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3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33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
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约35公里,地下线约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
而市域线网用以解决市域内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组成,总长约120公里。
1号线西起陈官营站,途经崔家大滩、营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什字、东方红广场、东岗镇,线路全长约26公里。
其中地下段约23公里,高架及地面段约3公里,共设车站21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8座。
2号线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
2号线线路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
3号线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 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 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
中川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
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
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通过批准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
一、线网规划依据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兰州市远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07公里,核心区线网密度0.83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线网密度0.34 公里/平方公里。
线网中, 1、2、3号线为中心城区线,1号线是市区东西向骨干线路,横贯中心城区,连接城市核心区和副中心,加强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四区的联系,衔接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和城市重要功能节点;2号线是市区东西向的第二条骨干线路,加强安宁、七里河、城关、雁滩组团之间的联系;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线路,强化城关、盐场堡、雁滩、和平组团的联系。
4、5、6号线分别为中川线、榆中线和青什线3条市域线,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
预计2020年,兰州市区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量的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15~20%。
二、近期建设规划(一)基本原则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基础,以解决近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交通矛盾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的主骨架。
(二)近期建设方案至2020年,建成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36公里,形成东西向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
1号线一期工程自东岗至陈官营,线路长约26.6公里,设站20座,投资171.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1~2016年。
2号线一期工程自东方红广场至雁北路,线路长约9.4公里,设站8座,投资57.6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新建1号线东岗车辆段、陈官营停车场,在1号线西客站附近设共用控制中心1座,在西客站、东方红广场站附近设主变电所2座。
(三)系统制式1、2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