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蓄电池修复器电路图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采用P I C16F676的铅酸蓄电池维护电路图本铅酸蓄电池维护电路采用P I C16F676单片机作主控制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通过本装置,利用普通充电电路平时对电池充电的同时。
利用本装置检测电池电压充电阶段和时间,通过核心芯片单片机I C1内置程序计算,产生各阶段、各不同状态充电时的防电池硫化和减小硫化程度、以及对硫化电池的维护脉冲,以此保养和维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1.工作原理(1)电源输入极性判别及转换电路电源输入极性判别及转换电路分两部分,一一是电源输入极性转换,指的是充电电路到维护电路的电源极性识别,还有就是维护电路到电池的电源极性识别;二是根据不同的充电器电源极性和电池输入极性,再自动识别进行匹配。
充电端电源极性识别与极性转换电路由D6~D9组成,无论电池接入极性如何,经过该电路后都会把电源极性进行归属为正负的正确输入方式。
电池端的电源识别与极性转换,相对复杂点,由于电池电源可能是双向供给的,并需要通过电池的极性来改变维护仪的输出电压,由此,首先要对电池的接入极性进行识别,再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转换。
该部分电路原理设计根据多种充电电路的电池接入原理得来。
主要电路由D3、R3、D4、D10、继电器K1等组成。
该电路是非常巧妙的电源极性自动识别与转换电路。
可应用于任何双向供电的电源极性识别与转换电路中。
当J1与电瓶的接法为上正下负时,D3、R3、D4、D10、继电器K1等组成的电源极性识别转换电路不工作。
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将维护仪的输出电源极性与电池接人电源极性匹配。
当J1与电池的接法为上负下正时,D3得电导通,经过R3降压后,在D10上形成稳定的12V电源,为继电器K1供电,使K1得电工作,其常开触点接通,将电池电源极性转换为与维护仪输出电源极性一致。
(2)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是维护仪本身所需要电源的电路。
该部分电路由降压电阻R16、滤波电容C6、C5、C4,以及由I C3、I C2组成的两级稳压电路构成。
蓄电池脉冲去硫修复电路图
蓄电池脉冲去硫修复电路图
电池修复原理是采用高压40~47V 加10Ω电阻限流对电池充电,对于内阻大的电池,将在电池上产生高压,以期击穿电池内部硫化晶体形成的壁垒,达到消除电池硫化的目的。
限流电阻,将充电电流限制在4A 一下(短路电流也只有4A 多点),如果电池有12V 电压,充电电流为3A 左右。
电路分为三个部分,电源部分、控制电路部分和充电电路部分。
电流部分:220V 交流市电经变压器整流后得到一个40~47V 的直流电压给充电电路,同时,经过LM7812稳压成12V 给控制电路供电;
控制电路:由NEC555组成了一个方波发生器,输出驱动2只MOS 管IRF630。
MOS 管
的导通宽度在100~170μS ,关断宽度250~180μS 可调。
则导通占空比28.6%~
48.6%,以此调节充电电流的平均值。
充电电路:由继电防反接电路、MOS 管和指示电路组成。
修复器开机后,虽然MOS 管已经进入斩波运行,如果电池没有连接上线或者电池电压太低不能让继电器动作, 则充电
回路是断开的. 只有当电池上线并能驱动继电器闭合, 充电回路才能闭合, 并给电池充电。
铅酸蓄电池使用日久,未及时充电,其极板上会产生许多硫酸铅颗粒,这种现象简称为“硫化”。
当铅板上的微孔被硫酸铅颗粒堵塞时,铅板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效面积减小,使电池容量随之减小,负载能力降低;当硫酸铅在铅板孔之间构成导电通路使大部分铅板不能参与充电化学反应时,用常规的充电方法,很难激活蓄电池使容量增大。
经试验对这样的蓄电池重复进行若干次大充大放循环;或是用较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激活蓄电池收效甚微。
为此借鉴恢复铅酸蓄电池容量的恢复器技术,用短暂而强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并在脉冲间歇期间对电池进行放电,以消除极板上有害的硫酸盐淤积物,使电池容量得到有效恢复。
也可将该恢复器长期接入经常使用的电池中,以防止24V铅酸蓄电池出现硫化现象。
这种恢复器,其电路独特之处在于脉冲充放电的能量取自电池本身而不是外部电源,电池为电路供电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放电状态,实际上是脉冲放电的过程,仅在电池剩余电量很小的情况下,才将电池与该恢复器的连接端并联,成为涓流充电器。
