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1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8
广西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学院名称: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2010级 专业:电信 学生人数:147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星期日上午1234 5 下午 6 数字式相位测试仪设计 殷严刚 讲师 36学时理202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廖志贤 36学时 理202 计算机网络黄可 高级工程师 36学时 与11机械合理203科技英语 王志高 讲师 36学时 理2027 8 9晚上1011 12说明:1.作息时间:第1、2节:8:00~9:20;第3节:9:30~10:10;第4节:10:30~11:10;第5节:11:20~12:00;第6节:14:30~15:10;第7节:15:20~16:00;第8节:16:10~16:50;第9节:17:00~17:40;第10节:19:30~20:10;第11节:20:20~21:00;第12节:21:10~21:50。
2.教学楼简称:理科综合楼简称理、数学楼简称数、物理阶梯教室简称物理楼,文科综合楼简称文 第二理科楼简称理二。
温馨提示:2010级课程开课时间是“国庆节后”开始上课;部分课程实验课与学生协调上课时间。
星期 节次 时间广西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学院名称: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2010级 专业:通信 学生人数:56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星期日上午1234 5 下午 6 信息论与编码傅得立 讲师 45+9学时 理201计算机和多媒体通信 王志高 讲师 45+9 理201 计算机网络 黄可 高级工程师36学时 与11机械合理203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与网络优化 廖志贤 45+9学时 理2017 8 9晚上1011 12说明:1.作息时间:第1、2节:8:00~9:20;第3节:9:30~10:10;第4节:10:30~11:10;第5节:11:20~12:00;第6节:14:30~15:10;第7节:15:20~16:00;第8节:16:10~16:50;第9节:17:00~17:40;第10节:19:30~20:10;第11节:20:20~21:00;第12节:21:10~21:50。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策略
刘克军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21
【摘要】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选择.简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策略.
【总页数】2页(P26,251)
【作者】刘克军
【作者单位】延寿县广播电视局,黑龙江,延寿,15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72
【相关文献】
1.伺服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策略 [J], 许翀
2.伺服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策略 [J], 许翀
3.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讲: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论 [J], 应启珩
4.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特定消谐脉宽调制控制技术的研究 [J], 曾桂珍;曾润忠;张广远
5.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面向多对象数字伺服控制平台研制 [J], 曹英健;仲悦;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目录第1章 概 论................................................................................................................................... 1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 1 第3章Z 变换及其性质 .................................................................................................................. 3 第4章 连续时间信号采样与量化误差 ......................................................................................... 4 第5章变换域分析 ........................................................................................................................... 4 第6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 ................................................................................................................. 5 第7章 快速傅立叶变换 ................................................................................................................. 6 第8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实现 ......................................................................................................... 6 第9章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7 第10 章 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8 第11 章多采样率信号处理 ............................................................................................................ 8 第12 章多采样率信号处理 ............................................................................................................ 9 第13 章 其它信号变换法 (10)第1章 概 论习题1、将)5cos()cos( t t ωω+展成Fourier 复指数形式。
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于1958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1997年更名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家教育部的重点专业。
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和信息科学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
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本科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
并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91学分:公共必修课26学分,大类平台课20学分,学院要求课程13学分,专业必修课32学分2).选修课程53学分:专业选修课41学分,通选课12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2.大类平台课程:20-31学分说明:要求学生必修1,2,3,5,6各编号课程共20学分。
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1A替代1,2A替代2,3A替代3,5A替代5,6A替代6;加修4A、7A编号课程,最高可修满31学分。
说明:要求学生必修1,2,3,4,5,6各编号课程共13学分。
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4A替代4,5A替代5,6A替代6。
4.专业课程:73-62学分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 (最低要求必修32学分,限选11学分)说明:要求学生必修1,2,3,5,6,7各编号课程,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3A替代3,4A替代4,6A替代6,7A替代7。
