
同工酶:催化反应相同,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活性中心:酶分子上直接与底物结合并进行催化地部位。
酶活力单位:25℃,1个大气压,1分钟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酶的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性质。
立体异构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立体异构体性质。
绝对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底物的性质。
相对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类底物的性质。
五、计算题1.某酶遵循米氏方程,求:a.v/Vm=99% 时和v/Vm=90% 时的[S]。
2.下列数据是酶促反应的记录:[S](mol/L) 6.25×10-6 7.5×10-5 1.0×10-4 1×10-3 1×10-2v(nmol/L.分) 15 56.25 60 74.9 75求Km和Vm参考答案 1. [S]=99Km [S]=9Km2. Vm=75nmol·L-1·min-1 ,Km=2.5×10-5mol·L-1六、简答题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什么?酶的辅助因子与维生素有何关系?答: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高效率,高度专一性,对作用条件敏感,活性可调。
酶的大部分辅助因子都含有维生素。
NAD和NADP(VB5)是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含有VB5;FMN、FAD是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含有VB2;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助因子,含有VB1;磷酸吡哆素是转氨酶辅助因子,含有VB6;生物素是羧化酶辅助因子,含有VH;泛酸是CoA的组分,含有VB3。
2.酶为什么能加速生物体内反应的进行?答:因为酶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因为酶的摧毁途径与一般催化剂途径不同,即生成了E·S中间复合物。
3.何谓米氏方程?讨论Km的意义。
答:米氏方程见教材。
Km的物理意义为V=1/2Vm时的[S];生物意义:Km是特征常数,倒数表示亲和力,多个底物有多个Km值、最适底物的Km值最小。
4.什么是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其特点是什么?答:竞争性抑制:I与S相似,竞争活性中心,增加[S]去除抑制,Vm不变,Km变大;非竞争抑制:I与S不相似,结合于活性中心之外,不能通过增加[S]去除,Km不变,Vm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