电路原理如附图所示:待恢复的铅酸蓄电池经插口K和电感L1为电路供电,L1和C3起滤除高频脉冲的作用,C2是储能电容,接上电池后,D1发光,表示电源接通。
由IC(4047)IC2D(1/4LM339)和场效应管VT(BUZ41)等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在IC1第{10}脚(Q端)输出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50%的矩形脉冲,当该端输出高电平时,VT导通,流过扼流圈L2和R4的电池放电电流线性增长,L2以磁场形式储存能量。
当该电流达到1A左右使R4两端电压升到0.35V时,比较器IC2D翻转输出高电平,加至IC1第{9}脚(复位端)使第{10}脚输出低电平,VT截止,存储在L2中的磁场能量在L2两端产生尖峰脉冲电压,并通过D3对蓄电池充电。
充电脉冲的幅度取决于电池的状态。
串联的两只稳压管D4和D5将该脉冲的最大幅度限制在50V左右,以免损坏电池。
IC2A~IC2C发光二极管D8~D10和R5~R9等组成电池状态指示电路。
电瓶修复器电路图按某论坛上王静东先生设计的高效电动车电瓶修复器电路,本人试验制作了一台修复仪。
本论坛也有人转载了相关电路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本论坛搜索。
制作过程颇费周折,一些制作体会贴出来与大家共享1. 本电路图有一处值得注意,就是R2和R3的连接点应与555集成块的7脚相连,否者整机不能工作。
原图此处没有相连,易使首次制作的朋友误以为不应连接,我在制作时也遇到此问题,后经分析电路认为可能作者画图疏忽,改接后才能工作。
2. 电流表及分流器问题。
可选用10—20A直流电流表,这样就不需要制作分流器了,减少了调整分流器的麻烦。
3. 电流调整及烧管问题。
按图制作完成后,电流不能像作者说的那样调整,且调整电流大于1.5A,场效应管就严重发热,甚至烧毁。
按作者说修复电瓶时电压应加倍,但实际不行,加倍即烧场效应管。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
按说IRF640管子电流18A,功率125W,且工作电流不到2A为何管子就发热,甚至烧毁呢?4. 修复效果。
前面电流大烧管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我仍用它进行了电动车电瓶修复试验。
先将电瓶充满电,用借来的电瓶放电器对一组4块20AH电瓶放电试验,每块电瓶都编了号以利对比。
放电电流设在10A,该放电器有防止过放电保护功能,且自动记录放电时间。
经试验接电动车正极接线的第一块电瓶,放电时间为80分钟左右,其余3块均在120分钟左右。
第一块电瓶明显老化,所以对第一块电瓶进行修复。
电流调整在2A,【十分之一电流】电压按常规没加倍,修复后再次作放电试验,发现这块电瓶放电时间已上升到150分钟左右。
经乘骑试验据本人讲多跑了15KM左右。
我现在已经用该修复器对10AH,12AH,。
20AH等电瓶进行了修复试验,均取得明显效果。
具体方法及经验另文再叙。
5.有趣的对比试验。
我有一朋友现在正想做电瓶修复生意,从某大城市以2000多元一台价格买了2台修复器。
毕竟是专业厂家生产的,电流、电压表均采用数字表,加上各种功能指示灯,外观确实好看。
一种铅酸蓄电池容量修复电路设计张犇;黄雪珂【摘要】设计了一种利用高频脉冲对已经硫化(结晶)的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的电路.首先了解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放电的过程以及蓄电池在使用中寿命逐渐降低的原因(硫化现象).再具体分析铅酸蓄电池出现硫化现象的原因,从而设计出一种纯电子产品修复器,产生高频脉冲击打硫化结晶体,使其重新回归到电解液中,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电路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控制电路供电、脉冲发生器、驱动器、脉冲变换升压电路、输出电路和脉冲放电电路.【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4【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铅酸蓄电池;硫化现象;修复器;脉冲活化【作者】张犇;黄雪珂【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2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1859年由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的铅酸蓄电池,因能量稳定、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至今仍在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使用。