重庆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按学年排)年级:2010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培养层次:本科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一考试2 大学英语(1)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一考试3 高等数学(Ⅱ-1)通识教育必修 4.50 72 72 一考试4 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教育必修 2.50 40 24 32 一考试5 体育(1)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一考试6 形势与政策(1)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一考试7 军事课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一考试8 大学化学实验通识教育选修0.50 8 16 一考试9 大学化学(Ⅰ)通识教育选修 3.50 56 56 一考试10 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选修0.50 8 8 一考试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二考试12 大学英语(2)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二考试13 大学物理(Ⅱ-1)通识教育必修 3.50 56 56 二考试14 高等数学(Ⅱ-2)通识教育必修 6.50 104 104 二考试15 体育(2)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二考试16 形势与政策(2)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二考试17 电路原理(Ⅱ)学科大类必修 4.50 72 64 16 二考试18 工程制图(Ⅱ)学科大类选修 3.50 56 56 二考试19 人体解剖学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32 二考试20 人体解剖学实验学科大类选修 1.00 16 32 二考试21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二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8 三考试23 大学英语(3)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三考试24 大学物理(Ⅱ-2)通识教育必修 4.00 64 64 三考试25 线性代数(Ⅰ)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三考试26 体育(3)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三考试27 形势与政策(3)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三考试28 大学物理实验通识教育选修 1.50 24 48 三考试29 模拟电子技术(Ⅰ)(低频部分)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三考试3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Ⅰ)(低频部分)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24 8 三考试31 生理学实验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32 三考试32 生理学学科大类必修 2.00 32 32 三考试33 电磁场与电磁波学科大类选修 4.00 64 64 三考试3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8 四考试35 大学英语(4)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四考试36 体育(4)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四考试37 形势与政策(4)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四考试38 复变函数通识教育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3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通识教育选修 3.00 48 48 四考试40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24 8 四考试41 数字电子技术(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四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42 信号与系统(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四考试43 信号与系统实验学科大类必修0.50 8 16 四考试44 C程序设计技术学科大类选修 3.50 56 40 32 四考试45 生物化学及电化学学科大类选修 3.00 48 40 16 四考试46 医学基础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47 医学物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48 医学物理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四考试49 形势与政策(5)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五考试50 市场营销学通识教育选修 2.00 32 32 五考试51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通识教育选修 4.50 72 54 36 五考试52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Ⅰ)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32 五考试53 数字信号处理(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五考试54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Ⅰ)(高频部分)学科大类选修 1.00 16 16 16 五考试55 模拟电子技术(Ⅰ)(高频部分)学科大类选修 4.00 64 64 五考试56 自动控制原理(Ⅲ)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28 8 五考试57 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五考试58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专业课程必修0.50 8 16 五考试59 形势与政策(6)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六考试6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通识教育选修 2.50 40 32 16 六考试61 C++程序设计技术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2 16 六考试62 EDA技术基础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0 20 六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63 单片机原理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0 20 六考试64 医学信号处理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六考试65 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专业课程必修 1.00 16 32 六考试66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六考试67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专业课程必修0.50 8 16 六考试68 生命系统建模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69 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70 专业英语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71 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六考试72 形势与政策(7)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七考试73 文献检索与利用(Ⅱ)通识教育选修 1.50 24 20 8 七考试74 医学成像技术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七考试75 医学图像处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6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7 新型电子元件原理及其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16 32 七考试78 医学仪器设计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9 医学仪器原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80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七考试81 形势与政策(8)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八考试8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二83 电子实习(Ⅱ)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三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84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低频部分)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三8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四86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Ⅰ)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四87 可编程逻辑设计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五88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践(Ⅱ)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六89 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七90 