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1、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的健康是现在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每一个人类成员,在其生命活动的整个发展阶段,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诸系统及其活动环境的全面健康(2)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全程健康(3)全人健康是包括人类全体成员在内的全员健康

2、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1)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2)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3)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

2、心理卫生运动三阶段:①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主义精神疾病的预防②从关心身体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③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心理健康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

4、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主观经验标准4生活适应标准5心理成熟标准6生理学标准。

5、心理健康标准首先考虑个体生命活动的差异,这种差异典型地表现在个体的年龄发展阶段中。其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的实践任务虽然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现实关系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6、心理健康的标准:1 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7、心理健康的基本属性:1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符合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要求,即实践标准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依据2从实践活动的时间维度上讲,心理健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燕尾服,表现为辩证的发展性3从实践活动的空间维度上看,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是各不相同的,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第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涵: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在最终目标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

都是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

注重建立助人者与求助者的良好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

工作范围相似

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定位

是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

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所有这些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完整教育系统

从涉及内容来看,主要也是属于教育学范畴

教育学家看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教育学,是教育学的题中之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定位旨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的。在本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

6、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重点发生转移

教育形式发生互补

重视加强早期教育

教育力量日整合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理论多元融合

逐步开设相关课程

重视教育的绩效作用

主义本土特色研究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

7、我国发展趋势

普遍化,重点化,整合化,现代化,本位化,专业化,本土化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

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1、目标的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制约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教育作用

2、构建目标的依据

以我国学校教育目的为依据

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3、构建目标的原则

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相协调

在出发点,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

在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

在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行与系统性相统一

4、目标结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

5、认知目标: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

6、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

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

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

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

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

7、意志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意志品质: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意志的自制性

8、个性目标:促进社会适应,完善个性品质

9、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健康

最终目标:开发心理智能,达到自我实现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原则

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主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积极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全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2、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活动性

主体性原则: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

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

尊重学生的选择

对学生一视同仁

积极性原则: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坚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早

全体性原则:制订教育计划要着眼于全体学生

要注意每个学生机会

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心理指导、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发展指导、职业指导、休闲指导

2、学习心理指导

必要性:学习心理活动是学生主导的心理活动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学会如何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具体内容:学习方法指导(意义: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指导(与学习关系:对学习推动作用,学习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

学习兴趣指导

学习习惯指导

应试教育指导

3、智力训练

智力概念:抽象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