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最新文档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最新文档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最新文档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最新文档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众所周知,合理使用数学学习单能让例外层次的学生得到例外的发展,它将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尊崇学生,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优良的数学教育,例外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例外的发展”的理念。

“学习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而设计的,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其内容包括课前的知识准备,课中的探究交流和课后的分层练习,是对“学习预习单”“探究活动单”与“检测练习单”的整合,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那么,在“学习单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下,应该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学习单导学”的教学模式(如图1)包含:课题、目标导语、“三单”、总结等。

“学习单”作为整个教学模式的主体部分应该如何设计并使用呢?笔者认为“学习单”应根据学生对课前、课中、课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主要由“课前预习单”“课堂助学单”与“课后检测单”组成。“课前学习单”包括复习旧知、联系新知等内容,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让学生通过阅读、尝试练习等学习活动初步感知知识的本质。“课堂助学单”包括问题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内容。通过助学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与合作交流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课后检测单”包括分层练习和拓展质疑等内容,帮助学生夯实新知,让学生能够将新知与原有数学认知体系建立联系。

笔者以“2、3、4的乘法口诀”为例,详尽谈谈在“学习单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一、关注最近发展区,设计“课前预习单”

有的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但是却没有给出明确要求,以至于学生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本提前看一看”,显然,这是一种没有目标,流于形式的失效学习,这样的预习难有实效。有用的预习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前预习单”,引领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尝试性学习。

那么,一份合理的“课前预习单”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一份合格的“课前预习单”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关注旧知,对接新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学习“2、3、4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意义、形式以及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整个学习单分为两部分:(1)温故知新:用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自主学习:课前动手摆一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在生活中多见的图形,能让学生经历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详尽的表象支撑,为编制乘法口诀积累经验。

2.难易适中

预习仅仅是课堂的铺垫,难易要适中,可以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要求不能太高。设计的问题要让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学探究后解决,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堂上一起讨论交流。“课前预习单”最晚要在上课前一天发放,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根据“课前预习单”及时跟进学生的准备情况,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学困生在知识点上的漏缺,要做好一对一的额外指导。

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设计“课堂助学单”

“课堂助学单”是学生自主尝试,突破难点的指路牌,大凡放在课堂独立探究环节,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感悟和体验。

在设计“课堂助学单”时,要突出两个方面:

1.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只有带着探究欲望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能更加积极。例如,“课堂助学单”中“你知道‘三四十二’是什么意思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一写、画一画。”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利用多元表征,突破重难点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推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在“课堂助学单”设计中,可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入手,即“乘法口诀――图形”,让学生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表示乘法口诀的意义。学生在头脑中不断构建乘法口诀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不仅实现了图形、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瞄准课堂的延伸点,设计“课后检测单”

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这就不是胜利的一节课。设计有层次性的、拓展性的“课后检测单”,可以有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层的练习能满足例外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让基础生“吃得饱”,又让优等生“吃得好”。在学习乘法口?E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后检测单”。

第一部分,尝试应用。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拓展提高。在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口诀的情况下,对知识点进行扩展和提升,从比较大小、数形结合等多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于“课后检测单”,在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应统一批改,并针对普遍或典型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鼓励学生将易错题整理成册。

总之,“学习单”这一学习中介的使用,改善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对学生而言,有了课前准备后,带着疑问进行的课堂学习,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在“学习单”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交流讨论与分层练习能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在编写学习单的过程中,能更深层次地分析教材,并能更周到地预设问题,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细化知识,可谓教学相长,一石二鸟。