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七91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必修13.00 15 八重庆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按课程性质分类]年级:2010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培养层次:本科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二考试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一考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8 三考试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8 四考试5 大学英语(1)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一考试6 大学英语(2)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二考试7 大学英语(3)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三考试8 大学英语(4)通识教育必修 3.00 48 40 16 四考试9 大学物理(Ⅱ-2)通识教育必修 4.00 64 64 三考试10 大学物理(Ⅱ-1)通识教育必修 3.50 56 56 二考试11 高等数学(Ⅱ-2)通识教育必修 6.50 104 104 二考试12 高等数学(Ⅱ-1)通识教育必修 4.50 72 72 一考试13 线性代数(Ⅰ)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三考试14 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教育必修 2.50 40 24 32 一考试15 体育(1)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一考试16 体育(2)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二考试17 体育(3)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三考试18 体育(4)通识教育必修 1.00 16 32 四考试19 形势与政策(1)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一考试20 形势与政策(2)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二考试21 形势与政策(3)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三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22 形势与政策(4)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四考试23 形势与政策(5)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五考试24 形势与政策(6)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六考试25 形势与政策(7)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七考试26 形势与政策(8)通识教育必修0.25 4 4 八考试27 军事课通识教育必修 2.00 32 32 一考试28 电路原理(Ⅱ)学科大类必修 4.50 72 64 16 二考试29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24 8 四考试30 模拟电子技术(Ⅰ)(低频部分)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三考试3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Ⅰ)(低频部分)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24 8 三考试32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Ⅰ)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32 五考试33 数字信号处理(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五考试34 数字电子技术(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四考试35 信号与系统(Ⅰ)学科大类必修 4.00 64 64 四考试36 信号与系统实验学科大类必修0.50 8 16 四考试37 生理学实验学科大类必修 1.00 16 32 三考试38 生理学学科大类必修 2.00 32 32 三考试39 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五考试40 医学信号处理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六考试41 医学成像技术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七考试42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专业课程必修0.50 8 16 五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43 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专业课程必修 1.00 16 32 六考试44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专业课程必修 2.00 32 32 六考试45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专业课程必修0.50 8 16 六考试46 市场营销学通识教育选修 2.00 32 32 五考试47 大学物理实验通识教育选修 1.50 24 48 三考试48 复变函数通识教育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4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通识教育选修 3.00 48 48 四考试50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通识教育选修 4.50 72 54 36 五考试5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通识教育选修 2.50 40 32 16 六考试52 大学化学实验通识教育选修0.50 8 16 一考试53 大学化学(Ⅰ)通识教育选修 3.50 56 56 一考试54 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选修0.50 8 8 一考试55 文献检索与利用(Ⅱ)通识教育选修 1.50 24 20 8 七考试56 工程制图(Ⅱ)学科大类选修 3.50 56 56 二考试57 电磁场与电磁波学科大类选修 4.00 64 64 三考试58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Ⅰ)(高频部分)学科大类选修 1.00 16 16 16 五考试59 模拟电子技术(Ⅰ)(高频部分)学科大类选修 4.00 64 64 五考试60 自动控制原理(Ⅲ)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28 8 五考试61 C程序设计技术学科大类选修 3.50 56 40 32 四考试62 C++程序设计技术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2 16 六考试63 人体解剖学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32 二考试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64 人体解剖学实验学科大类选修 1.00 16 32 二考试65 生物化学及电化学学科大类选修 3.00 48 40 16 四考试66 EDA技术基础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0 20 六考试67 单片机原理学科大类选修 2.50 40 30 20 六考试68 医学基础学科大类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69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二考试70 生命系统建模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71 医学图像处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2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3 医学物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四考试74 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75 新型电子元件原理及其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16 32 七考试76 医学仪器设计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7 医学仪器原理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七考试78 专业英语专业课程选修 2.00 32 32 六考试79 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六考试80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七考试81 医学物理实验专业课程选修0.50 8 16 四考试8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二8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四序号课程/环节名称课程属性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核方式84 电子实习(Ⅱ)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三85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Ⅰ)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四8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低频部分)实践环节必修 