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重点】
对电流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难点】
电流表的读数。
【教学过程】
让学生将桌上的小灯泡接入线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为什么小灯泡会亮呢?这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的缘故。
电流是怎么回来呢?
用与水流的类比,对电流作简要的说明
再让学生拿掉一节电池,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有强弱。
1.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用字母I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指导学生看书上身边的电流值。
这些电流值是怎样测出来的?——电流表
3.电流表
①活动:观察电流表
指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②怎样使用电流表?
学生自学教材上的“方法”栏目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电流表使用的注意事项讨论:1.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下面电流表的连接中哪个是正确的?
两排刻度值及最小刻度值应如何读数,请同学将电流表按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数。
苏教版上册物理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电流表的结构和原理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5. 电流表的接线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表示方法,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正确接线,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的概念。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表示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引入电流的概念。
2. 探究电流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构造,了解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如何表示。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流表的接线方法和读数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5. 案例教学:教师展示电流表使用案例,学生跟随案例学习电流表的使用。
6.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操作情况,解答学生疑问,总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8.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电流和电流表的知识。
9.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流和电流表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流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电流表示方法的记忆。
3. 评估学生对电流表结构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4.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电流表的准确性。
5. 检测学生能否正确读取电流表的数值。
七、教学资源1. 电流表实物及其使用说明书。
《电流表》教案《电流表》教案「篇一」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教案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教案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进而突破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这一难点注意分析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物理教案-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教法建议本节讲述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一个具体应用,重点讲述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因此教学中应利用教具、挂图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基本结构,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定量地推导出电流和指针偏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并知道前面学过的电流表两个重要参量满偏电流和满偏电阻的'意义.首先组织学生观察、剖析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再启发指导学生利用公式和力矩平衡推导电流表工作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二)能力训练点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电流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仪器的工艺美及工作原理分析推导的逻辑美的审美感受力.二、学法引导1、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和挂图直观教学,通过启发、讲解、公式推导进行工作原理的教学.2、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结合学过知识分析推导公式,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电流表的工作原理.2、难点: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3、疑点: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4、解决办法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物理教案《物理教案-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5、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6、通过实验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7、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8、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专心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学难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讲解、媒体演示、演示实验四、教学设计:(一)电流1、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电灯的实验时,发现合上开关后,小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2、利用媒体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说明当水流通过水轮机使,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能使电灯发光。
3、实验演示:当电路中只有一个小电灯时,让学生观察灯泡的发光亮度;再串联一个小电灯时,观察电灯的亮度。
4、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
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安)符号 A其他单位:毫安(mA)微安(υA)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5、学生阅读书本71页的身边的电流值,通过阅读了解常用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二)观察电流表1、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在实验室中有一中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
2、出示教学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A,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安培。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流表“-”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4、利用投影进行电流表的读数练习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 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一、教案基本信息《电流表》教案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电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电流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2. 电流表读数的准确性。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电流表。
2. 电流表的认识(1) 教师展示电流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电流表的名称和作用。
(2) 教师介绍电流表的构造,包括表盘、指针、接线柱等部分。
(3) 教师讲解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 教师讲解电流表的正确连接方式,如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2) 教师介绍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让学生知道如何读取电流值。
(3) 教师演示电流表的使用过程,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电流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电流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电流表的准确使用(1) 教师讲解电流表在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指针剧烈振动、不要超过量程等。
(2) 教师演示如何准确读取电流表的数值。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
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电流表的知识。
3.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流表的知识,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题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设计思想本节教材安排了电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色三大多数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经过水流和电流的类比而引入了电流,接下来很自然地介绍电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采纳了 PPT课件、讲练联合、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育了能力,激发了兴趣;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测量电流的仪表“电流表”和它的使用注意点;第三部分安排了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色,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使用电流表,进一步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注意点,表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单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着手能力和研究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3.记着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4.经过实验研究串连电路中电流的关系5.经过实验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课准备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色电流观点的成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干电池,开关,电流表,不一样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学生疏组实验,自制 PPT课件教课流程主讲教师:同学们,在前方我们已经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的连结,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合上电路中的开关,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为何呢?现场学生:思虑问题片晌主讲教师:我们来看个图片视频画面: PPT画面,演示水流经过水轮机主讲教师:当有水流经过水轮机时,就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与此近似,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就能够让小电灯发光了。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视频画面: PPT课件:课题:电流和电流有的使用主讲教师:请看这个电路,这是一个串连电路,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灯时,闭合开关,请大家注意察看灯泡的亮度;假如再串连一个小电灯进去,再来察看一下电灯的亮度。