铅酸蓄电池主要分为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的电极和硫酸电解液两部分,属于循环利用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是一种电化学过程: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的过程,铅酸蓄电池连接好外部电路,稀硫酸就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硫酸铅。
硫酸成分逐步减少,放电愈久,硫酸愈稀薄。
同时,所消耗稀硫酸成分与放电量成正比关系,只要测得剩余电解液中的硫酸含量,即可得知放电量。
充电是利用外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其内部活性物质再生。
当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硫酸铅会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硫酸含量逐渐增加。
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电解液也恢复到放电前的含量,即充电结束。
1 铅酸蓄电池的硫化1.1 现象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寿命很短,这是因为在蓄电池极板上形成了白色粗状晶粒硫酸铅,这种结晶体附在极板上增加电池内阻,堵塞电离子通道,减小与电解液接触面积,使导电性能变差,导致充电时很难转化成二氧化铅和海绵状纯铅,这样的恶性循环会使得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亏电状态闲置时间越长,蓄电池的损坏越严重,俗称硫化现象。
NE555铅酸蓄电池修复仪脉冲修复法原理:脉冲修复法对于硫化电池效果最好,可用一些专用的脉冲修复仪对电池充放电数次来消除硫化在修复蓄电池,脉冲的瞬间电压一般根据产品所体现的功能需要,采取的瞬间电压为60V—300V之间,如果这个高电压足够短,并且进行限流,在打穿硫化层的情形下,控制充电电流适当,就不会引起电池析气。
电池析气量取决于电池的端电压以及充电电流的大小,如果脉冲宽度足够短,占空比够大,就可以在保证击穿粗大硫酸铅结晶的条件下,同时发生的微充电来不及形成析气,如果含有负脉冲去极化,就更能保证在击穿硫酸盐层时极板的气体析出,这样就实现了脉冲消除硫化。
从原子物理学来说,硫离子具有5个不同的能级状态,处于亚稳定能级状态的离子趋向于迁落到稳定的共价健能级存在。
在稳定的共价键能级状态,硫以包含8个原子的环形分子形式存在,这8个原子的环形分子模式是一种稳定的组合,难以跃变和被打碎,电池的硫化现象就是这种稳定的能级。
要打碎这些硫化层的结构,就要给环形分子提供一定的能量,促使外层原子加带的电子被激活到下一个高能带,使原子之间解除束缚。
每一个特定的能级都有唯一的谐振频率,谐振频率以外的能量过高会使跃迁的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过低能量不足以使原子脱离原子团的束缚,这样脉冲修复仪在频率多次变换中只要有一次与硫化原子产生谐振,就能使硫化原子转化为溶解于电解液的自由离子,重新参与电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转换回活性物质。
此法特点,效果好操作方便。
但需要有专用的脉冲充电器,个人用户都不具备,需要购买。
市场上的脉冲修复充电器参差不齐,很多脉冲充电器甚至是专用修复仪的脉宽比、占空比、负脉冲设计得并不合理不能起到去硫化的作用。
市场上有专门的脉冲发生器销售,但要注意选择效果好的一种。
脉冲与蓄电池极板的谐振很重要,这就取决与脉冲频率大小、幅度宽窄,脉冲频率和幅度不够就达不到消除硫酸结晶的效果,频率和幅度太大则会出现消除了硫化而损伤了电极板,并出现析气现象;同时,脉冲波形也有很多种,在示波器上可以显示。
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转自电子报(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转自《电子报》,见2002年《电子报》合订本(成都版)上册第294页)铅酸蓄电池使用日久,未及时充电或在放电状态下长期搁置不用,其极板上会产生许多硫酸铅晶粒,这种现象叫做硫酸盐化(简称硫化)。
当铅板上的微孔被硫酸铅晶粒堵塞时,铅板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效面积减小,使电池容量随之减小、负载能力降低。