浅谈“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让“导学案”成为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角 我校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性学习课题实验,通过大胆的尝试,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感“导学案”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课前必须认真、扎实、有效设计“导学案”,让课堂上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充分发挥作用。 一“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它是为学生“学”服务的。教师必须注意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导学案”要能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尽量使“导学案”成为学生表演的剧本,教师只能扮成导演的角色。“导学案”的设计与教案完全不同,它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自检题、讨论题、思维训练题和学习小结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目标要根据新课标拟定,这是学生通过预习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要简洁、明确。 自检题是学生课前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即可完成的基本练习题,教师可联系课本内容编写,如选择题、判断题等。这种做法与传统教学先听课后做作业的顺序刚好相反,有利与学生独立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 拟定讨论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拟定讨论题,有的放矢组织学生自由质疑、讨论、解疑。 至于思维训练题是指导教师精心设计和挑选出来的一些有一定难度,小而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深化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待学生小结,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时,内容应把握精,少,活,不能过于繁杂。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从而对语文课学习产生厌恶感。 二“导学案”的运用 为了促使学生在自学中能主动获取知识,把握重点,探索疑点,教师一般首先按教材单节以框题为系列,编写“导学案”。“导学案”通常课前印发给学生,以指导学生课前独立自学。由于“导学案”要求必须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并要有机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设计了阶梯式练习,利于学生有的放矢、独立深入地钻研教材,主动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全面思考。 我们还要求“导学案”中心必须设置疑问框,要求学生主动把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抄录下来,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除了要求学生交流,独立探索成功的体验外,更要鼓励学生将导学案中遇到的一切困惑问题及时提出来。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凭借“导学案”,使教材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有机统一起来,互相融合。例如小组讨论或大组交流时,教师仍应以“导学案”作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互动交流的载体,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继续深入探究,使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此时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既可加以修正,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完善。 为克服编制“导学案”流于形式的弊病,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教师除了必须认真督促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外,在课前的练习与评价阶段,仍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及时肯定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鼓励有独立探索精神和勇于创新突破的学生。 三“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二十一中程俊升 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趋势下,许多学校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基本课堂模式,而这种课堂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导学案(其虽有导学案、讲学稿、探究稿等多种说法,但其内容形式基本一致,姑且以导学案名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许多教师在导学案上花费了许多心思,也取得了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学案在设计与使用上五花八门,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认为要正确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明确导学案的使用者是谁。 导学案——顾名思义,他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他的使用者是学生。虽说课堂教学角色已经转换,但是许多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上却“先入为主”,是为了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目标、解决那些问题,而不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导致下列问题的出现: 1、学习目标过多。 我见过的导学案中,学习目标大多在4个以上,甚至7、8个的也有,内容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一堂课能够实现2-3个目标那是很好的课了,一堂课实现4个目标非常难,而5个以上的目标基本上完成不了。 2、语言过于深奥,不切学生实际。 一次我在一所学校学习,上课老师执教的是一篇关于人物的文章,她在其设计的导学案的“探究案”中有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不容易理解的,也就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俗话说“治病要对症下药”——既然明确了学生是学习是课堂的主体,是导学案的使用者,我们设计导学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因素,做好下列两点: 1、学习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学习内容,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目标不易过多,要精练,一个课时应尽力控制在4个以内,而且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2、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问题……其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人物的文章中“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如果我们把其改成“阅读课文,谈谈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样人”,学生一看,就知道是要去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概括人物的性格等等——虽是几字之差,却能让学生很快明白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导学合一”、“研备合一”、“教辅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导学案不是另一种教材,更不是变相的训练卷、讲义稿、问题单,被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二、导学案的编写理念及指导思想: 导学案编写应该体现“以生为本”和“以学为本”两大理念。“以生为本”即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即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堂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 三、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在设计问题时应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教案与导学案

教案与教学设计》 每以为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由于教案是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 世纪60 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

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指导思想不同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玛纳斯包家店学校郑淑萍 一、什么是导学案(认识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字面解读应该是:“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独自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而不是知识和习题的简单堆积。“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一定是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导学案绝对不是通常所说的教案。 所以,科学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是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关键。 二、导学案需要体现的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中应包含的基本栏目 要素: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特点:重学情、重任务、重指导、重反馈。 四、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五、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基本策略 1.依靠团队合作 2.做好行为策划与行为管理

浅谈导学案的正确设计方法及使用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3556914.html, 浅谈导学案的正确设计方法及使用策略 作者:段勇权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2019年第06期 [摘 ;要]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较重,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的数量以及难度相较于初中而言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出现,具有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减轻教师授课压力,同时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然而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方式是否正确极大地影响了其最终的实际效果. 据笔者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合理编写或使用导学案,鉴于此,文章主要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教学法;导学案使用策略 新课改给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们也积极探索出了许多适应新要求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中就有导学案,导学案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具有引导学习、突出重点、补充延伸知识等作用,不仅能够在课前让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能够培养其数学能力,因此,导学案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在了数学教学之中. 但是,有许多教师没能正确使用导学案,没能充分利用其价值,甚至因没能平衡其与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让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下面,笔者就先谈谈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问题. 导学案教学法的使用现状及问题 1. 囿于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 想要让导学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容的合理安排十分重要,如何安排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但是有些时候,教师并没能科学合理地编写出真正高质量的导学案. 典型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拘泥于教材思维,未能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举例说明,笔者曾经阅读过部分教师在讲授有关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等知识时制作的导学案,发现其内容的编排思路和教材几乎没有区别,仅仅是对教材所包含知识点的逐一罗列,像是一个目录一般列举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与值域等有关概念,这样的导学案可能具有一定的知识汇总作用,但是过于拘泥于教材思维,未能发挥其引导和导向的作用. (2)内容过于繁杂,平均发力,未能突出重点、难点,例如,有教师在编排有关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导学案时,将有关知识的所有细节全都编入了导学案,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将会无法定位到重难点在哪一部分,在课堂上也不能合理分配精力,导学案使用效果不佳.