1.00 1 三87 可编程逻辑设计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五88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践(Ⅱ)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六89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必修13.00 15 八90 医学仪器及系统设计实践环节必修 2.00 2 七91 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必修 3.00 3 七学期学分总计学期通识教育学科大类专业课文化素质实践合计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一15.25 4.50 19.75二16.25 4.50 6.50 2.00 1.00 30.25三13.25 1.50 8.00 4.00 2.00 28.75四7.25 5.00 9.50 8.50 2.50 5.00 37.75五0.25 6.50 5.00 7.00 2.50 2.00 23.25六0.25 2.50 7.50 5.50 6.50 3.00 25.25七0.25 1.50 2.00 10.50 5.00 19.25八0.25 13.00 13.25合计53.00 21.50 27.00 33.50 10.00 21.50 0.00 0.00 31.00 0.00 197.50重庆大学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主修]年级:2010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培养层次:本科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最低要求通识教育53.00 21.50 12.00学科大类27.00 33.50 16.00专业课10.00 21.50 13.00实践31.00 0.00 0.00文化素质0.00 0.00 6.00合计121.00 76.50 47.00最低要求毕业学分:168.00第 1 页共1 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执行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2022 年入学合用四年制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品德修养;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机电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信息处理、科学试验、研制开辟、经济或者科技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2.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要的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摹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基础理论,以及机电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等专门知识。
(2) 能力要求: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的分析、实验、科技开辟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相关系统与设备进行分析、设计和开辟的初步能力。
(3) 工程要求:受到电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了解国家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生产、设计、研究与开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毕业生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知识;3. 掌握扎实的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摹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4. 掌握扎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知识,包括机电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分析、设计、试验、仿真等基本技能,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6.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沟通和国际交流;7.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8. 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辟和设计的初步能力;9.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辟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10.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1. 具有适应电气工程发展的能力,对终身学习具有正确认识;12.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3.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011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简介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2011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简介(2011版)目录《离散数学》课程简介 (4)《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简介 (5)《计算理论》课程简介 (6)《云计算技术》课程简介 (7)《程序设计I》课程简介 (8)《脚本编程技术》课程简介 (9)《程序设计II》课程简介 (10)《面向对象技术与语言C++》课程简介 (11)《Java与对象分布技术》课程简介 (12)《数字电路》课程简介 (1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简介 (14)《数据采集技术》课程简介 (15)《汇编与接口》课程简介 (16)《数字媒体技术概论》课程简介 (17)《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简介 (18)《操作系统》课程简介 (19)《数字视音频技术》课程简介 (20)《计算机视觉》课程简介 (22)《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简介 (23)《人工智能》课程简介 (24)《计算机网络》课程简介 (26)《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介 (28)《网站建设与网络传播》课程简介 (29)《动画原理与设计》课程简介 (30)《计算机动画编程技术》课程简介 (31)《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I》课程简介 (32)《动画动力学与运动学》课程简介 (34)《移动媒体游戏设计》课程简介 (35)《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II》课程简介 (36)《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简介 (38)《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简介 (39)《高级图形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 (40)《虚拟现实与数字娱乐》课程简介 (41)《人机交互技术》课程简介 (42)《互动媒体技术》课程简介 (43)《信息可视化》课程简介 (44)《XML技术》课程简介 (45)《流媒体开发技术》课程简介 (46)《数字安全技术》课程简介 (47)《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课程简介 (49)《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简介 (50)《场景设计与表现》课程简介 (51)《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课程简介 (52)《素描》课程简介 (53)《色彩与综合构成》课程简介 (54)《数字摄影与摄像》课程简介 (55)《平面设计》课程简介 (56)《三维建模》课程简介 (57)《离散数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离散数学英文名称:Discrete Mathemat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4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简介(要求200字左右)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11级通信与信息大类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Y、W一、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特色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迫切需求,本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信息和广播电视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开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设备制造和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类专业以“突出特色、立足多样、注重过程、面向产业”理念培养特色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信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外语基础;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3.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与实验技能;4.掌握模拟与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技能;5.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网络的一般原理与技术;6.掌握典型通信、信息和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引导学生在某一专业上具备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维护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艺术素养;8.初步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