当硫酸铅在铅板孔之间构成导电通路使大部分铅板不能参与充电化学反应时,用常规充电方法已不能使电池恢复容量,电池即告报废。
有80%的铅酸蓄电池最终因严重硫化而报废,汽车蓄电池寿命缩短严重硫化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目前使旧铅酸蓄电池恢复容量的方法有两种:1、对电池重复进行几次充电/放电循环;2、用较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
但这两种方法都收效甚微。
本电路采用恢复铅酸蓄电池容量的新技术。
它用短暂而强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并在充电的间歇期间对电池进行放电。
这是目前消除极板上有害硫酸盐沉积物、使电池恢复容量的最有效方法。
本电路独特之处在于:充电脉冲所需的能量取自电池本身而不是外部电源。
电池为本电路供电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放电状态,它实际上是整个放电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在电池剩余容量很小的情况下,才需要在电池与本恢复器的连接端并联一台涓流充电器如图所示,被恢复的12V铅酸蓄电池经K1、L1为本电路供电。
L1和C3起滤除脉冲的作用,C2是储能电容器。
接上电池时,发光二极管D1点亮,表示电源已接通。
由IC1(4047)、IC2?D(1/4 LM339)和场效应管T1(BUZ41)等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在IC1的Q输出端产生频率为1kHz、占空比约为50%的矩形脉冲。
当IC1的Q端输出高电平时,T1导通,流过扼流圈L2和R4的电池放电电流呈线性增长,L2以磁场形式把能量储存起来。
当此电流达到1A左右使R4两端电压升高到0.35V时,比较器IC2?D翻转而输出高电平,使IC1复位、T1截止。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送来一个成品充电器,说坏了,要我帮他修一下,我顺便研究了一下,发现它的反激部分乃是很典型电路,简洁而可靠,于是就拿来做为我的充电器的参考。
我没有做成三段式的,就是普通限流充电的那种,一上电,充电器就全电流(8A)充电,随着电瓶电压的上升,电流慢慢减小,到14.7V后就维持在涓流充电的状态。
其中限流部分参考了钟工的电路,我又加了一个防反接的,这样用起来比较放心。
电路图
用的是单面板,可以用热转印法自已做PCB。
变压器可以自绕,参数在电路图上有,绕的时候一定要绕紧,绕好后在磁芯断面垫纸做气隙,到初级电感量在600-650uH左右即可,短路次级和供电绕组,测漏感,最好在7uH左右或以下,这样的漏感在工作时反峰电压很小,很安全。
元件装好,将示波器的高压探头夹在开关管的D极和地之间,开机,如果空载波形如图所示,就OK了。
调R24将输出调到14.7V,再调R30,使比较器LM393的3脚电压为0.16V,就可以将输出电流限止在8A左右。
自制蓄电池修复器电路图
市场出售的一款电动车蓄电池修复器,经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剖析了一下其电路构成,发现其修复用高压高频脉冲靠震荡电路及自感升压线圈来实现。
因频率的限制自感升压线圈不可能做的很大,但对于内阻及小的蓄电池来讲,其静态下可产生的高压脉冲加在蓄电池上后其幅值变得很低。
所以对电池的修复效果不明显。
查阅并论证了电瓶修复基础原理的正确性后,自几设计了一款用变压器调压、555电路构成的可调脉宽震荡器驱动CMOS管的高性能修复器。
彻底克服了自感升压线圈电路的缺陷,经使用效果很好。
一般使用了近3年的旧电瓶修复一天即可见效,修复3天即可恢复额定容量的70%以上(极板损坏的电瓶不可修复)。
本电路可修复充电两用。
修复用变压器采用多抽头变压器,以适合不同电压的电瓶。
从3v到36v电瓶均可修复。
必须注意的是,修复电瓶时所选用电压档是电瓶电压的两倍。
如修复12v电瓶选择24v 变压器档,修复36v电瓶选择60v变压器档,但脉宽电位器必须调整到最小状态(即电流为最小状态)。
充电时可选择相同电压档位变压器,适当调整脉宽电位器使电流为合适的充电电流。
本电路简单适于自制,电流表采用5A量程,分流器可用1平方毫米漆包线自己缠绕,其所需长短靠万用表配合测量实际电流与表头摆动位置确定。
自制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电路笔者设计制作了一款二阶段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