导学案的设计与有效运用课题申请·评审书

秦皇岛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任教科目高中地理 课题名称《“135”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 教学中学生导学案的设计与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丽冉 负责人所在单位木头凳中学 填表日期 2017 年 3 月 20 日 秦皇岛市教育局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秦皇岛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秦皇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每份单独装订,报送3份。 三、封面上方编号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四、请按“填表说明”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秦皇岛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五、本表所附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六、主要参加成员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 七、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八、秦皇岛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东大街号485号邮政编码:066000 联系电话:3865090。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学科分类1项。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成人教育 E.教育政策与管理 F.教育发展战略 G.教育基本理论 H.德育 I.教育经济 J.教师教育与教师 发展 K.教育心理与学习心理 L.体育卫生美育 M.教育信息技术 N.教育史 0.比较教育 p.其他 跨学科的课题,请选为主的学科填写。 任教科目系指课题负责人任教学科。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未任教的行政人员填“Q. 例如: A.数学 B.语文 C.英语 D.物理 E.化学 F.生物 G.历史 H.地理 I.政治 J. 美术 K.音乐 L.体育 M品生、品社 N.科学 0.心理 P.未列科目请按所教科目自行填写 Q.其他 研究类型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所属系统1项。 A.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等) B.高等院校 C.职业学校(包括技校) D.研究 机构 E.教育厅机关及直属单位 F.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G.其他 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预期成果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2项,须有研究报告。 例如: A. 研究报告 B. 论文 C.专著 D. 译著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

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使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一、“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编制和使用 1、“导学案” 的设计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

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信息培养培养和提升。 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天卉中学刘金铭 诞生背景: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教师为主宰,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教师控制学生,以教定学(我能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剥削学生。 素质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线。学生牵制教师,以学定教。(我能怎么学你就怎么教)解放学生。 这里一个不变的因素就是“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探索的命门。 顺应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的五个改变: 1、理念的改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2、意识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目的的改变: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方式的改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预习前置,先学后教,改变先学后补,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弥补课堂的缺失的情况。 5、角色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是主宰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

身,学生是观众。高效课堂,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首席,是推手、引领者。 解读导学案 一、学案的特点:导学案是指以导学为方式,以学案为抓手,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案。 其特点有:1、基础性。导学案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依托导学案学生先学—充分预习;教师预设—预置展点,进行填补,从而为高效学习打下基础。2、主导性。导学案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环节的导线作用,学法指导的导行作用,“知识超市”的导惑作用,引导师生高效学习。3、利学性。导学案上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心里情趣的梯度性导学习题及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轻松愉快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问题性原则:做到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方法性原则: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4、梯度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

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转] “导学案”,使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一、“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编制和使用 1、“导学案” 的设计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信息培养培养和提升。 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如何设计导学案

如何设计导学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导学案的编写,向各位老师交流如下: 一、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思想

如何设计导学案如何设计导学案

如何设计导学案如何设计导学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导学案的编写,向各位老师交流如下: 一、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学习前学习前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置和问题前置置和问题前置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知识知识知识更新问题化更新问题化更新问题化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能力过程化能力过程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情感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先学先学先学后教后教后教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上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导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四、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

《不确定性》优质教学设计与导学案.doc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教具学具准备】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1)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 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5)教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

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2(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教师: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黄球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不可能)教师:(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黄球)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怎样呢?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三、猜想验证1.(教师将两种球混装)提问:现在盒子里装了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2.小组摸球,试验验证。(1)试验要求。教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请组长负责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要求:①每人可以摸两次,摸之前要先想想:会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②组内的记录员要将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下来。③每次摸出的球要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继续摸。教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活动开展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教师小结:完成教科书7~8页1~3题。 2019-11-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