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_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_市场版_final
- 格式:pdf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4
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地址中国,上海软件Autodesk® Revit®Autodesk® NavisWorks®AutoCAD® Civil 3D®Autodesk® BIM 360™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Robot™Autodesk® Ecotect®Autodesk® Infrastructure ModelerAutoCAD实现了从手工绘画到电子绘画的过渡,它影响的可能只是一个设计阶段;但BIM影响的是整个设计行业的流程改造和整个产业链,未来一定会掀起一场变革。
—徐敏生副院长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徐家汇地铁站场地模型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城建总院”)创建于1963年,是以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勘察设计为主的综合性设计咨询研究单位,具有市政行业甲级、公路行业专业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水利行业专业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测绘、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可以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服务。
城建总院始终位于上海市勘察设计单位综合考评前十名,位全国百强之列,并跻身于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首批被授予上海市优秀公司,并连续荣膺此光荣称号。
近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单位、金杯公司、质量管理奖、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职工最满意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简称“城建总院”)堪称一颗历久弥新的璀璨明珠。
这家创建于1963年的设计院,穿越50年的历史屡创精品,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勘察、监测等领域硕果累累,曾荣获国家部市级优秀设计咨询科技进步奖420多项,拥有各类专利173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_知识管理案例(图文)被誉为知识管理界“奥斯卡”的MAKE(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大奖,自2011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以来,已有PICC、招商银行、青岛啤酒、华夏基金、上海通用、新东方、建发地产等优秀企业获此殊荣,为分享众标杆卓越成就,推动中国知识管理发展,特推出MAKE获奖企业案例巡礼,以飨各位。
获2017年China MAKE大奖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BIAD),历经近七十年发展,已成为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及相关科研领域业绩卓越的行业领军机构。
从天安门广场规划到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BIAD 设计作品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许多都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的地标,在建筑设计行业中享有极高声誉。
当中国的建筑市场进入飞速发展后的新常态时,面对白热化竞争,BIAD认为必须从品牌价值、人才优势、技术水平、客户资源等方面重构优势,而作为一家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强大支撑尤其关键。
1、设计院是一个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BIAD认为:建筑设计产品不像制造业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每一个设计产品都需综合解决设计项目自身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属性、城市规划、使用功能、建筑性能和建造技术等问题,合理运用设计语言、方法、技术、工艺、材料和部品,才可能完成建筑产品的设计。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过程。
纵观设计师的成长之路——从师傅带徒弟,从借一整套施工图来看看到专业初级实务班课程,从审核审定发现的问题中学习到专业中级实务班课程,再到专业培训讲座、工程主持人培训班课程,这是一系列的知识传承、应用的过程。
建筑设计企业是靠着知识不断积累、加工和再利用创造价值的,是以知识为生命的组织;作为从创建初期 40 余人发展至现在逾3000 人的BIAD,无数专家经验及项目成果(300+万张设计图纸和几百项科研成果),形成一座可供深度挖掘的知识金矿。
完善顶层设计营造“类海外”环境——《⾸都国际⼈才社区建设导则(试⾏版)》解读⾸都国际⼈才社区是北京着⼒打造的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际⼈才的创新品牌,也是以⼈才⼯作促进城市更新发展、提升⼴⼤市民⽣活品质的探索和尝试。
2017年,市⼈才⼯作领导⼩组出台了《关于推进⾸都国际⼈才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次在全国提出国际⼈才社区概念,确定了有海外氛围、有多元⽂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活、有服务保障的建设⽬标,为国际⼈才在京发展营造拴⼼留⼈的环境、提供美好的⽣活,着⼒增强国际⼈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建设启动以来,现已形成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新⾸钢、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国际⼈才社区,并纳⼊了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成为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全国科技创新中⼼建设的重点任务。
经过近3年的建设,社区理念不断强化,海外院⼠专家⼯作站、未来论坛、海⾼⼤厦等⼀批发展平台有序落地,国际⼈才公寓、学校、医院等⼀批重点项⽬加速建成,取得了⼀定成效。
在此基础上,为进⼀步提⾼社区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平,市⼈才⼯作领导⼩组办公室委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学组成课题组,先后深⼊8个国际⼈才社区开展3轮调研,对⽐研究了美国、⽇本、德国、新加坡等近30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建设经验,反复征求了28个市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编制完成了《⾸都国际⼈才社区建设导则(试⾏版)》(以下简称《导则》)。
⽬前,《导则》已由市规划⾃然资源委和市⼈才办联合印发实施,是推进国际⼈才社区建设的权威标准和主要依据。
⼀、编制思路《导则》编制的整体思路是:对标国际,找准标准;找准问题,明确需求;找准短板,明确⽅向;找准差异,明确路径。
按照《导则》的编制思路,制定了“1+3+9”顶层设计,即“⼀个中⼼、三⼤坐标、九⼤场景”。
“⼀个中⼼”即以国际⼈才需求为中⼼,坚持需求导向,实现类海外⽣活氛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英文名称: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以下简称BIAD)成立于1949年10月,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民用建筑设计机构。
BIAD自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累计完成建筑设计面积已超过1.5亿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及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首都建筑设计突出贡献设计研究单位”荣誉称号。
BIAD1979年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92年开始享有对外经营权,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国际建筑市场的国内著名设计企业之一。
1998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BIAD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建设中国最卓越的建筑设计企业”为共同目标,以“建筑服务社会”为核心理念,以“开放、合作、创新、共赢”为经营宗旨,以“为顾客提供高完成度的建筑设计产品”为质量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BIAD设计”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设计与科研、人才与技术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设计水平和原创能力的领先地位,为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领域的繁荣贡献力量。
BIAD业务范围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城乡规划、工程概预算编制、投资策划、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领域。
包括像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国家体育馆、北京电视中心、五棵松体育馆等。
截止到2009年4月,BIAD拥有职工1663人,工程技术人员达1472人。
包括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设计大师9名,突出贡献专家12名,教授级高工85人,高级建筑师和高级工程师438人,建筑师和工程师553人,拥有一级注册建筑师258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60人,注册造价工程师6人。
近年代表案例(含合作设计项目):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尔本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泊岸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工司(国内合作)澳大利亚泊涛建筑设计公司(国外合作)。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内设计;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设计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该院的使命是通过创新和优秀的设计,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建筑解决方案。
该院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建筑师、结构师和规划师组成的专业团队。