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1 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电路充电过程分析:⒈ 维护充电当电池电压较低时(可设定,本电路预设在9V以下),充电器工作在小电流维护充电状态下,工作原理为U1C⑨脚(同相端)电位低于⑧脚(反相端),U1C 输出低电位,T4截止。
U1D11脚电位约0.18V.此时充电电流约250mA(恒流电路由R14,U1D,T1B周边外围电路构成,恒流原理读者请自行分析)。
⒉ 快速充电随着维护充电继续,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电池电压超过9V时,充电器转入大电流快充模式下,U1C⑨脚(同相端)电位高于⑧脚(反相端),U1C输出高电位,T4导通,U1D11脚电位约为0.48V,充电器恒定输出约1A电流给电池充电。
⒊ 限压浮充当电池接近充足电时,充电器自动转入限压浮充状态下(限压浮充电压设定为13.8V,如为6V蓄电池,则浮充电压应设定为6.9V,此时的充电电流会由快速充电状态下逐渐下降,至电池完全充足电后,充电电流仅为10~30mA,用以补充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
⒋ 保护及充电指示电路本电路设有反极性保护电路,由D4,U1C,U1D,T1及外围元件构成,当电池反接时,充电器限制输出电流不致发生事故(原理请读者自行分析)。
充电指示由U1A,D7及外围元件构成,充电时,D7点亮,充电器进入浮充状态后,D7熄灭,表示充电结束。
⒌ 本电路略为修改电路参数即可任意调整充电电流,浮充电压以满足不同规格电池的需要。
⒍ 物料清单如下元件编号规格数量备注R1 820Ω 1/4W 5% C.F 1R2 2.2kΩ 1/4W 1% M.F 1R3*、R4* 10 kΩ 1/4W 1% M.F 2R5 1.2 kΩ 1/4W 5% C.F 1R6 10Ω 1/4W 5% C.F 1R7、R8、R15 10kΩ 1/4W 5% C.F 3R9 62kΩ 1/4W 5% C.F 1R10 15kΩ 1/4W 5% C.F 1 R11 1kΩ 1/4W 5% C.F 1 R12 0.47Ω 2W 5% M.O.F 1 R13 680kΩ 1/4W 5% C.F 1 R14* 150kΩ 1/4W 5% C.F 1 F16* 900Ω 1/4W 5% C.F 1 R17 39kΩ 1/4W 1% M.F 1 R18 22kΩ 1/4W 1% M.F 1 R19 100kΩ 1/4W 5% C.F 1 D1、D2、D6 RL201 2?D3、D4、D5 1N4004 或1N4001 3 D7 LED Red φ5mm 1 C1 2200μF/25V 85℃ 1 C2 100μF/25V 85℃ 1 C3 10μF/16V 85℃ 1C4、C5 334/50V 2C6 104/50V 1T1 TIP42 1T2 BC450 或 9015、BC327 1T3、T4 BC547 或9014 2RV1 1K 可变电阻 1U1 LM7808 1U2 LM339 1TR1 输入220V/50Hz 输出2×16V/1A变压器 1FU1 1A/250V 115℃ 温度保险丝 1注:CF=碳膜电阻;MF=金属膜电阻;M.O.F=金属氧化膜电阻;*表示可根据需要调整的元件。
单片机控制的免维护蓄电池修复器的研制田亚菲马义忠摘要:针对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因内阻增大,无法用一般设备和方法充电的问题,分析了蓄电池损伤的原因、提出了在蓄电池并未完全物理损坏情况下的修复方法,研究了80C31单片机控制的铅酸蓄电池修复器及该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原理。
关键词:内阻恒流源单片机恒压源分类号:TP 102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AIRER OF MAINTENANCE\|FREE BATTERY 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PROCESSORTian Yafei Ma Yizhong(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maintenance\|freelead\|acid battery cannot be recharged by general devices and methods,the cause of the damage of the maintenance\|freelead\|acid battery is discussed, and the repairing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battery which is not of entire physical damage. The repairer of maintenance\|free lead\|acid battery controlled by 80C31 Single Chip Processo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of the system′s hardware and software is given too. KEY WORDS inner resistance,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single chip processor,constant voltage power supply密封式铅酸蓄电池通常称作免维护蓄电池,被广泛的应用于UPS电源、应急电源及机动车辆上。