这两次灯泡的亮度相同吗?现场学生:思虑并回答下列问题主讲教师:这说明上什么?说了然不一样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往常是不相同的。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3. 能够分析电流表的读数和误差。
教学重点:1. 电流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流表的正确接法。
2. 电流表的读数和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1. 电流表。
2. 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复习电流的测量方法。
2. 提问:你们听说过电流表吗?电流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的?二、电流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10分钟)1. 介绍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讲解电流表的基本原理:电流表内部有一个磁场,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磁场会受到作用,从而产生指针偏转,指针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三、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10分钟)1. 演示电流表的正确接法: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2. 讲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步骤:a. 先将电路断开,确保安全。
b. 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c. 打开电路,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d. 读取电流表的数值,记录下来。
四、电流表的读数和误差分析(10分钟)1. 讲解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电流表的数值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读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2. 分析电流表的误差:电流表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电流表本身的准确性和电路的接触不良等原因。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套电路元件和电流表。
2.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误差分析。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电流表的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流表的进阶使用方法,如测量交流电流等。
2. 邀请电流表制造商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电流表的原理和制造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提问: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金属导体中是靠什么来导电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金属导体中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2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3.半导体.超导体的概念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半导体。
电阻为零的导体叫超导体。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把一个小灯泡接到电路中,增加或减少电池,发现灯泡亮暗程度不一样。
我们猜想:可能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同导致。
如果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就能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通过一个仪器就能解决。
本节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考点/易错点1,电流1.物理意义:电流的强度,用字母I表示。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μA、mA、A为千进制。
1A=1000mA; 1mA=1000μA3.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I=Q/t 。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Q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仑(C);t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s)。
考点/易错点2 电流表1.用途: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符号为____,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引导学员小结:2.电流表量程、分度值使用接线柱量程大格代表值分度值(小格代表值)“-”和“0.6”0-0.6A 0.2A 0.02A“-”和“3”0-3A 1A 0.1A指针在相同位置时,在0~3A量程读出的示数是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5倍。
3.电流表的读书方法: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每一大格及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确认指针向右总共偏过的大格数和小格数4)读数:大格所对应数+小格数ⅹ分度值4.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校零。
使用电流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为了准确测量电流,我们需要使用电流表。
在实验中,如何使用电流表来准确测量电流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技巧1.电路的连接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需要串联到电路中才能测量。
此时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应该连接在需要测量电流的开路上,如果连接错误将会导致测量的数据异常。
2.电流表的量程使用电流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如果选择的量程过小,将会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如果选择的量程过大,将会因为电流过小而无法准确测量。
选择合适的量程很重要。
3.电流表的保护在测量电流时,需要注意电流表的保护。
在电路连接之前,应该将电流表的保护开关打开,以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同时,在测量结束后,也需要关闭电流表的保护开关,以保护电流表。
二、方法1.直接连接法直接连接法是最简单的电流测量方法。
即将电流表串联到需要测量电流的开路上,这种方法适用于电路简单,电流不是很大的情况。
2.串联电阻法如果需要测量的电流很大,直接连接法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此时,可以使用串联电阻法来测量电流。
即在需要测量电流的开路上串联一个小电阻,将电流表连接在电阻上测量电压,从而计算出电流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路复杂,电流较大的情况。
3.并联电阻法在需要测量的电路中,如果电路的电阻很小,很难用串联电阻法来测量电流,此时可以使用并联电阻法。
即在需要测量的开路上并联一个大电阻,将电流表接在其它位置测量电压,从而计算出电流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强的情况。
准确测量电流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电流表量程,并对电流表进行保护。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电流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怎样使用电流表
教材分析
让学生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
引导学生怎样连接电流表,以及对电流表怎样读数。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是教学的重点,如何将电流表连入电路中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流表使用方法;
2.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学难点
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中。
教具准备
小灯泡2只、开关、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一)电流表的使用
1.前面我们自学了怎样表示电流的大小、单位以及常见的电流值,那么我们用什么仪器以及怎样用这种仪器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叫电流表。
同学们看大屏幕。
2.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电流表,认识电流表。
看一看它上面的字母、数字、接线柱和它们的颜色下面的数字符号以及中间的一个小螺丝,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交流讨论(着重注意表上的“一个字母”、“二个量程”、“三个接线柱”),一会儿各小组起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字母A表示电流表的单位是安培。
学生:数字0-0.6和0-3表示不同的两个量程。
学生:0-0.6A量程的分度值是0.02A,0-3A量程的分度值是0.1A。
学生:三个接线柱中红色柱上标有“+”,表示正接线柱,黑色柱上标有“-”,表示负接线柱。
接线柱旁的数值表示接入该接线柱时的量程(即满刻度时的电流数值)。
学生:中间的小螺丝是用来调零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
教师复述以上内容。
教师:要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应该怎样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什么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怎样连接电流表”部分,讨论归纳电流表使用方法,并完成下列问题:
〔投影〕思考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联。
(否则会损坏电流表)
(2)电流从电流表的接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否则会反转甚至损坏电流表)
(3)任何情况下都(选填“能”或“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如果违反以上操作,会造成哪些影响投影,同学们观察错误连接情况。
例题2:20XX年,XX县XX学校将迎来XX周年华诞。
母校将在X月X日隆重庆祝这一盛典。
假若有28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做校庆盛典的彩灯用,使用中由
于某一只小灯泡灯丝烧断而使全部小灯泡都熄灭。
因为小彩灯都染着颜色,致使无法辨认是哪一只小灯泡的灯丝断了,现给你一只电流表,问如何将已损坏的小灯泡找出来
分析:由于小灯泡是串联的,因此有一处灯丝断了,整个电路中将没有电流,所以灯都不亮。
可用电流表逐个与灯泡两端并联,若发现其他的小灯泡都亮了,即被并联的灯泡是坏的,因为此时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把电路断开处连接起来了。
4.分组实验。
例题3:在下图中,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L的电流,以下四个图中,正确的是(),并根据电路图,小组内连接测量电路中通过灯L的电流的实物图。
教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在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电流表的量程是选择0-0.6A还是0-3A
教师:在不知道被测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的情况下,我们应采用试触法,教师演示。
5.电流表怎样读数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电流表读取数据的正确顺序”部分。
小组讨论: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教师巡回观察小组讨论情况。
小组展示:
(1)根据接线柱确定使用的量程;(2)根据使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3)接通电路后根据表针的位置读出几个大格、几个小格,从而确定电流表的读数。
〔投影〕
练习电流表的读数。
6.师生共同总结电流表使用方法。
三、课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请每一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教师归纳并投影本节内容)。