本大类各专业学生前二学年(1~4学期)按大类培养,修满规定学分,后两年按照一定的程序选定专业,然后按选定专业的培养方案修业(5~8学期)。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修业年限: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2.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或工科数学分析)、概率与随机过程、大学物理、英语、程序设计语言、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交换技术与通信网、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移动通信等。
第一讲 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应启珩数字信号处理学科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数 字信号处理(DSP)自1965年由Cooley和Tukey提出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高效快速算法(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以来,已有近40年的历史。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 一门独立学科是围绕着三个方面迅速发展的:理论、现实和应用。
作为数字信号理论,一般是指利用经典理论(如数字、信号与系统分析等)作为基础而形成的独特 的信号处理理论,以及各种快速算法和各类滤波技术等基础理论。
由此在各个应用领域如语音与图象处理、信息的压缩与编码、信号的调制与调解、信道的辨识与均 衡、各种智能控制与移动通讯等都延伸出各自的理论与技术,到目前可以说凡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类信号的场合都引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技术。
数字化技术有今天的飞速发展,是依仗于强大的软、硬件环境支撑。
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实际任务就是要求能够快速、高效、实时完成处理任务,这就要通过通 用或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完成。
因此,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用来完成数字信号处理任务的一个软、硬件环境和硬件平台。
DSP算法及芯片分类DSP运算的基本类型是乘法和累加(MAC)运算,对于卷积、相关、滤波和FFT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运算。
这样的运算可以用通用机来完成,但受到其成本和结构的限制不可能有很高的实时处理能力。
DSP运算的特点是寻址操作。
数据寻址范围大,结构复杂但很有规律。
例如FFT 运算,它的蝶形运算相关节点从相邻两点直至跨越N/2间隔的地址范围,每次 变更都很有规律,级间按一定规律排列,虽然要运算log2N遍,但每级的地址都可以预测,也就是寻址操作很有规律而且可以预测。
这就不同于一般的通用机, 在通用机中对数据库的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随机寻址方式不是信号处理器的强项。
可以看出无论是专用的DSP芯片或通用DSP芯片在结构考虑上都能适应DSP运算的这些特点。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专业2006级
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51人内招39人外招12人
2、06级毕业实习一周(1学分),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通知,指导教师:杨恢东等现代电子教研室教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专业2007级
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74人内招63人外招11人
注:课室编号第一个数字“A”是新教学大楼,“B”是成教楼,“C”是科学馆,“南”是南海楼。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技术与科学专业2007级
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20人内招20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专业2008级
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技术与科学专业2008级
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注:2009级本科生从第二周周三(9月16日)开始上课。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学院电子、通信、电科专业2009级本科生课程表 (珠海校区) 2009年7月20日第二版
预计学生人数:108人内招93人外招15人。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 ——离散系统频率响应和零极点分布姓名:李倩
学号:13081403
班级:通信四班
指导教师:周争
一.实验原理
离散时间系统的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ak*y(n-k)=∑br*x(n-r)
求一个系统的频率响应:
H(e^jw)=(∑br*e^(-jwr))/( ∑ak*e^(-jwk))
其中的r和k都是从零开始的。
H(e^jw)是以2pi为周期的连续周期复函数,将其表示成模和相位的形式:
H(e^jw)=|H(e^jw)|*e^(jarg[H(e^jw)])
其中|H(e^jw)|叫做振幅响应(幅度响应),频率响应的相位arg[H(e^jw)]叫做系统的相位响应。
将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等式两边求FT,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与输入输出的频域关系式:
H(e^jw)=Y(e^jw)/X(e^jw)
将上式中的e^jw用z代替,即可得系统的系统函数:
H(z)=Y(z)/X(z)
H(z)=∑h(n)*z^(-n)(n的取值从负无穷到正无穷)
H(z)=( ∑br*z^(-r))/( ∑ak*z^(-k))
将上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作因式分解,可得到LTI系统的零极点增益表达式为:
H(z)=g∏(1-zr*z^(-1))/∏(1-pk*z^(-1))
其中g为系统的增益因子,pk(k=1,2,3,…,N)为系统的极点,zr(r=1,2,3,…,M)为系统的零点。
通过系统的零极点增益表达式,可
以判断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因果的离散时间系统,若所有的极点都在单位圆内,则系统是稳定的。
二.实验内容
一个LTI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差分方程为
y(n)-
三.程序与运行结果
(1)编程求上述两个系统的输出,并分别画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波形
程序:
运行结果:
结果说明:在给定的输入x(n)的情况下,用filter()函数轻松求得两个系统的输出,用stem()作出了输入输出的离散图像。
(2)编程求上述两个系统的冲击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程序:
clear;
N=300; %取序列的前300个取样点
num=[0.5 0.27 0.77];
den=[1];
y1=impz(num,den,N); %计算系统1的冲激响应序列的前N个取样点num2=[0.45 0.5 0.45];
den2=[1 -0.53 0.46];
y2=impz(num,den,N); %计算系统2的冲激响应序列的前N个取样点subplot(2,1,1);
stem(y1);
xlabel('时间序号n');
ylabel('冲激响应序列');
title('系统1的冲激响应序列');
grid;
subplot(2,1,2);
stem(y2);
xlabel('时间序号n');
ylabel('冲激响应序列');
title('系统2的冲激响应序列');
grid;
运行结果:
结果说明:用impz()函数可以直接求出系统的冲激响应序列的前N个取样点。
由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系统1的冲激响应序列只在n=1,n=2,n=3处有值;系统2的冲激响应序列只在n=1,n=2,n=3时有值。
(3)若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判断系统2是否为时不变的?是否为线性的?
运行结果:
结果说明:实现了T[a1*x1(n)+a2*x2(n)]=a1*y1(n)+a2*y2(n),看得出系统2时线性的;当输入延迟10个单位时,由输出的图像可以看出相应的输出也延迟了10个单位,即T[x(n-D)]=y(n-D),所以该系统同时也是时不变的。
四.实验总结:
这次实验主要学习了LTI系统线性和时不变性的判断,以及相关的zeros()函数、impz()函数求冲激响应序列、filter()函数求相应输入下系统的输出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