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转自电子报(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转自《电子报》,见2002年《电子报》合订本(成都版)上册第294页)铅酸蓄电池使用日久,未及时充电或在放电状态下长期搁置不用,其极板上会产生许多硫酸铅晶粒,这种现象叫做硫酸盐化(简称硫化)。
当铅板上的微孔被硫酸铅晶粒堵塞时,铅板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效面积减小,使电池容量随之减小、负载能力降低。
当硫酸铅在铅板孔之间构成导电通路使大部分铅板不能参与充电化学反应时,用常规充电方法已不能使电池恢复容量,电池即告报废。
有80%的铅酸蓄电池最终因严重硫化而报废,汽车蓄电池寿命缩短严重硫化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目前使旧铅酸蓄电池恢复容量的方法有两种:1、对电池重复进行几次充电/放电循环;2、用较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
但这两种方法都收效甚微。
本电路采用恢复铅酸蓄电池容量的新技术。
它用短暂而强大的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并在充电的间歇期间对电池进行放电。
这是目前消除极板上有害硫酸盐沉积物、使电池恢复容量的最有效方法。
本电路独特之处在于:充电脉冲所需的能量取自电池本身而不是外部电源。
电池为本电路供电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放电状态,它实际上是整个放电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在电池剩余容量很小的情况下,才需要在电池与本恢复器的连接端并联一台涓流充电器如图所示,被恢复的12V铅酸蓄电池经K1、L1为本电路供电。
L1和C3起滤除脉冲的作用,C2是储能电容器。
接上电池时,发光二极管D1点亮,表示电源已接通。
由IC1(4047)、IC2•D(1/4 LM339)和场效应管T1(BUZ41)等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在IC1的Q 输出端产生频率为1kHz、占空比约为50%的矩形脉冲。
当IC1的Q端输出高电平时,T1导通,流过扼流圈L2和R4的电池放电电流呈线性增长,L2以磁场形式把能量储存起来。
当此电流达到1A左右使R4两端电压升高到0.35V时,比较器IC2•D翻转而输出高电平,使IC1复位、T1截止。
自制蓄电池修复器电路图
相关搜索:蓄电池, 电路图
自制蓄电池修复器电路图
市场出售的一款电动车蓄电池修复器,经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剖析了一下其电路构成,发现其修复用高压高频脉冲靠震荡电路及自感升压线圈来实现。
因频率的限制自感升压线圈不可能做的很大,但对于内阻及小的蓄电池来讲,其静态下可产生的高压脉冲加在蓄电池上后其幅值变得很低。
所以对电池的修复效果不明显。
查阅并论证了电瓶修复基础原理的正确性后,自几设计了一款用变压器调压、555电路构成的可调脉宽震荡器驱动CMOS管的高性能修复器。
彻底克服了自感升压线圈电路的缺陷,经使用效果很好。
一般使用了近3年的旧电瓶修复一天即可见效,修复3天即可恢复额定
容量的70%以上(极板损坏的电瓶不可修复)。
本电路可修复充电两用。
修复用变压器采用多抽头变压器,以适合不同电压的电瓶。
从3v 到36v电瓶均可修复。
必须注意的是,修复电瓶时所选用电压档是电瓶电压的两倍。
如修复12v电瓶选择24v变压器档,修复36v电瓶选择60v变压器档,但脉宽电位器必须调整到最小状态(即电流为最小状态)。
充电时可选择相同电压档位变压器,适当调整脉宽电
位器使电流为合适的充电电流。
本电路简单适于自制,电流表采用 5A量程,分流器可用1平方毫米漆包线自己缠绕,其所需长短靠万用表配合测量实际电流与表头摆动位置确定。
2
评分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