他们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各类建筑设计项目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该院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内部研讨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
该院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住宅、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
他们既承担了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建筑项目,也参与了国际上的建筑设计竞赛。
该院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时尚、创新的特点,而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建筑作品,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该院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将创新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建筑解决方案。
该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可以进行全面的项目分析和设计方案评估,确保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可行性。
该院还注重科研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展览。
他们与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探索建筑设计的前沿领域。
他们还拥有一批优秀的专利技术和创新成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家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实力的建筑设计机构。
他们以创新和优秀的设计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建筑解决方案。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他们努力实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在设计作品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商业建筑更新实践研究——以中关村鼎好大厦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商业竞争的不断升级,北京市商业建筑的更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商业建筑的更新不仅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办公环境和多样化服务的需求。
本文以中关村鼎好大厦为例,探讨北京商业建筑更新的实践研究。
中关村鼎好大厦作为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一座重要商业地标,历经多年的运营后,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原有的建筑设计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商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周边商业建筑的竞争不断加剧,需要做出改变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因此,对中关村鼎好大厦进行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首先,中关村鼎好大厦的更新需要从建筑外观和内部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建筑外观方面,可以通过更新立面装饰、窗户材料和外墙造型等手段,使建筑更符合现代商业形象,增强其辨识度。
同时,对于大厦内部功能的更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商业发展的趋势,可以将部分楼层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吸引更多初创企业入驻;同时,设置咖啡厅、餐厅、休闲区等公共区域,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和生活品质。
其次,在商业建筑更新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关村鼎好大厦可以考虑引入节能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智能空调系统等,降低能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环境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以设置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绿色环境,改善建筑周边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第三,商业建筑的更新还需要注重人性化设计。
中关村鼎好大厦可以考虑在公共区域增加艺术装置、展览空间等,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在办公区域设置健身房、按摩室等健康设施,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此外,合理设置通道、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也是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提供更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最后,商业建筑更新的实践也需要与业主、建筑设计师、市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合作。
中关村鼎好大厦的更新应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工作组,共同制定更新规划和时间表,并在整个更新过程中密切配合,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筑设计院股份转让案例案例一:某建筑设计院股份转让案甲公司是一家建筑设计院,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咨询业务。
由于业务扩大,资金需求增加,甲公司决定引入新的股东,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筹集资金。
以下是该案的具体实施过程:1. 调查分析:甲公司首先对自身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调查分析,包括业绩、资产负债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等,以确定股权的估值。
2. 寻找买家:甲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咨询公司、中介机构、业内人士等)寻找潜在买家,包括其他建筑设计院、投资公司等。
3. 签署保密协议:甲公司与潜在买家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交易过程的保密和信息安全。
4. 制定交易计划:甲公司根据股权估值和交易条件,制定出股份转让的详细计划,包括出售的股份比例、转让价格、支付方式等。
5. 进行尽职调查:潜在买家对甲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业务运作、管理水平等方面。
6. 签订协议:甲公司与买家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约定交易的具体细节。
7. 完成交割:根据转让协议的约定,完成股份转让的交割手续,包括股权过户、款项支付等。
8. 公告和备案:甲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公告和备案股权转让的信息。
通过股份转让,甲公司成功引入了新的股东,获得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案例二:某建筑设计院股份转让案甲公司是一家设计与咨询服务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建筑设计与规划、市政工程设计、环境评价、工程咨询等业务。
鉴于公司发展需求和资金筹集,甲公司决定进行股份转让,并选择了乙公司作为合适的股权买家。
以下是该案的具体实施过程:1. 准备阶段:甲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情况和潜在价值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股份的转让比例和估值。
2. 找寻买家:甲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广告、中介机构、业内关系等)寻找潜在买家,并与乙公司开始接触和洽谈。
3. 交流和尽职调查: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初步接触,并就股份转让的条件、价格、期限等进行交流。
2021年11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标统计分析根据中招查的统计,2021年11月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事件量为15次,相对于2020年11月同比下降12.0%。
截至2021年11月月末,本年度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事件总量为735次,相对于2020年11月累计同比上升6.0%。
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事件信息中出现总次数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为:建筑、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大学、施工图设计、规划。
从地域角度看,2021年11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的中标事件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
2021年11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事件信息中出现总次数相比上月上升幅度最高的十个关键词包括:基地、科学、BIM、公园、勘察设计、科研、管理咨询、学院、改造、设计中标。
从金额角度来看以上数据统计:根据中招查的统计,2021年11月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9390.34万元,相对于2020年11月同比上升14.0%。
截至2021年11月月末,本年度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6.58亿元,相对于2020年11月累计同比上升23.0%。
2021.11 公开采购关键词热度上升排名(当月环比)关键词 频次 环比增速1、基地 120 300.0%2、科学 120 300.0%3、BIM 90 200.0%4、公园 90 200.0%5、勘察设计90200.0%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事件信息中包含以下关键词的中标事件总金额排名前十:建筑、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施工图设计、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规划、大学。
集中在:山东省、北京市、辽宁省、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